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禽疫苗是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有力武器,随着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畜禽疫苗的研究日新月异,种类越来越多、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在畜牧养殖业中所起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疫苗的接种途径与效果有直接的关系,不同免疫接种途径都有其优缺点及注意事项,每一种疫苗均有其最佳接种途径,若随便改变就可能会影响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
畜禽接种防疫疫苗,能大大提升抗体体质,而降低感染病害的几率.随生物制品管理的越来越规范,接种造成的免疫失败问题,不单单体现在接种疫苗方面,同时体现在不当的免疫反应上.笔者结合多年来禽畜接种防病经验,总结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与接种疫苗不合格、接种操作不当、免疫程序不合理、畜禽管理条件差等等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此针对性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畜禽疫苗免疫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畜禽经免疫后抵抗不住特定疫病的流行,或者免疫效力检查不合格,均认为是免疫失败。环境因素。当畜禽圈舍环境不好,卫生条件恶劣,卫生消毒不彻底,或者由接种人员及接种用具带入强毒病原微生物时,使用任何一种好的疫苗,往往都不能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因为畜禽接种疫苗后,根据疫苗的种类不同,通常在免疫3~14天后才会有好的  相似文献   

4.
<正>疫苗接种是预防畜禽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决定免疫接种能否成功的因素很多。换句话说,接种疫苗的畜禽不一定都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这既要取决于接种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又要取决于机体的免疫状态和免疫应答能力等许多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畜牧业生产中 ,虽然每年春秋两季进行畜禽防疫接种 ,并对漏防畜禽进行补针 ,但接种疫苗的畜禽仍有部分发生疫病 ,有人则因此而否定畜禽防疫接种的作用。其实 ,接种了疫苗的畜禽 ,并一不定就能获得免疫力 ,免疫接种也会失败 ,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 疫苗失效一般来说 ,基层乡镇兽医站致冷保存条件较差 ,加之农村绝大多数畜禽分布零散 ,经解冻稀释后的疫苗在限至时间内不能用完 ,冻干苗又很难在限至的适宜温度下保存 ,保存运输不当致使疫苗失效 ,接种在畜禽身上自然无效。2 免疫程序不合理在免疫注射时 ,免疫程序不合理 ,特别是鸡新城疫…  相似文献   

6.
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调查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生产实践中,畜禽接种疫苗后免疫效果不佳或出现免疫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给畜禽疫病防控带来一定的困难.主要从疫苗质量、疫苗稀释过程、免疫程序、接种途径、免疫操作、疫苗间的干扰作用及药物干扰等方面分析了导致免疫失败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为有效预防免疫失败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1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是根据每种传染病的危害、流行情况、动物的免疫状态及疫苗特性等制定出来的免疫计划,涉及疫苗的类型、不同疫苗接种的先后顺序、每种疫苗的首免时间、接种次数和间隔时间等。合理的免疫程序应该考虑各种疫苗的最佳接种时机、不同疫苗之间的互相干扰、母源抗体的影响等因素。每种疫苗可按该产品使用说明书推荐的方法免疫,还要根据各场实际防疫效果作适当修正。免疫时机、方法不当,则不但起不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还可能带来不良后果。首先要确定你所在的畜禽场需要免疫的疫病种类,可以从当地的兽医业务部门或专家等途径了解所养动物的疫病流行规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畜禽的疫病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畜禽疫苗是控制和扑灭畜禽传染病的有力措施。但在实际应用中免疫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我们常遇到畜禽接种了某种疫苗后,仍发生该病,根据笔者在动物疫病诊断工作中的经验,现就当前畜禽免疫水平低下的原因作简要浅析。  相似文献   

9.
在畜牧生产中,虽然每年春秋两季进行畜禽防疫接种,并对漏防畜进行补防,但接种疫苗的畜禽仍有部分发生疫病。畜禽防疫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疫苗质量差 疫苗属生物制剂 在运输、贮藏、销售、使用等过程中有比较严格的条件限制。少数疫苗经营部门由于供电不正常、冷藏设备不齐全,致使疫苗效价降低;个别没有疫苗经营资格的个体户也经营疫苗,甚至出售过期失效疫苗。养殖户使用了这些低效价和失效的疫苗,当然达不到防疫的目的。 2免疫程度不当 免疫程序是根据畜禽抗体水平的高低及当地疫病流行特点而设计制订的防疫计划,但是一般…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本地区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做好畜禽疫苗免疫工作是保证养殖业正常经营发展的关键。对畜禽接种疫苗使其产生免疫力,进而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现如今在养殖中接种疫苗免疫还得到绝大多数养殖户的认可,但在畜禽疫苗使用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由于人为操作不当会造成畜禽免疫失败时有发生,不仅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还影响了养殖户的免疗积极性。本人从事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多年了,经常实践于畜禽饲养场,与养殖户共同研究和交流,总结出如下兽用疫苗合理应用要点,供同行和饲养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确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畜禽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如果疫苗质量不佳或保存和使用方法不当,不但起不到应有的免疫作用,甚至还会酿成畜禽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使用疫苗进行畜禽免疫时,需注意以下问题。1疫苗属生物制品一般需冷冻或低温保存,用户在...  相似文献   

12.
一、保证免疫程序科学应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一般情况下,常发病、多发病且有疫苗可预防的应先行考虑;而当地从未发生过的疫病,即使有疫苗,也应慎重使用。当一个地区面临疫病流行时,可实行紧急接种,接种顺序先从安全区再到受威胁区,最后再到疫区。在疫区,应先从假定健康畜禽开始接种,然后再接种可疑感染畜禽。怀孕家畜和幼龄畜禽应有选择性的或遵照医嘱使用疫苗。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疫苗不能在同一天接种,应有一定的间隔时间,间隔时间可根据免疫后畜禽体内抗体的维持时间而定。一般来说,首免产生的抗体浓度低且维持  相似文献   

13.
<正>在畜牧业生产中,有许多养殖户的畜禽接种了疫苗,但经测抗体效果差或仍然发病,本人在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影响畜禽免疫效果的因素与对策,供广大同行及养殖户参考。1疫苗因素疫苗免疫效果与疫苗的性质和疾病的免疫特性直接有关。  相似文献   

14.
正畜禽疫苗免疫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畜禽经免疫后,抵抗不住相应的特定疫病的侵袭,或者免疫效力检查不合格,均被认为是免疫失败。1环境因素当畜禽圈舍环境不好,消毒措施不健全,存在着高浓度的病原微生物,或由接种人员及接种用具带入强毒病时,使用任何一种好的疫苗,往往都不能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因为畜禽接种疫苗后,根据疫苗的种类不同,在免疫3~14天后才会有好的免疫效力,这期间如有病原微生物传播,往往造成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5.
免疫副反应是指疫苗接种到畜禽机体内所产生的与免疫作用无关的不良反应。免疫副反应发生主要是由疫苗质量、接种时间、接种方法及畜禽健康等多方面因素引起的。畜禽发生免疫副反应的情况比较常见,分析引起副反应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针对性的科学预防,对降低畜禽免疫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提高畜牧养殖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免疫接种失败的原因1免疫接种后仍然发病畜禽在接种疫苗后需1~2周方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若在免疫接种后短时间内就接触到传染病源,畜禽即可能发病,从而导致免疫失败。2疫苗变质疫苗不适当地处理和接种可能使畜禽不能产生预期的免疫应答。必备的贮存条件...  相似文献   

17.
唐长彬 《畜牧市场》2005,(8):124-125
免疫失败指某种疫苗接种的畜禽,在该疫苗的有效保护期内,仍然发生了该疫病,或在预定时间内经监测免疫力达不到预期水平,预示着有发生该疫病的可能。但是,疫苗接种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不但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还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这一内部因素。接种疫苗后的机体免疫应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许多内外环境因素都影响机体免疫力的产生、维持和终止。所以,接种过疫苗的畜禽不一定都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近年来,一些免疫畜禽常常爆发传染病,给畜禽养殖生产者造成较大的损失。根据笔者的生产实践和在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工作的经验看,就当前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作简要浅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畜禽进行疫苗接种后,如果该种畜禽在疫苗的保护期内仍然发病,或者是在该种疫苗的检测期内,被接种的禽畜没有达到理论免疫水平,都说明该次接种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9.
1.1制订免疫程序 在实际生产中,没有固定的免疫程序,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接种前要制订好免疫计划,其中包括畜禽数量、拟用疫苗、免疫程序、器械准备、人员安排、免疫后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做到工作有计划,防范有预案。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常发生给畜禽进行过疫苗接种后仍有发病现象 ,纠其原因是畜禽免疫不全而引起的。1 免疫不全的原因1 .1 病苗的质量因疫苗不过关、粗制滥造、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或在运输、保存疫苗过程中方法不妥都会严重的影响疫苗质量。养殖户用上这类疫苗 ,有时达不到真正免疫 ,会使畜禽发生免疫不全。1 .2 疫苗使用方法不对1 .2 .1 注射剂量不准确 ,人为地造成注射剂量过多或过少。1 .2 .2 在接种疫苗时 ,注射组织部位不确切 ,甚至直接注入血管内1 .2 .3 疫苗使用混乱 如国产和进口疫苗交互作用 ,过早或过晚接种疫苗 ,甚至几种疫苗同时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