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生长阶段隔日限饲(早期限饲:1~14日龄限饲,后期限饲:50~63日龄限饲)对肉鸡肌肉生长及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并探讨早期限饲对肉鸡肌肉生长的程序化作用。试验结果:1)早期限饲组整个试验阶段体重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后期限饲组限饲一周后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于63日龄实现完全补偿生长;2)早期限饲组14日龄和63日龄胸肌、腓肠肌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后期限饲组63日龄胸肌、腓肠肌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二者与早期限饲组均差异不显著;3)早期限饲显著降低了14日龄肉鸡肌肉中DNA、RNA和蛋白含量,63日龄恢复至正常水平,且核酸、蛋白水平在胸肌和腓肠肌内的趋势表现不一致;4)早期限饲组14日龄血清中T3、T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3日龄血清T3水平仍显著低于对照组;后期限饲组63日龄血清T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4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1)限饲可显著阻碍肉鸡肌肉的生长;2)不同部位的肌肉对限饲的敏感度不同;3)早期营养因子对肉鸡肌肉的生长具有"程序化"作用,甲状腺激素可能参与这些过程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早期数量限饲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胴体品质的影响。以320只1日龄AA+肉用仔鸡为试验动物。设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肉仔鸡。对照组根据AA+商品代肉鸡营养标准配制。各处理肉用仔鸡1~7日龄均为自由采食,8~14日龄对照组、限饲90%组、限饲80%组和限饲70%组分别饲喂自由采食量的100%、90%、80%和70%,15日龄恢复自由采食,以后按常规饲养管理。每周末,以重复为单位全部称重。分别于42、49日龄,每个重复随机抽取4只肉用仔鸡禁食12h、称重、屠宰、测定屠体品质。试验结果表明:在第2周,限饲各组肉仔鸡的体重和日增重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第3周,限饲90%组完成补偿生长,体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4周,限饲80%和70%组完成补偿生长,体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5、6、7周及2~6、2~7周各组在体重、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等都无显著差异(P0.05)。早期数量限饲对肉仔鸡胴体特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限饲70%~80%,具有改善饲料转化效率、胸肌率、腹脂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试验:早期数量限饲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胴体品质的影响以15只1日龄艾维茵肉用仔鸡为试验动物。饲养时间为0~7周龄。试验设2个处理组,一组为数量限制组为自由采食组的85%,另一组为对照组,即自由采食组。结果:限饲组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4~6周龄体重均显著低于自由采食组(P0.05);限饲组可以提高肉鸡肝脏指数。早期数量限饲有降低肉鸡全期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及料肉比的趋势;早期数量限饲降低肉鸡4~6周龄的平均日采食量(P0.01)及显著降低日增重(P0.05)。  相似文献   

4.
选用270羽AA雏鸡,进行了为期49d(前期1~21日龄,后期22~49日龄)的饲养试验,研究肉鸡采食玉米饲粮和高麸皮饲粮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差异。试验表明,采食玉米饲粮、高麸饲粮及高麸加酶饲粮肉鸡日增重、料重比及采食量体现不同的效果;胸肌率、腹脂率、腺胃重率和肝重率等指标也有不同的变化;血清磷、尿酸、碱性磷酸酶、甘油三酯、血清胆固醇、T3、胰岛素和IGF-I水平等项指标有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阶段快大型黄羽肉鸡异亮氨酸需要量。分别选取0、22和43日龄快大型岭南黄鸡2400、2160和1920只,按照性别和体重随机分为8个异亮氨酸梯度水平饲粮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栏),公、母各3个重复,0~21、22~42、43~63日龄3个阶段每栏分别为50、45和40只鸡。各阶段基础饲粮异亮氨酸水平分别为0.55%、0.50%和0.45%。3个阶段各处理组饲粮均在基础饲粮中呈梯度添加异亮氨酸,组间间隔水平均为0.05%,各处理饲粮除异亮氨酸外其他营养水平均一致。试验鸡地面平养,自由采食颗粒料和自由饮水。结果显示,异亮氨酸水平和性别对3个阶段鸡生长性能均有显著影响,且异亮氨酸水平和性别间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随着异亮氨酸水平提高,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呈显著或极显著二次曲线变化(P<0.05;P<0.01)。双斜率折线模型预测结果显示,0~21日龄阶段,公鸡、母鸡和公母混合鸡群的异亮氨酸需要量,以平均日增重为衡量指标分别为0.77%、0.72%和0.73%,以料重比为衡量指标分别为0.75%、0.70%和0.73%;22~42日龄阶段,公鸡、母鸡和公母混合鸡群的异亮氨酸需要量,以平均日增重为衡量指标分别为0.68%、0.64%和0.66%,以料重比为衡量指标分别为0.66%、0.62%和0.64%;43~63日龄阶段,公鸡、母鸡和公母混合鸡群的异亮氨酸需要量,以平均日增重为衡量指标分别为0.64%、0.59%和0.61%;以料重比为衡量指标分别为0.61%、0.57%和0.59%。黄羽肉鸡异亮氨酸营养需要量随日龄增加而降低,各个饲养阶段公鸡的异亮氨酸需要量均显著高于母鸡,以料重比为评定指标得到异亮氨酸营养需要量低于以平均日增重为衡量指标得的需要量推荐值。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72只29日龄雄性AA肉仔鸡随机分为对照组(自由采食)和试验组(限饲量为自由采食量的50%),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重复6只鸡,饲养至49日龄,研究后期强限饲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血浆激素水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肉仔鸡49日龄活重、日增重降低,料肉比升高,胸肌率、腹脂率下降,血浆瘦素水平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均呈显著差异(P<0.05);两处理间血浆胰岛素、神经肽Y(NPY)及皮质酮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正(接上期)2黄羽肉鸡氨基酸营养需要量及其平衡模式有关黄羽肉鸡氨基酸营养需要量的研究报道较少,仅8篇文献,内容多集中在蛋氨酸和赖氨酸上,评定指标主要是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体成分沉积。在快大型黄羽肉鸡上,适宜水平的蛋氨酸可改善黄羽肉鸡的饲料利用率和胴体品质,增加母鸡胴体和羽毛蛋白质含量或沉积量,促进羽毛生长,1~21日龄和22~42日龄阶段的日增重和料重比、43~63日龄阶段的全净膛率和胸肌率均随饲粮蛋氨酸水平呈二次曲线变化,因此,可以通过二次曲线回归方程获得最佳饲粮蛋氨酸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目的是研究玉米型和高粱型饲粮添加胍基乙酸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胴体品质、肉品质和和胸肌病变的影响。试验采用2×2二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别设置2个饲粮类型(玉米型和高粱型)和2个胍基乙酸添加水平(0和600 g/吨),共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1日龄公雏鸡(品种Ross 708),统计1-14、14-35和35-50日龄各个阶段肉鸡日增重和肉料比;并于51日龄和55日龄,每个重复屠宰4只肉鸡,测定屠宰性能、胴体品质、肉品质和和胸肌病变指标。饲粮添加胍基乙酸显著提高50日龄肉鸡肉料比(P0.05);特别是玉米型日粮添加胍基乙酸显著提高55日龄肉鸡胸肌率(P0.05)。饲粮添加胍基乙酸对51和55日龄肉鸡胸肌滴水损失和剪切力均无影响,但降低了其p H(P0.05)。此外,饲粮添加胍基乙酸可双倍降低51日龄肉鸡胸肉木质硬度缺陷损伤程度(木质肉)。结果表明,饲粮添加胍基乙酸均可改善生长后期(50日龄-上市)肉鸡生产性能和降低木质肉发生,且不受饲粮类型影响;特别是在玉米型饲粮中添加胍基乙酸显著提高其胸肌率。  相似文献   

9.
采用低温诱发肉鸡腹水综合征(AS),并观察早期限饲对常温和低温饲养时肉鸡AS的发病率、肉鸡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1,限饲处理组肉鸡分别于7~14日龄或7~21日龄每天给料8h,对照组肉鸡全程自由采食。试验2,限饲组肉鸡分别于7~14日龄给予对照组肉鸡前一天饲料消耗量的60%或80%,对照组肉鸡自由采食。试验过程中连续测定肉鸡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和腹水心脏指数(RV/TV值)。结果显示低温显著升高了肉鸡血浆MDA浓度,降低了血浆SOD和GSH—Px的活性;低温饲养肉鸡5~6周龄时的RV/TV值显著升高,AS的发病率显著增加。限饲处理显著降低了肉鸡血浆MDA含量,并且限饲处理肉鸡生长后期血浆中SOD和GSH—Px活性显著高于自由采食组肉鸡。所有的限饲处理均能降低肉鸡AS的发病率,并且早期限饲处理肉鸡42日龄的RV/TV值显著低于非限饲肉鸡。这表明早期限饲能够减轻肉鸡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提高机体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降低AS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先后进行2次试验研究饲粮棉籽粕水平对不同生长阶段肉鸭屠宰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根据屠宰性能探讨肉鸭饲粮棉籽粕的适宜水平。试验1、2均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试验1饲粮棉籽粕水平分别为0、8.28%、16.56%、24.83%、33.11%;试验2饲粮棉籽粕水平分别为0、5.83%、11.60%、17.50%、23.30%。试验1肉鸭1~21日龄采食试验饲粮,22~35日龄采食无棉籽粕的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2肉鸭1~14日龄采食无棉籽粕饲粮,15~35日龄采食试验饲粮。35日龄时每个试验的每个重复屠宰1只肉鸭测定其屠宰性能。结果表明:1)在试验1中,随饲粮棉籽粕水平的增加,肉鸭半净膛率与全净膛率线性增加( P<0.05),16.56%棉籽粕组肉鸭腹脂重和腹脂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P<0.05)。2)在试验2中,随饲粮棉籽粕水平的增加,饲粮棉籽粕水平线性或二次影响肉鸭活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和胸肌重( P<0.05),二次影响肉鸭的屠体重( P<0.05),23.30%棉籽粕组肉鸭活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及胸肌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3)基于不同的屠宰指标肉鸭饲粮棉籽粕适宜水平为7.51%~14.78%。以上结果提示,在以可消化氨基酸平衡模式配制饲粮时,1~21日龄肉鸭采食棉籽粕高达33.11%饲粮,22~35日龄采食玉米-豆粕型饲粮对35日龄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结合35日龄屠宰性能来考虑,15~35日龄肉鸭饲粮棉籽粕水平不宜超过14.78%。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SPF鸡特殊的生活环境、生理机能和饲料处理方法,研究了制定SPF鸡营养需要量标准应考虑的核心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SPF鸡不同阶段的参考饲养标准。结果认为,SPF鸡的能量需要较普通鸡稍低,其它营养成分的需要量应主要考虑补足饲料灭菌过程中的损失量。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The gastrointestinal (GI) microbiota has a strong impact on the health of cats and these populations can be altered in GI disease. Little research has been done to associate improvement in diarrhea with changes in GI microbiota.

Objective

To evaluate GI microbiota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diet change and related improvement in diarrhea in cats with chronic naturally occurring diarrhea.

Animals

Fifteen adult Domestic Shorthair cats with naturally occurring chronic diarrhea.

Methods

Controlled crossover dietary trial for management of diarrhea. Fecal microbiome was assessed using 454‐pyrosequencing. Relationships among fecal score (FS), diet, and microbiome were explored using partial least square method, partial least square method –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 method with 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

Results

Dominant bacterial phyla included the Firmicutes and Bacteroidetes, followed by Fusobacteria, Proteobacteria, Tenericutes, and Actinobacteria. 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OPLSDA) clustering showed significant microbial differences within cats when fed Diet X versus Diet Y, and with Diet Y versus baselin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microbiome and FSs. Those bacteria with the strongest correlation with FS included Coriobacteriaceae Slackia spp., Campylobacter upsaliensis, Enterobacteriaceae Raoultella spp., Coriobacteriaceae Collinsella spp., and bacteria of unidentified genera within the families of Clostridiales Lachnospiracea and Aeromonadales Succinivibrionacease, suggesting that increased numbers of these organisms may be important to gut health.

Conclusions and Clinical Importance

Alterations in intestinal microbiota were associated with improvement in diarrhea, but, from our data we cannot conclude if changes in the microbiome caused the improvement in diarrhea, or vice versa.  相似文献   

13.
桑树的氮素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以下几方面总结了桑树氮素营养研究的概况。氮的生理功能,土壤中氮的活动及桑树的吸收利用,施肥方式对桑树吸收氮的影响,栽培方式对桑树吸收氮的影响,桑树施氮的定量方法,最后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动物铬的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铬的生物活性形式—葡萄糖耐量因子、铬的吸收及其影响因素、应激对铬代谢的影响、铬对物质代谢的影响以及在常规饲粮中添加铬的生物学效应等5个方面,扼要地评述了动物铬的营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微量元素铜的营养与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铜缺乏、中毒、营养需要及其标识等方面综述铜的营养特性和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结合营养免疫学方面的研究,详述有关铜影响动物免疫功能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7.
核苷酸具有许多生理生化功能.人和动物体内能够从头合成核苷酸,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机体迅速生长、受到免疫挑战时,一些器官、组织内源合成的核苷酸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日粮来源的核苷酸对胃肠道的生长发育、免疫系统、肝功能及脂肪代谢有重要作用.动物生产中,日粮核苷酸是一种半必需营养素.  相似文献   

18.
对国内外有关绵、山羊硫营养研究进行综述。内容包括硫的营养作用,硫在绵、山羊体内的吸收、代谢和排泄,硫的中毒、硫与微量元素的关系、硫与氮的关系,并列出若干硫代谢方面的数学模型,同时也对硫营养调控技术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19.
添加营养素提高家蚕杆状病毒生物反应器产率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添食营养素提高家蚕杆状病毒生物反应器产率的研究表明 :添食营养素后 ,可显著促进家蚕的生长发育。以植酸酶为报告基因 ,低浓度的添食处理可提高家蚕杆状病毒生物反应器产率 30 %以上  相似文献   

20.
圈养野生动物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春雨 《野生动物》2011,32(6):345-348
动物营养学是一门阐明营养物质摄入与生命活动之间关系的科学。目前,动物营养学在家畜家禽养殖研究上较为深入,而在圈养野生动物中只在近几十年才取得一些成果。本文主要在野生动物营养研究方法、野生动物营养评价方法和圈养野生动物营养需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家畜家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很多野生动物营养研究是基于家畜家禽的研究,但野生动物又有别于家畜家禽,因此圈养野生动物营养的科学与均衡应该是野生动物饲养工作中的最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