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研究了北京有机桃园地表自然生草、夏至草和紫花苜蓿混合种植及黑色地膜覆盖加驱避植物(大蒜)对桃园3种蚜虫的综合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相对于自然生草处理和地膜覆盖加驱避植物(大蒜)处理而言,种植100%紫花苜蓿处理小区和种植70%紫花苜蓿+30%夏至草处理小区的桃蚜、桃粉蚜和桃纵卷瘤蚜总体数量显著降低;种植100%紫花苜蓿有利于桃蚜种群数量的控制;种植70%紫花苜蓿+30%夏至草有利于桃蚜、桃粉蚜等3种蚜虫种群数量的综合控制。  相似文献   

2.
1) 选用有色膜 有色膜是我国独有的膜种,现有黑、银灰、乳白、绿、紫、蓝、红等多种颜色。在蔬菜生产应用中,冬春季覆盖选用颜色较深的有色膜;以除草为目的的以黑色、绿色膜为好;驱蚜防病、增加下部光照则以银灰色膜为佳,早春和炎夏用黑色膜覆盖韭菜可生产韭黄。  相似文献   

3.
青椒叶小根生长缓慢,进入高温多雨季节,如植株长势弱很易发生“三落”病,其产量很不稳定。因此在栽培技术上,前期促进发根发棵,便植株生长健状,提高生理抗性是防病高产的重要措施。根据青椒的发病规律,近年来我们总结出:早施追肥防病高产的经验。据观察试验,青椒无论是前期还是初花追肥的均有明显的防病效果,特别是两次追肥的效果更好。青椒生  相似文献   

4.
大白菜田地膜覆盖种植的避蚜与药剂治蚜二者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的避蚜效果优于苗期2-3次工经剂治蚜的效果,但二者均不能完全控制整个生长期内的蚜害;地膜覆盖加上9月下旬与10月中旬两次用药或全生长期内5次用可更有效地控制蚜害。  相似文献   

5.
冬季温室、大棚内高温高湿的环境为蚜虫的发生及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其成为冬季蔬菜制种及生产中主要的害虫之一,若虫成虫群集混合发生。武汉地区温室大棚菜蚜以桃蚜、萝卜蚜、甘蓝蚜为主,年发生数十代。对黄色、橙色有强烈的趋性,对银灰色有负趋性;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6.
<正>1物理防治1.1黄色板诱蚜利用蚜虫的趋黄性,将纤维板、木板或硬纸板涂成黄色,外涂10号机油或凡士林等粘物,诱捕有翅蚜,后及时更换色板。1.2银灰色避蚜银灰色对蚜虫有较强的趋避性,可在园内挂银灰色塑料条或铺银灰色地膜趋避蚜虫。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测定了黑色、蓝色、银灰色、无色4种地膜覆盖对番茄、辣椒产量、农田杂草的影响及保温效果。4种膜覆盖的产量差异不显著;除草效果差异极显著,黑色膜完全无草;黑色、蓝色、银灰色膜的增温效果较无色膜低。  相似文献   

8.
大白菜病毒病主要由芜菁花叶病毒和黄瓜黄叶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其传毒媒介主要是蚜虫。为了控制其发生危害,我们在生产中采用农业防治措施与化学防治措施并用,治蚜防病与施病毒钝化剂控病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根据内蒙地区春季低温的气候特点,1983年在茄子、早甘兰栽培中,进行了有色地膜覆盖栽培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效。1984年又进一步试验研究。一、材料和方法 (一)试验有色膜是江苏省无锡市塑料六厂提供的银灰色、绿色、乳白色、黑色四种颜色地膜、30天光降解膜、60天光降解膜和呼和浩特市塑料厂提供的普通透明地膜,薄膜厚度0.015毫米,宽幅1.2米。采用以上七种地膜覆盖,以不覆盖做为对照。  相似文献   

10.
本文观察到黄瓜花叶病毒在番茄上的发生,受高温、雨后骤晴等气象因子的影响,其病毒主要是通过有翅蚜飞迁传毒而迅速传播;蚜虫的飞迁适宜温度为20-24℃,相对湿度为55~80%。根据银灰色反光物有拒避蚜虫的作用,本试验在番茄上采取了银膜条上方拉网和银膜地面覆盖避蚜等措施。并明确了该措施对番茄上黄瓜花叶病毒的防效。  相似文献   

11.
不同地膜覆盖对全州红辣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辣椒种植上推广“三避”技术(即通过利用尼龙薄膜、套袋、遮阳网、大小拱棚等人工简易设施,在农作物栽培上采取的避雨、避寒、避晒技术措施,实现农作物的生长健壮、优质高产和增产增收),打破传统的栽培模式,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实现节本增效的目的,研究了不同种类地膜覆盖对全州红辣椒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地膜覆盖均可提高全州红辣椒的种植效益,其中以黑色地膜覆盖效果最佳,产量增加39.57%;其次为银灰色地膜覆盖,产量增加29.44%;白色地膜覆盖产量增加最少,为10.42%。在实际生产中,建议广大种植户尽量选择黑色地膜覆盖栽培辣椒,以确保良好的增温、保水、保肥、抑制杂草生长和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地膜覆盖栽培增温、保温是众所周知的,通过盖地膜降温、除草、防病等目前还没有报导。我们试验的“盖地膜覆土栽培新技术”一次盖膜先后起到了增温、保湿、调气、降温、除草(不施除草剂)、防涝、保肥、防病、节水和节省物资、劳力等多方面的作用,取得了增产降耗的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13.
西瓜病毒病的一般防治方法是:使用抗病、耐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消灭蚜虫杂草等。但最为新颖的方法是在瓜田覆盖银灰色地膜,既防病又增产。覆盖银灰色地膜的步骤是:营养钵育苗,移栽,浇足水,盖上银灰色地膜,两边用泥土压牢,然后将瓜秧上方的薄膜划一个口子,让瓜秧的上部露出膜外,基部加些碎土以提高增温保墒效果。地  相似文献   

14.
1 物理防治实行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使用生防措施及生物制剂,尽量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1.1 黄板诱蚜 利用蚜虫的趋黄性,用黄板来诱集有翅蚜。具体方法为将20 cm×40 cm大小的纤维板或硬纸板用油漆涂成黄色,外涂机油,钉上木条插在田间,与周围果树持平即可。1.2 蚜虫性信息素诱蚜 用20 cm×12 cm×40 cm的塑料白色盒制成一个诱捕器,内放约 4/5 的水,水中放少许滑石粉。期间要及时补充水。将蚜虫性信息素(400μL)滴入小棕色瓶,塑料瓶塞上打一直径为 1 mm的小孔,小瓶悬挂在塑料盒的水面中央上方。1.3 银灰色膜避蚜 在植株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多年的定点调查和试验示范,系统掌握了苹果绵蚜发生危害的特点、规律、症状和传播蔓延途径,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地膜有增温、保墒、增收的效果,已为广大农民所欢迎。但大白菜覆盖地膜以避蚜防病,增产效应如何?目前报道不多。为了探索上述问题,我们对此专门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芥菜病毒病防治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芥菜在温州地区常年种植面积近十万亩,是春节市场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近年来受病毒病(TpMV)严重危害,产量、质量下降。本所从1989年起经过两年防治试验示范,初步明确网纱防蚜育苗,配合地膜覆盖栽培,防治病毒病(TpMV)有明显效果,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8.
通过根施、灌根、涂环、虫疤涂泥、喷雾、综合防治等试验,明确了苹果绵蚜防治的关键时期,确定了防效好的药剂,总结出了加强检疫、根施药剂、树干刮涂、树上喷药、全程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苹果绵蚜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种植中地膜的使用量是十分巨大的,为降低地膜对土壤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环和污染,设置不同地膜覆盖试验,探讨马铃薯液态地膜覆盖效果,并进行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功能性液态地膜覆盖的马铃薯产量比塑料地膜覆盖的低7.47%,但是减去地膜铺设、人工捡拾和破膜等成本后,功能性液态地膜覆盖的利润比塑料地膜覆盖的高4.58%。综合可降解液态地膜的经济效益和环保特性,认为功能性液态地膜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果实套袋是改善丰水梨外观品质的主要技术措施,但套袋后容易诱发梨黄粉蚜。笔者对套袋丰水梨黄粉蚜发生规律进行了田间调查,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