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灰盖鬼伞(Coprinopsis cinerea)是一种嗜粪模式食用菌,可在实验室条件下快速生长并结实。子实体发育从黑暗环境下形成初级菌丝结开始,随后在光照刺激下初级菌丝结紧密聚集形成二级菌丝结,然后二级菌丝结继续分化出菌柄和菌盖。在子实体形成培养条件下,前5天(P1-P5)为原基发育期,第6天担子及担孢子中发生核融合及减数分裂,伴随菌柄伸长和菌盖形成,子实体发育成熟。成熟的子实体在第7天自溶,含有孢子的液滴落地并释放出孢子。本文运用不同的组织染色技术观察原基组织切片,从而发现灰盖鬼伞子实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组织和细胞类型。前担子比其他组织更容易被乳酚蓝、迈尔士苏木精明矾、孔雀绿、曙红染色。菌盖皮最容易被孔雀绿和乳酚蓝染色。过碘酸雪夫氏染色(periodic acid Schiff, PAS)的菌盖皮和子实基层颜色比其他组织深,其中菌盖皮颜色很深,子实基层颜色稍深。所有切片还尝试了各种可能组合的双染。在PAS和苏木精明矾先后双染色下,子实基层和前胆子可以获得最佳区分。  相似文献   

2.
以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子实体、初生菌丝和次生菌丝为材料,采用荧光染色法对子实体的囊状体、担子、担孢子,初生菌丝和次生菌丝、粉孢子进行镜检、观察细胞核。结果为子实体中囊状体无细胞核,只有担子和担孢子内有细胞核,细胞核分裂不同步;细胞核变化过程为:由双核经历核融合,形成单核,经过二次减数分裂和一次有丝分裂后形成8个核,以2个为一组进入担孢子,形成双核担孢子,最后留下无核的担子。初生菌丝(由担孢子萌发的菌丝)细胞核不定,为1~5个核,次生菌丝(初生菌丝细胞质融合形成的双核菌丝)细胞核为2个,初生菌丝和次生菌丝形成的粉孢子均为1~2个核,以单核为主。  相似文献   

3.
从2种人工栽培的蛹虫草子实体上分离子囊单孢子,将单孢子单独培养和两两配对培养来诱导产生子实体,以研究蛹虫草有性生殖机理。结果表明:蛹虫草有性生殖方式存在多样化,除了具有典型的二极异宗配合外,还存在可孕单孢子。将单孢子对峙培养结果发现在两单孢子间有扇形杂交区的配对培养产生子实体的能力强,没有扇形杂交区的两单孢子配对培养产生子实体的能力弱。  相似文献   

4.
一、生活史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 Ito et Imai.)为菌根菌,子实体单生或群生,在林下一般形成园形蘑菇圈或环形菌环。成熟子实体菌盖下面菌褶的两侧是子实层,子实层由栅状排列的担子构成,其顶端产生与其他担子菌相同的4个担孢子,但有单核担孢子和双核担孢子两种类型。单核孢子萌发成为单核菌丝(一次菌丝),与其他异性单核菌丝进行胞质融合而成为双核菌丝(二次菌丝)。另一种则是双核担孢子萌发后直接形成双核菌  相似文献   

5.
菌核侧耳担孢子收集及萌发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东华虎奶-1号(Pleurotus tuber-regium)子实体为材料,采用了弹射、贴壁、菌褶冲洗等方法收集担孢子,结果表明,菌褶冲洗法是菌核侧耳担孢子收集的最佳方法。孢子萌发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菌核侧耳孢子萌发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最适温度为30℃;无机盐离子和光照、黑暗交替处理都能促进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6.
苹果轮纹病和炭疽病病原菌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 1994~ 1999年研究 ,明确了生长最适温度苹果轮纹病菌为 2 5~ 2 8℃ ,苹果炭疽病菌为 2 8~ 30℃ ,最适 p H值苹果轮纹病菌为 p H7~ 8,苹果炭疽病菌为 p H4~ 7。 2种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均以蔗糖为最佳碳源 ,天门冬素和硝酸钠为最佳氮源 ,硫酸铵明显抑制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燕麦粉对菌丝生长不利 ,但能促进轮纹和炭疽病菌子实体的形成。轮纹病菌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形成子实体。短光波 36 0~ 4 0 0 nm黑光灯连续照射有利于 2种病菌子实体的大量产生。苹果叶片、果实组织液能激发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7.
平菇(Pleurotus sapidus)、香菇(Lentinus edodes)及其融合子后代子实体的细胞学观察表明:平菇、香菇的担子细胞及核分裂行为均属正常,而融合子后代的担子细胞发生异常,其担子细胞顶端出现粗大伸长的担子梗,其中有的形成一个孢子。处于终变期的染色体收缩成小球状,其数目多于双亲染色体,分裂后期出现落后染色体,融合子后代子实体不形成孢子印,镜检发现有少数孢子。融合子所产生的孢子与双亲的孢子相比较,在形态特征及大小上均有较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在日本,凡有栎类分布的地方均有野生香菇生长。除日本外,中国南部、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喜马拉雅山地带及婆罗洲、菲律宾、新几内亚等岛屿中的标高1000~1500m的山地也都有分布。在食用菌中,香菇的生活史很有代表性。若用显微镜观察香菇子实体的菌褶,就能看到有4个角的担子(小柄状),其顶端有担孢子;这些担孢子一旦成熟,会随风飘散,遇适宜环境便会萌发成菌丝。菌丝生长缓慢,一般不会形成子实体。单核菌丝与不同性的另一条单核菌丝相结合,就形成具有双个核的双核菌丝(亦称二次菌丝)。双核菌丝的核相结合但不相融合,随着细胞的分裂,两个核各自分裂,故双核菌丝的细胞通常就是4个核。这种特殊的分裂方式,就像夹板一样连在一起,不久子实体也就形成了。在未成熟担子中的两个核则融合在一起并进行分裂,还原成具有几个染色体的核,各个核又通过担子移向担孢子。影响香菇菌丝伸长蔓延(增殖)的因子有温度、光照等物理条件及氧气、pH值、营养与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化学条件。就香菇菌丝而言,当原木接种后,就如同被营养物包围住一样,此后,影响香菇菌丝伸长蔓延的因子有原木组织的生死情况、水分含量、氧气供给情况及温度等。对段木作热处理和气体处理后,检查香菇菌丝的蔓延...  相似文献   

9.
3.子实体采集和培养基的制备育种措施的起点应始于从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生态条件采集和选择单个的子实体。在这些不同的地区和生态条件中,子实体生长在不同的寄主或不同的基质上。采集这些不同子实体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广泛的遗传学基础和重要的农学特征的多样性。从这些子实体得到的纯培养物必须要在营养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这些培养物可能取自食用菌的不同部位:取自子实体的菌柄或菌盖组织;作为多孢子培养(散布在一起的许多孢子萌发而来的菌丝体并使其在琼脂平板上荫发);和作为单孢子培养(通过切下单个孢子或芽管并将这些单孢子转移到营养培养基的各个平板上)。多孢子培养可能用来接种某些同宗结合的食用菌(如双孢蘑菇)的菌  相似文献   

10.
得到高产优质的子实体,是食用菌栽培和育种的直接目的。因此,研究子实体发育的遗传机制,即基因与环境条件间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一、控制子实体发育的基因我们知道,子实体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认为,一旦亲和性交配型产生双核菌丝,就开始有性过程,子实体发生与发育将由外部条件决定。事实并非这么简单,现已证明,子实体的形态发生和分化,是由一系列基因所控制。研究子实体发育,必须解决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基因存在是靠它的产物来判断,如何测出诱导子实体形成的物质?由于双核体本来就有出菇能力,难于测定诱导子实体形成的物质。如果能从单核菌丝中得到可育株,从中提取诱导物质,就比较  相似文献   

11.
银耳对水分的要求是“两适一多”。即:孢子在适湿的条件下(段木含水量70%左右,空气湿度85~90%)萌发成菌丝;菌丝在适湿条件下(段木含水量60~70%)定殖、生长旺盛;子实体在多湿的条件下(空气湿度90%以上)正常生长发育。为了夺取银耳稳产、高产。现就段木栽银耳的水分管理谈点体会。 1.掌握耳木水分,适时接种。耳树砍倒自然干燥后,组织完全死亡,含水量下降到60~70%是  相似文献   

12.
灵芝孢子一般是从成熟的灵芝子实体上收集,但由于收集方法的限制,灵芝孢子不能全部回收。笔者从灵芝子实体中提取多糖过程中发现灵芝子实体中孢子的残留量较高。为此,摸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灵芝孢子回收纯化方法,并介绍如下:将灵芝子实体浸提液用100目尼龙网滤去子...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由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子实体、菌丝体胶质化产生的双核酵母状孢子(FBMds)的萌发条件,研究比较了不同来源和不同浓度的香灰菌(Annuloypoxylon stygium)浸提液及不同来源银耳孢子发酵液对银耳Tr21 FBMds萌发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香灰菌浸提液和银耳孢子发酵液均有...  相似文献   

14.
研究冬虫夏草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和形成规律,为冬虫夏草人工培殖及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将老熟待僵化的幼虫,在不同温度、基质含水量和光照条件下培殖,观察子实体形成与伸展情况。研究表明,子实体分化与形成需要0℃左右低温刺激,变温有利于子实体的形成;子实体的生长还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及高湿环境,在子实体生长期间,应保持基质含水量为60%~80%,相对湿度95%~100%为宜;微弱的光照都能诱导子实体产生,子实体有向光性生长的特性。环境因子对冬虫夏草子实体形成及伸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 亚光一号:源于中国农科院土肥所菌种保藏中心。其菌丝生长适温15~30℃,最适温度30℃,子实体形成温度6~31℃,适温10~25℃,为广温型菌侏。子实体大型,柄中等,菌盖幼时灰色,渐变白为浅灰或灰白色,子实生产过程中产孢子量很少,能有效地避免孢子过敏反应。在14~20℃下,棉籽壳栽培15天左右发好菌。20天左右出平菇,播种1个月内采收第一潮菇,菇潮间隔4~5天,采收4~5潮,生长周期110天左右,生物转化率180%~200%。该  相似文献   

16.
香菇一般多用小口径栎树栽培,然而它很难在合成培养基上产生子实体。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一种能产生香菇子实体的合成培养基。Ando(1974)报道,他配制的合成培养基在接种后57天就获得了香菇子实体。然而,他对接种所用的合成培养基和接种技术未作介绍,只提及低温和蓝光能刺激该  相似文献   

17.
银丝草菇(Volvariella bomycina)是草菇属中的一种木腐真菌,它的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近年来已人工驯化栽培成功,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食用菌。银丝草菇菌丝生长适温为25℃左右,子实体在20~25℃能正常生长,菌丝体在4~5℃冰箱中保存不失活,其生物学特性与其近缘种草菇有明显不同。我们对银丝草菇在琼脂培养基上产生子实体和弹射孢子进行了研究观察,现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菌株:STC Vo-1和STC Vo-5,由香港中文大学真菌遗传学研究室提供。(二)培养基制备:采用完全培养基,配方是:硫酸镁0.5克,磷酸二氢钾0.46克,磷酸氢二钾1克,蛋白胨2克,酵母膏2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维生素B0.5毫克.水1000毫升。配制的培养基置1.1公  相似文献   

18.
(一)菇木含水量和子实体形成:香菇子实体形成至成熟的全过程可分营养菌丝生长、原基形成、原基长大和子实体的发生。接种后,菌丝在25℃下生长,菇木随之腐朽,重量逐渐减轻。菇木不达到一定的腐朽程度,就不可能有很多子实体发生。调查了241号和514号接种二年菇木的重量变化和子实体发生之间的关系,发现菇木接种后重量减轻30%以上,就会产生发生子实体  相似文献   

19.
粘菌多生活在林中阴凉湿润处的腐朽段木、枯叶或其它含水多的有机物上.其原质体可能分解细菌、真菌和植物孢子作为营养,还常包围并危害层孔菌和蘑菇的子实体.在菇(耳)场内,生于香菇或木耳段木上的菌丝上及子实体上,其流动的粘液(即原质体)可围住正在发育的菌丝体、菌蕾、子实体和孢子.据刘波报道,这些粘菌属绒泡菌属.但在毛木耳、平菇等菌的子实体上,还未见报道有粘菌污染.笔者于1989~1990年在实验室栽培毛木耳、平菇时,在子实体上分别发现一种粘菌大量生长,对子实体进行危害.经镜检、显微照相等初步鉴定,认为它不属绒泡菌属.此标本保存在绵阳农业专科学校微生物室真菌标本室,编号MYHM 1079、1989,MYHM 1081、1990.  相似文献   

20.
平菇(P1eurotus ostreatus)子实体成熟时,释放出大量孢子。在室内大量栽培的情况下,平菇孢子尘对环境、空气的污染不易避免,尤其平菇孢子引起的过敏反应(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