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胡晓丽  闫凤宇  刘庆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678-18679
[目的]为解决现有发酵装置的发酵不完全、过滤网不易更换等问题,设计一种专门为单外流瘤胃体外连续培养系统配套的密闭发酵装置。[方法]按日粮精粗比30∶70选取1 000 g颗粒饲料为试验材料,网孔孔径分别为200目、100目、80目和60目,采用单向转动和往复转动2种搅拌方式,以活体羊为对照组进行试验。[结果]在网孔孔径为200目、搅拌方式为单向转动的条件下,瘤胃发酵特性与活体羊体内环境更接近。[结论]实际发酵率略低于理论发酵率,基本达到完全发酵;该装置可以作为模拟和研究反刍动物瘤胃发酵过程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饲用苎麻收获机工作中纤维缠绕切碎系统以及喂料不均匀导致标准草长率达不到国家标准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喂料间隙自适应的饲用苎麻收获机切碎系统,由喂入压辊部件和切碎部件组成。该切碎系统的喂入压辊部件采用浮动压辊实现喂料间隙随喂入量变化自适应调节,饲用苎麻在喂入压辊部件的夹持推送作用下,由高速旋转的平板型滚刀式切碎器(动刀)切碎。分析得到了影响标准草长率的主要因素有喂入压辊转速、切碎器转速、动定刀间隙。试制了切碎系统性能考核试验台并进行了多因素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切碎系统的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喂入压辊转速 159.16 r·min-1、切碎器转速 848.11 r·min-1、动定刀间隙 0.65 mm。优化模型与验证试验所得的标准草长率分别为 93.18%、92.96%,二者的相对偏差为 0.24%,满足饲用苎麻收获机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饲用苎麻收获机工作中纤维缠绕切碎系统以及喂料不均匀导致标准草长率达不到国家标准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喂料间隙自适应的饲用苎麻收获机切碎系统,由喂入压辊部件和切碎部件组成。该切碎系统的喂入压辊部件采用浮动压辊实现喂料间隙随喂入量变化自适应调节,饲用苎麻在喂入压辊部件的夹持推送作用下,由高速旋转的平板型滚刀式切碎器(动刀)切碎。分析得到了影响标准草长率的主要因素有喂入压辊转速、切碎器转速、动定刀间隙。试制了切碎系统性能考核试验台并进行了多因素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切碎系统的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喂入压辊转速 159.16 r·min-1、切碎器转速 848.11 r·min-1、动定刀间隙 0.65 mm。优化模型与验证试验所得的标准草长率分别为 93.18%、92.96%,二者的相对偏差为 0.24%,满足饲用苎麻收获机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软质秸秆和硬质高纤维物料规模化粉碎的生产需要,并克服单一切碎机、粉碎机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带风引出料装置的切粉一体化组合式秸秆粉碎机,实现了硬质高纤维秸秆的强制喂入。结果表明,软质秸秆可直接通过粉碎装置喂料口喂入,无需切碎,平均生产率为1.27 kg/h,吨料电耗为32.0 k W·h;硬质高纤维秸秆需通过带有强制喂料辊的切碎装置后进行先切后粉,平均生产率为0.67 kg·h,吨料电耗为60.5 k W·h。该机器具有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物料适应性强和操作环境无粉尘等优点,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软质秸秆和硬质高纤维物料规模化粉碎的生产需要,并克服单一切碎机、粉碎机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带风引出料装置的切粉一体化组合式秸秆粉碎机,实现了硬质高纤维秸秆的强制喂入。结果表明,软质秸秆可直接通过粉碎装置喂料口喂入,无需切碎,平均生产率为1.27 kg/h,吨料电耗为32.0 kW·h;硬质高纤维秸秆需通过带有强制喂料辊的切碎装置后进行先切后粉,平均生产率为0.67 kg·h,吨料电耗为60.5 kW·h。该机器具有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物料适应性强和操作环境无粉尘等优点,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花生挤压膨化制油工艺,简化制油工序,降低粕残油率。[方法]通过高含油料单螺杆剖分式挤压机对花生进行浸油的前处理,根据量纲分析理论进行试验设计和函数组成,以物料含水率、套筒温度、主轴转速、模孔直径、模孔长度、喂料速度6因素设计试验,找出花生挤压膨化工艺参数对粕残油率的影响规律。[结果]通过该试验建立的方法得到的关于粕残油率的经验公式可以对粕残油率进行精确预测,经验公式在现有试验条件下可反映花生残油率与挤压膨化试验参数间的关系。[结论]通过试验建立粕残油率和试验参数的经验公式,且经验公式对粕残油率能进行较好地预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推进草物料压缩设备的发展应用。[方法]用液压高密度压捆机压缩,设计新鲜苏丹草的喂入量为5、6、7、8 kg,研究喂入量相同条件下压缩力与压缩密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同压缩密度条件下喂入量对压缩力的影响。[结果]在新鲜苏丹草的喂入量相同条件下,压缩力随压缩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压缩力与压缩密度呈三次多项式关系。相同压缩密度条件下,新鲜苏丹草的喂入量为5、6 kg时,其压缩力比较接近,6 kg之后随喂入量的增加,压缩力降低,且降低的幅度较大,压缩力与喂入量呈二次多项式的关系。[结论]该研究为压缩设备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油茶果脱壳率和降低茶籽破损率,采用撞击、搓擦原理,设计了一种油茶果脱壳装置。该装置由喂料斗、脱壳装置、动力传输部件、机架等构成,通过立式甩盘的撞击以及脱壳室内齿圈的搓擦进行脱壳,能适用含水率在65%以下的油茶鲜果脱壳。确立了影响脱壳的主要因素是甩盘转速和喂料量,并进行了脱壳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甩盘转速的增大,脱壳率及破损率显著增加,而随着喂料量的增大,脱壳率先增加后降低,破损率变化相对较小。该脱壳装置适宜的工作参数为:甩盘转速为700 r/min左右;喂料量控制在500 kg/h左右,在此条件下,脱壳率能达到85.3%,破损率为6.5%左右。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花生分段收获机械化生产的需要,在对中国现有花生摘果装置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半喂入式花生摘果机。该机传动系统采用柴油机为动力源,具有2条传动系统分支,分别为夹持输送装置传动系统和摘果装置传动系统;摘果装置为叶片式双辊筒差相组配结构形式,倾斜配置安装;夹持输送装置采用单夹持链与输送导轨相夹紧的结构。通过摘果性能试验,测试摘果滚筒转速大小、夹持输送速度对花生荚果摘净率、破损率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摘果滚筒转速对摘净率及破碎率影响均极为显著,夹持输送速度对摘净率的影响为极显著,而对破损率影响不显著,设计的摘果机在作业条件下,各项性能指标均能较好地满足半喂入式摘果机具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辅助秸秆纤维制取机高效制取秸秆粗纤维,解决喂料过程中因人工劳动强度大、喂料不连续造成粗纤维加工质量下降等问题,设计竖直向下螺旋强制喂料装置。在喂料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基础上,以秸秆长度、螺旋轴转速和秸秆含水率为试验因素,以输送量为评价指标,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方法实施试验。结果表明,(1)各因素对大豆秸秆输送量贡献率主次关系为:秸秆长度、螺旋轴转速、秸秆含水率;(2)当参数组合为秸秆长度60~120 mm、螺旋轴转速160 r·min-1、秸秆含水率78%~90%时,满足纤维制取机1 000 kg·h~(-1)喂入量要求。研究为D200型桔杆纤维制取机高效生产优质纤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投喂频率对虎龙斑摄食、生长和饲料转化率等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组,对平均始重(6.42±1.09)g的虎龙斑(Hulong grouper)进行不同频率的投喂,研究不同投喂频率对虎龙斑摄食率、生长和饲料转化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投喂频率对虎龙斑存活的影响较大,投喂频率对虎龙斑的摄食率(Feeding rate,FR)和饲料转化率(Feed conversion rate,FCR)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投喂频率对虎龙斑末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虎龙斑的科学养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小天鹅放养初期饲喂纳豆芽孢菌剂,研究纳豆芽孢菌剂消除小天鹅转群应激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转群小天鹅精饲料中加入纳豆芽孢菌剂,纳豆芽孢菌剂为精料量的10%,观察小天鹅的精神状态、体态行动、喙的颜色、羽毛色泽及成活率等。[结果]饲喂纳豆芽孢菌剂16 d后,小天鹅的体质、粪便、采食量等指标显著改善,圈养及外放后未见死亡。[结论]纳豆芽孢菌剂能起到改善小天鹅转群应激反应和降低死亡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找抗生素替代品,以减少抗生素所带来的危害。[方法]以1日龄艾维因肉鸡为研究对象,通过饲养试验,研究甘露寡糖替代抗生素对肉鸡成活率、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等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甘露寡糖组中肉鸡成活率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且料重比显著降低。甘露寡糖组中肉鸡成活率和平均日增重比抗生素组分别提高1.03%和2.30%,而料重比则比抗生素组降低1.00%。甘露寡糖组中肉鸡平均日采食量比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1.37%和1.60%,但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在饲料中添加甘露寡糖能够替代抗生素药物,有提高肉鸡成活率和日增重、降低料重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泥鳅幼鱼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需要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泥鳅幼鱼对饲料中蛋白质的营养需要量。[方法]以鱼粉和豆粕作为主要蛋白源,配制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4.18%、29.81%、34.31%、39.68%、44.81%的5组等脂等能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2.3g的泥鳅幼鱼,经50d饲养后,对其特定生长率、饲料壶5率、成活率和鱼体肌肉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随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升高,鱼体增重率、饲料效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增加,在蛋白质办平达39.68%时达到最大值。而后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这些指标逐渐降低;蛋白质含量24.18%组泥鳅的成活率显著低于其槌组,但其他组之间差异不显著;饲料蛋白质含量对鱼体肌肉中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影响,但对脂肪和水分的含量影响不大。[结论]泥鲫幼鱼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为34.31%-39.68%(干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陈亮  张凌青  罗晓瑜  李爱华  何立荣  巫亮  张建勇  封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171-16172,16219
[目的]为苜蓿青贮在奶牛养殖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苜蓿青贮替代苜蓿干草,进行饲喂效果比较,探讨苜蓿青贮对产奶量及乳品质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日均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非脂乳固体率、乳糖率分别比对照组高9.13%、1.73%、0.57%、0.42%、0.38%。[结论]在奶牛日粮中适量添加苜蓿青贮,可以有效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同时降低饲料成本,从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大鼠的90 d喂养试验,评价脱毒菜籽多肽的食用安全性。[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低、中、高剂量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65、3.30和6.60 g/kg脱毒菜籽多肽,按80 g/kg的日摄入量以自由采食的方式喂养大鼠90 d,观察脱毒菜籽多肽对大鼠体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清学、脏器系数以及组织病理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大鼠体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脏器绝对重量和脏体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大鼠血液学指标检测值、生化指标检测值均在正常范围内;高剂量组各大鼠脏器均未出现明显的组织病理变化。[结论]脱毒菜籽多肽对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浆、生化功能及脏体比等指标均未见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甜菜夜蛾的人工饲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人工饲养甜菜夜蛾,为生物活性测定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虫源。[方法]在前人饲养甜菜夜蛾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比较简单、方便的甜菜夜蛾人工饲养方法。[结果]饲养条件、饲养设备及用具、饲养过程都有其特定的要求,并提出了注意事项。[结论]该研究为大规模进行甜菜夜蛾人工饲养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周期性饥饿-再投喂处理对豹纹鳃棘鲈幼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方法]试验均设置对照组(持续投喂)、处理组S_1F_1(饥饿1 d、再投喂1 d)、S_1F_2(饥饿1 d、再投喂2 d)、S_2F_2(饥饿2 d、再投喂2 d),开展了2种规格豹纹鳃棘鲈幼鱼周期性饥饿-再投喂生长试验。[结果]试验一S_1F_2、S_2F_2组和试验二S_1F_1、S_1F_2组试验结束时体质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一各处理组摄食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S_2F_2组摄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饲料转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S_1F_2组摄食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二各处理组摄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_1F_2组饲料转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S_1F_1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束时,各试验组粗脂肪含量均略低于对照组,水分含量略高于对照组,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试验一S_1F_2、S_2F_2组与试验二S_1F_1组、S_1F_2组均能够达到完全补偿生长,其补偿生长主要是通过提高摄食率和饲料转化率来实现的,在饥饿过程中豹纹鳃棘鲈幼鱼可能首先消耗脂肪作为能量来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投饲策略对"海南一号"罗非鱼生长及养殖水体的影响。[方法]设置A、B、C 3种投饲策略,研究其对池塘养殖期对池塘养殖"海南一号"罗非鱼生长及养殖水质的影响。[结果]在整个养殖期间,投饲策略A、B、C养殖罗非鱼的相对增重率分别为的51 935.34%、59 128.57%和56 793.98%,B投饲策略养殖池塘罗非鱼平均体重最大,达787.74 g/尾,比策略A和C塘分别提高13.82%和4.10%;B投饲策略养殖池塘罗非鱼的饲料能耗最低,比策略A和C分别降低19.39%和1.66%;各投饲策略池塘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从低到高依次为:策略B、策略C、策略A;各投饲策略池塘浮游植物种群多样性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策略B、策略A、策略C。[结论]投饲策略B(平均日投饲率1.89%,日投饲2次,每隔5 d停止投饲1 d)有利于实现池塘养殖罗非鱼较快生长并保持较好的养殖水环境。  相似文献   

20.
甘露寡糖对鲤鱼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志红  晋晶  刘洪梅  张庆波  史相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291-1292,1296
[目的]为甘露寡糖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露寡糖为饲料添加剂进行鲤鱼的对比饲喂试验,通过测定和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鲤鱼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指标,探讨甘露寡糖对鲤鱼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对照组鲤鱼的饲料系数、相对增重率、白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脾脏指数和血清溶血素活力分别为2.46、21.06%、26.00%±2.59%、1.65±0.15、0.33±0.02和(47.40±3.29) U,与之相比试验组鲤鱼的饲料系数、相对增重率、白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脾脏指数和血清溶血素活力均显著提高,分别为1.52、34.03%、32.47%±3.72%、1.76±0.17、0.36±0.02和(51.53±3.31) U。试验组和对照组鲤鱼的血清杀菌百分率分别为27.85%±6.00%和22.46%±4.88%,差异显著。[结论]甘露寡糖可以提高鲤鱼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