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小麦白粉菌毒性结构与小麦品种抗白粉病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4~1996年,用毒力频率测定结合异地鉴定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小麦白粉病群体结构以及小麦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河南省小麦白粉菌对所有供试小麦材料都存在相应的毒性基因,但毒性基因频率有明显差异。对pm1、pm3b、pm3c、pm5、pm6和pm8的毒力频率较高(76.5%~95.2%),而对pm2、pm2x、pm4a、pm4b和pm2+6的频率较低(0~16.7%);对10个主要推广小麦品种毒力频率均较高(92.2%~100%)。还对抗源材料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不同生态条件下高原玉米产量的源库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不同海拔、不同土壤、不同气候条件下,玉米不同密度处理剪叶和剪穗(减源和减库)对产量有明显影响。中海拔点(1200-1500m)不同密度减叶和剪穗,产量差异均达1%的极显著水平;高海拔点(1200m以上)不同密度处理同产量达5%的显著水平,剪叶剪穗处理产量达1%极显著水平。不同生态条件下剪叶比对单株减产3.4-8%,每667m^2减产9.3-26.4%。不同密度剪叶,中海拔点减产8-30.9%,高海  相似文献   

3.
要用4个品种、3个浓度、3个喷施时期的4×3×3完全随机裂区试验,对新型化学杂交剂-BAU-2诱导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雄性不育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BAU-2对普通小麦品种具有良好的杀雄效果,四个供试品种各处理最高杀雄率分别达到99.5%,99.9%,97.2%和100%;杀雄率达到95%-100%的处理,其最高自然授粉结实率分别达到66.9%,30.4%,  相似文献   

4.
采用播期(x1)、密度(x2)、氮肥(x3)、磷肥(x4)、钾肥(x5)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建立小麦8539高产栽培优化模型y=356.64-30.31x1+14.23x2+34.08x3+7.56x4-18.07x1x2-13.51x1x3-18.98x1x4-8.62x4x5+10.00x52。因子水平选优,当x1取-2、x2取2、x3取2、x4取2、x5取-2时,获得产量12085.8kg/hm2,比各因子取0水平时,净增6747.0kg/hm2,增产125.92%,比四川小麦历史最高产量7575.0kg/hm2,增产83.38%。这是目前粮食作物高产模式栽培中罕见的增产效益。经大田验证,模型信度均达0.95以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模型的建立,对小麦8539的高产栽培和四川小麦上新台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小麦品种混播的产量与品质效应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 4个小麦品种组成 11个混播群体 ,对混播的产量与品质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混播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11个混播群体平均较对照增产 2 .0 3 % ,有 2个混播群体较对照增产 5 %以上。混播产量效应大小与参与混播的品种数目及品种的冬春性有关。利用品种混播可改善小麦品质 ,使品质指标更趋均衡与合理。强筋与中筋或中弱筋品种混播可改善中筋或中弱筋品种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诱导小麦种间杂种孤雌生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普通小麦品种78(6)9-2、85(67)15和硬粒小麦品系9026、6752配成4个杂交组合,其中3个以普通小麦为母本,结实率37.50% ̄50.00%,杂种出苗率83.3% ̄97.2%,1个组合以硬粒小麦为母本,结帝率是18.75%,杂种出苗率仅33.3%,根据对杂种F1抽穗期和产量性状的分析,选出了3个组合诱导孤雌生殖,结果只有78(6)9-2×9026F1结实3粒,诱导结实率3.75%,该  相似文献   

7.
卫福拌种对小麦保苗防病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卫福200FF 拌种对小麦具有较好的保苗、防病、增产作用。每百公斤种子用卫福200 ~300ml 拌种,对小麦始苗期、出苗期无影响,出苗数高于空白对照区。播后4 周和返青期调查,卫福拌种小麦均增加小麦侧根数、分蘖数及干物重。结果还表明,卫福250 ~300ml 处理防治纹枯病、叶锈病、白粉病、散黑穗病效果分别为55 .7 % ~67 .3 % 、52 .1 % ~59 .8 % 、76 .7 % ~85 .5 % 和100 % ,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卫福200 、250 、300ml 处理小麦增产分别为8 .7 % 、12 .3 % 和12-8 % 。综合来看,每百公斤种子用卫福250 ~300g 拌种对小麦具有较好的保苗、防病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影响1998年沪郊小麦春季冻害因子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逐步回归的统计方法,对上海市红星农场1998年小麦春季冻害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幼穗冻死率与小麦品种(X3)和第一次穗肥施用时间(X8)密切相关,与第二次穗肥施用时间(X10)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关系,其相关回归式为Y=-4.2170-1.4959X3+0.3124X8-0.1923X10,R=0.5207,F=4.0921。  相似文献   

9.
8个脐橙品种(系)的适应性栽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引种8个脐橙品种(系)与锦橙、哈姆林甜橙同期栽培,在年均温19.2℃左右,海拔400-650m的生态条件下,发现长宁75.4比对照早熟20d左右,朋娜、清家比对照(CK)早熟8-12d,8个脐橙品种(系)中;朋娜、丰脐着果率高,分别为3.48%,3.44%,5-7年生树3年平均单产量适中,品质优良,全糖分别为8.5%,8.4%,含酸量分别为0.78%,0.96%,可溶性固形物分别为12%,11.7  相似文献   

10.
小麦白粉病菌种群结构及品种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3个已知抗白粉病基因品种(系)的田间病情调查,结果表明,含Pm1、Pm3a、Pm3b、Pm5、Pm7和Pm8基因的品种(系)抗性较差。小麦白粉病菌种群毒力频率测定结果,目前可利用的抗白粉病基因及抗源材料有Pm2、Pm4、Pm2+6、Pm4a和白兔3号,5个生产,推广品种均高感白粉病。  相似文献   

11.
牧草+香蕉+龙眼组合植被演替规律的试验结果表明,4a内,草、果植被地上生物量保持相对稳定的产草量,其中以混播草地套种果树处理的平均干草产量最高,达12205kghm-2,香蕉产量9687.6kghm-2.牧草对香蕉生长指标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龙眼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采用新技术宽窄行种植的香蕉所形成的遮荫,对牧草生长的影响不大.龙眼的生长对牧草的影响也不明显.应用此模式开发南亚热带低山丘陵,具有明显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每公顷年平均可获产值18948.12元(龙眼投产后效益将逐年递增).并能提高土壤含水量8.8%-20.1%(秋末),增加土壤有机质6.86%,夏、秋季降低地表温度11.3-19.6℃.5a后,龙眼持续生长,树冠逐年扩大,对牧草的生长将产生不利影响,这是植被演变的总趋势,但逐年的演替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模拟林木遮光对小麦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解农林间作田林木遮光对小麦的影响,设计了人工遮光试验,研究在土壤和水肥相同的条件下,遮光与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透光率为57.3%的遮光处理,小麦物候期推迟2 ̄4d;前期(5月4日前)单株分蘖数、绿叶面积和地上生物量等指标分别为对照的164.9%,177.9%和159.8%。可见遮光促进了个体的生长。但从抽穗期开始,遮光处理因为叶面积指数过高(9.9),群体光照严重不足,春季分蘖  相似文献   

13.
选取黄淮海地区8个冬小麦主推品种(矮抗58、百农207、百农419、周麦27、开麦21、济麦22、济南17和鲁原502),连续两年在田间条件下研究单播和混播两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和籽粒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播条件下,开麦21单产最高,较其它品种增产6.90%~33.16%,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鲁原502、开麦21籽粒锌浓度较高,相比其它品种增加30.09%~75.41%、16.75%~39.42%。混播条件下,不同年份间单产变异较大,2017年六品种混播(济麦22、鲁原502、开麦21、百农207、矮抗58和周麦27)处理单产最高,相比于四品种(济麦22、鲁原502、开麦21和百农207)、八品种混播及单作加权理论产量增加2.99%~16.55%;2018年四品种、六品种与八品种混播处理小麦单产较单作加权理论产量降低14.78%~25.86%;2017年六品种、八品种小麦混播处理籽粒锌浓度较四品种混播、对照显著增加,达85.77%、64.15%和68.68%、53.40%。综之,小麦产量受年份间气候变化影响显著,不同品种小麦混播未显示出显著增产作用,六品种混播效果优于四品种、八品种混播。一般年份不同品种小麦混播能够显著提高群体小麦籽粒锌含量,六品种混播与八品种混播籽粒锌含量均显著高于品种单作,即适量品种混播有利于改善小麦籽粒营养品质,这为提升小麦籽粒锌品质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4.
郑旱1号小麦新品种(系)的选育及其主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旱1号(郑州8915),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高抗育种室育成的小麦新品种(系)。1994年以来,经多点产量试验、示范,其表现耐旱、抗干热风,产量三要素协调、增产潜力稳定,抗寒、抗病,适应范围广,属冬性、多穗型旱地小麦品种;中熟、白粒、半硬质,籽粒蛋白质含量14.73%,湿面筋33.4%,千粒重43g左右,容重791.8g/l,适播期长  相似文献   

15.
化学杂交剂BAU—2诱导春小麦雄性不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BAU-2对供试各品种(系)均有诱导雄性不育效果,不育率>95%;用0.2%、0.3%浓度的BAU-2在小麦花粉的母细胞形成期至减数分裂期喷施效果最佳,人工饱和授粉结实率53.0%,天然异交结实率47.8%;喷药后,小麦抽穗推迟2~4天,株高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于1982,1987,1988和1992年在东北地区的辽宁海城、沈阳、大连和吉林公主岭4个观察圃中系统观测了含有不同抗白粉菌基因的小麦品种和拟等基因系的白粉病病情:Pm1、Pm5、Pm7及Pm3a或Pm3b和Pm3c的病情均达20MS以上,感病严重.Pm2+6,Pm2或Pm4抗性较强,病情仅达0~5HR.采用离体活动圃鉴定法观测表明:1987~1988年各病圃白粉菌出现频率较高的基因为:V7(67.2%~80.4%,平均74.0%),V1(67.9%~78.1%,平均73.1%),V3c(61.9%~71.4%,平均67.6%),V5(62.3%~73.1平均67.3%),V3c(43.0%~51.8%,平均48.7%),V3a(32.7%~47.8%,平均39.5%),V5(15.6%~26.5%,平均20.25%);出现频率较低毒力基因为V2+6(0%~1.6%,平均0.51%),V2(2.1%~7.6%,平均4.05%)和V4(5%~12.6%,平均8.6%)。  相似文献   

17.
小麦在不同时期喷施50mg/kg,烯效唑的结果表明:各处理具有明显的控长效应,控长率达7.7%-33.4%,基部节间茎壁增厚31.6%-94.7%;并可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冠比;各处理每穗实粒数比对照多0.86-3.23粒,千粒重也有所增加,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其中拔节后10d喷施50mg/kg烯郊唑的处理产量最高,比CK增产8.6%。  相似文献   

18.
在平凉川水区进行的带田地膜小麦品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带田地膜小麦增产效果显,品种以85(84)、鲁麦15号比较适合带田地膜种植,较兰天6号(当地主栽品种)分别增产23.2%、21.2%,85(84)在每垄播6行(825.0万粒/hm^2)、鲁麦15号在每垄插5行(687.5万粒/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化学杂交剂BAU—2诱导春小麦雄性不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BAU-2对供试各品种(系)均有诱导雄性不育效果,不育率>95%;用0.2%,0.3%浓度的BAU-2在小麦花粉的母细胞形成期至减数分裂期喷施效果最佳,人工饱合授粉结实率为53.0%,天然异交结实率为47.8%;喷药后,小麦抽穗推迟2-4天,株高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20.
在田间,雪松种子播种前用冷水分别浸种24h和36h后再用3.0g·L ̄(-)高锰酸钾溶液杀菌30S,出苗率有明显提高,其中以浸种24h处理后的种子出苗率较高。对雪松种子的田间出苗过程进行了分析和回归,建立了种子出苗过程的模型方程。y1=-54.7984+56.41041gt,r=0.9547y2=-55.5821+55.88071gt,r=0.9603其中:y为出苗率,t为播种后时间(d)。上述方程在不同水平间的差异均达1%极显著标准,可应用于实际生产。附图为雪松种子的出苗率随播后时间变化的曲线。4小结4.1田间试验表明,经过两种不同时间侵种处理后,雪松种子的出苗率较对照有极显著的提高,其中以浸种24h处理为最佳,平均出苗率50.1%,比对照高出16.8%。4.2通过24h浸种处理,雪松种子的出苗过程比对照缩短了3~5d,并大大提高了出苗的整齐性,为生产管理带来许多方便。4.3为及时了解雪松播种生产中的出苗动态,提出用冷水浸种24h的模拟曲线方程为:y=-54.7984+56.41041gt其中:y为出苗率,t为播后时间,t∈[14,85]。致谢方孔玉和俞文富参加了试验工作,谨表谢意。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