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山西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开发,水环境的非点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本文从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水环境的土壤侵蚀型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矿区污染、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等非点源污染类型,论述了非点源污染促使水体物理型污染加重、水库富营养化、土壤退化、威胁人体健康等危害,探讨了控制非点源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面源污染造成水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湖北省城市内湖和纳污河渠的水体污染严重,主要湖泊、水库的水质大部分已不能满足功能区划要求。湖北省面源污染主要是由土壤侵蚀、农用化学品的施用、畜产公害、水产养殖等造成的,针对污染实际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环境教育、控制农业自身污染、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全面实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建设水体周边保护缓冲带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我省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论述了加强土地、森林、近海水城,水以及气候等农业自然资源的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及对策,提出进一步加快我省农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南充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南充市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状况,指出了南充市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重视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5.
《农业环境与发展》是由农业部主管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和全国农业环境保护科技信息网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以反映国内外农业环境管理、监测、法制建设、生态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合理利用、开发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等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动态和技术为己任 ,为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刊登的主要内容有 (1)国家重大决策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2)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及相关政策 ;(3)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价 ;(4)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 ;(5)生态农业建设 ;(6)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 ;…  相似文献   

6.
《农业环境与发展》是由农业部主管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和全国农业环境保护科技信息网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以反映国内外农业环境管理、监测、法制建设、生态农业、农业持续发展以及合理利用、开发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等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动态和技术为已任 ,为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刊登的主要内容有 (1)国家重大决策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2 )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及相关政策 ;(3)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价 ;(4 )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 ;(5)生态农业建设 ;(6 )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 ;(7)…  相似文献   

7.
韦晨 《南方农业》2022,(4):208-210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速度飞快,但同时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基于此,研究了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成因,重点探究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包括预防土壤侵蚀与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加强耕地保护意识与避免耕地流失,加大科技与管理投入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农业生产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及...  相似文献   

8.
<正> 现在,美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风和水对土壤的侵蚀及杀虫剂和化肥进入非靶区域。其中土壤侵蚀问题最为严重,美国农业部声称:“到处流行”的土壤侵蚀是对国家水土资源基底的主要威胁,农业已成为全国水源的非限定污染的主要原因。许多由农业  相似文献   

9.
重庆三峡库区可持续农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约束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深入分析了重庆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水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农业面源污染、生物多样性破坏以及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和治理库区及上游的各种工业和生活污染、建立法律约束机制等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证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粤东山区土壤侵蚀及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南方山区的土壤侵蚀,已成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文分析了粤东山区土壤侵蚀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出:防治土壤侵蚀是改善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关键。同时提出了防治粤东山区土壤侵蚀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社会的进步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并成为现阶段社会发展受到阻碍的重要因素。在全世界范围内,解决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我国已经开始重视这项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一步控制环境污染问题,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新型农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基于此,分析农业环境污染的概念、主要因素及其带来的危害,并提出保护农业环境、应对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我国喀斯特地区总面积约54万km2,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加上人类不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使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严重、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通过对近年来喀斯特地区土壤特征、容许土壤流失量、土壤侵蚀强度、土壤侵蚀机理和治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和评述,提出了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需要进一步关注该区独特的土壤特征与侵蚀环境,在容许土壤流失量、土壤的地下流失及土壤侵蚀的定量化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土壤侵蚀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美国是世界农业大国,除遇特大自然灾害外,农业生产一直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态势.1990年谷物的生产量达到3.13亿t,预测到2000年谷物产量可达4.53亿t,1985~2000年谷物平均增长速度为1.8%.美国的农业生产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有多种原因,其中政府重视土壤保护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80年代初期,美国的农业科学家皮门特尔就曾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指出土壤侵蚀已成为全世界第一号环境问题,呼吁人们注意土壤侵蚀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严重危害.而当时的美国同样面临着土壤侵蚀的严峻形势.深入的研究表明,土壤侵蚀恶性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气候变异、水旱等自然灾害,造成土壤侵蚀的根本原因来自人类对自然界的干扰,其中包括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滥砍滥伐、破坏森  相似文献   

14.
各有关专家: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产品安全的重要保证。为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我国食品安全体系,应对我国加入WTO后的农产品对  相似文献   

15.
漳河灌区不同阶段土壤侵蚀及氮磷流失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氮磷流失是污染生态环境和困扰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湖北省漳河灌区的土壤特征和土地利用方式,应用RUSLE模型计算了灌区1952—2010年共4个阶段的土壤侵蚀量及氮磷流失量,结果表明:灌区开灌后土壤侵蚀量由第一阶段的1026375t/a增加到第四阶段的1978054t/a;氮、磷流失模数由9.53kg/(hm2.a)和11.91kg/(hm2.a)分别增加至13.03kg/(hm2.a)和16.29kg/(hm2.a),总体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这说明灌区土地利用变化等对土壤流失和氮磷流失具有一定的影响,加强灌区土地利用管理和施肥管理,对于减轻土壤侵蚀和减少农业非点源污染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决保护各种农业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新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今年,党中央又进一步提出:要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前提条件。最近,中央领导同志指出:现在农村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自然环境、生态平衡遭到破环上,这种破坏是带有根本性的。这是正本清源的远见卓识,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他站得高,看得远,不仅指出了当前农业生产中潜伏着的生态危机,而且指出了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这个方向就是要走一条新路,建设一种新型的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土地退化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论述了河北省土地生态环境存在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盐碱化、土地干旱化、土地污染等土地退化问题及其对农业的影响,提出了治理 土地退化和保护土地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郭方 《水土保持通报》1984,(2):28-30,31
当前全国环保科技工作者,正在热烈讨论如何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为发展经济服务。农业是今后18年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我国国土、资源和人口,大部分处在农业生态环境之中,如何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不受污染破坏,一直是大家关心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国生态学家、农业和环境科学工作者,对我国生态环境状况作了许多调查、考察;并开展研究,进行预测,提出建议,发出警告,语重心长;学术气氛开始活跃,环境科学、生态学的普及工作也开了个头。但是,也有一些非议,认为是什么“生态热”,指责他们“草木皆兵”、“耸人听闻”、“贻患无穷”等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前广东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着水土流失、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面源污染和乡镇企业污染广泛、小城镇环境污染与生态脆弱等一系列问题,已经对广东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和潜力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在简略分析了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和提出了保护与建设广东农村生态环境的一些具体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由于四川省人口密度较大,人均农业资源不足,加上不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及经济的发展等原因,致使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失调,日积月累使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不少地区脱盆难,生态环境恶化是重要原因。该文在概述了我省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基础上,导致其恶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改善和保护农村生态瓣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