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在水温(18±0.5)℃下,利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施氏鲟Acipenserinae schrenkii胚胎发育过程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胚胎发育进程与微量元素含量的关系,为稚、幼鱼及亲鱼培育的营养需求量和饲料配制提供参考。结果显示:胚胎发育过程中,Fe、Mn、Cu、Zn含量的变化规律与代谢高峰期各不同。Fe含量呈先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孵出期最高(18.12mg/kg);Mn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受精卵期含量最高(1.04mg/kg);Cu含量的高峰期分别为卵黄栓期、心搏期、孵化早期和孵出期,含量分别为1.66mg/kg、1.95mg/kg、1.83mg/kg和1.93mg/kg;卵裂期Zn含量最高(10.86mg/kg);视泡期微量元素的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对虎斑乌贼受精卵卵黄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幼体的营养需求量,为其幼体配合饲料研制提供参考数据。随机选取大约800个虎斑乌贼受精卵的卵黄,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其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含量。结果表明:1)虎斑乌贼受精卵卵黄中粗蛋白质含量为76.33%(干重基础);总氨基酸(TAA)和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分别为71.22%和32.38%(干重基础),EAA/TAA为45.46%,氨基酸中以谷氨酸(Glu)含量最高(9.97%),必需氨基酸中亮氨酸(Leu)含量最高(7.58%)。2)其粗脂肪含量12.71%(干重基础);共检出17种脂肪酸,包括8种饱和脂肪酸(SFA)、5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FA、MUFA和PUFA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43.47%、7.54%和49.25%,其中以DHA含量最高,达32.80%,EPA含量为7.70%,DHA/EPA为4.26。3)检测出Na、K、Ca、Mg、Sr、Mn、Fe、Cu、Zn、Al和As 矿物元素,微量元素中富含Zn、Al和Fe,含量分别为 0.77、0.71和0.43 mg/kg(鲜重基础)。由此可见,卵黄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n-3PUFA的特点;虎斑乌贼幼体饲料中蛋白质需求量参考值为76.33%;氨基酸需求量参考值,如赖氨酸(Lys)为5.49%,蛋氨酸(Met)为2.63%;脂肪的需求量参考值为12.71%,DHA为4.17%,EPA为0.98%;微量元素需求量参考值,如Zn为2.77 mg/kg,Cu为0.19 mg/kg(干重基础)。  相似文献   

3.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大嶝海域牡蛎鳃和肚腹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同时用加标回收法检验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牡蛎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鳃中Cu、Zn、Mn、Fe的含量分别为15.35±0.36μg/g、72.86±1.12μg/g、11.39±0.76μg/g、40.07±0.40μg/g;肚腹中Cu、Zn、Mn、Fe的含量分别为5.37±0.40μg/g、41.93±0.81μg/g、6.74±0.34μg/mg、24.89±0.53μg/mg。牡蛎鳃中Cu、Zn、Mn、Fe的含量均高于肚腹。用原子吸收方法测定牡蛎中微量元素的效果较好,回收率为89.0%~102.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4%以下。  相似文献   

4.
首次对革丽靬金鳟肌肉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革丽靬金鳟肌肉中Cu、Mn、Fe、Zn和Se五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别为2.381±0.605mg/L、1.067±0.461mg/L、15.465±4.822mg/L,11.127±1.289mg/L和0.095±0.017mg/L,并通过与大麻哈鱼以及草鱼、鲤鱼、鲫鱼等常规养殖品种的相应成分比较,说明革丽靬金鳟是一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营养价值更高的鱼类。  相似文献   

5.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水蚯蚓-稻鳅"模式下泥鳅肌肉中氨基酸含量、微量元素含量和抗生素残留情况。结果表明,泥鳅肌肉中18种氨基酸总含量为16.93%,必须氨基酸含量为6.69%,非必须氨基酸含量为10.24%,四种鲜味氨基酸含量为6.01%,铅、砷、汞、铜、锌、镉等微量元素含量分别为0.26 mg/kg、0.014mg/kg、0.007 mg/kg、0.73 mg/kg、20.72 mg/kg和0.0089 mg/kg,呋喃唑酮、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和氧氟沙星等十种抗生素含量均显示未检出。这些数据将为利用水蚯蚓为饵料进行稻田养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郑艺梅 《畜禽业》1999,(9):39-41
本试验对地肤的营养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肤粗蛋白含量较高(20.2%/DM),富含微量元素Cu(19.3mg/kgDM、Zn(45.3mg/DM)、Mn(109.8mg/kgDM)、Fe(285mg/kgDM)以及胡萝卜素(57.0mg/kg鲜样)、Vc(390鲜样)等,营养较齐全,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中草药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7.
大口黑鲈“优鲈1号”选育群体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Lacépède)]"优鲈1号"(以下简称"优鲈1号")与非选育群体(简称对照组)的肌肉营养成分及营养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优鲈1号"和对照组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分别为73.63%和74.35%、19.34%和19.42%、4.45%和4.67%、1.09%和1.12%,统计分析表明,"优鲈1号"肌肉中水分和粗脂肪含量低于对照组,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6种矿物质元素进行检测,"优鲈1号"和对照组肌肉中钙(Ca)、镁(Mg)、铁(Fe)、锌(Zn)和硒(Se)含量分别为428.34 mg/kg和424.57 mg/kg、252.63 mg/kg和259.77 mg/kg、6.92 mg/kg和5.76 mg/kg、7.73 mg/kg和5.77 mg/kg、0.40 mg/kg和0.41 mg/kg,统计分析显示"优鲈1号"肌肉中铁(Fe)和锌(Z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元素差异均不显著(P>0.05)。"优鲈1号"和对照组肌肉中均测定出17种氨基酸,其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和鲜味氨基酸(DAA)含量分别为18.10 mg/100 g和17.17 mg/100 g、9.46 mg/100 g和8.72 mg/100 g、8.00 mg/100 g和7.80 mg/100 g,统计分析显示差异均不显著(P>0.05)。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计算结果,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Met+Cys)。"优鲈1号"和对照组肌肉中均检测到2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分别为13.96 g/kg和14.68 g/kg、13.66 g/kg和14.72 g/kg、16.37 g/kg和16.58 g/kg,其中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SFA/UFA)均为0.47。综上所述,"优鲈1号"仅在水分、粗脂肪、铁(Fe)和锌(Zn)含量上略优于对照组,其他肌肉营养成分和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两种罗非鱼的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吉富罗非鱼和奥尼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检测其体内微量元素,我们发现奥尼和吉富罗非鱼肌肉中微量元素含量比较丰富且含量差异不明显。其中鱼类的必需微量元素含有八种,分别为Cu、Zn、Fe、Ni、Mn、Cr、Co、Mo。奥尼罗非鱼肌肉中Zn的含量最高。达0.744mg/L,而吉富罗非鱼肌肉中Fe的含量最高,达0.807mg/L。另外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检测其体内氨基酸组分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两种罗非鱼样品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干物质水解氨基酸总量分别为82.4%,86.61%。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2.44%、46.61%(盐酸水解法);4种呈味氨基酸含量丰富且占氨基酸总量分别为37.99%、36.82%。  相似文献   

9.
淮南地区虾贝类重金属含量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5~6月,对淮南地区几种常见虾、贝类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淮南地区虾、贝类体内Cu、Zn、Pb重金属元素在样品中的检出率为100%.在虾类中,Cu检出量为1.01~1.87 mg/kg,Cd为0~0.15 mg/kg,Zn为10.87~12.43 mg/kg,Pb为0.52~0.78 mg/kg.在贝类中,Cu检出量为3.64~3.96 mg/kg,Cd为0.28~0.33 mg/kg,Zn为13.15~15.24 mg/kg,Pb为1.49~1.59 mg/kg.同种生物对不同的重金属含有不同的蓄积能力;不同生物对同种金属具有不同的含量水平,与其食性及生活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玉筋鱼(Ammodytes personatus)的营养价值,系统分析了3种不同规格玉筋鱼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无机元素组成。结果显示,样品规格越小,其水分、灰分和粗蛋白含量越高,粗脂肪含量越低。17种被检出的水解氨基酸中含量最高的4种氨基酸分别为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赖氨酸和亮氨酸,并且规格越小,水解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越高;根据氨基酸评分分析结果可知,玉筋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异亮氨酸;根据化学评分可知,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半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其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90.75、85.74和86.04。不同规格样品的脂肪酸组成有明显的差异,饱和脂肪酸含量由小到大分别为41.71、60.68和69.31 mg/g,单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31.81、65.03和103.91 mg/g,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分别为83.17、110.71和109.39 mg/g,并且规格越大,C20:5 n3占PUFA的比例越高,C22:6 n3占PUFA的比例越低。玉筋鱼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无机元素,常量元素中Na和K含量最高,微量元素中Fe和Zn的含量最高。研究表明,玉筋鱼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味道鲜美的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11.
对海州湾近岸长蛸肌肉、肝胰脏和生殖腺3种组织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组织中粗蛋白含量为13.1%~14.7%,其中肌肉>肝胰脏>生殖腺,肌肉干基粗蛋白含量比生殖腺中高6.69%(P<0.05);粗脂肪含量均较低(0.9%~1.2%),生殖腺>肝胰脏>肌肉;3种组织均含18种氨基酸,肌肉、肝胰脏和生殖腺中EAA/TAA值分别为41.06%、40.34%和46.23%,EAA/NEAA值分别为69.67%、67.62%和89.84%,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1973)参考模式标准;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脂肪酸总量的51.9%,其中,C22:6(DHA)、C20:5(EPA)和C20:4(AA)占PUFA总量的80.5%;肌肉中Fe和Zn两种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分别为6.07和5.95 mg/kg.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用体长(8.16±0.14)cm,体重(7.91±0.12)g的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经76 d的养殖试验,研究添加Fe、Zn、Cu不同组合水平的7组实用日粮对岩原鲤生长、体营养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鱼种630尾,随机分成7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Fe、Zn、Cu能够提高岩原鲤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能力。当Fe、Zn、Cu的添加量分别为140、50、5 mg/kg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蛋白质效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最高,饲料系数最低。适量添加Fe、Zn、Cu能够显著提高岩原鲤的免疫能力。当Fe、Zn、Cu的添加量分别为200、90、4 mg/kg时岩原鲤血清溶菌酶活力最高。结果表明,岩原鲤饲料中Fe、Zn、Cu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140、50、5 mg/kg。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野生唇鲮肌肉的营养成分和品质,采用常规方法,对其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每100 g野生唇鲮肌肉鲜样中的氨基酸总量为15.553 g,其中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的总量分别为6.606 g和5.827 g,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率(EAA/TAA)为42.47 %,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率(EAA/NEAA)为80.30 %,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7.93。肌肉中水分、粗脂肪、灰分和粗蛋白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2.80 %、2.30 %、3.20 %和16.30 %。微量元素分析得出,Fe的质量分数较高(57.6 mg/kg),其次为Zn(35 mg/kg)和Mn(1.7 mg/kg),Cd和Hg的质量分数极低,分别为0.003 mg/kg和0.076 mg/kg。研究结果表明,唇鲮是一种营养丰富,肉味鲜美的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14.
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江苏主要产区八大养殖品牌河蟹可食部分矿物质元素主要由Na、P、K、Ca、Mg、Fe、Mn、Cu、Zn九种元素组成。其含量高低顺序为,雌性河蟹群体:固城湖蟹>高宝湖蟹>阳澄湖蟹>长荡湖蟹>太湖蟹>大纵湖蟹>洪泽湖蟹>滆湖蟹,分别为12619.1mg/kg、11095.4mg/kg、9983mg/kg、8668mg/kg、7599.3mg/kg、7470.2mg/kg、7178.7mg/kg、7111.2mg/kg;雄性河蟹群体:高宝湖蟹>长荡湖蟹>固城湖蟹>大纵湖蟹>洪泽湖蟹>阳澄湖蟹>滆湖蟹>太湖蟹,分别为13069.4mg/kg、11929.1mg/kg、10917.6mg/kg、8721.2mg/kg、8719.5mg/kg、7833.24mg/kg、7617.15mg/kg、7501mg/kg。  相似文献   

15.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七水硫酸锌(Zn SO4·7H2O)为Zn源,分别配制成7种Zn含量(7.4 mg/kg、20.3 mg/kg、32.1 mg/kg、51.0 mg/kg、84.4 mg/kg、169.7 mg/kg、332.4 mg/kg)的半纯化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3.6±0.1)g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12周,考察Zn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确定团头鲂幼鱼对饲料Zn的需要量。结果表明,随着饲料Zn含量增加,团头鲂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全鱼Zn含量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全鱼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饲料Zn含量对团头鲂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Zn显著影响血清总蛋白、尿素氮、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含量,而对血清白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影响。随着饲料中Zn含量的增加,团头鲂肝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肝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各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折线回归分析表明,团头鲂幼鱼(体重3.6~26.7 g)获得最佳生长时对饲料Zn需要量为32.6 mg/kg,获得最大鱼体Zn含量时Zn的需要量为47.6 mg/kg。本研究旨在确定团头鲂幼鱼对饲料中Zn的需要量,为配制团头鲂高效环保饲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蓝圆鲹肌肉中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测定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肌肉中的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系统的分析及合理的评价,采用国家标准生化测定方法检测蓝圆鲹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质。结果显示,蓝圆鲹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5.00%,粗蛋白质、粗脂肪及粗灰分的干重含量分别为79.52%、9.88%和4.16%;共检出18种氨基酸,总含量为75.24%(干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含量的30.08%,谷氨酸含量最高(11.40%),主要的限制氨基酸是色氨酸和缬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3.32;共检出17种脂肪酸,棕榈酸含量最高(2.60%),EPA+DHA含量为2.20%;富含磷(P)、钾(K)、钙(Ca)、钠(Na)、镁(Mg)等矿物质元素,常量元素中磷的含量最高(2 193.99 mg/kg),微量元素中铁的含量最高(22.25 mg/kg)。研究表明,蓝圆鲹是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价值及经济价值均较高的优质海洋经济鱼类,具有较好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蛋氨酸锌(添加水平分别为0、50、150 mg Zn/kg)并饲喂凡纳滨对虾,养殖14 d后,取样测定对虾鳃组织中Toll受体mRNA和溶菌酶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肝胰腺、肌肉和血淋巴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SZ)活性,并进行溶藻弧菌人工急性感染试验。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及肌肉中锌蓄积水平随饲料锌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肝胰腺中锌蓄积更明显。添加50 mg Zn/kg组(锌含量为73.25 mg Zn/kg饲料)对虾鳃组织中的Toll受体mRNA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未添加锌组和添加150 mg Zn/kg组(P<0.05)。添加50 mg Zn/kg组对虾肌肉、肝胰腺和血淋巴中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未添加锌组(P<0.05)。添加50 mg Zn/kg组对虾肝胰腺和血淋巴中的SOD活性也显著高于未添加锌组,但与添加150 mg Zn/kg组无显著差异。而肌肉中SOD活性在添加150 mg Zn/kg组中最高。经溶藻弧菌人工急性感染后,添加50 mg Zn/kg组对虾半致死时间和全致死时间大于未添加锌组和添加150 mg Zn/kg组。本研究表明,相比摄食未添加锌组饲料和添加150 mg Zn/kg组饲料,凡纳滨对虾的免疫抗菌机能在摄取添加50 mg Zn/kg(锌含量为73.25 mg Zn/kg饲料)饲料时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2010年3-9月对小江流域消落区的5个断面的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2010年小江流域消落区土壤Cu、Zn、Pb、Cr、Fe、Mn均值分别为28.90、72.73、23.58、20.70、35.58*103、517.14 mg/kg。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为0.73,污染等级处于警戒级。小江消落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沿程分布以高阳站点较低,黄石站点较高,且大部分重金属含量随高程升高总体呈现升高的趋势。时间分布上以3、7月各重金属均值含量较高。与2009年相比,2010年消落区土壤重金属Fe、Mn 、Zn含量有所降低,Cu、Pb含量有所增高。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对5种重金属的相关性和来源进行解析的结果表明,Fe、Mn与其他重金属相关性显著(P<0.05或P<0.01),而Cu、Pb之间也显著相关(P<0.01),Cr与Fe、Mn之外的重金属的相关性都较弱,初步推断Fe, Mn, Zn属于“自然因子”类别元素,Cu、Pb属于“污染因子”类别元素。  相似文献   

19.
团头鲂对饲料中Zn的需求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团头鲂对饲料中Zn的需要量,以平均体质量50 g的团头鲂为实验对象,采用半纯化饲料,以ZnSO4·H2O为锌源,设置Zn添加量分别为0、68、137、206、275 mg/kg(饲料中Zn总量为22.85、98.07、164.00、235.43、307.96 mg/kg)共5个Zn含量梯度,每个实验组设4个平行,在池塘网箱中养殖43 d。经过回归拟合分析,饲料中Zn添加量、饲料中Zn总量与团头鲂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沉积率、脂肪沉积率的关系,得到团头鲂对饲料中无机Zn补充量为155.86~161.25 mg/kg,对饲料总Zn需要量为184.85~190.39 mg/kg;在日均摄食量为5.12 g/100 g体质量下,团头鲂对饲料Zn日需求量为0.798~0.825 mg/100 g体质量,对饲料总Zn日需要量为0.946~0.974 mg/100 g体质量。饲料中Zn含量对团头鲂的成活率、肥满度、内脏指数、鳞片重/体质量、体质量/体长、脊椎骨重/体质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Zn含量对团头鲂的脊椎骨长/体长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Zn的补充,有利于团头鲂脊椎骨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夏季(8月)利用QNC6-1型挖泥斗采样,监测山东滨州浅海11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Zn、Cr、Cd、Cu、Pb、Hg和As 7种重金属的含量,应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调查区域沉积物中Zn、Cr、Cd、Cu、Pb、Hg和As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9.80-63.70mg/kg、27.90~38.70mg/kg、0.138~0.192mg/kg、23.10~29.50mg/kg、8.75~17.20mg/kg、0.0221~0.0384mg/kg,和8.29~10.70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52.15±12.03)mg/kg、(32.83±3.14)mg/kg、(0.16±0.02)mg/kg、(26.50±2.11)mg/kg、(13.94±2.87)mg/kg、(0.03±0.01)mg/kg和(8.90±0.66)mg/kg;沉积物中主要潜在重金属污染因子是Cd和Cu,重金属影响因子的顺序由强至弱依次为:CdCuPbZnAsCrHg;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表明,该海域环境质量总体以低污染为主;各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由大至小依次为:CdAsCuHgPbCrZn,Cd为潜在生态风险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为(57.36±4.14),属于低潜在生态风险,表明目前滨州浅海沉积物中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