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禽业》2020,(6)
牛口蹄疫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疫病,发病率较高。如今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一旦出现牛口蹄疫,会严重威胁到牛的健康水平,进而影响到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就牛口蹄疫的诊断方法进行阐述,提出牛口蹄疫的治疗措施,进一步探究牛口蹄疫的预防方法,旨在为养殖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张岩 《畜禽业》2022,(11):79-81
口蹄疫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猪、牛、羊等主要家畜和其他家养、野生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潜伏期短,恢复期长,传播途径广泛。在牲畜养殖过程中,一旦暴发口蹄疫病将直接影响动物产品质量和出栏率,降低养殖户经济效益。基于此,总结猪、牛、羊口蹄疫病的发生原因,并给出防治策略,旨在降低猪、牛、羊中口蹄疫病的暴发率。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21,(10)
在牛的养殖过程中牛口蹄疫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流行病症,这种病症被称为牛流感,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同时这种疾病具有季节性,好发于春季和秋季。在近年来的兽医临床研究中发现,对牛口蹄疫采用中西兽医结合进行治疗效果俱佳。针对牛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治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4,(8)
牛口蹄疫属于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具有危害大、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因此采用有效的治理措施来提高牛口蹄疫的免疫能力非常关键。文章对怎样提升牛口蹄疫的免疫能力进行综述,提出制定合理的免疫机制,保证疫苗的有效性、积极处理免疫反应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盼盼 《畜禽业》2023,(3):87-89
牛口蹄疫病是牛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疫病,该疫病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在我国很多养殖地区都有发生。部分地区常因诊断不及时和防控不利而导致疫病大面积暴发,基于此,探究了牛口蹄疫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提出多种诊断与防控措施,以帮助养殖者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促进牛养殖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20,(6)
羊对于口蹄疫来说是一个储藏器,而猪对于口蹄疫来说是一个扩大器,牛对于口蹄疫来说是一个指示器。就常见的猪牛羊感染口蹄疫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有效的分析,阐述了其中的诊治要点,希望可以为口蹄疫防治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生晓 《畜禽业》2023,(8):78-80
牛口蹄疫具有传播速度快、感染能力强、死亡率相对较高的特点,对于牛养殖产业发展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对牛口蹄疫提高重视程度,加强相关研究,提升诊断及防控能力,才能有效降低该病暴发风险和影响程度。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牛口蹄疫流行病学分析,总结临床症状,提出防治措施与实施保障,为这一工作优质高效落实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9,(12)
牛口蹄疫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并且发病急,传播速度快,会对养殖户造成极大的影响。重点分析了牛口蹄疫的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为我国畜牧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口蹄疫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口蹄疫疫病传播迅速,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的防控。首先介绍了猪牛口蹄疫疫病的具体表现,然后探讨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口蹄疫是猪、牛、羊和野生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该病传播速度快、感染率高,一旦暴发将给发病国家和地区的畜牧业和社会公共卫生、食品安全、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同时,给政府及养殖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介绍了简单鉴别牛口蹄疫的方法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猪、牛、羊、骆驼、鹿等)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被国家列为一类传染病,只能预防,不能治疗。1病原为口蹄疫病毒,现已知的有7个主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是牛、羊、猪等偶蹄兽动物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热性传染病,有时人也可感染,是一种人兽共患病。牛口蹄疫的临床特征是在蹄冠、趾间、蹄踵皮肤发生水疱和烂斑,部分病牛口腔黏膜和鼻镜也有同样变化。该病不仅危害养牛业的发展,还危胁着公共卫生安全。对该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9,(4):7-8
于2018年春、秋季集中免疫后,从四川省21个市(州),每个市(州)随机抽取一个县(区)分别采集规模场和散养户的猪、牛、羊血清共4 318份,采用ELISA方法进行口蹄疫O型、Asia 1型、A型免疫抗体监测。结果显示,全省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为88.81%,其中猪血清的合格率为90.82%,牛、羊血清的合格率为85.14%;全省Asia 1型口蹄疫抗体合格率为85.48%;全省A型口蹄疫合格率为98.03%。  相似文献   

14.
马达志 《畜禽业》2023,(1):61-63
春季是部分牛疾病的高发期,如牛肺疫、牛流行热、牛口蹄疫等,如果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会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阐述了春季牛疾病预防及治疗的重要性,并对春季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8,(3):23-24
研究于2017年春、秋季集中免疫后,在四川省21个市(州)随机抽取一个县(区)分别采集规模场、散养户和屠宰场的猪、牛、羊血清,共计4 707份,对口蹄疫三个型(O型、A型、Asia 1型)均采用ELISA方法进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四川省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为90.4%,其中猪血清合格率为93.0%,牛、羊血清的合格率为85.2%;Asia 1型口蹄疫抗体合格率为89.7%;A型口蹄疫合格率为92.6%。  相似文献   

16.
口蹄疫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A类传染病,该病是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牛、羊都是易感家畜,该病一旦确诊,必须进行扑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猪口蹄疫病其特征表现为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性疹。根据十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一些猪口蹄疫病的预防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22,(1):59-60
口蹄疫是家畜与野生偶蹄动物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传播速度快,感染率高,对动物健康造成巨大威胁,严重影响动物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口蹄疫的发生不仅严重威胁动物健康,同时还对病区居民造成严重影响,威胁公共安全。所以必须要加强口蹄疫防治研究工作,探寻有效的防控技术措施,控制和减少口蹄疫带来的危害。以牛口蹄疫为研究对象,对其防治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希望为有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07,(11):18-18
<正>5号病即口蹄疫,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A类烈性动物传染病,我国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在2000年以前,我国为保密的需要,把牲畜口蹄疫称为"五号病",猪、牛、羊等偶蹄动物都可发病,以猪最为易感。多发于每年11月至来年5月,但规模化猪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常呈跳跃式流行。口蹄疫病毒可通过空气悬浮微粒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华坪县动物防疫中猪口蹄疫、禽流感免疫抗体合格率偏低的问题,笔者围绕疫苗冷藏、运输、保管和免疫操作方法、程序、剂量等关键环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牛、羊口蹄疫、猪瘟和鸡新城疫免疫效果较好,猪口蹄疫和禽流感抗体水平低。分析有疫苗、注射技术等5个方面原因,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提高免疫效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21,(8)
应用液相阻断ELISA试验,对2016-2019年环湖地区三州八县(海西州天峻县,海北州刚察县、海晏县、祁连县,海南州共和县、贵南县、兴海县、同德县)的牦牛与藏细羊共1 320份血清,检测口蹄免疫抗体。结果表明:测试样本的牛口蹄疫免疫抗体的阳性率平均为87.88%、羊口蹄疫免疫抗体阳性率平均为77.5%、部分州县口蹄疫免疫抗体阳性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