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安塞县农田土壤养分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地处西北内陆黄土高原腹地、具有典型丘陵沟壑特征的陕西省安塞县农田土壤pH值和养分的现状及其相关性,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培肥土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安塞县12个乡镇有代表性并能充分反映土壤特性的农田耕层(0~20 cm)土样4 231个,对其pH值及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钾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土壤pH值与各养分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安塞县农田土壤pH值为8.16,偏碱性,变异程度为弱变异。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分别为8.73和0.54 g/kg,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31.11,8.79和100.68 mg/kg,其中只有速效钾的含量达到了中等肥力水平,其他养分含量均处于中等以下肥力水平;各养分含量均为中等变异。土壤pH值与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有机质含量与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安塞县农田土壤养分含量较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影响着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今后应积极推广配方施肥技术,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2.
宜良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施肥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0个土样共18800项次的测试结果分析研究表明,宜良耕地养分,水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均高,速效钾含量中等;旱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均高,速效钾含量极高。与第2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耕地养分含量明显提升了,水田、早地提高幅度最大的均为速效钾,其次是速效磷,再次是全氮和有机质,最低为碱解氮。施肥上要按照水田“控氮稳磷增钾、增施农家肥”,旱地“稳氮磷钾、增施农家肥”的原则。大力推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植年限日光温室土壤肥力与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日光温室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随种植年限的变化趋势,为日光温室科学施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兰州市皋兰县露地(对照,CK)及种植年限分别为1,3,5,10,15年的日光温室土壤作为供试材料,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研究区内温室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中下等水平,而氮、磷、钾的含量较高。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研究区内温室土壤有机质、氮素、磷素、钾素含量基本呈上升趋势,种植年限与土壤全磷、全钾、速效磷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保持相对稳定水平,种植年限与脲酶活性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与蔗糖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土壤脲酶与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蔗糖酶与全磷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与各土壤养分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为维持日光温室土壤的可持续高效生产,应多施优质有机肥,同时还应适当减少化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江西新余蜜桔园土壤肥力状况,探明制约新余蜜桔提质增产的影响因素,为果园土壤养分管理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江西新余蜜桔园产业可持续发展。【方法】选取江西具有代表性的新余蜜桔园进行样地布设,共采集150个样点土样,以pH、有机质、大量营养元素为评价指标,分析养分现状及分布特征,并结合隶属度函数模型、AHP-熵权法及克里金插值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土壤pH平均值为4.42,处于酸性水平;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值分别为1.12 g/kg、15.82 mg/kg和144.59 mg/kg,处于中等水平;全磷和有机质平均值为0.43 g/kg和19.70 g/kg,处于缺乏水平;全钾和碱解氮均值分别为9.07 g/kg和43.28 mg/kg,处于很缺乏水平;(2)单因素肥力评价表明速效钾的隶属度值最高,速效磷的权重值最高,pH的隶属度值和权重值最低。这说明评价因子中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较高,pH较低,酸度较大。(3)该区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平均值为0.40,综合肥力中等(3级),南安乡和欧里镇综合肥力为2级,肥力较高,姚圩镇和罗坊镇综合肥力为3级,肥力一般...  相似文献   

5.
以伊犁河谷雨养旱地栗钙土区麦田为研究对象,通过采取田间调查、取样和实验室测定的方法,探索研究栗钙土旱作麦田耕层肥力指标的变化,研究新疆雨养旱地栗钙土不同产量水平土壤肥力差异,为新疆雨养旱作区土壤肥力的改良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高产田与中产田的表土层和稳定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CEC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低产田;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土层深度加深下降趋势明显;不同产量水平栗钙土耕作层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差异不明显;速效养分含量差异在耕作层随土层加深明显加大,高产田表土层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较低产田高62.2%、40.3%、34.5%,稳定层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分别较低产田高50.6%、48.4%,犁底层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较低产田高80.8%、124.6%、70.5%;不同产量水平地块冬小麦产量与耕作层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EC、全氮、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提升伊犁河谷雨养旱地小麦产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不同产量水平地块犁底层土壤肥力和改良低产田耕层土壤肥力性质,尤其是增加低产田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东北典型黑土区土壤肥力指标的纬度特征及其关系,探究黑土地核心地带肥力调控的问题,为黑土地耕地质量调控和国家粮食稳产增产提供有力支撑。【方法】2018年秋收后,在研究区按纬度梯度采样,测定土壤有机质、酸碱度、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容重、大微团聚体质量比等肥力指标和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等环境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冗余分析和相关分析,明确研究区内各指标纬度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结果】东北典型黑土区土壤肥力指标具有明显的纬度分异特征,除容重属于弱变异外,其他肥力指标均属于中等变异。土壤有机质是该区域影响土壤肥力的核心指标,随纬度升高而增加,与大微团聚体质量比、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钾、全磷和酸碱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和容重呈负相关。纬度在46.07°—49.18°之间土壤容重变化对土壤肥力影响较大,纬度在42.99°—45.59°之间的土壤肥力受土壤容重、有机质含量、酸碱度等共同作用。【结论】在46.07°—49.18°范围内,可通过改善土壤容重方法调控土壤肥力指标,而在42.99°—45.59°范围内需要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对作物所需的土壤养分进行综合调控。对整个研究区而言,调控土壤有机质仍是当前培肥土壤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农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研究以湖南省祁阳县为例,探讨了南方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农田土壤养分含量的时空变化及剖面含量分布,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1980年)的土壤养分状况相比较.结果表明,水稻土有机质、全氟、碱解氮及速效磷平均含量高于旱地,而速效钾含量低于旱地土壤.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相比,水稻土和旱地的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都明显增加,水稻土的增加幅度要高于旱地土壤;而速效钾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水稻土下降程度小于旱地.水稻土各剖面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远高于旱地土层,各土层全磷含量略高于旱地,而全钾含量则略低于旱地土壤.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施肥水平与施肥结构、耕作制度、田间管理等可能是造成研究区域农田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牡丹江烟区植烟土壤主要养分时空变化特征,为植烟土壤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于2012年和2019年采集牡丹江市不同植烟区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明确土壤主要养分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2019年牡丹江烟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57%,整体处在低-适宜水平;碱解氮平均含量为143.16 mg/kg,整体处在低-适宜水平;速效磷平均含量为113.93 mg/kg,整体处在极高水平;速效钾平均含量为284.27 mg/kg,在低、适宜、极高水平分布频率相当。与2012年相比,2019年牡丹江市植烟区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碱解氮含量降低,但差异不显著。牡丹江市不同植烟区土壤养分存在差异,2019年有机质含量表现为温暖湿润植烟区=温凉半湿润植烟区>温和半干旱植烟区,碱解氮含量表现为温暖湿润植烟区>温凉半湿润植烟区>温和半干旱植烟区,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表现为温和半干旱植烟区>温凉半湿润植烟区>温暖湿润植烟区。【结论】牡丹江烟区烟叶种植中总体应实施稳氮、增钾、控磷和增施有机肥的施肥策略,同时根据不同植烟区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合理施肥,实现牡丹江烟区土壤肥力提高和养分平衡供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哈密第十三师耕层土壤养分状况,分析耕层土壤养分现状,空间的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趋势,开展地力评价,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2~2015年哈密第十三师耕层土壤养分进行采样和分析,并与1984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及2007年土壤养分历史资料进行对比,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第十三师耕层土壤养分现状和演变趋势。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计算各评价因素组合权重,用特尔斐法开展地力评价,通过不同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和变异性分析,明确哈密第十三师土壤养分的分布特征。【结果】哈密第十三师耕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值为14.5 g/kg,属四级水平;碱解氮含量平均值为87 mg/kg,属四级水平;有效磷含量平均值为15.39 mg/kg,属于三级水平;速效钾含量平均值为197 mg/kg,属于二级水平;从1984~2015年,耕地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呈下降趋势。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是升高趋势。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有升高的趋势。【结论】研究区土壤肥力整体状况较好,农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普遍中等偏低。速效磷含量中等偏上。速效钾含量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的施肥方式对枣园土壤养分和根系吸收利用的影响,为枣高效施肥技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沟施、穴施、辐射状施肥、撒施4种不同施肥方式,定期测定土壤中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在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测定叶片中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分析不同施肥方式对枣园土壤养分及吸收利用变化的影响。【结果】4种施肥方式均可促进土壤肥力的提升,对0~20 cm土层影响更为明显,以辐射状施肥最为显著。整个生长周期内,辐射状施肥对有机质含量影响最为显著,穴施次之。沟施、穴施和辐射状施肥方式能显著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以辐射状施肥最为显著,分别较CK增长0.18 g/kg、12.66 mg/kg。沟施、穴施和辐射状施肥对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影响显著,其中穴施对速效磷影响最为显著,较CK增长26.38 mg/kg,辐射状施肥对速效钾影响最为显著,较CK增长81 mg/kg。4种施肥方式对叶片磷含量均有显著性影响,其中辐射状施肥对叶片氮、磷、钾含量变化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采用辐射状施肥方式,能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明显提高了叶片对养分的吸收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异规律,分析地形因子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为土壤养分的有效利用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地统计学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安塞县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坡度、水平曲率、垂直曲率、地形湿度指数和河流动能指数等5个地形因子,分析土壤养分含量与这些地形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4种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为14.14%~26.84%,块金效应值为16.45%~45.87%。(2)研究区西南部土壤养分含量较高,北部土壤养分含量相对较低。(3)坡度与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水平曲率与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地形湿度指数与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安塞县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养分均具有中等变异性,速效钾具有很强的空间相关性;坡度较小、土壤水分较多、水土流失较轻微的地区,土壤养分含量较高;在施肥时,应增大研究区北部氮、磷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12.
水田改种香蕉园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科学地种植香蕉或其他经济作物,研究水田改种香蕉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方法]通过对海南琼海市塔洋镇具有代表的水田改种香蕉园土壤取样,并与其附近未改种的水田土壤比较,探讨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水田改种香蕉园土壤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含量和pH值均出现了明显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没有表现明显变化;香蕉土壤有效性锰含量比水田的显著增加,而有效性铁含量却显著降低;香蕉土壤蔗糖酶活性较水田显著增强;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酸碱度与蔗糖酶活性均表现极显著相关。[结论]蔗糖酶活性可作为评价水田改种香蕉土壤肥力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西南喀斯特地区石灰岩与白云岩发育土壤的养分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喀斯特地区土壤养分管理和可持续经营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在贵州省施秉县的白云岩区白垛村、石灰岩区石桥村采集林地和旱地的土壤样品,对其进行土壤养分分析。【结果】白云岩发育的土壤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水解氮,石灰岩土壤具有较高的全磷和全钾;石灰岩和云岩发育土壤的全氮与水解氮和有机碳呈极显著正相关系,水解氮与有机碳在石灰岩区为显著正相关关系,在白云岩区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地利用方式对两种岩性发育土壤的养分含量具有明显的影响,石灰岩林地土壤全钾、全氮、水解氮、有机碳含量高于旱地,速效钾、全磷、有效磷、pH低于旱地;白云岩林地土壤全磷、有效磷低于旱地,其他指标均高于旱地;白云岩发育的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级分别为二级、一级、六级和三级,石灰岩发育土壤的分别为二级、一级、五级和一级;【结论】土壤养分既受成土母岩的影响也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吕梁山红枣经济林土壤肥力提升,从临县、柳林县、石楼县、兴县这4个县具有代表性的红枣经济林中采集土样,分析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基本养分含量,并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吕梁山红枣经济林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均为中等变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主要处于5,6级水平,有效磷含量主要处于4级及以上水平,速效钾含量主要处于3,4级水平。吕梁山红枣经济林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较低,有效磷含量中等偏下,速效钾含量中等,在今后的施肥过程中应注重有机肥和氮肥的投入,增施适量磷肥和微量钾肥,并实行保护性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5.
利用近期调查的耕地地力数据,比较研究了浙江省红壤丘陵区旱地与水田土壤肥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红壤丘陵区旱地与水田土壤均呈现显著的酸化,两者pH值低于5.5的土壤比例均在60%以上,且旱地的土壤酸度大于水田;两种利用方式土壤的有机质和全氮平均含量均属中下水平,且水田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平均含量分别比旱地高17.05%和7.45%;旱地的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比水田高82.61%和58.79%;与自然红壤相比,水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和pH值呈现上升趋势,速效钾含量呈现显著的下降,而旱地的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现上升趋势,有机质含量和pH值呈现下降。  相似文献   

16.
以广东省惠城区耕地质量监测点为研究对象,对2013-2017年土壤养分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采用非对称 T 检验及主成分分析等研究方法,得出研究区连续5年水田和旱地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耕地土壤肥力状况及变化趋势,以期为土壤可持续利用、培肥地力,提升耕地质量提供借鉴。结果显示,研究区整体土壤肥力中等,土壤呈酸性,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中等,有效磷含量丰富。主成分结果显示,水田耕作模式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旱地耕作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壤pH值和有效磷,不同年份水田和旱地土壤养分主要受农户每年施用氮肥和钾肥影响明显。因此通过增施有机肥、改变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尤其是氮、钾肥利用率,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速效养分。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红壤丘陵区旱地与水田土壤肥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近期调查的耕地地力数据,比较研究了浙江省红壤丘陵区旱地与水田土壤肥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红壤丘陵区旱地与水田土壤均呈现显著的酸化,两者pH值低于5.5的土壤比例均在60%以上,且旱地的土壤酸度大于水田;两种利用方式土壤的有机质和全氮平均含量均属中下水平,且水田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平均含量分别比旱地高17.05%和7.45%;旱地的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比水田高82.61%和58.79%;与自然红壤相比,水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和pH值呈现上升趋势,速效钾含量呈现显著的下降,而旱地的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现上升趋势,有机质含量和pH值呈现下降。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福建武平烟区205个土壤样本的质地、pH值及土壤养分状况,并对不同质地土壤各肥力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武平烟区植烟土壤砂土占37.07%,壤土占58.05%,黏土占4.88%.(2)不同质地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全钾达到显著水平,并表现为黏土含量最高,砂土含量最低.壤土全磷含量最高,砂土最低,pH值表现为砂土最高,黏土最低.砂土pH值与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碱解氮呈显著负相关,全氮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碱解氮与全磷和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壤土pH值与全磷和全钾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质与全氮和全磷,有效磷与速效钾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全磷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黏土pH值与全氮呈显著负相关.砂土各肥力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大,而壤土和黏土各肥力因子间的相互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以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耕地质量监测点为研究对象,对2013—2017年土壤养分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采用非对称T检验及主成分分析等研究方法,得出研究区连续5年水田和旱地2种土地利用方式下耕地土壤肥力状况及变化趋势,以期为土壤可持续利用、培肥地力和提升耕地质量提供借鉴。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土壤肥力中等,土壤呈酸性,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中等,有效磷含量丰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水田耕作模式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旱地耕作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壤p H值和有效磷,不同年份水田和旱地土壤养分主要受农户每年施用氮肥和钾肥影响明显。因此,通过增施有机肥和改变施肥方式,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尤其是氮、钾肥利用率,并且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速效养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南雄市不同香型烟区土壤养分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南雄市烟草种植区的科学施肥和 产量品质的提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南雄市 2015、2016 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获取的土壤养分数据进行抽 样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不同类型烟区的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及特征。【结果】不同烟区的 pH、有机质和碱 解氮差异显著,而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差异不显著,有机质含量平原黄烟区高于半山清香型和平原浓香型烟区, 碱解氮含量平原黄烟区低于半山清香型和平原浓香型烟区,不同类型烟区的土壤有效磷和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 不大;平原浓香型烟区样点中 94% 有机质含量和 76% 碱解氮含量处于适宜水平,半山清香型烟区样点中 96% 有机质含量和 68% 碱解氮含量处于适宜水平,平原黄烟区样点中 72% 有机质含量和 28% 碱解氮含量处于适宜 水平,而不同烟区的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低于临界水平比例较大;平原浓香型和半山清香型烟区的土壤养分状 况属于缺乏状态,平原黄烟区的土壤养分状况在适宜水平。【结论】南雄市不同类型烟区土壤养分状况存在一 定的差异性,不同类型烟区要注重科学精确施肥,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进行生态适宜区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