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旱寒区黄绵土冬小麦氮肥底施与追施比例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共设5个氮肥底施与追施比例处理,设计追施比例占总施氮量的0~100%,变幅20%。试验结果表明,以庄浪县旱地梯田为代表的旱寒区冬小麦氮肥的最佳底施比例占总施氮量的69.63%,即2/3左右。  相似文献   

2.
氮肥减施与秸秆还田是现阶段广泛采用的农业措施,但其对农田环境和作物产量的综合影响尚不清楚。通过设置大田试验,研究2种花生秸秆还田方式(秸秆还田、不还田)和4种施氮水平[常规施氮(施氮量为240 kg/hm2)、氮肥减量20%(施氮量为192 kg/hm2)、氮肥减量40%(施氮量为144 kg/hm2)、不施氮肥]对麦田土壤中氨挥发损失、氮肥利用率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麦季主要是在施肥后2周内监测到明显的氨挥发现象,麦田土壤中氨挥发日通量的峰值均在施肥后的第2 d出现。在不同处理下,麦季氨总挥发量为10.77~29.79 kg/hm2;与常规施氮处理相比,氮肥减量20%处理使氨总挥发量降低23.60%~24.08%,氮肥减量40%处理使氨总挥发量降低43.24%~44.51%;秸秆还田对氨挥发的影响不大。结果还表明,不同处理的氮肥利用率为29.07%~48.96%,与常规施氮处理相比,氮肥减量20%处理使氮肥利用率降低6.10%~13.73%,氮肥减量40%处理使氮肥利用率降低23.94%~24...  相似文献   

3.
京亚葡萄根际施氮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施氮肥对提高京亚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自生固氮菌的数量减少,尤其在距地表20~80cm的土层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高产、稳产,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依据。[方法]研究了连续施氮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经济效益、氮肥吸收利用效率和土壤无机氮的影响。[结果]施氮使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显著增产,2个轮作周期分别增产17.76%~30.32%、22.24%~46.63%;施氮量660.0kg/hm2在2个轮作周期的产量均最高,分别为23391.19和23444.35kg/hm2,经济效益和产投比较佳,氮肥利用率分别为22.2%和30.7%,农学效率分别为8.3kg/kg和11.3kg/kg。施氮量540.0和660.0kg/hm2的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均无显著差异。2个轮作周期后,施氮量540.0kg/hm2的0~40cm土壤无机氮积累量与试验前基本平衡。[结论]该试验条件下,综合产量、效益、氮肥效率及土壤无机氮平衡考虑,高产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适宜施氮量为625.3~660.0kg/hm2。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不同生产条件下的玉米适宜施氮量,以及控释肥的应用前景,本试验设置5个施氮水平(0、120、180、240、300 kg·hm~(-2))、2种氮肥种类(速效氮肥和控释氮肥),研究了不同氮肥处理对西北春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能改善西北区春玉米的农艺性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玉米株高、穗位高显著增加,增长范围分别为3.1%~32.8%和3.3%~10.8%,但速效氮肥和控释氮肥处理间无明显差异;不同施氮量较不施氮处理能显著提高穗长、穗粗,降低秃尖长度,行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施氮量为180 kg·hm~(-2)时,产量均达到最大值,可增产8.8%~15.8%,不同氮肥种类间差异不显著。通过产量与施氮量的回归方程分析,发现施氮量为167.7~205.4 kg·hm~(-2)时,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葡萄栽培中的氮肥用量,进行了以常规施肥和优化施肥为基础的氮肥总量控制肥效试验。结果表明,70%的优化施氮处理表现最好,但为保证葡萄来年长势与生产量,生产上氮磷钾肥配比推荐为1∶0.40~0.60∶1.40~1.95。因此,建议葡萄生产上施氮仍以优化施氮处理为佳,且在膨果期适当控制氮肥施用量,并合理配制氮磷钾肥比例,以达到丰产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氮肥后移对绿洲灌区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目的】针对绿洲灌区传统施氮技术下,全膜覆盖玉米生育后期土壤氮肥供应不足、早衰和减产等问题,探讨氮肥后移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的影响,以期为优化试区氮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2015年,于河西绿洲灌区进行大田试验,在总施氮量相同且基肥和大喇叭口期追肥分别占总施氮量20%和40%条件下,设3个施氮处理:氮肥后移20%(拔节肥10%+花粒肥30%,M1)、氮肥后移10%(拔节肥20%+花粒肥20%,M2)和传统施氮(拔节肥30%+花粒肥10%,M3),研究不同氮肥追施制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和产量构成的调控效应。【结果】氮肥后移增大了玉米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和干物质平均增长速率,提前了干物质最大增长速度出现的天数。在氮肥后移20%施氮制度下,玉米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和干物质平均增长速率分别较传统施氮处理提高15.6%和6.6%,玉米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出现的天数较传统施氮提前2.9 d。施氮制度对玉米生物产量、籽粒产量、收获指数、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有显著影响。氮肥后移20%施氮制度下,玉米生物产量较传统施氮处理高6.6%,但氮肥后移10%处理生物产量与传统施氮处理差异不显著;氮肥后移20%和10%处理玉米的籽粒产量分别较传统施氮处理提高14.1%和5.1%;氮肥后移20%施氮处理收获指数较传统施氮处理高7.5%,但氮肥后移10%施氮处理与传统施氮处理差异不显著;氮肥后移20%施氮处理下,玉米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较传统施氮处理高8.9%、12.9%、5.8%,但氮肥后移10%处理的千粒重与传统施氮处理差异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氮肥后移主要通过提高有效穗数,进一步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产量。说明氮肥后移20%施氮处理通过优化玉米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对产量产生了调控作用。【结论】在河西绿洲灌区,总施氮量450 kg·hm~(-2)时,玉米拔节期追肥45 kg·hm~(-2)、大喇叭口期追肥180 kg·hm~(-2)、花后10 d追肥135 kg·hm~(-2)为该区获得玉米高产的理想施氮制度。  相似文献   

8.
超级稻氮素施用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金仁  罗朝晖  何长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02-11803,11808
[目的]明确超级稻适宜的施氮量及各生育期追施比例。[方法]采用3种不同施氮量(纯氮165、195、225kg/hm2)及各生育时期不同施氮比例共9个处理,对超级稻Ⅱ优航1号进行氮肥施用技术的试验。[结果]增加施氮量有利于超级稻成苗成穗,降低前期施氮比例、增施穗粒肥,有利于增加穗数。不同氮肥施用技术处理间超级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差异明显,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增加施氮量和前期氮肥施用比例,超级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增加。各处理全生育期植株总吸氮量变幅为146.86~213.68kg/hm2,总吸氮量随氮肥施用量增加及后期施用比例提高而增加。增加施氮量和增施穗粒肥对水稻成穗数和穗粒数均有明显的影响。[结论]超级稻Ⅱ优航1号采用施氮量225kg/hm2,基施30%、插后7d施40%、幼穗分化2~3期施20%、始穗期施10%的氮肥施用技术,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施氮量对春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土壤中硝态氮累积及氮平衡的影响,旨在了解在宁夏引黄灌区减少施氮量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0、120、240、360 kg/hm24个施氮量,探讨不同施氮水平对作物和环境的影响。【结果】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春小麦的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及成熟期地上部总吸氮量,但过量施用氮肥对籽粒增产和蛋白质含量提高不显著。氮肥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降低趋势,根据差值法计算结果,当施氮量分别为120、240、360 kg/hm2时春小麦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27.2%、24.3%、18.2%,表明多达81.8%~72.8%的氮肥没有被作物吸收利用。氮平衡计算的结果进一步表明,未被当季小麦利用的肥料主要以无机氮的形式存在于0~150cm土层内,施氮量分别为120、240、360 kg/hm2时氮肥的土壤残留率依次为41.6%、33.1%和29.7%,而相应的表观损失率为31.2%、42.6%、52.1%。【结论】综合考虑春小麦产量、品质和环境安全,本试验条件下,春小麦的合理施氮量应控制在120~240 kg/hm2之间。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氮水平对鲜食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津市玉米良种场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鲜食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施用氮肥可以显著提高鲜食玉米产量及干物质量,与对照(CK)处理相比较,产量提高1 575 kg·hm~(-2)~3 500 kg·hm~(-2),增幅11.43%~22.43%;干物质量提高1 363.5 kg·hm~(-2)~2 385.1 kg·hm~(-2),增幅21.66%~37.88%;施氮量为195 kg·hm~(-2)时,鲜食玉米产量及干物质量最高,为17 500 kg·hm~(-2),8 680.9 kg·hm~(-2),比对照(CK)处理增产22.43%和37.88%;(2)施用氮肥可以显著提高鲜食玉米氮吸收量,当施氮量为195 kg·hm~(-2)时,氮素吸收量最高,施氮量为234 kg·hm~(-2)时与其相仿;(3)随施氮量的增加,鲜食玉米氮肥利用率逐渐降低,施氮量为195 kg·hm~(-2)时,鲜食玉米氮肥利用率为20.55%。因此,综合产量、干物质量,氮素吸收量、氮肥利用率等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为195 kg·hm~(-2)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施氮量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酿酒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单宁、总酚、花色苷的含量都随之增加,但过量的氮肥又使酿酒葡萄品质下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酿酒葡萄果实可溶性糖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增大与减小趋势显著,纯氮量480 kg/hm~2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达到20.70%,比对照提高7.34%。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设施黄瓜生产中氮肥施用过量、氮肥效率低、氮素损失严重、果实品质变劣等问题,采用田间原位试验法,在农民习惯施氮肥基础上设置不同程度减施氮肥处理,研究各减氮处理对黄瓜产量、品质、土壤氮素转化和氮素利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习惯施氮肥减氮20%(N3)较农民习惯施氮肥(N1)处理的黄瓜Vc、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分别提高8.34%、8.18%、56.78%,黄瓜产量增加3.34%;同时较其他减施氮肥处理的黄瓜Vc、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分别提高7.93%~15.42%、0.79%~37.05%、1.10%~40.00%,黄瓜产量增加1.28%~39.64%。农民习惯施氮肥减氮20%~50%处理(N3~N5)的土壤残留氮累积较其他处理降低22.50%~28.22%,氮盈余量减少15.92%~37.19%。农民习惯施氮肥减氮20%(N3)的氮肥农学效率高于其他处理12.32%~26.76%。农民习惯施氮肥减氮20%能够显著增加设施黄瓜产量、改善品质、减少氮素损失、降低土壤氮盈余量,为设施黄瓜减肥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稳定氮肥用量对夏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稳定氮肥不同用量对夏玉米产量、养分累积量、氮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稳定氮肥相比,稳定氮肥施氮量90、150、210 kg·hm-2和270 kg·hm-2分别增产36.7%、62.1%、76.6%和81.9%,地上部氮素总累积量分别增加39.0%、60.3%、79.0%和113.4%,经济效益分别增加36.1%、61.2%、72.7%和77.1%;与农民习惯施用氮肥相比,高量稳定氮肥用量210 kg·hm-2和270 kg·hm-2分别增产7.3%和10.5%,地上部氮素总累积量分别增加3.2%和23.0%,经济效益分别增加9.7%和11.4%。施用稳定氮肥促进夏玉米对氮素的吸收累积,高量210 kg·hm-2和270kg·hm-2处理较习惯施氮提高总吸氮量。施用稳定氮肥各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和农学效率显著高于农民习惯施氮,偏生产力高于农民习惯施氮,生理效率除270 kg·hm-2处理外,高于农民习惯施氮。稳定氮肥施氮量在210 kg·hm-2时,能较好地协调玉米高产与稳定氮肥合理利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于2016年在宣城市宣州区进行了葡萄"2+X"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用量及磷钾肥缺失对葡萄生育期影响不大;叶片氮含量与氮肥施用量有关,但施氮量达到一定范围后,叶片氮含量基本维持不变;葡萄穗数和产量与氮肥施用量密切相关,200%优化氮区产量和净产值最高,分别达14 842.5 kg/hm~2、58 335.3元/hm~2。  相似文献   

15.
以周麦23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的大田试验研究 了关中地区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氮肥水平 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单施氮肥处理,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处理 冬小麦产量在低施氮量处理时有降低的趋势,在高施氮量处理时有增加的趋势,但两者间的 差异不显著;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能有效提高冬小麦的氮素利用效率,冬小麦的氮肥表观利用 率提高了1.6%~9.1%;秸秆还田措施配施适量的氮肥有降低冬小麦百公斤籽粒需氮量的趋势 。综合考虑到生产成本及潜在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因素,在秸秆还田条件下,试验地区冬小 麦施氮量以252~321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氮水平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收获时,各施氮处理块茎干物质积累量比不施氮处理增加42.80%~91.59%,且施氮120 kg.hm-2处理最高;在磷钾肥的基础上施用氮肥增加了马铃薯的产量,增产幅度为22.30%~61.48%;施氮120 kg.hm-2处理产量增加幅度最大,且产量极显著地高于施氮60 kg.hm-2和不施氮处理。  相似文献   

17.
施肥对紫色土坡耕地氮素淋失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径流小区试验,研究了4种施肥条件下紫色土坡耕地氮素淋失特征.结果表明,单施氮肥、氮磷配施和氮磷钾配施等施肥处理渗漏液中硝态氮含量在10.17~21.88 mg·L-1之间,渗漏液硝态氮占总氮含量的比例在85.5%~90.8%之间.各施肥处理渗漏液硝态氮含量呈前期较低,迅速七升,而后逐渐降低的季节变化趋势.玉米生长季各处理硝态氮淋失总量顺序为:单施氮肥>氮磷配施>氮磷钾配施>无肥处理,单施氮肥处理硝态氮淋失总量最高(44.31 kg·hm-2),氮磷配施和氮磷钾配施处理硝态氮淋失量分别较单施氮肥降低47.6%和54.2%.氮磷钾合理配施方式有助于显著减少紫色土坡耕地硝态氮淋失.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葡萄栽培中氮肥的适宜用量及施肥方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了不同施氮措施对"巨玫瑰"葡萄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氮肥品种为控释尿素,施氮量为180 kg/hm2,施入方式为一次性施入时可以显著增加葡萄的果粒横径和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增加固酸比,从而有效地改善葡萄的果实品质,较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的果粒横径增加了11.65%,成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1.34个百分点,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0.19个百分点,固酸比增加了12.27%,产量增加了3.62%;成熟期氮、磷、钾含量分别较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增加了36.20%、77.93%和56.43%。综合分析,当施氮量为180 kg/hm2,施入方式为一次性施入时可以显著增加葡萄的果粒横径和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增加固酸比,从而有效地改善葡萄的果实品质,较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的果粒横径增加了11.65%,成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1.34个百分点,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0.19个百分点,固酸比增加了12.27%,产量增加了3.62%;成熟期氮、磷、钾含量分别较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增加了36.20%、77.93%和56.43%。综合分析,当施氮量为180 kg/hm2时,控释氮肥一次性施入是葡萄生产中较为适宜的氮肥施用措施。  相似文献   

19.
江阴市小麦精确施氮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完善江阴市小麦精确施氮技术指标体系,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于2010-2011年在江阴市黄白土上开展了小麦精确施氮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精确施氮对提高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有非常明显的作用,与常规施氮相比,精确施氮可增收小麦98.5kg/667m2,增产率达到32.3%,提高氮肥利用率12.6个百分点,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氮量为2.67kg。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春小麦叶面积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以提高春小麦开花期叶面积和其他农艺性状指标,不同施氮处理的春小麦开花期叶面积与对照处理相比可增加19.4%~42.8%,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与不施氮肥的对照处理相比可提高8.3%~13.9%、10.1%~15.1%、14.2%~19.7%、19.4%~28.6%。综合分析,本试验大田条件下春小麦最佳的施氮量为10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