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韩晓日,男,1960年1月生,辽宁省营口市人,博士,沈阳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重点学科"植物营养学"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学科"土壤学"学术带头人。沈阳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所所长,曾任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兼任沈阳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与新型肥料学术创新团队、农业资源与环境示范专业和品牌专业负责人;国家现代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土壤肥料/养分管理岗位科学家;农业农村  相似文献   

2.
<正>唐山综合试验站,依托单位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加入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有核心团队成员6名,其中高级职称3人,博士1人,硕士3人,现任站长为刘晓光副研究员(代)。示范县为唐山市的迁安、遵化、滦县、滦南和秦皇岛的昌黎。唐山综合试验站主要服务冀东花生主产区,服务辐射花生种植面积100万亩。该站在花生育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上成绩显著,育成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11个,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22项。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金焱  于艳茹 《新农业》2013,(13):38-39
锦州农业科学院花生课题组从事花生育种几十年来,先后承担国家农业部、辽宁省科技厅、锦州市科技局花生新品种选育课题7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目前承担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锦州综合试验站和辽宁省花生产业创新团队品种改良与良种繁育研究工作。先  相似文献   

4.
正天津农学院葡萄科研团队现有教师5人,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天津市级特聘教授1人,均为博士学位,教授1名、讲师4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现有在读博士生1人,硕士生8人。团队成员现承担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生理岗位科研任务1项,天津市科技局、天津市农业农村委科研项目3项,承担青海省"三区人才"和"智慧三江人才"项目2项。积极开展科企对接科技成果转  相似文献   

5.
正"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是由山东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现更名为: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宝源生物有限公司和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建设的国家工程实验室,于2011年8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以下简称"实验室")。实验室主任为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张宪省教授,沈阳农业大学实验室主任为邹洪涛教授,实验室现有骨干人员125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研究员61人,高级工程师8人,副教授42人,讲师12人,实验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3人,国家和省部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相关仪器配套设备总价值超6000万元。  相似文献   

6.
齐红岩     
《新农业》2020,(7)
正齐红岩,女,1971年2月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设施园艺专委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十三五"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错季栽培岗位专家,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教学名师,获辽宁省第八届青年科技奖。沈阳市领军人才、优秀研究生导师、师德教育先进个人、教科文卫系统"十佳女职工标兵"。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一流学科——园艺学科设施园艺作物栽培与逆境生理方向学术带头人,辽宁省一流专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  相似文献   

7.
<正>王传堂,男,1968年出生,博士,研究员。1989年山东大学生物系植物学专业毕业后到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从事花生生物技术研究至今。1998年4-7月赴美访学。现任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沈阳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花生产业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主持人秦利(1963-),中共党员,教授,蚕桑学博士,植物病理学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昆虫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柞蚕研究所所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沈阳综合试验站站长,沈阳农业大学教学名师,沈阳农业大学特种经济动物科学学科带头人。1986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于沈阳农业大学获昆虫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至今。1996年于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蚕桑学获博士学  相似文献   

9.
正段玉玺,教授,男,1964年7月生,辽宁省海城市人,九三学社社员,植物病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现代农业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立项专家组成员和项目结题终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植物保护面上项目、地区项目和青年基金终审会议评审专家。段玉玺教授,1994年博士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留校工作至今,2000年晋升为教授。1997-1998年在韩国庆北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4-2005年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合作研究。现任沈阳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植物病理学学科带头人,植物线虫  相似文献   

10.
正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科研团队承担着国家(沈阳)大豆区域创新中心、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沈阳综合试验站、辽宁省大豆育种工程技术中心等3个科技平台。现有科技研发人员12人,其中:研究员7人,副研究员2人,博士2人,硕士4人;团队带头人宋书宏研究员现任辽宁省大豆科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科研工作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在大豆遗传育种及栽培技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韩晓日(1960-),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土地与环境学院院长,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所所长,植物营养学辽宁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土壤肥料岗位专家,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组成员,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委员会成员,农业部东北玉米营养与施肥科学观测实验站站长。  相似文献   

12.
<正>张新友(ZHANG Xin-you),1963年生,河南省太康县人,硕士。现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河南省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主任,花生遗传改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河南省作物学会理事长,《河南农业科学》主编,《中国农业科学》、《中国油料作物学报》、《花生学报》编委,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相似文献   

13.
封面人物     
《新农业》2010,(11):42-42
<正>李天来,男,农学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导师,1955年11月生,1982年1月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蔬菜专业,曾先后2次赴日本留学和合作研究,1993年5月晋升为教授,现任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兼任国家级重点学科——蔬菜学科带头人,教育部设施园艺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设施与环境研究室主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设施园  相似文献   

14.
正谢甫绨,男,1 66年4月生,博士,沈阳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重点博士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学科"作物学"学术带头人,沈阳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所长。曾任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先后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农业部、科技部、辽宁省科技厅项目函审专家,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人  相似文献   

15.
正在2020年春耕"主战场"上,农业机械成为绝对的"明星",而在这其中,闪耀着青岛农业大学近年来研发的7种共计3000台花生播种机的动人身影。"在新闻联播里我看到我们的机器工作的画面,虽然只是几秒一闪而过,也打心眼里高兴。"说话的是主要研发人员之一、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花生创新团队岗位科学家王东伟教授。这几天,由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青年联  相似文献   

16.
正张新友院士,1963年8月生于河南太康县,1981-1984年就读于百泉农业专科学校(现河南科技学院),1991年获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研究员,在职农学博士,兼任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花生学组副组长,农业部黄淮海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主任、花生遗传改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作物学会理事长、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国际花生基因组计划执行委员会委员。2016年初当选为  相似文献   

17.
正岳喜庆,男,1966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辽宁省教学名师、国家优秀博士论文评审专家、沈阳市优秀专家、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五四荣誉奖章获得者。现任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民盟沈阳市委副主席、民盟沈阳农业大学主委、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中国  相似文献   

18.
沈阳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是集科学研究、技术培训、菌种生产、国内外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现由全国著名食用菌专家吴梅教授任名誉所长,著名生物技术专家、沈阳农业大学原副校长钟文田教授任技术顾问,沈阳农业大学食用菌专家姜明兰教授、冯景刚教授、王成春研究员、孙军德教授担任相关项目首席研究员。本研究所在册职工22人,大专以上学历者15人,占总人数68%。  相似文献   

19.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线虫学研究室是农业部北方农作物病害免疫重点开放实验室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室 ,也是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具有专业特色的研究室之一。沈阳农业大学植物线虫学研究室是由刘维志教授、刘晔教授于1981年开始建立的 ,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 ,由白手起家到目前已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在植物线虫学研究领域内有影响的综合研究室 ,现在可以从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上为国家培养植物线虫研究领域的专业人才 ,成为21世纪农业高校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线虫学研究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病理学和…  相似文献   

20.
专家简介     
《辽宁农业科学》2014,(1):F0002-F0002
正金桂华,女,1965年5月生,辽宁省沈阳人。副研究员。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本科学历,学士学位。1988年开始从事葡萄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工作至今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理事、辽宁省植物保护学会理事、辽宁省昆虫学会理事、辽宁农业应用协会理事,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