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业》2020,(15)
鹌鹑作为特种经济动物,其饲养的规模不断壮大,鹌鹑蛋和鹌鹑肉也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可。近日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辽宁省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中包含草兔、松鼠、鹌鹑等野生动物,本文就《名录》的发布对辽宁地区鹌鹑养殖及食用的影响展开探讨,旨在为鹌鹑的养殖工作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2.
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又名环颈雉、野鸡,全世界共有31个亚种,分布在中国境内的有19个亚种。中国亚种已全部被列人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同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 2009年濒危物种。雉鸡体形较家鸡略小,但尾羽比家鸡长。雄鸡羽色华丽,雌鸡羽色暗淡,多栖息于山区、丘陵、农田、地边、沼泽草地以及林缘灌丛和公路两边  相似文献   

3.
今年4月1日起北京市施行《北京市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损失补偿办法》。办法规定,在北京行政区域内,"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财产损失的补偿费用,由区(县)财政负担。  相似文献   

4.
为防止危险性植物有害生物传入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由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共同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于5月28日发布并实施。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由原来的84种增至435种。1992年7月25日农业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5.
胡宇行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257-258,262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已转为长期攻坚情势,由《禁食决定》拉开了野生动物防疫措施的新篇章.野生动物疫病传播"黑名单"——《国家野生动物疫病传播高危名录》因其对阻却野生动物疫病传播风险的新的法益考量使之具有创制的必要性.其应采取名录列举的呈现形式,注重内部治理梯度,实施对象野生动物的动态评估进出机制,凭借其"工具性"引导多部门法实现联动.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对进出口农药质最安全的监督管理,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农药管理名录》进行调整。调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农药管理名录》(见附件),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2007年12月29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同进出口农药管理名录》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7.
2003年,国家林业局、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商务部、卫生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谴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等12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适应形势需要做好严禁违法猎捕和经营陆生野生动物工作的通知》(林护发[2003]99号),《通知》当中对梅花鹿等54种陆生野生动物的商业性经营利用性驯养繁殖技术的成熟给予了充分肯定,按照我围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事绝营利用性驯养繁殖和经营,同时公布了这54种陆生野生动物的私单:观将这54种陆生野生动物名单罗列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植物品种保护名录(第十批)》发布,并将于2016年5月16日施行。本次发布的名录涉及45个属(种),算上前9批的93个属(种),目前受保护农业植物种类已达138个属(种)。《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农业部不断发布农业植物品种保护名录,增加受保护的  相似文献   

9.
萧索 《油气储运》2009,(12):9-9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农业部发布第1125号公告对原《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进行了修订发布,自2008年12月11日起施行。1999年发布的农业部第96号公告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农业部发布第1125号公告对原《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进行了修订发布,自2008年12月11日起施行。1999年发布的农业部第96号公告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世界海关组织关于2007年1月1日起实行新《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要求,现对进出口农药的商品编号及有关要求进行相应调整。调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农药登记证明管理名录》,白2007年1月1日起施行,2005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农药登记证明管理名录》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2.
《中国畜禽种业》2009,(4):155-155
二00九年一月十九日,农业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会同卫生部组织制定了《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3.
孙慕君 《新农业》2009,(7):39-40
农药安全合理使用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2009年是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为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辽宁省植物保护站推荐2009年辽宁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适用农药,名录如下。  相似文献   

14.
要闻简报     
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发布关于优化农药进出口管理服务措施的公告2021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第416号公告。公告表明,进出口的农药应在我国取得农药登记,进出口农药的单位应取得相应的农药经营许可证,并对农药的质量负责,出口的农药还应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农药进出口实行名录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农药管理名录》(最新调整的名录见附件1)由农业农村部和海关总署共同制定,并适时调整公布。  相似文献   

15.
果子狸又名花面狸、青猩、白鼻狗、花猸子、牛尾狸等。它的绒毛细密而长,保暖性较强,而且柔软轻便、颜色美观,是制作高级服饰的原料;针毛耐磨、有弹性,是制作高级仪器刷、胡刷和画笔的好原料;油能消炎生肌,治疗烧伤效果很好,所以果子狸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于1986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植物检疫对象名单》,公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61种,其中昆虫类28种.线虫类6种,真菌类15种,细菌类3种,病毒类6种.杂草类3种。1989年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发生或分布未广的危险性病虫草名录》,名录中共309种有害生物,其中昆虫130种,真菌类64种,细菌类41种.病毒类36种,杂草类38种。  相似文献   

17.
对江西省分布的野生动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统计分析得到江西省野生脊椎动物名录,共有44目163科1067种,其中哺乳类127种,鸟类519种,爬行类97种,两栖类71种,鱼类253种。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依据,统计分析得到初步的江西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名录,共有31目67科192种,其中哺乳类30种,鸟类128种,爬行类12种,两栖类5种,鱼类9种,昆虫8种。江西省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国家I级保护动物有41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151种,其中原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23种,新增5种,国家Ⅱ级升为Ⅰ级的13种。原有国家I级保护动物87种,新增63种,国家Ⅰ级降为为Ⅱ级的1种;中国特有种20种,“三有”动物61种,被CITES收录67种。根据物种的濒危等级、是否为中国特有种、其他省份的保护情况等,建议拟定新江西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共29目58科149种,其中103种与1995年的《江西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所列一致,46种为拟定新增。  相似文献   

18.
我县森林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然而野生动物成片破坏庄稼,伤害家禽家畜,甚至有伤人事件的发生,给林 区群众造成了经济损失,加之《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办法》中的补偿条款难以落地落实,基于 此形势,修订《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办法》并采取相应解决措施着实应引我们足够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以乐清市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调查、访问、资料收集,针对乐清市野生动物分布情况和存在问题,结合实际进行资源评价与建议,为乐清市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0年以来的监测及2007—2009年对贺兰山脊椎动物综合考察结果,分析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贺兰山的分布状况.贺兰山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3种,包括30种鸟类和13种哺乳类;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5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4)的有17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2010)的有37种;由于调查过程中没有发现可以确证的实体或痕迹,雪豹(Panthera uncia)、盘羊(Ovis ammon)、黄羊(Procapra gutturosa)、斑羚(Naemorhedus goral)在贺兰山的存在与否及分布范围有待以后的调查研究;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贺兰山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以隼形目鹰科(16种)及隼科(7种)鸟类为主;山地草原带(1 400~1 600m)出现的重点保护动物数量最多,有31种,其次是山地疏林草原带(1 600~2 000m)和山地针叶林带(1 900~3 000m),分别有29种和16种,亚高山灌丛和草甸带(3 000~3 556m)出现的动物数最少,有11种.针对贺兰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现状与分布格局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