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同碳氮比及氮源对菇渣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6,(6)
为探讨菇渣作为无土栽培基质的适宜发酵条件,通过设置不同C/N比(25∶1、30∶1和35∶1)和不同氮源(牛粪、鸡粪和尿素)试验组合,测定分析不同发酵阶段菇渣的发酵温度、积温、体积质量、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持水孔隙度、大小孔隙比、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值及pH值。结果表明:除氮源对总孔隙度的变化无显著影响外,C/N比和氮源均显著影响其他指标。其中:C/N比为30∶1、氮源为牛粪+尿素和鸡粪+尿素的处理使堆体大于50℃的高温分别持续8、8和9d,即有利于发酵堆体保持较长时间的高温,缩短菇渣发酵腐熟的时间;C/N比为30∶1处理的菇渣体积质量、孔隙度从发酵第70天开始均趋于稳定,有利于菇渣的腐熟;氮源为牛粪+尿素和鸡粪+尿素处理的菇渣体积质量、持水孔隙度、pH值和EC值从发酵第70天开始趋于稳定。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菇渣宜采用初始C/N比为30∶1、氮源为鸡粪+尿素或者牛粪+尿素的组合进行发酵。 相似文献
2.
3.
桉树是我国引种最为广泛的树种之一,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近年来关于桉树人工林降低土壤肥力、破坏生态环境的相关研究报道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研究认为,科学管理下的桉树人工林不仅解决了国内木材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还提高了土壤肥力。本文简要综述了桉树种植对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影响,拟为今后桉树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锯末基质发酵腐熟的理化性质及对辣椒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研究了以尿素为氮源的锯末基质发酵腐熟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变化以及对辣椒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结果表明 ,腐熟后基质中氮素水平降低 ,木质纤维素 (碳素 )得以降解 ,C/N值下降 ;锯末基质加入 7kg·m-3 尿素和 0 .2 1kg·m-3 EM处理的辣椒苗生长最好 ,可达到草炭基质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为加强秸秆的利用效率,拓宽秸秆的利用空间,从根本上探究玉米秸秆的发酵过程。[方法]试验以3种不同处理腐熟秸秆,研究不同发酵时间对玉米秸秆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添加一定量的鸡粪或酵母作为发酵辅料,可显著增加玉米秸秆的容重,改变秸秆的孔隙度。处理2和处理3在物理性质和EC、p H及缓冲容量上差异不显著。添加发酵辅料后N、P、K、C的成分比例发生变化,但处理2和处理3在发酵到第35天,表现出相同的效果。[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加入酵母和鸡粪对玉米秸秆发酵具有相同理化性质,酵母有利于玉米秸秆的发酵腐熟。 相似文献
7.
8.
锯末基质发酵腐熟的理化性质及对辣椒幼苗生育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尿素为氮源的锯木基质发酵腐熟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变化以及对辣椒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腐熟后基质中氮素水平降低,木质纤维素(碳素)得以降解,C/N值下降;锯末基质加入7kg.m^-3尿素和0.21kg.m^-3EM处理的辣椒苗生长最好,可达到草炭基质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芯为发酵原料,研究EM酵素菌(T1)、有机物料腐熟剂(T2)、金宝贝菌剂(T3)3种菌剂处理下玉米芯基质的理化性质变化。结果表明:发酵结束后,各处理发酵基质的物理性质均接近栽培基质的要求,其中以T1(添加EM酵素菌)处理的电导率值最低,pH值最高且接近中性;各处理的T值均低于0.6,其中以T1处理的T值最小,其次为T2、T3处理;3种发酵菌剂均能不同程度缩短发酵时间,其中以T1处理的效果最好。整体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发酵菌剂处理,对提高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有一定帮助,其中EM酵素菌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0.
棉渣堆肥过程理化性质变化及腐熟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特色农业废弃物棉渣进行堆肥化处置,以牛粪为调理剂,采用人工翻堆的方法进行高温好氧堆肥试验,研究添加牛粪对棉渣堆肥发酵的影响,探讨堆肥过程中不同部位物料理化性质的差异,并依据发芽指数(GI)评价物料的腐熟程度。结果表明,添加牛粪可以加速物料升温,提高主发酵温度,缩短发酵时间,添加牛粪处理的T值(终点C/N与初始C/N之比)比对照组提前12 d降到0.6以下,且发酵后GI较高,对植物毒性较小。不同部位温度的变化,以中层升温最快,温度最高。中层总有机碳(TOC)下降速率和总氮(TN)上升速率最快,深层次之,表层最慢。深层易形成厌氧区,物料腐熟较慢,堆肥腐熟之前深层GI最低,完全腐熟之后各层之间理化性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套种绿肥对桉树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绿肥对桉树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选取华安县西陂国有林场桉树人工林进行套种扁豆、乌绿豆×印度豇豆及不套种绿肥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3a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套种绿肥对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有积极影响,桉树人工林套种绿肥有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作用,综合改良效果表现为:套种乌绿豆×印度豇豆>套种扁豆>不套种。其中套种乌绿豆×印度豇豆下,3个土层土壤容重在造林3a时对比造林0.5a时增加了-0.79%~7.27%,而全N、全P含量分别下降了-18.60%~3.9%和-5.56%~8.70%,均明显低于不套种的9.76%~14.15%、2.52%~4.65%和4.76%~15%。而套种乌绿豆×印度豇豆方式下,土壤水解性N、有效P和速效K含量在造林1.5a时比造林0.5a时分别减少了2.65%~61.54%、12.50%~31.79%和25.06%~25.93%,对比不套种的47.83%~64.79%、18.56%~37.00%和29.98%~56.29%,说明套种乌绿豆×印度豇豆对土壤速效养分维持效果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壤养分的积累产生积极作用。本研究还发现套种乌绿豆×印度豇豆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pH值,缓解土壤酸化,所以该套种模式值得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作物秸秆腐熟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检索文献获取秸秆腐熟还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信息并形成数据集,并对不同作物秸秆腐熟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作物秸秆还田均可培肥地力,增强土壤透气性、提高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酸碱度,且明显增加后茬作物产量。不同作物秸秆腐熟还田优势各异,水稻、玉米秸秆腐熟还田比直接还田优势最为明显,其次是小麦秸秆;油菜秸秆腐熟还田比直接还田没有明显优势。因此水稻和玉米秸秆采用腐熟还田更具推广优势。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不同秸秆腐熟剂不同用量对下茬小麦生物学性状、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施用三种腐熟剂都能加快秸秆腐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小麦群体数,提高产量,增产幅度为1.83-10.22%;三种秸秆腐熟剂增产效果差异不显著,佳淇秸秆腐熟剂的增产效果优于其它两种秸秆腐熟剂,施用量相同情况下,增产幅度最高。玉米秸秆还田推荐每亩用腐熟剂2kg,既达到分解秸秆的目的,又可控制秸秆还田成本。 相似文献
14.
15.
16.
以七种植物蛋白代替牛肉膏和蛋白胨作为氮源进行透明质酸发酵,研究了直接添加、酸解、碱解以及酶解这几种植物氮源的不同处理方式对透明质酸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碱性蛋白酶水解的棉籽蛋白作为氮源时的效果最好,在摇瓶和30 L发酵罐中的透明质酸发酵产量分别达到了1.47 g·L~(-1)和5.94 g·L~(-1)。 相似文献
17.
18.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238-241
从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角度出发,设计了以酒糟为原料,稻草秸秆、锯末粉和生石灰为填充料的高温堆肥体系,探索该堆肥体系的主要指标的动态变化。处理T3(酒糟+锯末粉+稻草秸秆+生石灰+菌种1)在第6天堆体温度达到56℃,持续12 d后温度降到55℃以下;在整个堆肥过程中,各处理的水分散失为13.82%~27.62%;处理T3 p H值在第9天达到最低,为5.1,随后缓慢上升且24 d后基本趋于7左右;处理T3碳含量在21 d后共减少10.15%,是未发酵前碳含量的21.39%;处理T3的全氮值在第6天达到最低,为2.51%,而后逐步增大至3.52%,处理T3 C/N最后稳定在10.58;处理T3在第4天后的发芽指数即达到50%以上,快速达到无害化腐熟标准。在本试验条件下处理T3有利于酒糟有机肥的快速腐熟进而达到安全无害化,是酒糟废弃物资源化生产有机肥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
碳氮比对有机肥发酵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秸秆和牛粪为原料,按照不同C/N(20∶1、25∶1、30∶1和35∶1)分层堆积进行有氧发酵,研究不同物料碳氮比(C/N)对有机肥发酵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寻找最佳物料C/N。结果表明,不同C/N处理在发酵0~7 d为升温期,8~20 d为高温期,21~30 d为降温期,之后趋于稳定;高于50℃和55℃的时间以C/N为25∶l处理的较长,C/N为30∶l处理的时间最短。各处理在各发酵阶段的氧气浓度供给充足。不同C/N处理发酵堆体积、C/N、有机质含量在发酵阶段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总N含量呈上升趋势,各指标均在发酵30 d内变化较大。发酵结束后,C/N高的发酵堆体积缩减较多,成品率低;C/N为20∶l、25∶l、30∶l处理的N含量接近;C/N越小,K2O含量越高;P2O5含量、pH各处理间差异较小;各处理在发酵120 d后均达到充分腐熟。4个不同碳氮比处理所产有机肥均达到NY 525—2012要求。综上可知,以牛粪和玉米秸秆作为主要发酵物料,C/N在(20~35)∶1范围内可灵活配比,以选择C/N为25∶1(玉米秸秆与牛粪干物质质量比为6∶4)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