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玫瑰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flavus)Men-myco-93-63及其发酵液对多种重要植物病原菌均表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根据天蓝色链霉菌A3(2)调控基因tcrA、sarA和scrX序列设计引物,扩增Men-myco-93-63基因组DNA,分别获得705bp、1 472bp和473bp的片段,经测序和比对,上述片段与天蓝色链霉菌A3(2)的tcrA、sarA和scrX基因在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上同源性均为99%,因此,推测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中很可能含有这些调控基因。Men-myco-93-63中这3个调控基因的初步检测为玫瑰黄链霉菌功能基因的获得、菌株的遗传改良和代谢调控途径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一株分离自海洋虾壳,已鉴定为玫瑰黄链霉菌的菌株F-1013进行抑菌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F-1013菌株的虾壳粉发酵液对香蕉内生炭疽病菌、水稻纹枯病丝核菌、香蕉枯萎病镰刀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100%、96.3%、94.7%,抑菌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
对分离自药用植物假橐吾的一株拮抗放线菌菌株111A202进行了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组分分析及16 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基内菌丝无横隔、不断裂,气生菌丝分枝、孢子丝波曲,孢子椭圆形,表面光滑.细胞壁化学组分Ⅰ型.以16 S rDNA序列为基础构建了包括7株相关种属菌在内的系统发育树,111A202与变铅青链霉菌(Streptomyces lividans)、微白黄链霉菌(S.albidoflavus)的16 SrDNA序列的相似性达到99.5%和99.6%.根据以上多相分类结果,放线菌111A202的形态培养特征及其细胞组分与链霉菌一致,且与微白黄链霉菌近似性很高,因此,可以将放线菌111A202定名为微白黄链霉菌111A202(S.albidoflavus 111A202).  相似文献   

4.
玫瑰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flavus)Men-myco-93-63是分离自马铃薯疮痂病自然衰退土壤中的一株拮抗菌。该菌株及其发酵液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等多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nsdA(negative regulator of Streptomyces differentiation)基因是从天蓝色链霉菌中发现的与抗生素合成相关的负调控基因。根据天蓝色链霉菌A3(2)的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出Men-myco-93-63nsdAmgh基因,经斑点杂交法验证,nsdAmgh确实在该生防菌中存在。该基因的发现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该生防菌产生抗生素调节的分子机制,也为抗生素高产菌株的获得提供了新的靶标。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可抑制水产养殖中产土臭素(GSM)和2-甲基异莰醇(2-MIB)的链霉菌生长能力的益生菌,以嗜热一氧化碳链霉菌(Streptomyces thermocarboxydus)、蓝微褐链霉菌(S. cyaneofuscatus)和玫瑰黄链霉菌(S. roseoflavus)为指示菌株,进行抑菌活性筛选,并对具有抑菌活性菌株进行鉴定。本研究共筛选获得8株拮抗菌,结果表明其中2株为地衣芽孢杆菌属(Bacillus licheniformis),6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属(B. subtilis)。所筛菌株对供试链霉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2株可抑制嗜热一氧化碳链霉菌和玫瑰黄链霉菌的生长,另外6株对嗜热一氧化碳链霉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筛选出的8株细菌可作为防控土腥味的益生菌,为生物控制和去除水产养殖中的土腥味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具有拮抗活性的放线菌gan-1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壁化学组分以及16S rDNA序列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放线菌gan-1的菌落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与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高度一致,二者的16S rDNA序列的相似性达到了99%.因此,可将菌株gan-1定名为弗氏链霉菌gan-1(Streptomyces fradiae gan-1).  相似文献   

7.
采用形态特征观察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分离自健康水稻植株的内生链霉菌菌株F-1进行了鉴定;采用对峙培养试验测定了菌株F-1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拮抗作用,在离体水稻叶片和活体水稻植株上,测定了菌株F-1代谢产物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F-1与普特拉链霉菌(Streptomyces platensi)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100%,且形态与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与普特拉链霉菌相符,故将其命名为普特拉链霉菌(Streptomyces platensi)F-1;其对水稻纹枯病菌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其代谢产物导致水稻纹枯病菌顶端菌丝弯曲,菌丝体皱缩畸形;在离体叶片和活体水稻植株上,菌株F-1的培养物滤液能够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普特拉链霉菌菌株F-1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疮痂病菌(Streptomyces scabies)的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疮痂病菌RB5(Streptomyces scabies)的菌丝-孢子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了抗血清AsRB5,并采用琼脂双扩散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抗血清进行特异性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10 株马铃薯疮痂病菌,1 株玫瑰黄链霉菌和1株玫瑰暗黄链霉菌与AsRB5 反应为阳性,其他15 株疮痂链霉菌与AsRB5 反应为阴性,作为对照的棉花黄萎病菌、立枯病菌、炭疽病菌与AsRB5 反应为阴性。以上结果表明,使用抗血清AsRB5 检测马铃薯疮痂病菌,基本上可以将其鉴定到种的水平上。但不能对同种内菌株进一步区分或进行多样性评价,并且这种鉴定与其地理来源及寄主无关。  相似文献   

9.
对分离自东北蔬菜保护地土壤的1株番茄叶霉病拮抗放线菌菌株A-10进行了形态学、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放线菌A-10除在ISP4培养基上不生长之外,在大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基内菌丝无横隔,不断裂,气生菌丝体形成孢子链,孢子丝呈波曲、直形或形成单环.上述特征与纤维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cellulosae)高度相似.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16s rDNA序列的相似性达到了99%.因此,可将链霉菌A-10定名为纤维素链霉菌A-10(Streptomyces cellulosae A-10).  相似文献   

10.
对分离自东北地区针叶林土壤中的一株拮抗放线菌菌株H628进行了形态学、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放线菌H628在大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基内菌丝无横隔,不断裂,气生菌丝粉红色,生长茂盛,孢子丝呈松敞螺旋或直形.上述特征与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高度一致.聚类分析表明,二者的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达到了99%.因此,可将放线菌H628定名为弗氏链霉菌H628(S. fradiae H628)  相似文献   

11.
中国马铃薯疮痂病菌的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对采自中国10个省(区)的马铃薯疮痂病菌进行分子水平鉴定。【方法】采用结合生物学特性和16S rDNA序列特点的方法对获得的菌株进行分析。【结果】中国的Streptomyces scabies菌株与美国的S. scabies标准菌株ATCC 49173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为100%,但中国的菌株不能以甘露醇为单一碳源,对10 IU·ml-1青霉素不敏感,能产生硫化氢。而中国的S. acidiscabies菌株与美国的S. acidiscabies标准菌株ATCC 49003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为99.8%,但能以棉子糖为单一碳源,对苯酚(0.1%)和结晶紫(0.5 ?g·ml-1)敏感,不产生硫化氢。另有一种病原链霉菌与所知的链霉菌种均不能归为一类,可能为一个新种。【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造成中国马铃薯疮痂病的病原菌至少有3种,分别为S. scabies、S. acidiscabies和一个新种。  相似文献   

12.
从河南省许昌地区的小麦田土样中分离到1株对小麦纹枯病菌有稳定拮抗作用的链霉菌菌株SCY505。在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细胞壁化学组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16S rDNA及16S-23S rDNA intergenic spacer region(ISR)序列分析,对菌株SCY505进行了分类鉴定,同时测定了该菌株的拮抗谱。结果表明,SCY505的基内菌丝无横隔,不断裂;气生菌丝多分枝,孢子丝直生或呈螺旋状,孢子椭圆形或圆柱形,表面光滑;细胞壁化学组分Ⅰ型;16S rDNA序列长度1521bp(GU045548),与淡紫灰链霉菌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达99.7%,ISR序列长度372bp(GU358067),与淡紫灰链霉菌亚种(U93347)的ISR序列同源性为82.9%,初步认为SCY505是淡紫灰链霉菌的一个亚种,暂命名为淡紫灰链霉菌许昌亚种(Streptomyces lavendulaesub sp.xuchangensis)。该菌株对供试的10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阐明1株拮抗放线菌菌株的分类地位提供依据。[方法]以从东北地区蔬菜保护地土壤中分离的1株拮抗放线菌菌株T8-41为试材,分析其形态和培养特征、细胞壁成分和生理生化特性。经PCR扩增后,对其与相关菌株的16S rDNA进行同源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拮抗菌株T8-41属于典型的链霉菌属菌丝形态。其细胞壁中含有L-DAP和甘氨酸,细胞壁类型为I型。该菌可利用D-木糖、L-鼠李糖、D-果糖、蔗糖、棉子糖、葡萄糖、D-甘露醇和肌醇,但不利用乳糖。可以初步鉴定为绿产色链霉菌。T8-41菌株的16SrDNA全长为1 465 bp,与绿产色链霉菌相似性达99%。[结论]链霉菌T8-41属于青色类群的绿产色链霉菌,可将其定名为绿产色链霉菌T8-41(S.viridochromogenes T8-41)。  相似文献   

14.
两株根肿病生防放线菌的鉴定及其防病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靖  黄云  姚佳  林姗  李小兰  秦芸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3):2692-2700
 :【目的】鉴定从白菜根际土壤及红豆树根部分离得到的抑制根肿病菌休眠孢子萌发的生防菌株A316和A10,并探明其防病潜能,对根肿病进行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根据菌株A316和A10的形态与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序列对其进行鉴定;评价菌株A316和A10在室内盆栽及大田小区试验中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菌株A316与链霉菌中的灰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ruber) NBRC 12873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9.9%,且形态与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与灰红链霉菌相符。菌株A10与GenBank数据库中多个相似性序列的亲缘关系都较近,鉴于其形态与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只能归于链霉菌中的灰褐类群。菌株A316、A10对白菜根肿病的室内盆栽防效分别为72.8%、67.2%,而大田小区试验中防效依次达68.5%、56.7%,且可分别使白菜单位面积产量增加96.1%、64.9%。【结论】菌株A316鉴定为灰红链霉菌;菌株A10归于链霉菌中的灰褐类群(S. sp.)。菌株A316和A10对芸苔根肿菌显示出极好的生防潜能,A316的防效好于A10。  相似文献   

15.
链霉菌F-1013发酵液对黄瓜幼苗的促生及抗性物质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链霉菌F-1013不同浓度的虾壳粉发酵液、灭活后的虾壳粉发酵液及高氏一号发酵液处理黄瓜种子,结果表明,促生和诱抗能力均以虾壳粉发酵液最强,灭活后虾壳粉发酵液最弱,高氏发酵液活性居中.其中虾壳粉发酵液10、20倍稀释液的促生、诱抗效果最为显著,由于该浓度发酵液中链霉菌和壳聚糖的协同作用而表现出较好的生理活性;而高氏一号发酵液及灭活之后的虾壳粉发酵液的诱抗能力随其中活性成分孢子或壳聚糖浓度的降低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对分离自东北蔬菜保护地土壤的一株拮抗菌株HVG60进行了形态学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征分析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链霉菌HVG60菌落圆形,气丝稀疏不发达,顶端直线型、大环状或松散敞环螺旋状,基丝发达,多分支;聚类分析表明,菌株HVG60与教酒链霉菌、拒霉素链霉菌、美浓链霉菌、纳塔尔链霉菌和橄榄产色链霉菌的同源性均较高,达98%,但又有所差别,最终将菌株HVG60确定为链霉菌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瓜类链霉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