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玉米轮回选择群体的ASI增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子恺 Gomez.  A 《作物学报》1996,22(4):458-464
利用两个群体各二个轮回选择周期的材料,研究了ASI在盖膜与露地以及直播与移栽条件下的反应。结果表明:1.为缩短ASI而实行的轮回选择,可获得显著的选择增益;2.在缩短ASI的同时,散粉期和抽丝期也相应缩短,并且抽丝期缩短更多;3.无论在灌水还是在不分胁迫条件下,直播株的ASI总是极显著地比移栽株短;4.各轮回选择群体的ASI,灌水的都比实行干旱胁迫的缩短。  相似文献   

3.
半姊姐轮回选择对玉米群体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芝  彭泽斌 《作物学报》1994,20(6):670-676
用半姊妹轮回选择法完成对中综2号三轮改良。结果表明:该法对群体产量和配合力均有显著的改良效果。经三轮选择后平均每周期获得量为7.4%;一般配合力从C0的-10.081增长到C3的15.924。二者每周期的获得量与选择轮数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本研究第一轮的选择用遗传基础广泛的非亲缘综合种做测验种,二、三轮的选择用自交系做测验种,结果表明用自交系做测验对改良群体的一般配合力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4.
5.
轮回选择方法及其在玉米群体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简要阐述了轮回选择的必要性,概述了现阶段常用且行之有效的几种改良方法和逐步兴起的辅助标记轮回选择法。同时探讨了在玉米群体改良实际应用中的效应和重要环节,并提出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半姊妹轮回选择对玉米群体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新芝  彭泽斌 《作物学报》1994,20(6):670-676
用半姊妹轮回选择法完成了对中综2号三轮改良,结果表明:该法对群体产量和配合力均有显著的改良效果。经三轮选择后平均每周期获得量为7.4;一般配合力从C0的-10 081增长到C3的15.924。二者每周期的获得量与选择轮数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本研究第一轮的选择用遗传基础广泛的非亲缘综合种做测验种,二、三轮的选择用自交系  相似文献   

7.
轮回选择对豫综5号玉米群体产量性状配合力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群体遗传基础广泛、遗传变异丰富,是培育优良玉米自交系的源泉。玉米群体的改良研究对玉米种质资源创新、优良自交系选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NC II遗传交配设计,以豫综5号5个轮次改良群体为父本,以黄早四、丹340、中综5号、齐319、掖478、Mo17为测验种配制成30个测交组合,通过一年两点的产量性状及其配合力评价试验,研究轮回选择对豫综5号群体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轮回选择对群体单株产量的改良是有效的,群体与各测验种间的杂交后代产量平均每轮提高3.57%。半姊妹轮回选择和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在改良群体产量一般配合力方面, 均得到显著提高,呈逐轮上升的趋势;采用半姊妹轮回选择对豫综5号群体3轮的选择后,C3群体与C0相比,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从–11.63增长到5.57,差异极显著;经1轮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后,群体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从C3的5.57增加到C4的9.75。豫综5号改良群体与黄早四的特殊配合力得到一定的提高,逐轮朝着Reid×唐四平头杂优模式水平提高的方向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9.
10.
改良HS相互轮回选择法对两个玉米群体的改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彭泽斌  田志国  刘新芝 《作物学报》2004,30(12):1204-1209
对MZZ3(改良中综3号)、MZZS4(经4轮MS1改良的中综4号群体)完成了2轮改良半同胞(HS)相互轮回选择。结果表明,两群体以籽粒产量为主要选择目标,经两轮改良HS相互轮回选择,与各测验种间的测交组合产量、杂种优势都获得了逐轮提高。测交组合产量每轮增益(△G)在285 kg/hm²(5.5%)到688 kg/hm²(13.0%)之间  相似文献   

11.
玉米“黄金”群体产量等性状轮回选择改良效果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群体改良方法,充分挖掘地方优异种质的遗传潜力是玉米种质改良与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本研究以黄金群5个轮次改良群体为材料,通过1年2点产量比较试验,分析了混合选择和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方法对黄金群产量及穗部性状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两种选择方法对群体产量改良是有效的,随着改良轮次的增加,黄金群的单株产量逐轮提高,平均每轮提高3.78%,其中,混合选择改良的3轮群体平均每轮提高4.27%,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的改良群体提高2.07%;虽然群体产量的变异系数从15.43%下降到12.80%,但群体内仍有较丰富的变异。通过改良群体穗部性状比较发现,穗长和行粒数改良效果显著,分别提高14.71%和17.62%,说明它们的提高是群体单株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窄基群体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芦江  兰海  潘光堂  杨克诚 《作物学报》2014,40(11):1895-1904
利用轮回选择进行群体改良,是玉米种质扩增与改良的有效方法,能为选育优良自交系提供基本素材,进而提高选育自交系及杂交种的效率。本研究以玉米窄基群体P4C0及其经过不同轮回选择方法改良的10个群体为材料,通过多点田间表型鉴定和配合力测定,研究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窄基群体的改良效果,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轮回选择方法都能有效改良群体的主要性状及其一般配合力(GCA)。以时间计算,控制双亲混合选择(MS)对群体P4C0主要性状及其GCA改良效果优于半同胞-S2:3(HS-S2:3)轮回选择,但在株高和穗位高的改良上,HS-S2:3选择效果较好。以轮次计算,开放改良对群体P4HSC1主要性状及其GCA的改良效果优于MS,但开放改良后,群体株高和穗位高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不同轮回选择方法对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影响不尽一致。P4C0经过5轮MS后,在群体改良的低代,群体遗传多样性得到了较好的保持,而多代的改良导致群体遗传多样性下降;P4C0经过1轮HS-S2:3选择后,遗传多样性比P4C0有较大幅度的下降。P4HSC1经过1轮开放改良后,遗传多样性有较大幅度的增加。P4HSC1经过3轮MS改良后,群体遗传多样性呈增大的趋势,但每轮增加的幅度均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两种轮回选择方法对玉米群体主要性状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和半同胞-S2:3(HS-S2:3)轮回选择对2个玉米基础群体P_4C_0和P_5C_0主要性状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基础群体P_4C_0,其改良群体P_4HSC_1、P_4MSC_1和P_4MSC_2的单株产量分别比P_4C_0提高21.64%,10.29%和8.70%,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于基础群体P_5C_0,其改良群体P_5HSC_1的单株产量比P_5C_0降低7.53%,达显著水平;改良群体P_5MSC_1和P_5MSC_2平均单株产量变化与P_5C_0相比,分别降低和提高了2.67%和3.65%,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控制双亲混合选择改良群体,其产量的显著改进伴随着株高和穗位高的显著增加;HS-S2:3轮回选择改良群体,不同基础群体,其产量和株高、穗位高的改良效果不同.两种选择方法改良群体,多数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随着选择的进行有所下降,但也有部分性状变异系数变化较小或有所增大,群体内仍保持了较丰富的遗传变异,且以控制双亲混合选择保持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对不同玉米合成群体的改良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田间试验的统计分析和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参数评估,分析了3个玉米人工合成群体GP3、GP4和GP5经4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的改良效应。结果表明,多数性状在不同群体及不同轮回间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粒深遗传增益以GP4>GP5>GP3,穗行遗传增益以GP3>GP5>GP4,各个群体C4的粒深、穗行均值都显著或极显著大于C0,直接选择效应显著;株高和穗位高随选择周期增加呈明显增加趋势,且GP4的增幅显著大于GP3和GP5,单株产量及穗粗的遗传增益以GP4大于GP3和GP5,各群体多数产量性状的均值以C4显著大于C0,相关选择效应显著;除株高、穗位高外,其他性状GCA变异群体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GP5多数产量性状的GCA优于GP3和GP4,各群体多数产量性状的GCA效应值随改良进展呈增加趋势,对照优势大于8%的大部分测交组合均为各群体C4所配组合,间接选择效应显著;随改良世代进行,群体部分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虽有所减小,但变化幅度不大;基于SSR分子标记估算的群体内遗传相似系数,GP3和GP4改良后代呈略增趋势,GP5变化不大,对于群体基因型数,GP3和GP4随改良代数增加呈略减趋势,GP5呈略增趋势。上述结果说明,适度控制双亲混合选择在有效改良群体的同时,还能较好地保持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但不同基础群体及不同性状间,其改良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金骏培  张天真 《作物学报》2004,30(11):1080-1085
构建陆地棉超高产轮回选择群体基础群体的亲本材料包括皖杂40的亲本I40006和I40007、湘杂棉2号的亲本I40001和I40005、中杂028的亲本中4133以及优良种质中棉所23和苏棉12。将源于长江流域的材料和源于黄河流域的材料分别互交,其后代自交后分别再在长江流域材料和黄河流域的材料内进行株与株间的选择交配,得基础群体一(Q10  相似文献   

16.
对ZZ4完成了4轮MS1-HS和MS1选择。结果表明,经4轮选择的群体,两种方法均有效地保留了各主要性状的遗传方差。MS1-HS选择的群体遗传方差下降速率更慢,C4群体的单株籽粒产量的遗传方差仅减少3.7%。穗长、穗粗、粒行数、行粒数、出籽率、百粒重的遗传方差的变化与单株籽粒产量一致,MS1C4的遗传方差减少了8%~15%,MS1-HSC4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