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为IUCN红皮书保护物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该种可分为6个亚种,分布于西亚、南亚和中亚及其邻近地区;我国境内4亚种,分布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昆仑-阿尔金山,内蒙古西部,甘肃西部,青海柴达木盆地,宁夏荒漠区;新疆是鹅喉羚的主要分布区,有3亚种。新疆昌吉州平均密度为雄=1:1.05,成:幼=2.4:1,母:仔=1:1.4。鹅喉羚犄角有效成份与赛加羚犄角相同,但氨基酸总含量约低8%,为潜在的“羚羊角”替代品。天门冬氨酸含量增加可能与运动相关。该种雄性染色体为33、32或31,雌性为32、31或30,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染色体间融合和易位所致。犄角年龄环纹可作为年龄鉴定的依据。最后,对饲养繁殖、疾病防治、致危因素和保护对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了综合评介。  相似文献   

2.
不同季节鹅喉羚昼间活动节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观察了鹅喉羚的昼间活动节律.共观察鹅喉羚有效个体1 917只,采集行为数据319.5 h,将鹅喉羚的行为分为采食、移动、警戒、休息和其他5种类型.结果表明:采食是各季节鹅喉羚最主要的活动类型,每天有2~3个采食高峰,一般出现在晨昏和正午...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了解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新疆鹅喉羚叶尔羌亚种(Gazella subgutturosa yarkandensis)种群的遗传现状,运用非损伤取样技术,从主要分布区中收集的58份粪便样本和15份肌肉样品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10个特异微卫星位点来评价该区域的鹅喉羚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经多次重复提取和重复PCR扩增后,发现58份粪便样本来源于49只不同的鹅喉羚个体。10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的个体识别率(DP)值为0.918,累积个体识别率(CDP)值为0.9992。总共检测到57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5.7±1.3375(5~8);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4.72±0.6903(3.68~5.76);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85±0.0296(0.5862~0.762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19±0.0583(0.661~0.819)。除了和静种群在0ar FCB304位点上和且末种群在BM1818位上偏离Hardy-Weinderg平衡之外都基本遵守此平衡。以上结果显示该分布区鹅喉羚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保护区鹅喉羚的采食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7年,通过野外直接观察采样的方法,研究了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动物保护区内鹅喉羚的采食地特征。Mann-Whitney U检验表明,春夏秋三季鹅喉羚采食地内的植物种数、植被盖度、植被高度和可食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地中相应成分。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研究区内春夏秋三季鹅喉羚采食地选择的关键环境因子是食物因子(植物种数,可食生物量和各季节大宗食物密度)、警戒因子(坡位和植被盖度)、温度因子(坡向和植被高度),以及水分因子(富含水分的食物)。冬季鹅喉羚经受严重的放牧干扰,采食地呈现为生存而被迫选择局部次适宜区域栖息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2009年秋季在新疆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乔木西拜,系统采集了重引入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蒙古野驴(E.hemionus)和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的新鲜粪便,运用粪便显微分析法研究三者的秋季食性及其食物生态位。结果显示:普氏野马、鹅喉羚和蒙古野驴采食的植物种类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6.
一、Ⅰ级保护的兽类(14种):紫貂、貂熊、新疆虎(认已绝灭)、雪豹、蒙古野驴、西藏野驴、普氏野马、野骆驼、野牦牛、普氏原羚、藏羚、高鼻羚羊、北山羊、河狸。二、Ⅱ级保护的兽类(17种):豺、棕熊、藏马熊、石貂、水獭、草原斑猫、荒漠猫、猞猁、免狲、麝、马鹿、藏原羚、鹅喉羚、岩羊、盘羊(大头羊)、雪兔、塔里木兔。  相似文献   

7.
新疆北塔山地区的野生动物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于 1998年 9月、10月对新疆东北部阿尔泰山系北塔山地区的野生动物 ,以有蹄类为重点 ,采用定点观测、路线考察和调查访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专题考察研究。通过 12个定位点的观测 ,定位点周边地区的辐射考察和 95 3km的路线考察并参阅有关文献 ,共记录陆栖脊椎动物 14 9种 ,其中两栖类 1种、爬行类 6种、鸟类 10 0种、兽类4 2种。考察过程中 ,于 10月 7日在考察区南部山前荒漠见波斑鸨 (Otisundulatamacqueeni) 2只 (N4 4°5 2 .310′,E91°4 4 .30 4′) ,结合卫星跟踪定位监测 (另项专题研究 )结果 ,证实北塔山地区南部冲积平原为波斑鸨的繁殖地、迁徙的经途和停息地。同时对分布于该地区的数种主要有蹄类动物的生存现状作了考察 :1、野马 (Equusprzewalski)。证实原野中的野马已不复存在 ,野马已经从中国的原野消失。2、蒙古野驴 (Asinushemionushemionus) 。观察到 17群·次 ,10 8头。仅见 1次单独活动的个体 ,最大群 2 5头(N4 4°5 4 .92 1′,E92°0 1.938′) ,其余均为 2至 12头不等的集群。该地属中等密度区。3、鹅喉羚 (Gazellasubgutturosasairensis)。在山前荒漠观察到 5群·次 ,19只。均为 3至 5只的小群。该地属低密度区。4、盘羊 (Ovisammondarwini)。在北部山地 2次见到犄角 ,在南部低山丘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南缘红尾伯劳繁殖生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尾伯劳Lanius cristatus Linnaeus共有9个亚种,分布区遍及全国。其中,北疆亚种Lanius cristatus phoenicuroides(Schalow)仅见于新疆北部地区(郑作新,1970)。有关本亚种的植物生物学未见有报导。1990年9月和1991年4—5月,我们在阜康县北沙窝结合小鸨考察,对红尾伯劳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现依据考察结果,并参阅作者等1989年关于阜康荒漠生态站及其毗邻地区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鸨类的分布与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1990-2002年调查资料,分析了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鸨类的分布和现状.大鸨(Otis tarda):东方亚种(O.t.dybowskii)中国种群繁殖于黑龙江西南部、吉林西部、内蒙古东部和中部、宁夏北部和甘肃,少数个体滞留在南部繁殖地越冬.指名亚种(O.t.tarda):中国种群繁殖于新疆北部和西部.越冬区尚不清楚,推测可能在南亚一带,新近在新疆察布查尔发现越冬个体.繁殖地生境为草原、荒漠草原和农田;越冬地生境为挥湖沿岸滩涂、草甸、草甸草原和麦地等.波斑鸨(Chlamydotis undulata macqueeni):中国种群繁殖于准噶尔盆地周边、乌伦古河两岸、巴里坤及吐鲁番盆地南部、内蒙古西部和甘肃西部.准噶尔盆地东部木垒东北为国际间的主要繁殖区之一.生境为荒漠和荒漠草原,越冬地在西亚和南亚一带.小鸨(Tetrax tetrax ):中国种群繁殖于新疆北部,我国为繁殖区的东界.生境为草原和半荒漠,越冬于南亚一带.我国种群数量十分稀少.  相似文献   

10.
中国珍稀濒危荒漠植物区系地理相似性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中国西北部 ( 1 )准噶尔盆地、( 2 )塔里木盆地、( 3 )东疆哈 -吐盆地、( 4)柴达木盆地、( 5)河西地区、( 6)阿拉善高原、( 7)阿拉善东部地区作为珍稀濒危荒漠植物区系定量分析单位。应用 Jaccard、Ciechanowski( Sprensen)和 Ochari相似系数 ,根据 50种珍稀濒危荒漠植物的地理区系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建立 7个植物区系间的相似矩阵 ,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西北地区珍稀濒危荒漠植物区系之间的相似关系 ,以准噶尔和东疆吐 -哈盆地间相似关系最为紧密 ,阿拉善东部地区较为孤立  相似文献   

11.
荒漠,英文为Desert,主要分布在南北纬度15~35°地带。世界荒漠(包括半荒漠)面积约28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5。荒漠一般可分为石漠、盐漠、土漠、沙漠等类型。沙漠的面积约537万平方公里,占荒漠面积的1/5。世界上受荒漠化(亦有称“沙漠化”)威胁的面积约45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世界上的荒漠成带状分布,与干旱地区基本重叠。荒漠和半荒漠是景观上的概念,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是气候上的概念。两者基本是一致的。有两个地区虽然从景观上看是荒漠,可是现在都不把它作为荒漠,即南极大陆和西藏高原。  相似文献   

12.
2012年6—11月,在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卡山保护区)采用痕迹截线等方法,共收集狼粪便278份,采用粪便分析法研究了狼的夏秋季食性。结果表明:夏季和秋季,该区域的主要有蹄类蒙古野驴和鹅喉羚在狼食谱中的相对频率仅为1.94%和3.10%,而野放普氏野马相对频率达到了1.42%。2010年春季的严重雪灾,导致野生有蹄类种群数量锐减,这是狼捕食较少蒙古野驴和鹅喉羚的主要原因,同时也说明狼已经对普氏野马在卡山保护区的野化进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狼的主要食物为植物、沙鼠和昆虫,其相对频率分别为30.19%,19.35%和13.55%,且夏秋季的食物组成差异不显著(Pearsonχ2检验,P=0.192,>0.05;似然比χ2检验,P=0.131,>0.05),狼的食物生态位宽度比较窄(Bsta=0.28)。狼的食性研究有助于明晰狼与有蹄类,特别是放归普氏野马之间的关系,为普氏野马野放保护管理和监测提供了基础数据,为保护区内狼的数量调控提供本底资料。  相似文献   

13.
北美的荒漠     
北美的荒漠分布在墨西哥北部和美国西部的北纬23至45度之间地区。他们的存在有着多种原因。地形影响(雨影)是奇瓦瓦荒漠干旱的主要原因。大盆地的最大降雨在冬季,而奇瓦瓦与索诺拉荒漠的最大降雨在夏季。本文所说的“荒漠”地区,包括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干旱区分布图中的极度干旱与干旱气候区,以及半干旱地区中较干旱部分。它的界线大体上是放牧地与旱作耕地的界线。奇瓦瓦与索诺拉荒漠是个植物上有特点的地区,不是气候上的一个区域。另外,大盆地是个地理单元,东临落基山脉,西靠内华达山脉与喀斯开山脉。火盆地中有个死谷,与亚利桑那州的尤马南北部形成北美极干旱区,这是真正的气候性荒漠。  相似文献   

14.
波斑鸨的生态生物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波斑鸨是生存于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的一种中型鸨科鸟类,全世界共3个亚种,被IUCN列为易危种。近几十年来,由于工农业用地的扩大和过度放牧造成的栖息地退化和丧失,以及狩猎等因素导致波斑鸨野外种群数量锐减。为有效保护这一物种,有关学者在波斑鸨的生物生态学领域开展了广泛而又深入的研究。从地理分布与种群数量、栖息地选择、采食习性、活动模式与节律、行为、巢域、繁殖生物学、迁徙、致危原因和保护与恢复生态学10个方面,对波斑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马鹿(Cervus elaphus yarkandensis)是国家Ⅱ级保护动物,马鹿是众多亚种中分布于荒漠地区的特殊亚种之一。其分布范围十分狭小,仅分布于塔里木河中下游和车尔臣河下游地区。塔里木马鹿野生资源由于其栖息地的不断缩小和片段化,以及长期以来屡禁不止的乱捕滥杀现象而日趋减少。文中为了查明车尔臣河下域野生塔里木马鹿种群资源,2007年2月10日至20日,采用截线抽样法对塔里木马鹿种群进行了研究。在车尔臣河下游塔它让乡从大湖到阿克塔孜牧场,共计调查25条样线,其中10条截线中发现马鹿塔里木亚种17头,截线总长度100km。塔里木马鹿种群平均密度为0.1022±0.0351头/km2,栖息地面积730.762km2,马鹿总数为26±75头,即49头至101头左右。同时根据塔里木马鹿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疆荒漠生态系统分布特征及其演替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依据中国植被分类原则,利用400万植被图,并借鉴景观分类方法,对新疆荒漠生态系统进行了划分,将新疆荒漠生态系统类型划分为4个荒漠生态系统类型。在分类的基础上,对新疆荒漠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数量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荒漠生态系统总的面积为65.46×104km2。荒漠生态系统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很强的地带性规律。在空间上主要分布在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环天山和昆仑山山原和山麓地带。荒漠生态系统在各县域行政区域中的分布规律是半灌木、矮半灌木荒漠生态系统跨越的县市最多,最少的是垫状小半灌木(高寒)荒漠。本文同时在荒漠生态系统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新疆20年荒漠生态系统演变趋势,新疆荒漠生态系统面积增加了13.83×104km2,说明新疆总体的生态环境质量是降低的。在其他类型向荒漠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转移面积最大的和最多的是垫状小半灌木(高寒)荒漠和灌木荒漠,面积分别为12.20×104km2和12.16×104km2。这两种荒漠生态系统类型主要分布在南疆,说明南疆的生态环境变化更剧烈。  相似文献   

17.
乌鲁木齐及附近地区蚁科区系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卫  李晓梅  郭宏 《干旱区研究》2004,21(2):179-182
对乌鲁木齐及附近地区蚁类的调查表明 ,计有 2亚科 1 3属 37种 ;区系组成以蚁属FormicaL .和弓背蚁属CamponotusMayr的种类较为丰富 ,分别有 1 5种和 6种 ;区系成分较为复杂 ,含古北种、新北种和广布种 ,其中 ,古北种有 30种 ,占总数的 81 % ;古北种下含泛古北种、中亚细亚种、欧洲种、欧洲中亚种、特有种、地中海种、欧洲—西伯利亚种、中央亚细亚种 ,而泛古北种最多 ,达 1 2种 ,占 32 .4 % ;其次为中亚细亚种有 7种 ,占 1 8.9% ;在所记录的种类中 ,草地蚁Formicapratensis,小林蚁 F .polyctena等多为中生性的种类 ,主要分布于森林地带或林间草地 ;草原箭蚁C .aenescens,草原原蚁P .epinotalis多分布在荒漠、半荒漠地带 ;褐色收获蚁Messorclivorum为乌鲁木齐地区的优势种 ,较为广泛地分布于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苏尼特地区地处中温草原与暖温荒漠草原的过渡带。该地区的动物地理与动物分布受到专业工作者的广泛注意,通过野外调查共发现鼠类22种,隶属5科17属。其区系特点明显地表现为草原动物群与半荒漠动物群的分异及互相渗入。根据鼠类的分布规律及其栖息环境的差异,可将该地区划分为2个动物地理省4个动物地理州。即内蒙古东部草原动物省,含巴隆马龙格丘陵──阿巴嘎台地州、阴山北部丘陵州;以及内蒙古中部荒漠草原动物省,含苏尼特高原州、二连盆地州。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极旱荒漠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探讨了极旱荒漠的概念分布,并阐明了中国境内的极旱荒漠的分布、分区及其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蒺藜科植物为草本或灌木。全世界约28属,290余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与温带。我国沙漠地区有5属28种及5个变种。该科内许多植物为荒漠地区的优势种或建群种,在荒漠植被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其中,霸王和白刺属的一些植物属亚洲中部区系成分,以旱生性质为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亚洲中部干旱植被的特色。而骆驼蓬也主要分布于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