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以鸡粪为基质来饲养黑水虻幼虫,并对黑水虻生长特点、营养状况,以及处理前后鸡粪的养分和有害物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初孵化幼虫到老熟幼虫养殖16 d,体重增长1 602.75倍。食物转化率结果表明,黑水虻幼虫取食鸡粪的转化率为15.87%,对鸡粪的减量化率为41%。鲜鸡粪饲养的黑水虻幼虫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42.46%和27.82%。转化后的虫沙重金属含量变化较小,有机质含量为59.9%,总养分含量10.58%,pH为8.41,符合有机肥标准。由此可见,黑水虻养殖的鸡粪资源化利用技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黑水虻对餐厨垃圾养分转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评估黑水虻对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情况,研究黑水虻幼虫处理餐厨垃圾的生产性能,并分析了最佳生产性能条件下黑水虻对餐厨垃圾转化情况。结果表明:100 g 7日龄黑水虻幼虫处理3.6 kg餐厨垃圾的生产性能最佳,经8 d的转化,餐厨垃圾干物质减少率为74.0%,干物质转化率为339%。转化后黑水虻虫体内的粗蛋白和脂肪含量分别为45.1%和48.1%,是原餐厨垃圾中蛋白和脂肪总量的61.3%和64.0%。餐厨垃圾中61.3%的N、71.4%的K被转入黑水虻虫体,60.0%的P、50.4%的Na被转入虫粪中。虫粪pH、电导率、有机质含量较原餐厨垃圾分别提高了22.5%、32.4%和28.9%,N、P、Na的含量也显著提高了135%、130.0%和92.9%,K含量没有显著变化。由此可见,利用黑水虻生物转化处理餐厨垃圾是一种可行的高效率、高效益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黑水虻初孵幼虫采用开口料饲喂是否更有利于其后期生长,并研究猪粪与麦麸混合培养料的最适比例。【方法】设初孵阶段采用开口料(全麦麸)饲喂的对照处理及不采用开口料饲喂的试验处理,用猪粪含量分别为90%、80%、60%、50%的麦麸混合培养料进行饲喂。定期测量黑水虻幼虫的体长、体宽、体重。【结果】对照处理中,黑水虻幼虫体长、体宽、体重的增长随着猪粪含量的降低而逐渐增高,在猪粪含量为50%时达到最佳。试验处理中,幼虫的生长指标随着猪粪含量的降低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猪粪含量为80%时达到最佳。比较对照处理与相应试验处理,除猪粪含量为90%的两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整体生长指标均表现为对照处理优于试验处理,且差异显著。【结论】采用开口料饲喂黑水虻初孵幼虫更有利于其后期生长,且粪含量为50%的猪粪麦麸混合培养料对幼虫生长最有利。  相似文献   

4.
秸秆废弃物饲喂黑水虻幼虫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水虻幼虫和蛹作为蛋白饲料,在畜禽养殖中应用前景广阔。为了探索低成本的黑水虻饲养方法,将经菌株降解纤维处理的秸秆废弃物颗粒与餐厨垃圾或猪粪按不同体积比混合饲喂黑水虻幼虫。结果表明,秸秆废弃物和餐厨垃圾体积比为1∶1黑水虻幼虫体质量(平均113.4 mg/头)增加较好;秸秆废弃物和猪粪体积比为1∶1饲喂黑水虻幼虫,体质量(平均26.75 mg/头)增加效果较差,秸秆废弃物与猪粪按体积比3∶1饲喂效果最差(平均体质量23.55 mg/头)。秸秆废弃物与餐厨垃圾按体积比1∶1混合饲喂黑水虻幼虫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比例黑水虻幼虫处理鸡粪对黑水虻幼虫生长性能和虫沙肥料的影响,选择150日龄新鲜蛋鸡粪(各处理均为100 g),在人工气候培养箱中设置14组不同初始投放条数密度的3日龄黑水虻幼虫(0、50、100、…、1 000条,分别表示为T0、T50、T100、…、T1000),对黑水虻幼虫生长性能及营养成分和鸡粪营养物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50组与T100组黑水虻幼虫生长性能显著高于其他幼虫处理组(P0.05),其中T50组和T100组每条幼虫鲜质量分别可达134.70 mg和98.47 mg,干物质含量分别可达37.49%和34.61%。T100~T1000组虫沙含水率显著低于新鲜鸡粪组(CK)、无虫组(T0)和T50组(P0.05);虫沙pH总体偏碱性,幼虫处理组pH均高于CK组,只有T100组pH为8.48,符合《有机肥料》(NY 525—2012);虫沙粗蛋白含量幼虫处理组显著低于CK组和T0组(P0.05),T350组虫沙粗蛋白含量最低,仅为7.32%,T50~T1000组虫沙类腐植酸含量显著低于CK组和T0组(P0.05);CK组虫沙类胡敏酸含量显著高于T50和T100组,而T50和T100组虫沙类胡敏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幼虫处理组(P0.05),并且其他幼虫处理组虫沙类胡敏酸含量接近于0;T50和T100组虫沙各重金属含量均符合《有机肥料标准》。研究表明,T100组即100条黑水虻幼虫与100 g鸡粪的比例满足了幼虫和虫沙的需求,幼虫具有更高水平的生长性能及营养成分,虫沙被黑水虻幼虫充分利用后仍保留较多有利于提高植物品质的类腐植酸和类胡敏酸,其中pH、有机质、总养分含量及重金属含量均满足我国《有机肥料》(NY 525-2012),对虫沙进行再加工可生产出商品有机肥料,因此T100组是黑水虻幼虫高效处理鸡粪的合理比例,有利于指导黑水虻幼虫的饲养管理,高效地针对蛋鸡粪实现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发酵猪粪与新鲜猪粪对黑水虻转化率的影响,并对新鲜猪粪饲养的黑水虻幼虫及虫沙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发酵猪粪与新鲜猪粪对黑水虻转化率的影响不显著。新鲜猪粪饲养的黑水虻幼虫粗蛋白及粗脂肪的含量分别为40.2%和33.7%,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及脂肪酸。转化后残渣的有机质含量为71.88%,总氮含量为2.32%,总磷(以P2O5计)含量为5.19%,总钾(以K2O计)含量为1.25%,p H为7.3,符合有机肥料标准。  相似文献   

7.
餐厨垃圾中的肉类成份的利用是其资源化利用的一个难点。本研究利用黄粉虫幼虫杂食性特性,以猪肉、鸡肉、鱼肉三种肉类,与麦麸混合饲喂黄粉虫幼虫,分别探究了三种肉类作为饲料原料制备黄粉虫配方饲料的最佳配比及黄粉虫幼虫对三种肉类转化效率。结果表明:(1)猪肉、鸡肉、鱼肉可作为配方饲料原料的最佳占比均为30%。(2)200头黄粉虫9龄幼虫可处理猪肉配方饲料3.45 g/d可转化黄粉虫虫干0.97 g、虫粪沙2.07 g;处理鸡肉配方饲料3.51 g可转化黄粉虫虫干0.95 g、虫粪沙2.11 g;处理鱼肉饲料配方3.51 g可转化黄粉虫虫干1.02 g、虫粪沙2.18 g。(3)最佳饲料配比条件下,肉类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有猪肉组(14.25%±1.48%)鸡肉组(8.37%±0.55%)鱼肉组(5.87%±0.85%)。上述结果表明,猪肉、鸡肉、鱼肉均可适量替代麦麸作为黄粉虫幼虫饲料原料,这为餐厨废弃物中肉类以及病死畜禽的资源化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氰氟虫腙对甜菜夜蛾幼虫防治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冬生  袁永达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572-8573
[目的]明确氰氟虫腙防治甜菜夜蛾的效果;探索氰氟虫腙与顺式氯氰菊酯或溴虫腈混用的前景。[方法]试验1设24%氰氟虫腙SC216、252、288、504gai/hm^2;10%除尽SC75g ai/hm^2及清水对照6个处理。试验2设9个处理,在试验1处理的基础上增加15%安打SC36g ai/hm^2;24%氰氟虫腙SC216g ai/hm^2加10%高效灭百可EC15gai/hm^2和24%氰氟虫腙SC216gai/hm^2加10%除尽Sc15gai/hm^2 3个处理。药后调查幼虫密度,计算防治效果。[结果]与对照相比,氰氟虫腙处理明显减低了甜菜夜蛾幼虫的密度。在初龄幼虫高峰期,按252-504gai/hm^2的剂量喷雾防治甜菜夜蛾幼虫,药后3d的防效可达到90%左右,持效期达到10d。氰氟虫腙与顺式氧氰菊酯和溴虫腈混用可提高对甜菜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结论]氰氟虫腙可以推广用于甜菜夜蛾的防治,适宜使用剂量为252-504g ai/hm^2;氰氟虫腙与溴虫腈混用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人工饲养黑水虻幼虫最佳食物的构成,试验初始与终末分别测定每组黑水虻幼虫的体重、体长、体宽和体高,探讨饲养基质中牛粪与麸皮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黑水虻幼虫的体重、体长、体宽、体高、日增重、虫体长宽比等发育指标随牛粪含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牛粪含量超过80%时,黑水虻幼虫生长发育相对较慢。因此,70%的牛粪麸皮混合饲料添加量较为适宜,饲养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餐厨垃圾与鸡粪饲养黑水虻幼虫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考察不同餐厨垃圾和鸡粪配比饲养黑水虻的效果,以提高黑水虻产量。结果表明,当鸡粪:餐厨垃圾为1∶1.5时,黑水虻幼虫的产量最大,净增重量为751 g,黑水虻平均单头重为0.236 g,饲料的转化率最高为38.5%,料虫比最小为5.99,饲料减量率为66.3%。由此可见,通过餐厨垃圾和鸡粪的配比饲养黑水虻具有较好的转化产出。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畜禽粪便经黑水虻转化前后碳、氮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利用7日龄黑水虻幼虫转化猪粪和鸡粪,进行转化前后碳、氮相关指标测定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黑水虻对猪粪和鸡粪的转化率分别为8.36%和10.42%,猪粪转化后有机碳和C/N分别升高了5.86%和47.64%,鸡粪转化后有机碳和C/N分别下降了11.67%和4.68%,两者的溶解性有机碳、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显著降低。黑水虻转化后,猪粪和鸡粪中分别有18.93%和10.49%的碳及31.42%和32.58%的氮被幼虫吸收利用,74.83%和57.43%的碳及43.71%和60.25%的氮保留在虫粪中。相比转化前的畜禽粪便,虫粪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明显增加,其中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是猪粪、鸡粪和两组虫粪的优势菌门。黑水虻转化后,粪便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向着降解蛋白质和脂肪方向演变,鸡粪源虫粪中分解纤维素的菌群丰度高于新鲜鸡粪,且主要来自于厚壁菌门,猪粪源虫粪中分解纤维素的厚壁菌门丰度下降,但放线菌门中木质素降解菌丰度上升。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显示两组虫粪中ABC转运蛋白、氨基酸生物合成和碳代谢功能基因丰度最高,且鸡粪源虫粪中的代谢基因丰度要高于猪粪源虫粪。研究表明,黑水虻幼虫对鸡粪的转化效率高于猪粪,转化后猪粪、鸡粪中碳、氮大部分转入虫粪,部分转入虫体,部分损失,其中鸡粪中的碳损失高于猪粪,而猪粪氮损失高于鸡粪。猪粪转化后有机碳和C/N提高,鸡粪转化后有机碳和C/N降低,而两者的溶解性有机碳、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都降低。黑水虻转化显著改变了猪粪和鸡粪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加了有机物降解菌的丰度,增强了粪便中微生物的碳、氮代谢。  相似文献   

12.
红松籽油调节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红松籽油对老龄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22月龄Wistar 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雌雄各半)空白对照组,高脂对照组和三个松籽油处理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饲喂高脂饲料,同时,3个松籽油处理组分别饲喂2.0g/kg.d 、4.0g/kg.d、8.0g/kg.d 剂量的松籽油,连续饲喂8周,每周称量1次各组平均体重.饲喂4周后,取尾血,测定血清中的血脂和血糖(Blood Glucose).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组总胆固醇(TC)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表明高脂模型建立成功.松籽油处理对大鼠体重增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与高脂对照组比较,松籽油处理组血清BG、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显著差异(P>0.05),而4.0g/kg.d 剂量组可以明显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TG)的含量(P<0.05),但8.0g/kg.d 剂量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与高脂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结论红松籽油具有一定调节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不同有机物饲料对黑水虻幼虫生产性能及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以餐厨有机固渣、麸皮、苜蓿粉、玉米粉、烘干鸡粪等5种单一原料或其组合作为黑水虻幼虫饲料进行饲养,测定饲料、黑水虻幼虫、粪的营养成分,并比较分析各组黑水虻幼虫外观品相、生长性能、营养成分等的差异。结果表明:用餐厨有机固渣饲养的黑水虻幼虫粗蛋白(43.6 g·100 g-1干基)、粗脂肪(28.4 g·100 g-1干基)、盐分(3.5 g·100 g-1干基)含量最高,高于以麸皮、50%麸皮+30%苜蓿粉+20%玉米粉、75%餐厨有机固渣+25%麸皮、烘干鸡粪、64%烘干鸡粪+36%麸皮饲养的黑水虻,且同等喂料量下昆虫转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虫体大、外观品相好,幼虫发育时间较短。综上,用不同有机物喂养的黑水虻幼虫营养成分不同,餐厨有机固渣饲养的黑水虻幼虫营养更为丰富,具有较高的饲料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室内饲喂试验表明 ,苦豆子胰蛋白酶抑制剂对棉蚜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以含 35 0μg/ ml苦豆子胰蛋白酶抑制剂的 2 5 %蔗糖液饲喂棉蚜 ,6天后棉蚜校正死亡率达 5 5 .9% ;以132μg/ ml的浓度涂油菜叶片饲喂大菜粉蝶三龄幼虫 3天 ,至第 5天幼虫死亡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但体重显著低于对照 ;用 0 .115 μg/头的剂量饲喂四龄八字地老虎幼虫 ,死亡率为 19.6% ,对体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川楝素引致菜青虫中毒症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楝素具有一定的拒食活性,不同浓度处理可因影响试虫的取食反应、进食速度而表现出不同的中毒症状。快速取食或高剂量注射(5μg/头)可使试虫麻痹、昏迷,并引致中肠发生病理变化。较低剂量(0.5~1μg/头注射,100~300μg/mL饲喂)处理或缓慢进食使幼虫化为畸形虫体。其中毒症状较为复杂且有别于常规杀虫剂。  相似文献   

16.
饲喂复合化学处理大麦秸颗粒对泌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15mm筛孔粉碎后加入2.5%尿素和5.0%Ca(OH)2复合化学处理剂并压成直径为32mm的大麦秸颗粒替代产奶量为29.2kg/头·d泌乳牛日粮中的东北羊草,并补加适量微量元素。大麦秸经复合化学处理后,细胞壁含量下降了7.44个百分点,粗蛋白含量提高了1倍,体外有机物消化率从44.80%提高到64.60%,已高出东北羊草和玉米青贮的水平。泌乳牛对复合化学处理大麦秸颗粒和东北羊草的采食量分别为3.95kg/头·d和3.84kg/头·d,无显着差异(P>0.05).饲喂处理大麦秸颗粒组泌乳牛的产奶量在整个试验期内比饲喂东北羊草的对照组高1.24kg/头·d,但无显着差异,而试验第2个月泌乳牛的产奶量试验组显着高于对照组2.21kg/头·d(P<0.05).试验组泌乳牛的乳脂率和乳糖含量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但乳蛋白含量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种类饲料、饲养密度对大麦虫体重、死亡率、化蛹率和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龄幼虫期,采用饲料F(麦麸+大豆粉+玉米粉+鱼粉),当饲养密度为0.5~2.0头/cm2时,大麦虫幼虫生长发育好,其饲喂大麦虫幼虫的体重和死亡率与其他组差异显著;老熟幼虫期,采用饲料F(麦麸+大豆粉+玉米粉+鱼粉),当饲养密度为0.5~1.0头/cm2时,大麦虫生长发育效果最好,其饲喂大麦虫老熟幼虫的化蛹率和蛹重与其他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干燥黑水虻虫粉替代育肥猪饲料中豆粕、鱼粉等蛋白质原料的可行性,以黑水虻干燥虫粉为原料,选择18头3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3组(按照等能等氮配方设计,试验Ⅰ组将饲料中豆粕等蛋白质原料用25 kg鱼粉替代,试验Ⅱ组将试验Ⅰ组中的鱼粉用25 kg干燥黑水虻虫粉替代,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正试期28 d,计算各组育肥猪的平均日增质量、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F/G),收集粪便并用内源指示剂法测定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消化率,试验结束时采集血清并检测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Ⅱ组平均日增质量分别增加19.58%和4.27%,料重比分别降低9.76%和3.14%,各组间平均日增质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粗灰分消化率均显著降低;各组间干物质、粗蛋白和粗脂肪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各组间白蛋白、球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按照等能等氮配方设计,育肥猪日粮中用干燥黑水虻虫粉等量替代豆粕、鱼粉等蛋白质原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利用黑水虻转化餐厨垃圾并生产饲料蛋白已经成为餐厨垃圾处理的重要途经。为了评估黑水虻养殖过程中气体排放对环境的影响,采用气体动态吸收采集方法考察不同初始物料含水率、碳氮比(C/N)对黑水虻幼虫转化餐厨垃圾过程中NH3、温室气体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初始物料含水率、C/N均可明显抑制NH3的释放,NH3的总释放量最高分别可降低53.71%、61.95%。物料含水率、C/N对CH4、N2O释放的影响较小,不同养殖条件下的CH4、N2O释放量均较低。CO2的释放速率与虫体生长发育紧密相关,当C/N为20.00时,CO2的释放速率峰值可达(3 242.69±67.09) mg/h。从虫体生长角度看,当物料含水率为70%、C/N为10左右时更有利于幼虫生长,最佳条件下的总虫质量可达(1.16±0.01) kg,与C/N为30.00的处理组相比,总虫质量提高了70.59%,幼虫粗蛋白、粗脂肪含...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检测日粮维生素A缺乏延续时间对生长牛脂肪沉积部位的影响。60头平均体重为(218.4±6.55)kg的荷斯坦牛,饲喂水分含量高的玉米基础日粮。试验设3个处理:①维生素A的添加水平为2 200 IU·kg~(-1)干物质(对照组);②屠宰前243 d不添加维生素A(LR组);③屠宰前131 d不添加维生素A(SR组),在前期的112 d饲喂对照组日粮。试验牛在243 d屠宰。试验牛单栏饲喂,自由采食。在第1,112,243 d,从颈静脉采集血样,分析血清维生素A。屠宰后采集胴体样,分析其组分。采集皮下脂肪样,分析脂肪酸组分。在肌肉和皮下蓄积脂肪组织采集脂肪样,分析脂肪细胞大小和密度。维生素A缺乏对生长性能(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和重料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243d,LR组,脂肪细胞中肌肉脂肪含量比SR组和对照组高33%(P<0.05),分别为5.6%,3.9%,4.2%。维生素A缺乏对背膘脂肪厚度和前胸脂肪(KPH)百分比没有影响。各处理间,屠体重、可食屠体的组分和产量相近(P>0.10)。与对照组相比,LR组和SR组肝脏维生素A显著减少(P<0.01),分别为44.7,21.2,25.2μg·g~(-1)。在243 d,LR组和SR组血清维生素A浓度相近,都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分别为21.2,25.2,36.9μg·dL~(-1)。在112 d和243 d,维生素A缺乏对肌肉脂肪细胞构成(每平方毫米脂肪细胞数和脂肪细胞平均直径)没有影响(P>0.10)。结论:维生素A缺乏243 d,肌肉脂肪百分比增加,对皮下脂肪、内脏脂肪沉积、生长性能和屠体重没有影响;育成期结束时的131 d,缺乏维生素A对荷斯坦牛脂肪沉积部位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