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铜催化芳基卤代物与含氮化合物的偶联反应在当代有机合成中是极其重要的构建C-N键的方法。该研究通过溶剂热法制备片状、开口球及闭口球的纳米铜。对纳米铜催化C-N偶联反应体系进行优化改进,最佳反应条件为5 mol%催化剂、以氢氧化钾为碱、在二甲亚砜中反应24 h,最后在室温无配体条件下拓展了纳米铜催化C-N偶联反应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废弃羽毛水解的复合氨基酸与铜螯合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 ,复合氨基酸与铜螯合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反应的 p H和配位比 ,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反应的时间和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另外 ,通过 L16( 4 5)正交试验 ,分析得出复合氨基酸铜螯合物的合成条件为 :反应时间 40 min,反应温度 40℃ ,复合氨基酸与铜的配位比为 2∶ 1,最适 p H为 5  相似文献   

3.
在室温条件下通过固相反应合成了烟酸铜螯合物,考察了铜源、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对合成产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为:以醋酸铜为铜源,反应时间3h,醋酸铜:烟酸(摩尔比)=1∶2.采用摩尔电导、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X-射线粉末衍射光谱对所合成的螯合物进行了表征.抑菌实验表明该螯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  相似文献   

4.
在浓硫酸催化下,以邻硝基苯酚、邻氨基苯酚、甘油为原料,用Skraup法催化合成了8-羟基喹啉。探讨了邻氨基苯酚和邻硝基苯酚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反应条件为:邻硝基苯酚与邻氨基苯酚物质的量比为1.2∶2,催化剂浓硫酸用量为4.5 m L,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2.5 h,8-羟基喹啉的产率可达70%。8-羟基喹啉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油炸食品中铝的含量,测定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适合于油炸食品中铝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二苯醚是一种重要的农药中间体,通过W/O微乳法,制备出形貌均一的球状纳米CuI,并应用于催化C-O交叉偶联反应中,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合成了具有优良产率的二苯醚类化合物,该方法可在今后的农药合成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三乙胺与四氢呋喃混合溶剂中,邻乙炔基苯酚与E-1,2-二碘烯烃在醋酸钯及碘化亚铜的作用下,首先在室温下反应15 h,然后在100℃左右继续反应,采用一锅法合成了4种2-炔基苯并呋喃化合物,该方法条件温和且产率较好,产物结构经由NM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7.
以铜交换磷钨酸为催化剂,以异戊酸和异戊醇为原料,考察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带水剂用量等因素对高效催化合成异戊酸异戊酯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酯化反应工艺.研究表明,铜取代的磷钨酸催化剂显示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在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15∶1、催化剂用量为异戊酸质量的6.5%、带水剂用量为8 mL、反应时间为2.5 h的条件下,异戊酸异戊酯产率最高为98.1%,与模型预测值(98.8%)基本相符.优化条件下磷钨酸铜催化酯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_a=51.71 kJ/mol.  相似文献   

8.
在三乙胺与四氢呋喃混合溶剂中,邻乙炔基苯酚与E-1,2-二碘烯烃在醋酸钯及碘化亚铜的作用下,首先在室温下反应15h,然后在100℃左右继续反应,采用一锅法合成了4种2-炔基苯并呋喃化合物,该方法条件温和且产率较好,产物结构经由NM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9.
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经历了第一代无机态矿物盐类(如硫酸锌、硫酸铜和亚硒酸钠等)、第二代有机态矿物盐类(如柠檬酸锌和葡萄糖酸铜等)及第三代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盐类(如赖氨酸铁、蛋氨酸铜和赖氨酸硒等)的发展历程.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是由氨基酸或短肽物质与微量元素通过化学方法螯合而成的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具有改善金属离子在体内的吸收和利用、防止微量元素形成不溶性物质以及一定的杀菌和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对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和抗应激能力等方面的效果十分明显,尤其是在奶牛生产中,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过瘤胃功能,直接以氨基酸螯合物的完整形式进入小肠被吸收、代谢,吸收率是无机盐的2~6倍,从而能满足奶牛对微量元素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交叉脱氢偶联(cross-dehydrogenative-coupling,CDC)反应机理及条件,寻求一种新的合成方法,最终实现酰胺与N-甲基吡咯烷酮sp3 C-N官能化反应.【方法】根据酰胺与N-甲基吡咯烷酮sp~3C-N官能化反应的反应机理和反应路径,对该反应可能的催化剂AgNO_3,FeCl_3,CuCl_2,CuCl,NiSO_4·6H_2O,Fe_2(SO_4)_3·xH_2O,SnCl_2·2H_2O,CuI,BiCl_3,CoCl_2·6H_2O及氧化剂TBHP,Ca(ClO)_2,K2S_2O_8等化合物进行了筛选,同时优化了反应条件.【结果】最佳催化剂为AgNO_3,氧化剂为K_2S_2O_8,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75℃,反应时间4h,溶剂为体积分数50%的乙腈水溶液.合成了6种不同的酰胺衍生物,它们的产率在64%~75%之间.用核磁1 H谱和红外光谱鉴定合成新化合物的结构,表明这些化合物都是酰胺与N-甲基吡咯烷酮反应的主产物.【结论】该方法是一种实现交叉脱氢偶联(cross-dehydrogenative-coupling,CDC)反应的高效绿色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反-3-苯基-1-碘-1-丙烯-3-醇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甲酰氯和乙炔为原料 ,经三步反应合成出前列腺素的 1个新型中间体化合物反 - 3-苯基 - 1-碘 -1-丙烯 - 3-醇。通过对其反应条件的研究 ,首次用苯甲酰氯和乙炔在三氯化铝作用下合成出反 - 3-苯基 - 1-氯 - 1-丙烯 -3-酮 ;并发现用二氯甲烷作介质在 2 0~ 2 5℃下的反应产率 ,比用四氯化碳作介质在 4 0~ 4 5℃下的反应产率约高7%。通过对反 - 3-苯基 - 1-氯 - 1-丙烯 - 3-酮的卤素交换和还原条件的研究 ,发现其在丙酮介质中与 Na I反应 ,几乎定量的转换成反 - 3-苯基 - 1-碘 - 1-丙烯 - 3-酮 ,继而用 L i Al H4 可在 0~ 5℃将其还原得到反 - 3-苯基 - 1-碘 - 1-丙烯 - 3-醇。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以酚菌酮、氯化铜和氨水为主要原料,合成了酚菌酮铜络合物,收率97.6%;采用生长速率法(平皿法)研究酚菌酮铜络合物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酚菌酮铜络合物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有较高的毒力,使用浓度以400~500mg/L为宜。  相似文献   

13.
由山苍子油合成假性紫罗兰酮和紫罗兰酮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探讨了以山苍山油为原料,在微波辐射下,合成假性紫罗兰酮和紫罗兰酮的条件;筛选了获得假性紫罗酮和紫罗兰酮较高产率的复合催化剂,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微波促进催化合成技术,可以使柠檬醛与丙酮的醇醛缩合反应的时间缩短4 ̄8产率提高12%以上,所得产物经IR和GC等方法测定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14.
以己酸为原料,经六步合成出标题化合物。对于中间体——3-苯基-3-羟基-1-辛炔(Ⅳ)。设计了两条不同的合成路线,即由乙炔基锂或乙炔基溴化镁与酮反应高产率地合成出(Ⅳ)。研究了二氢吡喃和三甲基氯硅烷保护(Ⅳ)的反应条件。最后,利用三正丁基锡烷为氢化剂,碘为卤化剂,由3-苯基-3-三甲硅氧基-1-辛炔以93.2%的产率立体专属性地合成出标题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张玲  凌心  安琳  薛运生  郑友广  贾根光  史豪  刘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9):5073-5075,5077
[目的]用微波法合成Nδ-保护鸟氨酸。[方法]以L-鸟氨酸盐酸盐为原料,与碱式碳酸铜反应得到L-鸟氨酸铜络合物,在δ-氨基上分别引入苄氧羰基、叔丁氧羰基、芴甲氧羰基、乙酰基和邻苯二甲酰基,得到了Nδ-保护鸟氨酸铜络合物,微波辐射下用EDTA-2Na脱去铜离子,得到了Nδ-苄氧羰基鸟氨酸、Nδ-叔丁氧羰基鸟氨酸、Nδ-芴甲氧羰基鸟氨酸、Nδ-乙酰基鸟氨酸和Nδ-邻苯二甲酰基鸟氨酸5个Nδ-保护鸟氨酸。探讨了微波辐射功率、时间及投料比对脱铜反应的影响。[结果]脱铜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Nδ-保护鸟氨酸铜络合物)∶n(EDTA)=1∶1.1~1∶1.2,微波辐射功率为250~300 W,反应时间为4~6 min,收率分别为93.2%、86.2%、88.7%、86.3%和86.4%(以Nδ-保护鸟氨酸铜络合物计)。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和1H NMR确证。[结论]该合成工艺对环境友好、简便、高效,产物收率与纯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微波法合成N^δ-保护鸟氨酸。[方法]以L-鸟氨酸盐酸盐为原料,与碱式碳酸铜反应得到L-鸟氨酸铜络合物,在δ-氨基上分别引入苄氧羰基、叔丁氧羰基、芴甲氧羰基、乙酰基和邻苯二甲酰基,得到了N^δ-保护鸟氨酸铜络合物,微波辐射下用EDTA-2Na脱去铜离子,得到N^δ-苄氧羰基鸟氨酸、Nδ-叔丁氧羰基鸟氨酸、N^δ-芴甲氧羰基鸟氨酸、N^δ-乙酰基鸟氨酸和N^δ-邻苯二甲酰基鸟氨酸5个N^δ-保护鸟氨酸。探讨了微波辐射功率、时间及投料比例对脱铜反应的影响。[结果]脱铜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N^δ-保护鸟氨酸铜络合物)∶n(EDTA)=1∶1.1~1∶1.2,微波辐射功率为250~300W,反应时间为4~6min,收率分别为93.2%、86.2%、88.7%、86.3%和86.4%(以N^δ-保护鸟氨酸铜络合物计)。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和1HNMR确证。[结论]该合成工艺对环境友好、简便、高效,产物收率与纯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17.
以邻羟基苯乙酮与碳酸二甲酯为原料,氢化钠为缩合剂合成4-羟基香豆素。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原料物质的量之比对4-羟基香豆素的影响,结果表明3因素中反应温度对4-羟基香豆素的影响最大,原料物质的量之比的影响最小,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1.0 h、原料物质的量之比n邻羟基苯乙酮∶n碳酸二甲酯∶n氢化钠=1.0∶2.0∶1.0、反应温度120℃。在该条件下4-羟基香豆素的产率可达86.6%。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甘氨酸螯合铜的合成条件。[方法]以甘氨酸为原料,对甘氨酸螯合铜的反应条件进行探讨,研究反应液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螯合反应的影响。[结果]在反应液pH值较低时,产物吸光度随着pH值的增加而增加,当反应液pH值达到7以后,吸光度变化不明显,说明pH值为7时,反应进行完全;当反应温度低于50℃时,产物吸光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时间对反应影响不大,为了便于操作,选择反应时间30min。用有机溶剂沉淀法可制得高纯度的甘氨酸螯合铜,并可用红外光谱法对产品进行确认。[结论]确定了甘氨酸螯合铜合成的最佳条件:反应液pH值为7,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0min。该反应条件下,甘氨酸螯合铜的产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苯酞开环反应的因素和优化反应条件。方法以乙醇钠与对羟基苯乙酸为原料合成亲核试剂二钠盐,其进攻苯酞发生开环反应。考察合成亲核试剂所用碱、苯酞加料方式、反应溶剂及温度的影响。结果以乙醇钠作碱,分步加料,DMAC作溶剂,166℃回流条件下反应3h,产率达78%以上,结构经1 H-NMR确认。结论在优化条件下,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产率。同时,根据实验结果,推断出了苯酞的开环位置和可能的开环机理。  相似文献   

20.
以2,6-二甲基溴苯为起始原料,通过KMnO4氧化、SOCl2酰化,制得2-溴间苯二甲酰氯.2-溴间苯二甲酰氯与重氮甲烷反应,顺利合成了2,6-二(2-溴乙酰基)溴苯.方法简洁,合成条件较温和,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