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也是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重要内容,做好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工作,对开展耕地质量建设、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夷陵区始终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量质并举,聚焦耕地质量建设提升,2019年以来新建高标准农田12.75万亩,投入各级资金2.34亿元。本文介绍了夷陵区现有耕地质量现状,分析总结了限制耕地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耕地地力保障和升级耕地质量评价体系的具体做法,供农田建设和耕地保护系统的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耕地质量直接关乎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根基在保护好耕地,根本在确保产能,因此,提升耕地质量至关重要。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资源匮乏是基本的土地国情,自1998年以来,我国开展的一系列土地整治工作对保障耕地数量和提升耕地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今后耕地数量日益紧缺的严峻形势,开展高标准农田整治工作迫在眉睫。大规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既能缓解农田数量的紧张,又能提升农田的产出和农产品质量,确保我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增产能力持续提升,牢牢守好13亿人的"饭碗"。  相似文献   

3.
耕地地力评价是根据所在地区特定气候区域以及地形地貌、成土母质、土壤理化性状、农田基础设施等要素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揭示耕地潜在生产能力的高低。通过耕地地力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大兴安岭地区岭南生态农业示范区(以下简称岭南)的耕地质量现状,为合理调整农业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近日要求各地学习贯彻《江苏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从四方面坚持不懈抓好耕地质量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升耕地产出能力,努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扎实开展耕地质量建设编制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中长期规划。围绕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目标,积极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实施土地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等级的影响及灌排条件等各指标的贡献,以位于淮北平原的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为研究区域,基于ArcGIS、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软件平台,运用特尔斐法进行相关指标权重及隶属度的确定,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等级的影响及灌排评价指标的贡献。结果表明,项目区内高标准农田建设前平均耕地质量等级为4.01,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平均耕地质量等级提升至2.93,耕地质量等级提升1.08,区域内低产田全部消除。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灌溉能力为充分满足和满足的耕地面积占比分别增加7.91、19.64个百分点,灌溉能力提升使耕地质量综合等级提升0.25;排水能力为充分满足和满足的耕地面积占比分别增加35.13、27.33个百分点,排水能力提升使耕地质量综合等级提升0.31。研究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改善了灌排条件,使项目区内低产田全部消除,高产田面积占比明显增加,提升了耕地质量等级,其中灌排指标对耕地质量等级提升的作用最大,贡献率达51.85%。  相似文献   

6.
以上海郊区区(县)域内耕地资源为研究对象,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农田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农田水利、土壤污染、农业生产基本情况等进行统一管理和实时查询,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实时掌握全市耕地地力及质量状况,为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壤利用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溧阳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溧阳市整体农田土壤质量较好,建议埭头镇、溧城镇、南渡镇等地土壤环境质量等级属3级的农田改种其他非食用农产品,同时加强耕地的修复与改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对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的耕地质量开展等级调查评价。杨凌示范区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进行耕地质量监测调查与评价工作,合理布设监测点,将监测调查和检测数据结果作为基础,在完成杨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的同时建立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数据库。文章分享了杨凌区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的主要做法,在总结分析基础上,对提升耕地质量提出开展土壤培肥、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等相关建议,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9.
耕地质量建设是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河北省望都县为例,从土壤肥力、耕作田块条件、农田水利设施条件、耕作便利条件和农田防护保障水平等5个方面选取13个指标,借助GIS技术提取各评价指标的空间属性数据,运用多因素加权综合评价法和因素组合法,对研究区域做出耕地质量评价与耕地质量建设分区。结果表明,望都县耕地质量等级划分为4个级别,1、2级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36.42%和30.56%,表明望都县耕地质量总体上相对优质;3、4级地共占区域总耕地面积的33.02%,耕地质量提升潜力空间较大。望都县耕地质量建设分区可划分为高标准农田主导型、农田水利路网主导型和农田路林主导型3种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7.47%、39.86%和52.67%。本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为太行山山前平原区耕地质量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耕地质量的重要举措。绿色农田建设注重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是以提升农业绿色发展和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功能提升、耕地质量保护、生态涵养修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田园生态改善有机融合,实施“绿色”建设,充分发挥农田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本文总结归纳了平湖市绿色农田建设和管理的成功做法和建设成效,以期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绿色农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农家致富》2012,(1):49
为了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近期,江苏省颁布《江苏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治、滩涂盐碱地改良、灾毁耕地恢复、退化  相似文献   

12.
数字     
<正>8000万亩农业农村部狠抓建设任务落实,推动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任务落地,2019年全国预计完成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评估数据显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耕地质量能够提升1到2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0%到20%,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  相似文献   

13.
摘[ ]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针对当前等级低的耕地,通过工程措施,对其灌排、土壤、道路等农业生产条件进行改善,从而使耕地质量得到提升,或是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改造,把旱地改造为水浇地的整治活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即保障了耕地面积不减少,同时也提高了我国优质耕地资源保有量,借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了耕作区种植条件,不仅提高了耕地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增收,助推乡村振兴。文章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粮食产能和综合效益的影响,为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提供必要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是确保农业优质、高产、高效的生态基础.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过去近20年,现耕地地力状况和环境质量状况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尤其是受二、三产业污染,土壤酸性化趋势严重,部分农田重金属含量超标,既制约土地生产力的提高,又影响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迫切需要对耕地进行修复.通过开展耕地质量监测、耕地质量调查与农田环境评价,研究开发和试验推广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农业资源化利用、耕地修复与改良综合技术,以有效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耕地退化,保护和恢复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耕地资源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大力推进耕地质量提升项目建设对于耕地的合理布局、进一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粮食产量有着重要作用.该研究选择7个区域耕地质量提升项目为对象,使用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和投入-增值效益评价体系2种方法评价耕地质量提升项目的效益,分析耕地质量提升项目综合效益和增值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我国现统计的耕地资源中,大部分均是产值不高的中低产田,且普遍存在着使用不充分、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差等情况。因此,加強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合理制定耕地布局、优化农田基础设施对于提升粮食产量与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该文选择了蚌埠市高标准基本农业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使用合理科学的统计方法计算出蚌埠市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综合分值,分析了蚌埠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正>良田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而我国耕地正在呈现数量刚性减少、质量总体下降的趋势。一方面,我国耕地总量年均减少约1000万亩,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另一方面,耕地质量总体不高,中低产田占三分之二、耕地水资源利用率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这正是高标准农田建设要应对的问题。随着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内的一系列耕地质量提升工程的实施,我国开启了由耕地数量保护向质、量"双保"并重转变的道路,同时也极大地带动了农田基础设施环境的改善。如田  相似文献   

18.
湖溪镇坚持科技引领,合理设计基础设施改造、耕地质量提升、绿色种养模式推广和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建设模块,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首要目标,以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绿色生态转型为主线,以加强农田基础建设、提升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农田整体“智治”(如智能监管体系、结合GIS地图展示智能设备(气象监测、虫情监测、病害监测、杀虫灯、视频监控等物联网设备)为主要内容,科技赋能,将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生态涵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田园生态改善有机融合,形成集科技应用、种植制度创新、社会化服务、融合发展于一体的绿色农田建设综合体,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旅融合、带动农民就业,打造高效生态绿色农田湖溪镇样板。  相似文献   

19.
灰色关联分析在土地复垦耕地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湖南省邵阳市5个土地复垦项目,针对实施土地复垦工程对耕地质量所造成的影响,综合考虑土壤生产力、土壤环境和农田生产建设三方面因素,采用灰色关联法对复垦耕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个项目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生产力指标上,农田基本建设因素则能提高耕地综合质量.洞口县岩口乡土地复垦项目耕地质量恢复最好,洞口县山门镇土地复垦项目恢复最差,绥宁县枫木团乡土地复垦项目、双清区渡头桥镇土地复垦项目和邵东县牛马司镇土地复垦项目居中.该方法步骤严谨简便,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20.
根据敦煌市农业生产实际和农田耕地质量现状,提出该市地力综合培肥技术要点,并对实施地力综合培肥技术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进行阐述,以期对提高敦煌市农田质量水平起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