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在黑龙江省八五八农场制约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仍是稻瘟病和褐变穗,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是水稻褐变穗近年来有越来越重发生仅次于稻瘟病的趋势。水稻褐变穗主要是交链孢霉菌和附球霉菌感染,该病害田间发生主要集  相似文献   

2.
2%加收米水剂在水稻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友谊农场种植水稻多年,水稻稻瘟病的生理小种发生了变化,对常规的防治药剂产生了一定的抗性,达不到理想的防效。所以水稻综合病害呈现加重的趋势,并且多种病害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水稻稻瘟病、鞘腐病、褐变穗、纹枯病等相互作用。病害是否大面积发生主要看天气是否适合,如果在孕穗期、抽穗期、齐穗期出现持续性大雾,高温、  相似文献   

3.
水稻稻瘟病、叶鞘腐败病及褐变穗是目前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是近两年水稻穗颈瘟发生尤为严重,叶鞘腐败病和褐变穗呈上升趋势。为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减轻因病害造成水稻减产损失程度,2006年八五四分公司水稻试验站针对这几种病害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垦区水稻面积的不断扩大,水稻病害的发生面积也在增加,如水稻稻瘟病、水稻褐变穗等病害,直接影响水稻产量和米质。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和防治水稻病害,目前垦区大部分农场都使用飞机航空作业对水稻病害进行大面积有效防治,近3年来防治面积已累计达到100万hm2,收到了很  相似文献   

5.
试验名称:多抗霉素防治水稻中后期病害效果试验作物:水稻 防治对象:稻瘟病、鞘腐病、褐变病 试验药剂:3.5%多抗霉素 试验承担单位:黑龙江省红旗岭农场水稻试验站 试验地点:红旗岭农场水稻试验站 试验技术负责人:刘自圣 试验参加人:陈静、赵君敏、杜守奎 委托单位:红兴隆分局农业处 报告完成日期:2010年10月11日 1试验条件 1.1试验作物和品种 水稻、垦稻20. 1.2耙标生物 稻瘟病、鞘腐病、褐变穗. 1.3环境条件 1.3.1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设在红旗岭农场八队四号地.土壤类型白浆土有机质含量4.65%,PH值6.25.前茬作物水稻.  相似文献   

6.
齐丽 《北京农业》2014,(33):134
水稻“褐穗”百姓习惯称为“黑穗”,由几种不同病菌感染而成。目前,在水稻生产中,百姓最为头痛的病害要数水稻立枯病和水稻稻瘟病,被人们视为水稻“癌症”级病害。可是最让稻农发晕的是水稻“褐穗”病,田间既表现部分颖壳呈现褐色即“褐穗”的相同点,又有症状和部位的不同之处,往往几种病菌相伴发生,不仔细观察,肉眼很难确定病害种类,如果在显症后进行防治,则会贻误预防的最佳时期,褐穗无法恢复正常,往往只能控制蔓延和再侵染。但是,如果广大稻农了解“褐穗”发病原因,在防治稻瘟病的同时,几乎不用增加成本,有目的地优化栽培管理和选择适当药剂,根治水稻“褐穗”不是一件难事。  相似文献   

7.
在水稻拔节初期施用广大黄金甲与常规施肥的大田进行对比试验,广大黄金甲具有一定的抗倒伏能力。由于今年气候等条件,稻瘟病和纹枯病病害均没有发生,褐变穗有较小范围的发生,处理与对照相比褐变穗防治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对于产量,广大黄金甲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增产比为3.20%。  相似文献   

8.
褐变穗是构成稻穗的稻粒产生褐变,呈现全穗褐变症状的病害。从病症来看,称之为"褐变穗"、"锈粒"、"黑穗",几乎没有叶鞘部变褐。感染褐变穗病,不仅糙米产量降低,也使茶米、背黑米混入率提高,米质变劣。随水稻种植面积、年限的增加褐变穗已成为北方水稻主产区主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水稻拔节初期施用广大黄金甲与常规施肥的大田进行对比试验,广大黄金甲具有一定的抗倒伏能力。由于今年气候等条件,稻瘟病和纹枯病病害均没有发生,褐变穗有较小范围的发生,处理与对照相比褐变穗防治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对于产量,广大黄金甲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增产比为3.20%。  相似文献   

10.
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是水稻较难防治的三大病害。加之空秕粒逐年增多,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防治水稻病害和空秕粒,是水稻优质高产的保证。一、稻瘟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水稻应用拿敌稳减氮防病抗倒伏效果,结果证明拿敌稳和安泰生混合使用能很好地防治水稻中后期的病害,对水稻纹枯病、褐变穗和稻瘟病的防效分别能达到72.10%、82.75%和84.45%,对水稻产量也有一定的提升效果,增产9.55%~11.46%,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正卢龙县刘田各庄镇后双庙村农民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大面积栽种水稻,但在其种植过程中常会出现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螟虫等病虫害。在防治过程中,如果采取的措施不当将会给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一、稻瘟病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会发生,是对水稻生产影响最为严重的病害。根据受害时期和发病部位,稻瘟病主要有苗瘟、叶瘟、穗颈  相似文献   

13.
<正>水稻病常见病害种类较多,目前,水稻整个生长期常见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纹枯病、叶枯病、恶苗病、稻曲病等。现对水稻常见病害发病条件与防治要点介绍如下:1、稻瘟病稻瘟病又名稻热病,按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枝梗瘟、粒瘟等。苗瘟: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节瘟: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  相似文献   

14.
为经济高效且有针对性地防治水稻病害及草害,本研究对抚远市地区的前哨农场4个管理区及2个地方水稻种植户的水田进行主要病害和草害调查。结果表明:4个管理区稻瘟病发病较轻,没有大面积发病地块;纹枯病和鞘腐病发生情况比较普遍,对产量产生一定影响;褐变粒有一定程度发生,危害不重。主要的水田杂草主要有4种,其中稻稗和慈姑为优势杂草。对2个地方种植户水稻田调查发现,水稻叶瘟和穗茎瘟均有发生但发病较轻,同时,纹枯病发病明显。主要危害杂草是稗草,发生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15.
2009年寒地水稻叶鞘褐变病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组织水稻植保科研人员到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牡丹江和绥化等5个分局有代表性农场和绥棱、海伦、五常、绥化和延寿5个市县对叶鞘褐变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叶鞘褐变病在黑龙江省已普遍发生,且发病率高,其中建三江分局水稻叶鞘褐变病发病率最高,病情指数在29以上;宝泉岭分局、红兴隆分局病害发生较轻;牡丹江分局、绥化分局各农场间叶鞘褐变病发生程度有较大差异;由于各地方市县种植水稻品种不同,叶鞘褐变病发生程度也不尽相同,其中五常市种植的五优稻4号病害发生最轻,而海伦市种植的绥粳9号病害发生最重。  相似文献   

16.
纹枯病和稻曲病是水稻生产上两大真菌性病害,在穗期发生为害,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通过好力克等8种药剂防治水稻穗期纹枯病和稻曲病的示范试验,研究穗期对真菌性病害的控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好力克是一种防治水稻穗期真菌性病害的广谱、绿色杀菌剂,而且有延长绿叶功能、防止早衰、控病增产的功能,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正水稻病害的种类很多,其中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发生面积大、流行性强、危害严重,是水稻上的"三大重要病害"。因此,研究和防治水稻病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水稻主要病害目前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恶苗病等。其中,稻瘟病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因为水稻整个生育期、水稻各个部位都可感病,尤其是穗颈瘟和粒瘟,发生严重的田块可致减产达50%以上,甚至造成绝产绝收。其次是水稻纹枯病,严重时引起茎基腐烂,导致植株枯萎  相似文献   

18.
水稻新病害--水稻褐变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依据柯赫氏法则,对水稻新病害——水稻褐变穗进行分离培养及病原菌鉴定,按照Ainsworth分类系统进行鉴定,确定分离得到的菌种是链格孢(Alternartaalternata(Fr.)Keissl),通过回接证明了水稻褐变穗确实是由链格孢引起的。水稻褐变穗的症状在水稻出穗后不久遇强风易发生,粒上出现褐色斑点,严重时变浓褐或黑褐色,病斑不规则形,但水稻叶鞘几乎没有褐变。  相似文献   

19.
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是水稻较难防治的三大病害。加之空秕粒逐年增多,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防治水稻病害和空秕粒,是水稻优质高产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近年水稻病害发生十分严重,特别是稻瘟病(稻热病、火烧病、黑节病、掐脖瘟)和纹枯病(花脚病,烂脚病)、胡麻病,鞘腐病等病害混合性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病害鉴别不清,农户只注重防除稻瘟病,忽视其它病害的防治,导致防治效果不佳。因此水稻病害应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