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余霜  李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140-2141,2153
农业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循环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在分析世界循环农业产生背景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加剧了资源和生态危机的严峻形势,提出了我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并从作物遗传育种方面提出了如下对策:提高土地利用率,继续推进超高产育种;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大抗旱品种资源开发;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减少化肥农药施用,培育高抗低肥品种。  相似文献   

2.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开设农业推广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武浩  李猛 《河南农业》2021,(9):33-34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作物遗传育种课程教学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对农学的钻研兴趣和社会责任感。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对新农村建设下作物遗传育种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及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重点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下作物遗传育种课程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让高校培养出更加符合新农村建设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根据自己承担课程建设项目的经验,对当前条件下课程建设的重点、内容、措施和目标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作物品质分析与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等课程同时为作物生产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是作物生产学科的骨干课程,可以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由于作物品质包括农产品的物理特性、工艺品质、营养品质、食用、蒸煮(烘焙)品质等,是由多个品质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的“复合体”,而义农作物种类繁多;产品各异,栽培、消费、育禽养殖,对品质要求的标准不同,因此,应以有利于学生形成对作物品质的全面、正确理解为原则,以作物为主线、以实验教学为主要方式来安排作物品质分折课程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如何适应农业信息化发展需要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从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需求、作用等方面,讨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综合性大学如何在教学、科研方面适应变化,为农业的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7.
一、更新观念,树立新的办学理念 1.树立市场和人才产品的观念 农业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三农"需要.第一,应根据市场、生产、农民致富的需要调整和设置专业.  相似文献   

8.
基于就业导向,根据对某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部分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对竞赛类活动和校外专家报告会等安排满意度最高,对现行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总体满意度偏低,对实践类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普遍不满意。针对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思路,被调查学生的期望是:增加实践类和专业类课程,教学方式要进一步贴近现实,教学内容要进一步联系专业实际,教学目标要强化专业创新能力和实用能力。为此,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必须:注重对高校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培养,尤其要强化其专业技能的提升;做实高校学生的专业实习(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实践类课程教学质量;切实理顺课程间的逻辑关系,合理安排开课顺序;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促进了广东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加上外来资金、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科学的引进,使广东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开发性农业的兴起,促进了传统农业朝着开发利用荒山荒坡、滩涂水面的适度规模经营,集约经营,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的深度发展,以优质高产高效为特征的现代化农业正在起步。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使农村经济主体由农业转为乡镇工业,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农村工业化促进了农业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