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位观测红壤坡地典型作物系统叶面冠层 大气界面水分传输结果表明 ,叶面冠层 大气界面水汽传输通量大小取决于景观植物群落的构建 ,稳定群落叶面冠层 大气界面水汽传输通量有明显日变化规律 ,除受植物生理机制影响外 ,还明显受土壤水分和气象条件的影响。植株叶片蒸腾速率有明显日变化规律且呈单峰型曲线及多峰态势。净辐射、空气饱和水汽压差、气温、地表温度、风速对蒸腾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 (正相关 ) ,其中净辐射、气温为主要影响因子。叶片气孔导度可反映叶片蒸腾速率 ,叶片气孔阻力日变化规律是植物对气象条件的响应 ,且受土壤水分状况强烈影响。改善作物生长环境 ,调节气孔行为 ,进而协调作物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耗水制约 ,可调控叶面冠层 大气界面水分传输 ,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农田水循环:地表-大气界面水分传输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地表-大气界面水分传输影响因素做了简要概括,重点从液态水分消耗的速率和大气净得的水汽速率两个方面探讨了土壤-植物-大气系统(SPAC)界面过程中地表-大气界面水分传输的研究进展和各种研究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森林流域界面水分传输规律研究述评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探讨森林植被对水文过程物理机制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以森林生态系统为单元 ,以森林生态系统各个界面层次对水分传输和水量转换的影响为基础来进行 ,这也正是目前界面水文学研究的焦点问题。基于此 ,综合国内外界面水文学的大量文献 ,在垂直维上从水分在森林流域内林冠层、地被物层、土壤层各主要界面层间的水量转换和运行传输规律 ,在水平维上从界面产流理论及其研究动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评述 ,以此为继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一铺垫  相似文献   

4.
基于环境同位素的红壤坡地水分运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土壤学、水文学研究手段,结合环境同位素示踪技术,从形态学、能量学两个角度,分析了红壤坡地油茶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的运移规律以及壤中流的发生机制。结果表明,降雨入渗过程初期0—40cm土层土壤水分受降雨入渗及蒸散发影响最大;40—90cm为过渡层次,水分呈上下交替运移。与浅根系荒草地相比,深根系的油茶林更利于壤中流的发生,同一土壤层次油茶林壤中流产流量较大,但峰值流量较低,产流过程开始早,结束晚;浅根系植被的荒草地降雨多以地表径流形式流失,难以入渗蓄水;同一植被状况,产流量、峰值流量、滞后和拖尾均为上层(0—40cm)小于下层(40—110cm)。稳定性氢氧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壤中流的发生条件之一是存在相对的饱和层,且产流主要来自驱替而出的原有土壤水分。  相似文献   

5.
长江上游亚高山峨眉冷杉林地被物层界面水分传输规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长江上游亚高山峨眉冷杉林地被物层平均降雨截留为 2 .4~ 2 .9mm,对林下降雨的平均截留率在 2 0 %~30 %之间。地被物层各组分对降雨的截留作用大小排序为枯枝落叶层 >苔藓层 >腐殖质层。初始含水量、降雨量和降雨强度是影响地被物层水分传输的主导因子。地被物层截留与雨强、初始含水量均呈负相关 ,与降雨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 ,但当地被物吸水达到其截留极值点后 ,完全成为一层水流通道 ,只起阻延水流速度的作用。文中最后提出如何解决地被物截留作用的可比性问题将是森林水文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6.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水分传输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调研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不同界面层水分传输的作用形式及其贡献值大小结果表明 ,大气降水通过林冠层、地被物层和土壤层时受各界面层不同形式作用而发生质量和能量的变化 ,最终稳定到达林地蓄存。森林植被各界面层的调理可显著减少水分无效损耗 ,改变水分能态使之趋于更稳定和更有序化。复层异龄混交结构的林分水分传输能力较强。地表径流特征可综合反映系统水分传输能力 ,祁连山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产流趋势依次为高山灌木林 <灌木云杉林 <苔藓云杉林 <中低山灌木林。  相似文献   

7.
土壤-植物-大气(SPAC)系统和农林复合系统水分运动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SPAC系统和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水分运动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作了较为详细的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8.
对渭北黄土高原刺槐林—草地景观界面土壤水分影响域及其时空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移动窗口法分析得出刺槐林—草地景观界面土壤水分影响域为林内4 m到林外12 m之间,宽度16 m,为渐变型界面,由此可将刺槐林—草地景观划分为3个区域:草地区、界面区和刺槐林区。经典统计分析表明,历经3个区域,不同层次的土壤水分在水平方向上随着水平距离梯度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在界面区域土壤含水量变化最为显著。基于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两个指标,可将草地和林地区域土壤剖面水分垂直变化划分为4层,界面区域划分为3层。3个区域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基本一致的“高-低-高”规律,可以划分为3个时期,4~5月中旬为土壤水分贮存期,6~7月中旬为土壤水分消耗期,8~10月中旬土壤水分恢复期。水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这种变化主要受植被类型、根系分布、降水资源再分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参与式农村评估(participatoryruralappraisal,PRA)是国际上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并迅速推广运用的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其核心是一个在外来者与当地人之间相互沟通和对话的过程。在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应用PRA,对流域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尝试性研究,主要采用PRA的半结构访谈、问题树等方法,调查分析当地社区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管理功能,完成相关数据的集成及图示表达,此外,还选取部分景观组分进行格局分析。结果显示:PRA为人为因子信息获取及相关评价分析,提供了一个主动而有效的途径,它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的结合,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诠释与解析现状格局成因及预测未来演变趋势。在蔡家川流域,近期导致景观格局变异的主要人为干扰,是由外来利益群体的直接行为与本地核心问题———“缺水”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电导法测定了12种化肥在纯水和三种土壤真溶液中的盐(度)指数。结果表明:①不同化肥的盐指数差别很大,以硝铵为100时,变化在8(ssp)到118(kc);②以实物计量比养分量更能表达不同化肥的盐指数差异;③不同化肥在纯水和土壤真溶液中的盐指数趋势相似。尿素应以土壤真溶液法测定为准;④电导法与渗透压法测得的盐指数值及其排列顺序相似。化肥盐指数是一个重要参数,对土壤持水量和有效水供应有明显影响,是选择种肥、确定复混肥配方、施肥量和施肥技术等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电导法测定了12种化肥在纯水和三种土壤真溶液中的盐(度)指数。结果表明:①不同化肥的盐指数差别很大,以硝铵为100时,变化在8(ssp)到118(kc);②以实物计量比养分量更能表达不同化肥的盐指数差异;③不同化肥在纯水和土壤真溶液中的盐指数趋势相似。尿素应以土壤真溶液法测定为准;④电导法与渗透压法测得的盐指数值及其排列顺序相似。化肥盐指数是一个重要参数,对土壤持水量和有效水供应有明显影响,是选择种肥、确定复混肥配方、施肥量和施肥技术等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测试揭示了自然扩散状态下的畜菜互补生态系统内温室中CO2分布不均,存在着较大的浓度梯度以及畜菜配比不当等问题。设计并试验测试了塑料风管传输装置及兼有CO2传输功能的地下热交换系统,两者对改善系统内的CO2分布,提高蔬菜产量起到了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