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旱稻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性状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旱稻仿野87-707品系种子中诱导的愈伤组织,在氨基酸培养基中进行细胞悬浮培养,取该细胞悬浮培养物游离的原生质体,培养在KM8P培养基中得到原生质体再生愈伤组织,经不同分化培养基的培养均得到再生植株,当小苗长到5 ̄8cm时,从试管移栽到蛭石中过渡,上苗长到10 ̄15cm时,再移栽到盆钵中,同时播种该品系的种子作为对照。在各生育期分别对再生植株和对照株的某些性状作多次调查,观察株高、分蘖数、穗长、 相似文献
2.
3.
枣树原生质体培养及其植株再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无核小枣和鸡蛋刺两个刺品种的胚性悬浮细胞经酶获得的原生质体为材料,采用不同种类的培养基,不同含量的MAA和ZT激素组合及不同原生质体培养密度对两个枣品种的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以获得适宜的培养基种类,较佳NAA和ZT的激素组合及适宜的培养密度。 相似文献
4.
5.
烟草叶肉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烟草原生质体是以烟草叶片薄壁细胞为材料,在无菌条件下,用2%纤维素酶(Onozuka-R10)0.5%离析酶(Macerozyme R-10),0.2%葡聚糖硫酸钾,5mN氯化钙,1mM磷酸二氢钾,0.7M甘露醇,PH5.8;或0.75%纤维素酶(EA3 876),0.3%离析酶,0.3%葡聚糖硫酸钾,0.7M甘露醇,PH5.6的沸合酶液,降解细胞壁分离出来的,并在NT(提高了氯化钙,VB1含量和降低硫酸镁含量以及增添了烟酸和维生素B6)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天后发生细胞壁再生,3-4天后出现再生细胞的第一次分裂,5-7天第二次分裂,14天后可见15-20个细胞组成的小细胞团,此时要改变碳源和降低渗透浓度,30-40天后形成40-50个细胞组成的细胞团,大的细胞团约达1毫米,转移至固体分化培养基,随后进一步分化出小苗,将具有4-5片叶片,3-4厘米高的小苗 转移到生根培养基,发育成完整的小植株。 相似文献
6.
草莓原生质体的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已分离提纯的草莓原生质体的培养研究 ,比较得出以KM为培养基 ,以 0 .4mol L葡萄糖和 0 .1mol L蔗糖或仅以 0 .5mol L葡萄糖作碳源 ,采用低溶点琼脂糖包埋的培养方式 ,培养密度采用 1× 10 6个 mL ,原生质体出现分裂和小愈伤组织形成的时间都较早。以MS1 、MS2 、MS3 为培养基、采用分步诱导的方法 ,能顺利诱导产生新植株 ,并在MS培养基上生根良好 相似文献
7.
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我国的油菜种植面积和油菜籽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提高油菜籽粒含油量是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我们利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反义PEP(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se)技术获得了超高含油量油菜^[1]。将超高含油量特性与油菜杂种优势结合是使超高油油菜尽快应用于生产,实现产业化生产的重要途径。而超高含油量不育系的选育是杂种优势利用的前提之一。通过不对称体细胞杂交能“一步法”快速选育不育系^[2]。为此,建立重演性好、再生额率高的原生质体培养系统十分必要。甘蓝型油菜原生质体的培养已有一些成功的报道^[3-6],但愈伤组织分化频率都不高。本文以甘蓝型油菜下胚轴为材料,通过琼脂糖包埋法,建立了原生质体高频分裂及植株再生体系,为通过不对称体细胞杂交快速选育超高含油量不育系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9.
小麦未熟胚离体培养的研究—再生植株后代主要农艺性状变…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胚培再生植株后代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的可遗传性及在小麦品种改良中利用的前景,结果表明,早熟及大粒性有很强的遗传力,株高也是可遗传的,所有性状在IE3代趋于稳定,IE4代完全稳定,某些优良的变异材料可直接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0.
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多学科的相互渗透,生物技术应运而生,并在各个领域不断深入发展。本从原生质体再生、诱变、融合和单核化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领域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1.
12.
花卉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植物细胞和组织在离体培养中的变异性,是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体细胞杂交和基因工程研究的基础.其中体细胞无性系(somaclonal)泛指任何形式的体细胞培养所再生的植株;而体细胞无性系变异(somaclonal variation)则指体细胞无性系再生植株所表现的变异.即离体培养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由于受植物种类、外植体类型、培养条件及诱变处理等因素的影响,发生了基因重组或突变、染色体畸变等遗传物质的改变,从而使再生植株在外部形态、内部构造、生理生化或生态习性等方面产生变异,而统称为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虽然有人对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概念和使用尚有异议,但实际上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3.
以重庆主城区14种木本植物为对象,在15个采样地点中,采集并测量当年生枝条、花枝和果枝的茎、叶、花和果实性状,同时实地测量采样地点的环境因子,定量分析了功能性状的差异性、环境因子的影响及生境类型和功能群对功能性状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①除茎密度、比叶面积外,茎干质量、茎截面积、单叶面积和单叶干质量在不同物种间差异极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开花习性对性状差异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活型和生长型类型因性状和枝条而异,如不同生活型间功能性状在当年生枝条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花枝和果枝的茎干质量和单叶面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除比叶面积、花枝的单叶面积和单叶干质量外,其余功能性状在不同生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温度、硬质铺装占比及PM 2.5对于茎干质量、单叶面积、单叶干质量、花干质量和果实干质量呈负相关关系,而与茎密度、比叶面积正相关;④发育阶段对性状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比叶面积外,其他性状随新—花—果梯度变化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黄牡丹表型变异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地理种源的黄牡丹株丛的12个形态指标进行观测,据此研究形态的变异及表型多样性,结果显示:花部形态变异较叶部大,在7个数量性状指标中,萼片的变异系数最大,为0.252 2,其次为心皮和苞片;多样性指数最高的依次是花色、瓣尖形状和瓣基斑块。3个叶形态指标中,裂叶宽度的变异系数最高,为0.160 3;在12个指标中,特征向量绝对值较大的3个性状依次为花色、瓣基斑块、苞片,反映出它们对黄牡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最大;而采用欧氏距离聚类可将22株系分为3大类,可用花色、斑块形态和苞片数量三个性状初区分开黄牡丹的类群,不同类群的黄牡丹的亲缘关系可依据地理种源的远近、花色、斑块色形和萼片和苞片总数进行初步分类。 相似文献
18.
对体细胞无性系筛选在育种中的意义、材料的选择方法、变异的来源、变异体的筛选及鉴定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体细胞无性系筛选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