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哲里沙地杨树“小老树”形成的原因是沙地土壤中水、肥严重不足,满足不了杨树正常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同时沙地土壤中缺少矿物质养分。另外造林密度过大是沙地杨树“小老树”形成的重要原因。要加强间伐稀疏和抚育。 相似文献
3.
乌盟后山杨榆“小老树”抚育改造技术高凤山,张有威乌盟后山地区干旱,风沙大,无霜期短,绝大部分地区的土壤瘠薄并多有干土层(钙积层)。在这样的土壤中造林往往成林慢,最易形成“小老树”。据笔者多年造林经验,后山地区形成大面积“小老树”主要原因是人为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江苏林业科技》1974,(2)
我场摇钤口护林站有一块杉木林,面积约30亩,1959年栽植后,一直没有进行管理,埋在草中,有时被群众与柴草一起割掉,因而根部萌蘖条丛生,又瘦又黄,平均只有尺把高,成了“小老虎”,有人说这块山地土质差,不适合杉木生长,主张淘汰重栽。1971年,我们批判了刘少奇、林彪一类骗子在林业战线上推行的“重造轻管”、“造而不管”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使大家提高了对林木抚育管理重要性的认识。1972年,这个站的科研小组对12年生的“小老树”进行了管理,生长情况起了显著的变化。1972年树高生长量达20.7厘米,为管理前树高的50%。1973年平均高生长量竟达91.6厘米,两年的高生长量等于原来树高的2.7倍(表一)。 相似文献
5.
6.
7.
8.
在林业生产中,常见到一些生长缓慢,生长势衰弱,濒临枯竭的人工杨树林,平常把这种林木称为“小老树”,群众称为“蹲山猴”。“小老树”的一般形态特征是植株矮小,生长趋于停滞状态,它的年龄与其发育阶段的正常年龄极不相称,分枝多,主干不明显,树冠平顶,有枯枝枯... 相似文献
9.
“小老树”的成因与改造平原绿化中有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小老树”改造。“小老树”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1)树木密度过大。例如宅旁树密度大的行距仅3米、株距2米,每亩超过100株,又没有及时间伐,以致部分植株根系盘结,树冠窄小,生长发育不良;(2)... 相似文献
10.
“小老树”是指树龄较长,生长缓慢或停滞,长期变化不大的树木。其特点是高生长和粗生长明显低于正常发育的同类树种。形成“小老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不同树种的遗传特性是形成小老树的内在因素。利用发育不良的枝条或苗木造林也可形成小老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林业》1987,(5)
果树树体未老先衰,枝少、叶薄,落花落果严重,习惯上叫‘小老树’。据其成因,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造: 一、放树窝改土增肥。这种方法在春、夏、秋季均可进行。即在树冠下挖深九十厘米,宽八十厘米的环状沟,然后在沟内施入农家肥,再填入表层熟土,底层生土覆于地表。这种做法在于改善果树根系生长环境,以利根系生长。二、树下地面覆盖。干旱地区的果园,常因缺水而影响树体生长发育,形成‘小老树’。对于这种果树,进行树下覆盖效果很好。覆盖物可用杂草、秸秆等,覆盖物厚度为十厘米左右。有条件的可进行树盘覆盖塑料薄膜,效果更好。这样可提高土壤湿度和温度,促进根系生长。三、合理修剪,增加枝量。对各主、侧枝头要 相似文献
12.
13.
14.
《山西林业科技》1975,(2)
小叶杨是我省雁北风沙区的主要造林树种。解放以来,广大贫下中农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开展大规模的群众性植树造林运动,目前成林面积已达四百多万亩。起到了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和改变农业生产条件的作用。但由于初植密度过大,经营管理不善以及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有很大一部分林木生长不良、枯梢,形成生产力很低的“小老树”。为了探索改造“小老树”的方法和途径,雁北地区落阵营林场于1964年开始进行试验研究,1967年秋大规模展开。主要方法有:间伐、中耕松土、蓄水保墒、修枝、灌水及引种试验。到现在为止,已有90%以上的林分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林木生长得比较好,部分已经成材。为总结“小老树”的改造经验,我们于1974年11~12月对一些改造方法的效果进行了调查。概况落阵营林场位于大同县东南部,地处 相似文献
15.
前言: 乌盟后山干旱草原地区的面积约有六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的60%。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六十年代初,国家先后在这一地区建起了九个国营林场,营造了近二十七万亩榆树人工林,但是进入七十年代以来,现有榆树人工林,大量干梢、生长严重衰退,我就为我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雁门关林扬位于山阴县境内,除山区经营针叶林、桦树林外,平川还经营小叶杨6820亩。分布于山阴县后所乡、张庄乡境内。海拔1030m,年降雨量400mm 左右,土壤瘠薄而干旱,偏碱性。由于人为破坏,这片林子多次萌生,加之经营粗放,普遍生长衰退,有的已停止生长成了“小老树”。经调查30年生的林分5812亩,平均高9m,平均胸径11cm,亩蓄积仅有1.74m~3,平均生长率为5.8%。面对效益不高的问题,五台林局从1980年开始就在雁门关林场逐步对“小老树”进行了改造。引进抗盐碱性强的优良品种小黑杨,合作杨、群众杨更替小叶杨。到1989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