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红缨 《茶叶》2012,38(2):74-78
茶叶经济在浙江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意义,随着我省服务业地位的逐年提升,涉茶服务业的研究和推进迫在眉睫。本文对涉茶服务业的概念与结构作了探索性的分析;构建了涉茶产业领域的价值贡献模型;揭示了涉茶服务业经济增长体系与核心动因;明确了茶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意价值作用于涉茶服务业。分析和总结了浙江省涉茶服务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浙江省涉茶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方健《中国茶书全集校证》存在将某些古籍的析出涉茶文字视作茶书的情况。本文认为古代就已被丛书收入的古籍析出涉茶文字应算茶书,但现代人从古籍析出的涉茶文字不应算茶书,因为会使古代茶书研究失去确定的范围,也易引起混乱。  相似文献   

3.
翻译目的论是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一种代表性理论,在茶文化输出、茶说明书的翻译中遵循翻译目的论的某些理念或原则可以有效帮助我们提升茶文化的翻译水平。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内涵包括这样几点:将准确把握翻译文本的核心目的作为翻译的第一核心目的;注重目的层面的顺应,而不仅仅是注重语言的顺应;讲究翻译的协作主义抑或合作主义。翻译目的论对于茶说明书翻译的重要指导价值体现在促进茶说明书对于营销的增进作用、促进茶说明书对于文化交际的桥梁作用、促进茶说明书更好地融入西方文化语境。基于翻译目的论的茶说明书翻译策略选择可以从以茶说明书真实表达的效果而非语言对应为导向、以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和语言习惯为翻译的目的导向之一、将中国茶文化中的价值理性因素作为一种目的翻译进去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4.
魏彬彬  张恒 《福建茶叶》2016,(7):390-391
茶文化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本文以《六口茶》为代表的土家族茶文化进行分析,对其所涉及的专业茶语进行解读,以获得更加丰富的茶文化语言知识,进而展现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广东茶业》2018,(4):38-40
对于“吃货”来说,逛超市是一件开心的事,各色食品琳琅满目,可以任意选购.得益于网络的发达,人们甚至不需要踏出家门,就能吃到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地道美食.无论是自产自销,还是由批发商、零售商销售,食品的销售环节都是不容忽视的.在整个食品流通过程中,食品销售者充当着连接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纽带角色,同时也是食品在被售卖给消费者之前,其质量安全的最后把关人.  相似文献   

6.
《食品毒理学》是食品领域的重要专业课程,难度较大。茶作为国人常见饮品和文化象征为人们所熟知,因此,在《食品毒理学》中以茶为载体,将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素质和价值引领注入其中起到了生动课堂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茶业经济在明朝时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因而其茶法制度也相对较为齐全。本文在论述了明代茶法的基本要义后,又论述了其惩处违法茶事活动的意义,并结合明代茶法的相关内容就其具体的违法茶事活动的刑事处罚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
寇丹 《福建茶叶》1998,(3):39-41
人类从二十世纪后期开始,接过了和平对话、文化交流、科技发展的接力棒。但是,战争与和平,环境与健康等等危害人类生存的问题,都在一触即发的转化之中。人类需要一个和平融洽的环境,需要有一种精神来主导共存,那么,东方文化中的仁和社会,将是最理想的。而可以进入千家万户的茶,是最美好、最被接受的东方文化使者。(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的茶文化活动开始在台湾省和东南亚华人社会中复苏,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中期蓬勃发展。在日本,由中国传去的茶,经过日本先哲们的吸收与本民族文化融合,成为举世皆知的茶道,…  相似文献   

9.
潘国培 《福建茶叶》2016,(10):349-350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有必要对中国文化的译介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保证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使世界人民深入了解中国与中国文化。在此背景下,笔者仅选取了茶文化这一重要的中国文化的载体的传播现状,以及其典型代表《茶经》的译文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以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国中华民族璀璨结晶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而博大精深。《茶的故事》是我国为了大力推动中国文化,将中国茶文化的魅力传达给全球的对外译介。本文主要从《茶的故事》来领略中国茶文化的精彩纷呈以及其在世界的影响地位。  相似文献   

11.
黄飞 《中国茶叶》2010,32(7):38-40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给友人的诗,陶诗中“茗糜”提到茶,算是王维的一首茶诗。王维在诗中以戏谑的语气,调侃这位南方来的朋友,在京城长安讨取功名,不习惯北方生活的种种遭遇。大暑天,旅馆闷热如煮,无茶解暑,急摇团扇无济于事,真想拿起书包(缥囊)回乡,家乡的鱼鲜(鲭鲊)没有带来,北方的汤饼不合胃口,他劝告道还不如待在老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野化茶为研究对象,借鉴心理物理学派的SBE法对茶叶质量的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叶底5项因子进行市场评价研究,构建野化茶产品评价体系,依据评分优势配置模式,为野化茶市场评价及营销策略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得出野化茶外形因子是影响最大的质量因子;市场认可度高及SBE法能有效减少个体之间的差异影响等结论。  相似文献   

13.
都焕梅 《福建茶叶》2016,(10):382-383
《茶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茶类典籍,其诞生不仅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同时也让我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翻译《茶经》不仅能够为构建茶文化与世界的桥梁,同时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翻译的过程中,做好《茶经》中的茶文化承载与英译本的处理,是译者的必要工作,本文从文化角度入手,向读者阐释如何使用不同的翻译方式对《茶经》进行翻译工作,让茶文化得到更加优良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视角分析茶与人的关系,通过对比《大地》与《儿子与情人》、《傲慢与偏见》、《呼啸山庄》等相关作品中茶文化的差异,具体从茶与人的地位、茶与情、中西方人的茶俗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歌剧《茶》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主要创作的,他的创作初衷是通过茶这一古老的文化意象,让全世界迅速地了解中国,寻找深植在中华文化灵魂中的东西。本部歌剧通过现代化的表达方式,融入中西方音乐元素以及独特的有机音乐,用生动的戏剧情节,塑造出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具有世界性、跨界艺术性的集大成之作。  相似文献   

16.
17.
谢秉宸  殷云林 《福建茶叶》2016,(12):186-187
《茶经》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代表作,文中存在着很多优秀的儒家思想,诸多入世思想都有直接的体现。本文以陆羽的书籍《茶经》中的中庸思想作为切入点,从中庸思想中的度的角度,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调试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阐释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陈静 《福建茶叶》2016,(3):362-363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所体现的艺术成就不仅仅在文学领域,在很多其他领域也影响深远。这其中就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的体现和研究,在《红楼梦》中,中国悠久的茶文化被体现的淋漓尽致。书中提到了众多茶品,包括众多普通茶品,也包括名优茶品,这些产品的描写共同体现了我国清代的茶文化。同时,《红楼梦》作为中国典型文学著作,在西方国家中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并被翻译成多个版本,这些版本对《红楼梦》中茶名的翻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不同。本文基于目的论的角度,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茶名的翻译进行几点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的茶业牵涉到诸多内容,如:茶业政策、茶业法规、茶税征收、茶叶贸易等。在明代年间,茶法在沿袭唐宋旧制之下,还进行了更为严格而规范的管理,并拟定了相关的茶法制度,如:榷茶制度、茶马贸易制度、贡茶制度等。这些茶法政策也在较大程度上推进了茶业经济的发展,在明代制茶技术的划时代变革之下,明代的茶法制度也在变革中不断完善,形成了一整套完整而有效的明代茶法体系。本文重点对明代茶法的建立、变革和监察系统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大观茶论》这部由宋徽宗赵佶所撰写的茶典籍,反映了宋朝时期人们讲究茶道、乐于享受茶文化的精神面貌。本文首先以《大观茶论》为例对翻译学视角下我国古代茶典籍的主要特点进行阐述,并对古代茶典籍翻译的必然原则展开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古代茶典籍的英译方法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有助于当前茶典籍翻译体系的完善。翻译学视角下我国古代茶典籍的主要特点在于语言语法结构的不完整性;语言表达的粗线条性;审美意象的特殊性。古代茶典籍翻译的几个必然原则是要把握住古代茶典籍的核心内涵;把握住古代茶典籍的知识脉络;把握住跨文化交际的节奏。古代茶典籍的英译方法建议可以尝试标准作业化翻译策略、互文性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