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倍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其庞大的消费群体背后,产业链带来的环境影响备受关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应用于评估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活动所带来的环境影响。通过查阅和总结国内外文献成果,发现现有文献大多是基于LCA方法确定研究对象生产系统的环境热点并对此提出改进策略,其中全球变暖潜势是农业生产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目前关于茶产业链的LCA研究还不够深入:(1)近年来国内许多农产品LCA研究发展较快,但针对茶产业链环境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2)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清单数据不完整;(3)LCA方法目前以参考国外为主,本地化进程较缓慢;(4)多数研究仅就环境污染方面展开讨论,不够全面。因此,针对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讨论该方法在应对我国茶产业链导致的环境问题的适用性,为茶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3.
程洁 《福建茶叶》2016,(7):53-54
作为茶产业电子商务的一种相对初级的发展阶段,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Saa S(Software as a Servie)软件服务模式收到了广大中小茶企的青睐,成为这些茶企实现电子商务的一种交易成本最低的模式,促进了传统茶企的现代化转型升级。Saa S模式的基本逻辑包括这样几个方面:Saa S模式的本质是一种营销推广服务的第三方外包;Saa S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按需订购、付费方式灵活;Saa S模式的服务本质是一种整合营销方式。Saa S模式下构建茶企信息化平台的基本原则导向可以分为有利于降低茶企的营销交易费用、有利于促进茶企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对茶企的信任度。Saa S模式下构建茶企信息化平台的基本策略包括实现茶企内部办公OA系统与Saa S系统的有机联网、以茶企内部营销业务的流程再造为核心构建信息化平台、以单点登录技术的研发为构建茶企信息化平台的突破口这样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王玉  王晶 《福建茶叶》2016,(2):173-174
茶叶作为中国最为畅销、也是最为传统的绿色饮料,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很多以茶叶种植为经济创收主要渠道的地区,开始施行区域产业链延伸发展的运营模式,基于这种运行模式之上的茶业发展会更加规范,更加科学,并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本文针对区域茶产业链延伸发展运行模式进行几点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张泽建 《福建茶叶》2016,(3):390-391
茶文化在我国一直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之一,我国的古代文化均离不开茶文化的影响。在灿烂的诗文化中,茶也作为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受到许多诗人的喜爱,将茶赋予各种各样美好的意蕴。本文将首先介绍茶诗的概念,再介绍各个朝代不同的茶诗的意蕴,最后阐释茶诗中不同的意蕴美。  相似文献   

6.
张蕊 《福建茶叶》2016,(3):187-188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是最早发现和生产茶叶的地方。因此,我国人民钟爱饮茶、品茶,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体系。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繁荣,各级政府以及旅游部门将目光放在茶文化与旅游事业结合上,茶旅游资源的整合也成为一个热点。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几方面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物联网的出现将人们带进互联网和智能化结合的时代。计算机网络平台支撑起了物联网的框架和应用。本文以推广茶文化为例,探索物联网模式中的计算机网络平台设计方法。基于此,阐述了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研究计算机网络平台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平台,在传播茶文化思想、整合茶文化信息等方面对推广茶文化的作用。最后,根据推广茶文化的需要,提出了物联网模式下计算机网络平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8.
茶叶作为我国特色的农产品,也是传统对外出口的产品。作为茶叶销售大国,虽然我国茶叶出口量实现显著提升,但是受到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茶叶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发展还面临着激烈的产品竞争,以及贸易壁垒等问题,造成我国茶叶出口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为解决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问题,本文立足双循环政策下,分析当前茶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现状,并积极探索具体的发展路径,提出解决的方法和对策,以期为茶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当前社会大众参与旅游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如今乡村旅游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乡村旅游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相应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其未能与当前互联网电商平台建设日益成熟这一趋势相结合,从而大大限制了乡村旅游开发层级和效果。本文拟从茶旅体验的具体内涵分析入手,结合乡村旅游兴盛的具体背景认知,通过探究电子商务平台的内涵,从而探究基于茶旅体验的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具体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0.
陈娜 《福建茶叶》2016,(12):407-408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文化在演绎和传承过程中,出现了独特的民居文化,民居文化形态各异、内涵丰富,具有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本文阐述了传统民居室内陈设艺术,深入分析了茶舍室内陈设艺术。对比南方与北方茶舍室内陈设艺术特点时,以闽南茶舍为例,重点对闽南茶舍室内的陈设艺术价值分析。同时以闽南传统民居文化为对象,讨论了闽南传统民居与茶文化的相融性。这对茶舍室内陈设设计以及了解闽南茶文化,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教师作为学生未来成长与发展的导师,其职业理想信念对学生们价值观、世界观及人生观树立具有直接影响.现阶段,部分中小学教师在职业理想信念方面存在一定消极表现,这对学生发展和成才而言势必会带来不利影响.本文以茶思想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职业理想信念教育必要性入手,分析了茶思想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职业理想信念消极表现,提出...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茶产业+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机制及价值模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崂山茶代表性文化旅游资源与开发条件,提出崂山茶文化旅游开发应采取"资源依赖型""精品小镇型"和"生态优先型"的发展路径,进而实现当地旅游经济价值、文化体验价值、社区治理价值和区域综合价值的全面跃升.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与茶叶种植技术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燏 《福建茶叶》2016,(5):282-28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化的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种植。互联网的普及,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本文研究了茶叶的种植技术,分析了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以物联网传播媒介,切入茶叶种植技术信息化服务平台的设想。还对物联网与茶叶种植技术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的优越性进行了深入分析,这对未来茶叶种植技术的信息化服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茶旅游是茶业突破瓶颈的一个重要方向,信阳作为产茶重镇,茶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发展茶旅游的先天条件。本文以3A级景区"文新茶村"为例,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其茶旅游发展的优劣,以期为我国茶旅游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凤凰单丛主要产茶地广东潮州凤凰镇等地方的传统民俗文化的学习与了解,探究凤凰单丛茶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包装设计现状,提出对凤凰单丛茶叶包装设计的创新策略,第一,根据茶叶属性,构建可持续发展绿色包装;第二,坚定依托大众需求,明确包装设计定位;第三,依托茶的历史文化,彰显茶叶产品个性;第四,把握茶叶的地域属性,助推多元文化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佳 《茶叶》2017,(4):238-240
本文论述了茶主题园林景观营造议题,以中国茶叶博物馆龙井馆区实践为例,阐述了龙井馆区突出特色、强化优势,做足茶主题和山地特色的园林景观营造实践,由此得出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和深耕本地化特色的园林景观营造思考。  相似文献   

17.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依托茶企业资源开展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方式。本文在分析茶企业在创业教育方面优势的基础上,对茶企业支持高校大学创业教育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就茶企业资源支持下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赵淑娟 《福建茶叶》2016,(5):259-260
我国古代哲学以性与情的朴素辩证关系为研究主体,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也在不断地自我完善。不同时代孕育不同的哲学思想,其对于茶文化的历史推动作用也不同。本文以茶文化的发展史为出发点,对我国哲学思想进行了简要概述,并最后从我国哲学的核心思想"中庸主义"、"天人合一"、"自然和谐"三个方面对茶文化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9.
茶文化和茶经济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茶文化是茶的衍生物,是围绕茶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行为的现象,对茶经济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天福集团在弘扬茶文化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例如兴建茶博物院和观光茶园等。这些举措一方面提高了自身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又提高了自己的经济效益。现通过分析天福集团成功的经验来看茶文化对茶经济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一带一路发展,外宣逐渐成为茶叶销售型企业(以下简称:茶企)走向国际的主要交流方式。通过对茶叶名称翻译、外宣文本翻译和茶企英文网站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剖析茶企外宣翻译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研究表明,茶企规范翻译机制,加强外宣网站建设,利用文化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助于提升茶企对外形象,提高茶叶销售业绩,促进茶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