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种茶历史久远,且种茶地区分布范围广。从类别上有南茶、北茶、绿茶、红茶等,其中较为出名的有龙井茶、乌龙茶、普洱茶等。中国茶叶资源具有丰富性的特征,茶叶资源的流动形成了茶叶的消费市场。基于此,亟待形成一个网络化平台将茶叶资源进行整合。主要包括收集茶叶信息数据、科学培育茶树、合理选择茶叶品种以及培养改良茶树品种等方面。本文讨论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茶叶资源整合分析的演化操作。计算机网络技术加速了茶资源整合分析的过程,能够存储量更大、范围更全面的茶叶资源信息。另外,计算机网络技术整合分析茶叶资源应当遵循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2.
茶叶销售模式多种多样,好的销售方式有利于茶叶的销售量增长,也有利于茶叶企业的品牌宣传。但是当下传统的茶叶销售模式出现各种问题,比如不注重茶叶的质量和品牌等等。本文提出了茶叶网络销售模式,希望茶叶企业能够有所借鉴。本文首先阐述了茶叶市场销售模式及现状;再分析了茶叶创新销售模式即网络销售模式;接着阐述了网络销售模式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正茶产业正步入转型的深水区,新技术的普及使"泛在商务"在社会范围内推广,消费者可实时掌握各类行业资讯,呈现出明显强于以往的对茶产业的主导性和驾驭力。纵观整个茶叶消费市场的变化,传统业务模式随着消费市场的变动,在近几年受到颠覆式冲击,进而催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型变革。当前变革升级时期,传统的经营模式和规则正不断被改写,创新、跨界以及信息化铺就了茶产业发展的新途,并大大影响了茶叶消费市场当前及未来的运作方式。但同时,  相似文献   

4.
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的关键元素,它记录了企业的各类活动,诸如企业的成长历程、业务变更与拓展等。随着大数据、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茶叶企业的档案管理有效的响应了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大量数据增长优势,但当前的档案管理模式仍然留存许多短板。因此,为了不断优化茶叶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有必要对传统的茶叶企业档案管理模式进行恰当的创新,使其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科学技术成长主旋律。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目前的茶叶销售情况来看,茶叶销售市场已经基本稳定,主要以出口为主,大范围的潜在消费市场还未被发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本文以我国茶叶销售现状为着手点,逐步探索中国茶叶的潜在消费市场,以潜在消费人群为例,分析了数学模型在茶叶销售中的运用,以期拓宽我国的茶叶市场,推动中国茶叶的销售。  相似文献   

6.
2017中国茶叶消费市场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世界》2017,(10)
<正>茶叶消费市场内部分的分化正在发生,为适应消费者与消费市场的变化,茶叶企业相应调整自身的生产经营模式。变革时期,因策略选择的差异,不同产品、品牌、区域、渠道间的发展态势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轨迹。这意味着,茶叶消费已经从原来产业的一极转变成为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和引导产业创新的灵感源泉,一个茶产业的"消费时代"呼之欲出。因而,读懂茶叶消费市场的发展态势,尽快适应个性化、多样化渐成主流的茶叶消费趋势,通过创新茶叶供给激活需求,释放消费潜力,成为理解未来茶产业走向的一个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7.
丁浩 《福建茶叶》2016,(10):53-5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营销已经成为较普及的一种营销模式,在网络营销模式里,网页平面设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茶叶销售模式中,网络营销的地位逐渐升温。好的网页设计对于满足消费心理、催生消费动机、吸引大众眼球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茶叶网络销售的环境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网页平面设计对茶叶营销的影响,并提出了网页设计的合理化建议,对茶叶营销的理念,具备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网络信息的高速发展,使电子商务模式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茶叶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茶叶的物流配送也逐渐应用于电子商务模式当中。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模式下的茶叶物流配送分析,探讨适用于电子商务模式下的茶叶物流配送方式。  相似文献   

9.
《茶世界》2016,(11)
正10月25日下午,在第十二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2016黄山茶会期间,与行业热点专题研讨会同期举办的还有"茶叶消费市场分析与产业融合发展专题报告会"。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规划院院长、高级城市规划师沈迟教授,中共湄潭县委常委、湄潭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陈黔尧,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产业发展部副主任、茶学硕士李佳禾等专家学者齐聚报告会,为全体与会嘉宾带来关于茶叶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0.
郭艳艳 《茶叶通讯》2021,48(3):567-572
开封作为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北方最大的茶叶消费市场、转卖市场和政府市场.由于北宋发达的商品经济与京师巨大的消费群体以及兴盛的饮茶文化,开封繁荣的茶叶消费市场出现了林立的茶馆消费和作为生活必需品的家庭消费,以及高端的宫廷消费,使茶叶消费市场具有广泛性、分散性、多层次性和间接性的特点.对北宋茶叶消费市场的研究以及茶文化资源的挖掘,可为发展当今开封茶叶经济和打造茶文化品牌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1.
作为时下最主流的销售方式,网络销售已经占据了销售界的半壁江山,它开创了一种全新的销售方式,让销售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网络销售的渠道使得原始的农产品的包装设计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茶叶包装为例,本文详细的讲述了网络销售模式下现代茶叶包装的现状以及基于网络销售的茶叶包装设计策略,希望能够给农产品包装设计带来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的发展为营销领域带来了深刻影响,将推动电子商务营销工作发展纳入茶叶企业营销战略体系,是确保茶叶企业市场营销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必然要求,为此,茶叶企业有必要对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做出探索。本文以提升茶叶企业电子商务营销工作成效为出发点,对茶叶企业电子商务营销工作中的B2B模式与O2O模式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也对我国的茶叶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其也赋予了茶叶新的发展之路,拓宽了茶叶的营销渠道。"互联网科技"时期的网络技术与茶叶紧密结合,为茶叶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和挑战,茶叶市场如何融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网络技术能给茶叶带来多大的推动力,众多专家和教授对此进行了研究。科研的互联网热点也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茶叶产业发展是近代厦门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厦门地区的茶叶商号伴随着海丝茶路的发展而逐渐兴盛,同时也经历了衰退。对清末民国时期厦门茶叶老商号的考证发现:五口通商以后茶叶贸易已成为厦门的重要支撑行业,并且带动了本地茶叶商号和消费市场的发展。民国时期的厦门茶叶老商号的经营模式仍是单店经营,当时在欧美日等国出现的茶叶店连锁经营的模式尚未被引入厦门。最后,茶叶老商号见证了近代中国茶叶贸易和流通消费的历史进程,这些茶叶老商号的故事和经营历史值得深入挖掘和梳理。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茶叶产业发展观念中,其根基在于大众的消费市场认知,尤其是在当前大众对健康养生认知日益全面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充分理解和认知广西地区的茶叶产业发展状况,才能满足其茶叶经济发展创新的整体诉求。本文拟从广西地区茶叶经济的发展背景认知入手,结合广西茶叶经济的发展优势分析,结合广西地区茶叶经济发展的相对弱势,从而探究广西地区茶叶经济振兴、发展的具体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电商营销模式的兴起与广泛应用对零售产生了极大冲击,传统零售的问题日益突出,亟待创新与改革。本文以茶叶零售为研究对象,从传统模式下的零售问题和电商营销模式为零售带来的优势入手,对基于电子商务模式的茶叶零售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力求改善茶叶零售现状。  相似文献   

17.
《茶世界》2019,(11)
正2018-2019年,我国茶叶消费对茶产业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消费端升级继续发挥促进行业变革、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茶叶消费市场主体业态结构不断优化,融合发展日益加深,一大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更为贴合消费者实际需求,国内茶叶消费市场继续保持体量扩张与质量提升。一、2018~2019茶叶消费市场概况1.市场体量平稳增长、格局保持稳定经历过前两年的震荡,2018~2019年国内茶叶消费市场整体运行态势趋于平稳。2018年,国内茶  相似文献   

18.
夏迎峰 《福建茶叶》2016,(11):386-387
茶叶生产经营中的会计成本核算与一般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并不一样,茶叶公司有其自己的经营模式和成本核算模式,因此,我们应当围绕茶叶的生产经营来展开其会计成本核算的讨论。只有更加有效的会计成本核算,才能为茶叶公司带来更多的利润,从而增加企业的财富。本文首先论述了茶叶生产经营中的会计成本核算项目,然后阐述了茶叶成本核算的问题,最后针对其问题提出了相关成本核算建议。  相似文献   

19.
茶叶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饮茶的习惯,我国人民的茶叶消费量常年位居全球第一。我国巨大的茶叶消费市场也带动了我国茶叶相关行业的发展。巨大的市场需求促进了茶叶生产者以及相关商业主体不断进行生产与经营模式的变革。现代茶园作为茶叶制品现代化生产的重要场地,其重要性和价值十分显著。现代茶园的土木建设又是影响现代茶园生产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对现代茶园土木建设的意义和作用进行了探讨,其次梳理了现代茶园的建设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具体的现代茶园的土木建设方案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于猛 《中国茶叶》2023,(5):21-27
茶叶消费市场、需求、渠道、产品愈发多样化,茶叶生产销售呈现多品种、小批量的发展趋势,对茶叶产品高效仓储要求就愈高。茶叶仓储智能化成为茶叶行业的新课题、新机遇。针对茶叶的产品特点和行业需求,对茶叶智能仓储功能进行了展望,并在分析运营管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的基础上,从茶叶产业链的视角,提出了前瞻性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