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流式细胞术可检测出SPF猪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α-干扰素和γ-干扰素阳性细胞。在一些感染、未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及阴性猪中也可检测到γ-干扰素阳性细胞。γ-干扰素阳性细胞分为单核细胞和浆细胞样树突细胞。通过Western blotting可以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有无α-干扰素的表达。通过免疫沉淀反应可在健康SPF猪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检测到大小为32和55~57ku的α-干扰素条带。样品中同样可检测到γ-干扰素,细胞因子呈大小为24、37、54ku的条带。细胞内干扰素的巨大作用可能是由于齐聚反应形成的,与之前对人α-干扰素的描述相像。猪细胞内α-干扰素在牛肾细胞系细胞上表现出预期的抗病毒活性。结果表明,干扰素以其独特的分子特性在猪白细胞中呈组成型表达。  相似文献   

2.
提取经植物血凝素诱导培养的梅花鹿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应用RT-PCR方法扩增出梅花鹿γ-干扰素成熟蛋白基因,经克隆测序表明与GenBank上发表的干扰素序列同源性为100%。将其重组到含有CMV增强子的真核表达载体质粒pCI-neo上。利用磷酸钙介导转染法将重组载体质粒pCI-neo-CerIFN-γ转染入中国仓鼠肾细胞(BHK-21)和牛肾细胞(MDBK)中,在G418抗性压力下进行筛选培养获得了稳定分泌表达的转染细胞系。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确定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3、20、16ku,与预测大小一致。本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发梅花鹿生物制品类治疗制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高效表达分泌型的猪β-干扰素,将去除信号肽的编码梅山猪β-干扰素成熟多肽基因(mPoIFNβ)插入酵母-大肠杆菌穿梭载体pPIC9K,构建成分泌型重组表达载体pPIC9K-mPoIFNβ。将以SalⅠ线性化的pPIC9K-mPoIFNβ用化学方法(LiCl),与鲑鱼精DNA(ssDNA)共转化入毕赤酵母菌株GS115,转化子经MD平板筛选和PCR鉴定后获得阳性菌株,再经高浓度G418筛选到多拷贝菌株。以1%甲醇连续诱导4 d,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表达产物为22 ku和26 ku的混合物,在GS115中的表达量约为80 mg/L,占分泌型总蛋白的29.4%~30.8%,表明猪β-干扰素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获得了高效分泌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理化分析发现,重组酵母菌表达的蛋白耐酸(pH2),对热(56℃)部分敏感,并能被特异性的抗猪β-干扰素抗体中和而不与抗猪γ-干扰素抗体反应。以细胞病变抑制法(CPE50)测定干扰素抗病毒活性,在MDBK(牛肾细胞系)中表达的猪β-干扰素的抗VSV比活性达到2.0×106U/mg;对口蹄疫病毒在IBRS-2细胞中的增殖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PCR方法分别从含有猪圆环病毒2型(PCV-2)核衣壳蛋白(Cap)基因和猪,γ-干扰素(PoIFN-γ)基因的重组克隆载体pMD18-PCV-2Cap和pMD18-PoIFN-γ中扩增出Cap和PoIFN-γ的基因,将两基因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BudCE4.1中,构建重组真核双表达载体pBud-IFNPCV。重组质粒转染BHK-21细胞后进行Zeocin~(TM)抗性筛选建立细胞系,阳性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 blot检测cap和PoIFN-γ在BHK-21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显示,试验中筛选出1株Zeocin~(TM)抗性阳性BHK-21细胞,cap和PoIFN-γ均在该细胞中获得稳定高效表达,这将为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将在大肠埃希氏菌中表达的重组猪γ-干扰素(rpIFN-γ)免疫8周龄BALB/c鼠3次后,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按标准程序融合后,以间接ELISA和有限稀释法进行筛选,获得1株能稳定分泌抗猪IFN-γ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该株单克隆抗体命名为B11株。经Western blot分析和间接ELISA检测,B11株能与商品化猪IFN-γ标准品产生特异性反应。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显示B11株能与经PMA刺激的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特异性荧光。抗体亚型鉴定结果表明,B11株为IgG1型,且轻链为κ链。  相似文献   

6.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牛干扰素γ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牛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基因组RNA,采用RTPCR技术,扩增出干扰素γ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牛干扰素γ扩增片段约为500bp。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牛干扰素γ基因序列全长517bp,开放阅读框架内501个核苷酸,共编码166个氨基酸,分子质量19.4ku,与参考序列完全一致。克隆序列经BamHⅠ/EcoRⅠ双酶切后连接到经同样双酶切的PBV220质粒中,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中,筛选阳性克隆进行温度诱导表达,经SDSPAGE分析,在约19.4ku处有表达的蛋白带,表达产物经免疫荧光染色鉴定为阳性。  相似文献   

7.
猪α-干扰素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及其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编码梅山猪α-干扰素成熟蛋白基因(mPoIFNα,501 bp)亚克隆到含分泌信号肽序列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中,构建成分泌型重组表达载体pPIC9K-mPoIFNα。用化学方法(LiCl)将线性化的mPoIFNα与ssDNA共转化入毕赤酵母菌株GS115,转化子经MD平板筛选和PCR鉴定后,得到的阳性菌株再以高浓度的G418筛选多拷贝重组子。该高拷贝菌株经1%甲醇连续诱导4 d,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在毕赤酵母中猪α-干扰素获得分泌型表达,表达产物约为20 000,在GS115中的表达量约为40mg/L,占GS115表达的可分泌型总蛋白的40.1%。对表达产物进行理化分析发现,重组酵母菌表达的蛋白耐酸(pH2),对热(56℃)部分敏感,并能被特异性抗猪α-干扰素抗体中和而不与抗猪γ-干扰素抗体反应。细胞病变抑制法(CPE50)测定干扰素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rPolIFNα具有较高的抗病毒生物活性,在MDBK中的抗VSV比活性为8.0×106U/mg。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干扰素-γ(interferon γ,IFN-γ)在牛结核等疾病的诊断和防制方面取得更有效的应用,试验采用RT-PCR法从云南本地黄牛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中扩增牛IFN-γ(BoIFN-γ)基因,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然后亚克隆至pET-28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IFN-γ基因与GenBank中荷斯坦牛IFN-γ序列同源性达99.60%。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在大小约23 ku处可见目的蛋白表达条带,与预期结果一致;用ELISA检测,表达的蛋白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活性,在菌体中的含量为244 ng/mL。本试验结果为牛IFN-γ蛋白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猪γ干扰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及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取猪脾脏淋巴细胞中总RNA,应用RT-PCR技术扩增出γ-干扰素基因,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上,并进行测序。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的γ-干扰素基因全长为517个碱基,ORF为501个碱基,编码166个氨基酸。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猪γ-干扰素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均为100%,并且在氨基酸水平上也完全一致。将目的基因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Ad-Shuttle-CMV载体中,构建出真核表达载体pAd-Shuttle-CMV-IFNγ-,在BJ5183细菌中同源重组,构建出腺病毒表达载体pAdenoγ-,为进一步研究γ-干扰素在腺病毒中的表达、检测其生物学活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19,(7):1261-1268
干扰素(interfern,IFN)是在特定的诱生剂作用下,由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糖蛋白,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从江香猪源Ι型干扰素α2和Ⅱ型干扰素γ于生菜中融合表达及生物活性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应用生菜植物表达系统,将从江香猪源干扰素植物表达载体PBI121-IFNα2、PBI121-IFNα2γ、PBI121-IFNγ、PBI121-Vec转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中,用真空渗透法将携带干扰素质粒的根癌农杆菌感染生菜叶片;用β-葡萄糖苷酸酶(β-glucuronidase,GUS)染色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从江香猪源干扰素在生菜叶片中的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技术分析从江香猪源干扰素蛋白活性。结果显示:GUS染色和ELISA检测证明从江香猪源IFNα2、IFNα2γ、IFNγ在生菜中实现了表达;Q-PCR检测显示:在Marc-145细胞上从江香猪源干扰素蛋白对PRRSV的复制有明显抑制作用,在PK15细胞上从江香猪源干扰素蛋白对干扰素γ诱导蛋白30(interferon-gamma-inducible protein 30,IFI30)、2′-5′寡聚腺苷酸合成酶(2′-5′oligoadenylate synthetase,OAS)、抗黏液病毒蛋白(myxovirus resistance,MX)基因的mRNA水平的上调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成功实现从江香猪源IFNα2、IFNα2γ、IFNγ在生菜中进行表达且表达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为从江香猪源Ι型和Ⅱ型干扰素新复合型药物植物蛋白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猪γ干扰素的体外表达及其多克隆抗血清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健康仔猪前腔静脉无菌采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细胞总RNA,用猪γ干扰素(IFN-γ)基因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扩增猪IFN-γ的全长cDNA序列,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再亚克隆到pUC18和表达载体pET-30a中,经测序发现其序列与GenBank报道的IFN-γ基因序列基本一致.将重组质粒pET-30a-IFN-γ转化大肠杆菌BL21,于37℃经IPTG诱导表达,IFN-γ基因获得表达,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占菌体总蛋白的39%.经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25 ku.将包涵体用8 mol/L脲变性,用ProBondTM Purification Systerm纯化,经透析复性,得到纯化的目的蛋白,含量可达0.3 mg/mL.将复性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三次,制备了高滴度的猪IFN-γ抗血清.本实验表达和纯化了猪IFN-γ,并制备兔抗猪IFN-γ的抗血清,为下一阶段关于猪γ干扰素重组蛋白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MultiBac系统是一套完善而又强大的真核表达系统,可在昆虫细胞中大量表达高品质的外源蛋白,已经应用于结构生物学研究和药物开发.为了实现鸡γ干扰素(chIFN-γ)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利用零背景转座技术构建重组杆状病毒,通过感染Sf9细胞,表达并且纯化chIFN-γ蛋白.使用制得的多抗血清,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Sf9细胞样品中能够检测到大小为17.8 kD的单一条带,表明chIFN-γ成功表达.对纯化得到的重组chIFN-γ蛋白进行生物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其抗病毒活性为1.6×104 U/mL,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3.
新兴猪γ-干扰素基因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研发猪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制剂,根据已发表的猪IFN-γ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应用RT-PCR技术从3周龄新兴猪脾细胞中扩增出约500 bp的基因片段;将其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经PCR、酶切及序列测定表明,该基因片段由501个核苷酸组成,共编码166个氨基酸,与NCBI GenBank上登载的猪IFN-γ基因序列完全一致。新兴猪IFN-γ基因的成功克隆及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将为进一步研发猪干扰素制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15.
干扰素是由白细胞经特殊处理制得的一类低分子量(15~100ku)糖蛋白。干扰素可分为α、β、γ3种,即人白细胞干扰素(α-IFn)、人纤维母细胞干扰素(β-IFn)和人免疫干扰素(γ-IFn)。目前临床上已大量应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α-干扰素,无抗原性,不能直接中和病毒,但进入体细胞后能与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高活性的牛γ干扰素(BoIFN-γ),依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BoIFN-γ基因序列(M29867)进行人工合成,应用PCR方法扩增该基因,将其插入pIRESneo构建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到CHO细胞中,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并用牛γ干扰素检测试剂盒鉴定其反应原性.结果:成功的构建了pIRES-BoIFN-γ真核表达载体,实现了其在CHO细胞上的表达.表达产物经γ-干扰素检测试剂盒检测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为研究BoIFN-γ结构与生物学功能以及建立牛结核BoIFN-γ检测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重组猪干扰素α2亚型(porcine interferonα2, poIFN-α2)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的抑制作用,试验构建了pCSMH-poIFN-α2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采用温度诱导poIFN-α2表达后,收集包涵体并复性后,采用亲和层析的方法对poIFN-α2进行纯化。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纯化后蛋白的特异性,结果显示该蛋白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反应原性。用不同浓度的重组poIFN-α2处理MARC-145和PAM细胞24 h后,接种PRRSV(1 000 TCID50)。24 h后收集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内PRRSV ORF7的核酸水平,同时检测细胞上清液中PRRSV的TCID50。结果证明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poIFN-α2可以有效抑制PRRSV的增殖。进一步检测重组poIFN-α2在PAM细胞上诱导干扰素刺激基因(ISG)的水平,结果证明重组poIFN-α2可有效诱导PAM细胞内IS...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拟探索猪α+γ复合型干扰素(IFN-α+γ)共表达重组杆状病毒r Bm NPV(Bm-α+γ)在不同家蚕品种中的表达效率,以期筛选出较适合共表达猪IFN-α+γ的家蚕品种。实验分别对24个原种和7对杂交种共38个家蚕品种的蚕蛹接种重组杆状病毒r Bm NPV(Bm-α+γ),然后利用ELISA方法对猪IFN-α进行表达量检测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家蚕品种对猪α干扰素的表达不同,日系原种的表达量要高于中系原种,且日系×中系杂交种组合普遍高于中系×日系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猪β-干扰素基因成熟肽核苷酸序列(mPoIFNβ),在保持原猪β-干扰素蛋白序列不变的基础上,对猪β-干扰素基因进行了毕赤酵母偏嗜性改造,并构建了毕赤酵母重组表达质粒pPICZαC-PoIFNβ。pPICZαC-PoIFNβ经SacⅠ酶切线性化后,电击转化导入感受态的毕赤酵母菌株X-33中,转化子经YPDS+Zeocin抗性平板筛选和PCR鉴定后获得多株阳性菌株。阳性酵母菌株经甲醇诱导分泌表达了重组PoIFNβ,其表达量约为127.9 mg/L。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表达产物为分子质量约25和28 ku的混合物,并且二者都可与PoIFNβ阳性血清结合。以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重组β-干扰素在BHK-21细胞上的抗水泡性口炎病毒活性为2.8×103 IU/mL;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在Marc-145细胞上抗病毒活性达到1.6×103 IU/mL。  相似文献   

20.
通过构建鸡α干扰素真核表达载体,以获得能够表达鸡α干扰素的酵母工程菌株。首先根据GenBank公布的鸡α干扰素基因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以略阳乌鸡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鸡α干扰素基因片段。然后,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鸡α-干扰素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菌落PCR和DNA测序确定目标载体,构建成功后转化至酿酒酵母AH109,再通过营养缺陷培养、质粒提取和PCR鉴定带JMB440-ChIFN-α载体的重组酵母菌株。最终通过酵母培养、总蛋白收集、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等,确定鸡α干扰素基因能够与酵母菌株重组,并表达α干扰素,蛋白条带大小约为23ku,与预期结果一致,表明成功构建了表达鸡干扰素基因的工程酵母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