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比较了工厂化栽培的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菌株双二、黑单、C10、C6和C3的子实体产量、栽培培养料的酶活性,研究了木质纤维素与产量的关联性,以及子实体中氨基酸的种类及其含量。结果表明:C10菌丝生长速度较快,且子实体产量最高,分别为4.19 mm·d~(-1)和(152.71±5.69)g;C10漆酶活性最高,C6锰过氧化物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羧甲基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最高,黑单内切-β-1,4-葡聚糖酶活性最高;C10纤维素降解量最多,产量随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量的升高而升高,并且均具有显著相关性,而半纤维素降解量与产量没有相关性;不同菌株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程度与其木质纤维素降解酶活性的高低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C6无论是总氨基酸、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还是鲜味、甜味、苦味和无味氨基酸总量都较高。因此,在工厂化栽培条件下,黑木耳C10菌株符合工厂化生产特点,可缩短采收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大球盖菇栽培期间胞外酶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球盖菇是一种清香美味、营养丰富的珍稀食用菌,其对农田废弃物如稻草、秸秆等具有很好的降解能力。因此,本试验对不同培养料栽培大球盖菇期间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胞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栽培基质中各个酶的活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除了B一葡萄糖苷酶外,其他酶均在菌丝生长期和子实体发育期活性较高,CMC酶和FP酶在菌丝生长中期和子实体成熟期酶活性最高,HC酶和漆酶在菌丝生长前期和子实体成熟期酶活性最高。所有的酶均在稻草和玉米秸秆培养料中表现出了较高的酶活性,而在木屑培养料和玉米芯培养料中酶活性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3.
以蟹味菇培养料为试材,采用常规高压、阶梯式高压和常压灭菌方法,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栽培试验研究了培养料不同的灭菌方式对蟹味菇菌丝体产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菌丝体后熟期,阶梯式高压灭菌培养料中菌丝体的3种木质素酶和4种纤维素酶活性最高,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为315.12、123.27、19.15 U·L~(-1);滤纸酶、内切酶、β-葡萄糖苷酶、半纤维素酶活性分别为132.57、64.02、34.37、29.02U·L~(-1)。在阶梯式高压灭菌处理下,蟹味菇的农艺性状均高于常规高压灭菌与常压灭菌。蟹味菇子实体的平均丛质量依次为高压灭菌(184.58g)常规高压(174.72g)常压灭菌(170.24g)。  相似文献   

4.
徐彦军 《食用菌》2009,31(3):33-34
采用玉米芯为主要栽培料,研究不同玉米芯栽培料配方对白灵菇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并对白灵菇子实体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配方①白灵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性状表现较好且产量最高,白灵菇子实体中蛋白质、租纤维、多糖、脂肪含量高,水解氨基酸及游离氨基酸种类丰富且含量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灵芝生长过程中培养料中碳素转化和子实体CO_2的排放,来揭示灵芝生长过程中碳素的利用规律。结果表明:灵芝生长过程中碳的利用率为48.3%,其中12.5%的碳转化到了子实体中,35.8%的碳以CO_2形式排放;CO_2的排放量共出现3次高峰,分别在菌丝长满菌袋、子实体原基出现和子实体成熟阶段,在原基形成时达到最高峰;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主要在菌丝满袋到原基形成阶段,而木质素降解主要在子实体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6.
洛巴伊大口蘑对栽培基质的降解及其相关胞外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洛巴伊大口蘑为试材,采用袋栽方法,测定了洛巴伊大口蘑在棉籽壳培养基上生长期间栽培基质的降解及其相关胞外酶活性变化,以了解洛巴伊大口蘑对碳源的降解利用特点。结果表明:洛巴伊大口蘑具有完整的胞外纤维素酶系;淀粉酶在菌丝生长阶段活性较高;羧甲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活性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速率呈正相关,但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与纤维素的降解速率没有相关性,漆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木质素的降解速率没有相关性;洛巴伊大口蘑具有很强的木质素降解能力,属于白腐菌;非木质纤维素主要在菌丝生长阶段被利用,木质纤维素是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的主要碳源;在107d的栽培过程中,培养基失重52.40%,其中呼吸消耗43.98%,子实体转化率为8.42%。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2021,(5)
为了解培养料中桑枝屑含量对秀珍菇菌丝生长、产量及子实体中硒元素等营养成分的影响,筛选出产量高、成本低、富硒栽培料配方,开展桑枝屑料栽培秀珍菇试验,比较不同配方秀珍菇菌丝生长情况、生物转化率、经济效益及子实体硒、粗多糖、粗蛋白、氨基酸的含量。试验表明,桑枝屑比例为60%左右,秀珍菇菌丝洁白、粗壮,生物转化率和利润最高;子实体中硒含量随桑枝屑含量增加而增加,而粗多糖、粗蛋白、氨基酸跟桑枝屑添加量无明显相关性;第2潮菇、第3潮菇的硒含量均比第1潮菇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比较不同腐生食用菌降解纤维素、木质素以及淀粉的能力,以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香菇(Lentinus edodes)和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变色圈法对胞外酶种类进行定性检测,选用36%木屑、43%锯末、20%麸皮、1%蔗糖,58%~60%水分,pH 6.6为栽培基质进行栽培出菇,再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其中4种代表性胞外酶在生长发育各阶段的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利用变色圈法在平菇、香菇和杏鲍菇中均检测到羧甲基纤维素钠酶(CMCase)、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gnin peroxidase,LiP)、漆酶(Laccase)和锰过氧化物酶(Manganese peroxidase,MnP);在平菇及香菇中检测到淀粉酶(Amylase),在香菇中未检测到淀粉酶。杏鲍菇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滤纸酶、淀粉酶活性与子实体形成正相关,子实体快速生长或者子实体成熟时活性峰值,在发菌及潮菇间期酶活性低;漆酶活性在发菌期有较高的水平,在菇蕾形成达到第一个活性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直到子实体老化阶段酶活性升高到第二个高峰;表明杏鲍菇利用木质素先于纤维素和淀粉。平菇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漆酶活性与子实体形成正相关,其活性峰分别出现在子实体快速生长及成熟阶段;滤纸酶及淀粉酶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均维持价低水平,子实体形成过程无严格相关性。香菇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滤纸酶在发菌阶段酶活性较高,在幼菇阶段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淀粉酶活性与子实体形成过程无严格相关性,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乎检测不到漆酶活性。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同种菌不同胞外酶之间、相同胞外酶在不同菌之间酶活性大小及变化规律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四孢蘑菇菌株JN-1和JN-2在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阶段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酶、淀粉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以及基质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滤纸酶的活性峰值出现在子实体成熟期,而低谷出现在子实体采收间期,营养生长阶段酶活性水平较低。基质中以纤维素的变化最为明显,纤维素的降解和纤维素酶活性与子实体发育之间可能存在调控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平菇“冀杂26”为栽培品种,研究4种不同栽培配方对产量、氨基酸种类及含量、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配方2 (苹果木屑63%、棉籽皮30%、麸皮5%、石膏2%)栽培平菇时,其产量最高,与配方1、配方3和配方4相比,产量分别提高16.29%、35.89%和36.17%;子实体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为88.80,表明蛋白质营养价值最高;子实体必需氨基酸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亮氨酸,而使用其他3个配方栽培的平菇子实体必需氨基酸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半胱氨酸。棉籽皮替代玉米芯,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子实体中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药用氨基酸、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及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苹果木屑替代玉米芯,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子实体中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药用氨基酸、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及蛋白质营养价值。培养料配方中全钾、全镁的含量与产量正相关,全氮、全镁的含量与SRC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子实体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 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技术分析稻草、废棉、棉籽壳、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r)菌渣、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菌渣5种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子实体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评价挥发性风味成分对草菇子实体总体风味的贡献,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明确了对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香气影响较大的挥发性香味成分,通过综合评价指数(general evaluation indexes, GEI)对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子实体香气进行评价,采用感官评定法验证分析草菇挥发性风味成分评价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子实体中共检测出38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共有的化合物为26种,主要是芳香族和烯烃类、醛类化合物,其次是醇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通过对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主成分分析发现,异戊醛、己醛、1-辛烯-3-醇、甲硫醇、2-戊基呋喃、二甲基硫醚对草菇子实体香气影响较大。GEI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子实体香气差异显著,用刺芹侧耳菌渣栽培的草菇香气品质最优,金针菇菌渣栽培的草菇香气品质最差,感官评定结果与构建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评价模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运用改良石蜡切片法制备了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子实体不同发育时期的切片,观察其菌褶和菌柄的细胞结构。结果表明,以柠檬烯为透明剂,金针菇子实体组织结构清晰、完整、无皱缩。观察不同发育时期的金针菇子实体组织切片发现,金针菇原基内部有呈菌丝无规则扭结状态的菌盖结构,随着子实体不断发育,菌盖下端有菌褶结构分化,随后菌柄结构随菌盖发育而进一步分化,菌柄组织细胞状纵向紧密排列,横切面有维管束状细胞呈外紧密内疏松状排列且其间有孔洞出现,菌褶菌髓部呈菌丝与球泡状细胞共同存在的异型分布结构。  相似文献   

13.
通过比较19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虫草素的解吸附率并联用KB-2微球柱层析法优选出一种简单快捷分离纯化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培养基中虫草素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经大孔吸附树脂XDA-8D吸附后,再用体积分数30%的乙醇解吸附,虫草素纯度从原料中的0.4%达到了10.53%;联用KB-2微球柱层析法分离虫草素,可将纯度提升至66.94%,其优化后的参数为:上样流速1.0 mL/min,上样浓度0.5 mg/mL,用300 mL(2VB)水和体积分数10%的乙醇450 mL(3VB)除杂,30%乙醇1500 mL(10VB)洗脱得到虫草素。  相似文献   

14.
基于SNP分型的香菇交配型AS-PCR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食用菌的交配型鉴定通常采用单核体两两交配后镜检观察锁状联合的方式进行,工作量大,耗时长且易产生人为误检。本研究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株"申香215"为例,通过对需鉴定交配型的单核体的双核体亲本菌株进行基因组重测序,获得双核体交配型A和B因子区域的序列比对信息,对交配型因子等位基因内部的SNP位点进行统计分析,选择合适位点设计引物,采用等位基因特异PCR(Allele-specificPCR,AS-PCR)技术,根据扩增结果可快速确定单核体的交配型并排除双核体和杂合体。用该方法鉴定香菇单核体的交配型,提高了鉴定效率和准确率,该方法可作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一种手段,为食用菌遗传育种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利用细胞克隆实验、划痕实验和alamarBlue^TM细胞活力测定实验评价樟芝皿培菌丝体醇提物石油醚萃取相和氯仿萃取相对SPCA-1非小细胞肺癌的体外抑制作用,并进一步利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PI(propidium iodide)双染测定细胞早期凋亡率、流式细胞术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2',7'-dichlorofluorescindiacetate,H2DCFDA)单染测定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释放量、流式细胞术PI单染测定细胞周期变化和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p53和PARP的表达,探讨樟芝皿培菌丝体醇提物石油醚萃取相和氯仿萃取相抑制SPCA-1增殖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樟芝皿培菌丝体醇提物石油醚萃取相和氯仿萃取相均能抑制SPCA-1细胞克隆的形成、迁移和增殖,石油醚萃取相的活性明显好于氯仿萃取相;石油醚萃取相通过促进SPCA-1释放ROS来诱发线粒体依赖性早期凋亡的发生,并使促凋亡蛋白Caspase-3和p53表达上升,同时抑制蛋白PARP表达,从而发挥其抑制SPCA-1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而氯仿萃取相主要通过将SPCA-1细胞阻滞在S期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16.
使用不同浓度的α-酮戊二酸处理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Dan3菌丝,结果显示低浓度α-酮戊二酸(1~5mmol/L)促进菌丝生长,高浓度α-酮戊二酸(10~20mmol/L)抑制其生长。金针菇赖氨酸合成途径中有3个基因(HCS、HIDH以及SDH)的表达模式呈α-酮戊二酸低浓度促进表达,而高浓度抑制表达;另有4个基因(HAH、AAR、AAT2和SDR)在添加α-酮戊二酸后表达量下降。金针菇菌丝中赖氨酸含量也显示出被低浓度α-酮戊二酸促进而被高浓度抑制的现象,2.5mmol/L是诱导赖氨酸合成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17.
以不同质量(2000、2200、2400、2600 g和2800 g)香菇(Lentinula edodes)压块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二次培养阶段压块内温度、水分及pH变化,结合出菇农艺性状,探讨压块质量对二次培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压块内的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先升高并于菌丝恢复培养第3天达到峰值,后降低,再升高并于菌丝恢复培养第6天达到次峰值,然后再下降至高于培养房温度1~2 ℃后稳定;各处理压块质量均呈下降趋势,绝对失重量随压块质量的增加而增大;含水量变化总体趋势为先降后升再降,于菌丝恢复培养第6天后相对平稳;各处理菌块内pH均先急剧下降至3.33左右,再缓慢上升,之后保持在3.6~3.9;子实体产量、采收期随着菌块质量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其中2000 g压块质量处理,与其它4个处理相比,压块内温度较低,含水量较高,pH下降后回升较快,两潮总生物学效率较高(51.7%),菇型较大,采收期较短.  相似文献   

18.
依次采用离子交换层析(DEAE-Cellulose、CM-Cellulose和SP-Sepharose)和凝胶过滤层析(Superdex 75 HR10/300 GL)从三色雷蘑(Leucopaxillus tricolor)子实体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核糖核酸酶(Ribonuclease,RNase)。该酶比活为1406 U/mg,纯化倍数为154,通过HPLC-LTQ-Orbitrap测序得到4条肽段序列,分别为DMAVSYLSR、IGLSSIPR、ILGRFVVDTYK和SGKANAATPK。该核糖核酸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0,最适反应pH为 9.0,最适反应温度为40 ℃,热稳定性高,80 ℃孵育1 h后能保持90%以上的活性:Cu^2+、Ca^2+、Mn^2+、Cd^2+和Al^3+在1.25~10 mmol/L浓度下对该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金属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变强;Fe^2+在1.25~5 mmol/L的浓度下,Pb^2+、Zn^2+、Mg^2+、Hg^2+、Fe^3+在1.25~2.5 mmol/L 的浓度下对该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酸化土壤改良对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山东烟台主栽红富士品种‘烟富3’为试材,研究了土壤改良年限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苹果产量、优质果率和苹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土壤改良3年后,‘烟富3’吸收根密度显著增加,吸收能力显著增强,在减肥33%的条件下,还能增产15.9%,优果率提升6%,硬度增加1kg/cm2,苦痘病发生率降低81.7%;土壤的pH由5.1上升到6.5,有机质含量上升,有益微生物含量增加,大中微量元素配比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20.
以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菌株CCMSSC00389为材料,研究高温胁迫(40℃、120min)下钙离子的响应及其对热激蛋白的调控。在高温胁迫条件下,在培养基中添加胞内钙离子螯合剂、胞外钙离子螯合剂、钙调蛋白抑制剂、质膜钙通道抑制剂、三磷酸肌醇受体拮抗剂,利用钙离子特异性荧光探针检测菌丝体胞内钙离子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热激蛋白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促进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增加Hsp60、Grp78、Hsp90、Hsp104等4种热激蛋白的基因表达量;培养基中添加钙离子螯合剂或抑制剂会降低胞内钙离子浓度,抑制这些热激蛋白的基因表达。研究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会诱导糙皮侧耳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参与信号转导,从而调控热激蛋白的表达来缓解高温胁迫引起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