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食用菌统称蘑菇,是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是一种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富含蛋白质、多糖、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逆境胁迫是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食用菌应答逆境胁迫的分子机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转录组学作为功能基因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在整体水平上研究细胞中基因转录的情况及转录调控规律。利用该技术研究逆境胁迫下食用菌基因表达情况,有利于阐明食用菌在逆境胁迫环境下的分子应答机制。该研究介绍了应用转录组学技术研究食用菌应答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温度、光照、盐碱、重金属等)的进展,以期为食用菌抗逆分子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13种云南省野生食用菌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污染物分析及安全风险评价。结果显示,13种野生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在种类间存在显著差异,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表明老人头、谷熟菌、黑虎掌、青头菌和干巴菌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复合污染指数较高,存在明显的复合健康风险。对19种农残污染物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与最大限量值进行了比较,其中须重点持续关注监管溴氰菊酯。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部分地区食用菌重金属含量的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云南文山和保山市售13种鲜食用茵样品中的铅、镉、砷、汞、铜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并结合国家卫生质量标准(GB 7096-2003)及《绿色食品-食用菌》NY/T 749-2003,对被测食用菌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产自文山和昆明的被检食用茵样品中As、Cd、Pd的含量严重超出国家卫生限量标准,产自保山的食用菌重金属Cd含量严重超标,As、Pd在部分样品中也超标.该研究对云南省食用菌生产市场安全性质量控制提出了警示.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有毒有害物质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食用菌重金属、农药、食品添加剂及其他化学药剂和微生物毒素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分析和讨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解决食用菌的质量安全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重金属在食用菌中的富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论述了食用菌富集重金属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如何控制食用菌受重金属的污染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黄万稳 《中国食用菌》2020,(11):153-156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食用菌供应链智能管理系统中,不仅能够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还能在供应链各环节中实现智能管理,提高供应链的运行效率,为食用菌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效益。基于食用菌供应链的栽培、运输、加工及销售4个环节,通过增加食用菌供应链的技术投入,实现供应链智能管理系统和供应链的物流管理系统优化,发挥食用菌供应链智能管理的作用,将现代化智能管理技术,完整的供应链网络体系和食用菌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进行有效融合,实现对食用菌供应链的全方位管理,进而建立物联网技术下的食用菌供应链智能管理系统,以期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采用国家检测标准规定的分析方法,分别测定桉树糠、桉树皮栽培的平菇和灵芝的铅、镉重金属含量,并结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及《绿色食品-食用菌》(NY749-2012)对被测食用菌中的重金属铅、镉含量进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利用桉树糠、桉树皮栽培的平菇和灵芝的铅、镉重金属含量均未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且符合绿色食品(食用菌)的质量要求。不同品种和同一品种以不同栽培原料生产的食用菌铅、镉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及呈味、呈鲜物质。因目前食用菌保藏困难,且受加工技术和传统饮食习惯的制约,多以鲜品为主,加工率较低,附加值不高。将食用菌加工成食用菌调味油可充分利用食用菌的营养物质及呈鲜、呈味物质,保留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及自身香气。通过阐述食用菌调味油的传统加工工艺及创新加工工艺,并对加工方法进行分类,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及技术关键点,以期为食用菌调味油加工技术的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四川部分地区3种食用菌中7种重金属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法对四川部分地区木耳、香菇、平菇3种常见食用菌中Cu、Mn、Cr、Hg、As、Pb和Cd等7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在被检测的食用菌中Cr的平均含量最高,As的平均含量最低,所有样品中Cr含量均超标,33%样品中Hg含量超标,11%样品中Cd含量超标;同时还发现,不同菌种对这7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差异显著,不同来源地的同种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水平也有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几种市售鲜食用菌重金属含量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兰州市市售的8个鲜食用菌样品中的铅、镉、砷、汞含量进行检测,并结合国家卫生质量标准(GB7096-2003)及《绿色食品-食用菌》NY/T749-2003,对被测食用菌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兰州市市售食用菌的重金属含量总体上是安全的,但有个别样品出现汞含量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1.
探讨玉米芯含量不同对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培养料中木质素酶和纤维素酶以及子实体产量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设置培养料中玉米芯含量分别为10%、30%、50%和70%,在菌丝生长满袋后(菌丝期)和子实体期(第4潮耳出菇期)分别从菌袋的上中下3个部位取培养料混合,测定酶活及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采收子实体统计4潮菇的产量并测定子实体中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当培养料中玉米芯含量为50%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在菌丝期,当培养料中玉米芯含量为70%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当玉米芯含量为50%时锰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漆酶活性随玉米芯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羧甲基纤维素酶在4个配方中活性均较高,其中当玉米芯含量为30%时酶活性最高;随玉米芯含量的增加,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活性升高,β-1,3-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和内切β-1,4-葡聚糖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玉米芯含量为50%时酶活性达到最高。在子实体期,除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漆酶外,其余几种酶随玉米芯含量的增加,活性的变化规律均与菌丝期不同。在菌丝期,随玉米芯含量增加,培养料中的木质素含量逐渐减少,纤维素含量逐渐增加;在子实体期,随玉米芯含量增加,培养料中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均先减少后增加,当培养料中玉米芯含量为50%时含量最低。当培养料中玉米芯含量为50%时子实体每袋总单产和总产量均最高;当玉米芯含量为30%时,子实体中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含量最高,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因此培养料中添加玉米芯可以提高与木质素、纤维素降解相关的酶活性,但是不同的酶在不同含量玉米芯的培养料中分泌规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19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虫草素的解吸附率并联用KB-2微球柱层析法优选出一种简单快捷分离纯化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培养基中虫草素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经大孔吸附树脂XDA-8D吸附后,再用体积分数30%的乙醇解吸附,虫草素纯度从原料中的0.4%达到了10.53%;联用KB-2微球柱层析法分离虫草素,可将纯度提升至66.94%,其优化后的参数为:上样流速1.0 mL/min,上样浓度0.5 mg/mL,用300 mL(2VB)水和体积分数10%的乙醇450 mL(3VB)除杂,30%乙醇1500 mL(10VB)洗脱得到虫草素。  相似文献   

13.
利用细胞克隆实验、划痕实验和alamarBlue^TM细胞活力测定实验评价樟芝皿培菌丝体醇提物石油醚萃取相和氯仿萃取相对SPCA-1非小细胞肺癌的体外抑制作用,并进一步利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PI(propidium iodide)双染测定细胞早期凋亡率、流式细胞术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2',7'-dichlorofluorescindiacetate,H2DCFDA)单染测定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释放量、流式细胞术PI单染测定细胞周期变化和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p53和PARP的表达,探讨樟芝皿培菌丝体醇提物石油醚萃取相和氯仿萃取相抑制SPCA-1增殖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樟芝皿培菌丝体醇提物石油醚萃取相和氯仿萃取相均能抑制SPCA-1细胞克隆的形成、迁移和增殖,石油醚萃取相的活性明显好于氯仿萃取相;石油醚萃取相通过促进SPCA-1释放ROS来诱发线粒体依赖性早期凋亡的发生,并使促凋亡蛋白Caspase-3和p53表达上升,同时抑制蛋白PARP表达,从而发挥其抑制SPCA-1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而氯仿萃取相主要通过将SPCA-1细胞阻滞在S期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14.
基于SNP分型的香菇交配型AS-PCR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食用菌的交配型鉴定通常采用单核体两两交配后镜检观察锁状联合的方式进行,工作量大,耗时长且易产生人为误检。本研究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株"申香215"为例,通过对需鉴定交配型的单核体的双核体亲本菌株进行基因组重测序,获得双核体交配型A和B因子区域的序列比对信息,对交配型因子等位基因内部的SNP位点进行统计分析,选择合适位点设计引物,采用等位基因特异PCR(Allele-specificPCR,AS-PCR)技术,根据扩增结果可快速确定单核体的交配型并排除双核体和杂合体。用该方法鉴定香菇单核体的交配型,提高了鉴定效率和准确率,该方法可作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一种手段,为食用菌遗传育种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使用不同浓度的α-酮戊二酸处理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Dan3菌丝,结果显示低浓度α-酮戊二酸(1~5mmol/L)促进菌丝生长,高浓度α-酮戊二酸(10~20mmol/L)抑制其生长。金针菇赖氨酸合成途径中有3个基因(HCS、HIDH以及SDH)的表达模式呈α-酮戊二酸低浓度促进表达,而高浓度抑制表达;另有4个基因(HAH、AAR、AAT2和SDR)在添加α-酮戊二酸后表达量下降。金针菇菌丝中赖氨酸含量也显示出被低浓度α-酮戊二酸促进而被高浓度抑制的现象,2.5mmol/L是诱导赖氨酸合成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16.
运用改良石蜡切片法制备了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子实体不同发育时期的切片,观察其菌褶和菌柄的细胞结构。结果表明,以柠檬烯为透明剂,金针菇子实体组织结构清晰、完整、无皱缩。观察不同发育时期的金针菇子实体组织切片发现,金针菇原基内部有呈菌丝无规则扭结状态的菌盖结构,随着子实体不断发育,菌盖下端有菌褶结构分化,随后菌柄结构随菌盖发育而进一步分化,菌柄组织细胞状纵向紧密排列,横切面有维管束状细胞呈外紧密内疏松状排列且其间有孔洞出现,菌褶菌髓部呈菌丝与球泡状细胞共同存在的异型分布结构。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子实体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 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技术分析稻草、废棉、棉籽壳、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r)菌渣、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菌渣5种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子实体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评价挥发性风味成分对草菇子实体总体风味的贡献,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明确了对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香气影响较大的挥发性香味成分,通过综合评价指数(general evaluation indexes, GEI)对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子实体香气进行评价,采用感官评定法验证分析草菇挥发性风味成分评价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子实体中共检测出38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共有的化合物为26种,主要是芳香族和烯烃类、醛类化合物,其次是醇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通过对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主成分分析发现,异戊醛、己醛、1-辛烯-3-醇、甲硫醇、2-戊基呋喃、二甲基硫醚对草菇子实体香气影响较大。GEI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子实体香气差异显著,用刺芹侧耳菌渣栽培的草菇香气品质最优,金针菇菌渣栽培的草菇香气品质最差,感官评定结果与构建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评价模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以不同质量(2000、2200、2400、2600 g和2800 g)香菇(Lentinula edodes)压块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二次培养阶段压块内温度、水分及pH变化,结合出菇农艺性状,探讨压块质量对二次培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压块内的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先升高并于菌丝恢复培养第3天达到峰值,后降低,再升高并于菌丝恢复培养第6天达到次峰值,然后再下降至高于培养房温度1~2 ℃后稳定;各处理压块质量均呈下降趋势,绝对失重量随压块质量的增加而增大;含水量变化总体趋势为先降后升再降,于菌丝恢复培养第6天后相对平稳;各处理菌块内pH均先急剧下降至3.33左右,再缓慢上升,之后保持在3.6~3.9;子实体产量、采收期随着菌块质量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其中2000 g压块质量处理,与其它4个处理相比,压块内温度较低,含水量较高,pH下降后回升较快,两潮总生物学效率较高(51.7%),菇型较大,采收期较短.  相似文献   

19.
亚硫酸氢钠处理减轻低温对温州蜜柑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低温胁迫使温州蜜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Ⅱ的光化学效率(Fv/Fm)及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下降,反映跨膜质子动力势的叶绿素毫秒延迟发光(ms-DIE)减弱,叶片中的ATP含量降低。低温胁迫前,用NaHSO3 5 mmol/L涂于叶片表面,可使处理植株叶片的Pn和Fv/Fm分别少下降了11.5%和11.6%,ETR和ATP含量几乎没有下降,ms-DLE的下降幅度减少。可见,在柑橘上施用NaHSO3能够减轻短期低温对光合机构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菠菜是重要的深绿色叶用蔬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随着菠菜的大规模种植,菠菜病害尤其是霜霉病为害逐渐增加,给种植者造成重大的损失,选育抗病的优良新品种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收集种质资源,筛选鉴定抗病相关基因是进行菠菜抗病育种的前提和基础。从菠菜霜霉病种质资源的收集、抗性遗传与育种、分子标记及抗性机理等方面,综述了菠菜霜霉病抗病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菠菜霜霉病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