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氮磷钾对大棚葡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我国南方大棚葡萄发展迅速。但由于在葡萄生长期以阴雨天气为主,葡萄(尤其是欧亚种葡萄)容易徒长,花芽分化较差,产量低下,品质下降,已成为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1]。合理施肥能很好地控制葡萄的生长势^[2],但这方面的研究甚少。本文拟通过研究欧亚种葡萄在大棚保温栽培条件下的需肥特性,以及氮、磷、钾对葡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为建立欧亚种葡萄在南方气候条件下保护地模式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南方葡萄大棚促早熟栽培发展较快。浙江省葡萄大棚促早熟面积占葡萄总面积的47.9%,上海、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重庆、广西、云南等省(区、市)也逐步发展大棚促早熟栽培,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在南方葡萄大棚促早熟栽培中,由于棚膜全封闭,遇晴天棚温上升很快。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大棚葡萄促早熟栽培发展很快,至2009年全省大棚葡萄促早熟栽培面积达0673万hm2(101万亩),占全省葡萄面积1533万hm2(23万亩)的439%,为南方大棚葡萄促早熟栽培面积最大的省份.2009年和2010年浙江大棚葡萄促早熟栽培均遇寒潮袭击,不同程度发生冻害.两次冻害后笔者均及时进行调查,为今后大棚葡萄促早熟栽培减轻和防止冻害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卓根 《果农之友》2007,(3):50-50
近年来,随着欧亚葡萄(俗称提子)的推广。葡萄的避雨栽培和大棚栽培呈发展趋势。在避雨架下或大棚中的葡萄.枯叶和落叶迟,休眠也迟。翌年春季发芽有推迟的现象.有些品种(系)甚至表现为发芽极不整齐.这对葡萄结果枝的萌发和生长不利。2月底、3月初是南方葡萄扦插繁殖时期.有些葡萄品种早春扦插繁殖后,发芽“蹒跚来迟”.发芽不整齐。如何“叫醒”这些葡萄芽呢?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南方地区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葡萄容易感染病害,使得许多品种(尤其是欧亚品种)必须进行避雨栽培方能收获,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且品质下降。这一因素也一直制约着南方葡萄的发展。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部。由于长江三峡和盆地的缘故,冬季温暖,夏季高热高湿,湿度和温度明显高于同纬度的其它地区.具有典型的南方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6.
<正>1新余市葡萄产业发展现状新余市葡萄规模种植自1989年开始,经过十几年的探索,逐渐攻破了在南方多雨高湿的气候条件下葡萄丰产栽培的一系列相关难题,总结出了一整套葡萄科学栽培管理技术。而且由于新余  相似文献   

7.
藤稔葡萄以其果粒大、品质优、成熟早、效益高而深受广大果农青睐,我省各地果农纷纷引种栽培。但由于南方夏季多雨高温、高湿,病害严重,常造成低产、质劣。因此,病害防治技术成为南方藤稔葡萄生产成败的关键。笔者就近两年来对藤稔葡萄病害的防治方法的调查介绍如下:1 藤稔葡萄的主要病害藤稔葡萄在我省栽培主要病害有黑痘病、灰霉病、炭疽病、褐斑病等。11 黑痘病 亦称“鸟眼病”。是我省栽培藤稔葡萄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尤其是春夏高温多雨季节极易暴发。本病主要为害绿色部分,特别是幼嫩组织,如嫩梢、幼叶、叶柄、花(果…  相似文献   

8.
南方地区种植葡萄,由于生长季节普遍遭受高温多湿和梅雨气候影响,病害严重且防治困难,有些葡萄园因此造成毁灭之灾。病害是制约南方葡萄生产的主要因子。因此,南方栽培葡萄应以防病为中心。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棚葡萄的营养及施肥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是人们最喜欢食用的水果之一,除风味口感好外,最为重要的是它的营养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对葡萄的要求是日趋新鲜化、优质化、无毒化。然而,我国南方是暖湿天气,80年代以来鲜食葡萄虽得到较快的发展,但种植的品种主要是巨峰系,品种单一,集中在夏季成熟,以当地销售为主;生长期农药防病频繁,果品农药污染较严重。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葡萄经济效益,90年代以来,南方大棚葡萄逐步得到发展,引起了产业界的关注和广大果农的重视,它的兴起将把我国南方葡萄栽培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一个适合南方栽培的葡萄品种──胜宝葡萄速生丰产,适应性广。但大多数品种在南方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栽培,表现病害严重,产量低,品质差。笔者1994年春从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引进的葡萄品种胜宝(系日本板田良志从康拜尔葡萄枝变选育而成),经观察,表现抗病、早熟...  相似文献   

11.
南方巨峰葡萄避雨栽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方巨峰葡萄避雨栽培研究吴力军赖圣聪陈海潮(浙江省泰顺县茶叶特产局325500)巨峰葡萄是80年代以来南方广为栽培的品种,因其粒大、形美、质优,具有“一年种,二年结果,三年丰产”的特点,因此很快成为南方葡萄的主栽品种。但南方多雨地区巨峰葡萄栽后四五年...  相似文献   

12.
南方葡萄栽培新途径──避雨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葡萄栽培新途径──避雨栽培廖飞雄,王代蓉(华南师范大学广州510631)(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在我国南方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下,葡萄栽培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生长过旺,难控梢易郁蔽,花期常遇阴雨或高湿天气,授粉受精不良,落花落果重;特别是病害严重,防不...  相似文献   

13.
葡萄结果早、产量高 ,经济寿命长 ,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优良树种之一。但由于葡萄性喜冷凉干燥环境 ,在南方高温潮湿地区病虫为害较重 ,管理难度较大 ,使许多葡萄种植者栽培未获成功。现将南方葡萄早结丰产栽培技术作一简介。1 选择良种  选择适宜高温高湿地区栽培的葡萄优良品种、品系 ,这是南方葡萄栽培成功的第 1个关键。早熟品种可选京亚、早生高墨 ,中熟品种可选龙宝、京超、藤稔、巨峰 ,晚熟品种选蜜莉、福岛。2  计划密植  葡萄栽植密度每 6 6 7m2 2 0~ 6 0 0株不等。稀植 ,前期产量低 ,但品质好 ;密植 ,前期产量高 ,后期若管理…  相似文献   

14.
葡萄是世界水果栽培面积、产量最大的四大果树之一.已有5 000多年栽培史.我国是葡萄属植物的发源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欧亚种葡萄在我国也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在我国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大面积栽培大粒葡萄则是近20年的事.由于葡萄适应性强,用途广,营养丰富、鲜果供应期长,便于机械化管理,结果早,经济效益高,是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荒山绿化,庭院美化的重要果树.  相似文献   

15.
霜霉病是南方葡萄产区五大病害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南方推广大棚促成栽培及避雨栽培,揭膜后是葡萄霜霉病害极易侵染之时,侵害葡萄轻则削弱树势,影响果实品质,重则提早落叶,影响花芽分化,直接造成来年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6.
葡萄是世界水果栽培面积、产量最大的四大果树之一。已有 5 0 0 0多年栽培史。我国是葡萄属植物的发源地之一 ,栽培历史悠久。欧亚种葡萄在我国也有 2 0 0 0多年的栽培史。在我国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大面积栽培大粒葡萄则是近 2 0年的事。由于葡萄适应性强 ,用途广 ,营养丰富、鲜果供应期长 ,便于机械化管理 ,结果早 ,经济效益高 ,是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 ,荒山绿化 ,庭院美化的重要果树。制干、制汁与酿酒品种以北方发展为宜 ,在南方宜发展鲜食葡萄并以欧美杂交种为主 ,其次是北美种群、欧亚、东亚种群中的耐湿抗病品种 ,尤以优质大粒无核葡萄品…  相似文献   

17.
杨治元 《果农之友》2001,1(3):40-40
南方葡萄,尤其是大棚促成栽培,由于冬季休眠期低温量不足,影响萌芽。为探讨石灰氮对打破葡萄休眠的效应和使用技术,连续4年进行本试验。1试验设计1.1试验地点笔者大棚促成栽培和露地栽培实验园。实验园均采用双十字V形架,行距2.5米,株距1米。4米立一根水泥柱。萌芽前15天左右,666.7平方米施氮、磷、钾复合肥25公斤,尿素10公斤,硼砂2~3公斤作催芽肥。1.2试验年份与品种1997~2000年大棚促成栽培内供试品种:欧亚种:无核白鸡心、京玉、绯红、黑玫瑰、里扎马特、早玉、里扎马脑等7个品种;欧美…  相似文献   

18.
葡萄避雨限根栽培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延胜  吴义飞 《花卉》2016,(22):108-109
广西省鹿寨县是柳州市葡萄第二主产区,夏季主要是高温高湿多雨的气候特点,由于雨量偏多,在葡萄种植中采用避雨限根栽培,可以有效提高座果率和果实的品质。本文重点对葡萄避雨限根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旨在对南方多雨地区的葡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金星无核葡萄避雨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南方 ,特别是像南京地区 ,葡萄花期及果实生长期常遇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 ,导致露地欧亚种葡萄授粉受精不良、着果率低、病害严重、产量低和品质差 ,要成功栽培欧亚种葡萄 ,就得进行设施栽培。作为设施栽培的一种形式———避雨栽培 ,因设备简单 ,投资小 ,见效快 ,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然而 ,全国关于避雨栽培的研究报告尚少 ,多数仅为生产经验的总结。本文以金星无核葡萄为试材 ,研究了避雨栽培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 ,并对叶片叶绿素及与感病有关的两种酶 (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进行了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相似文献   

20.
徐森富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10):127-129
大棚葡萄栽培是一种较为普通的保护地种植模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大棚内环境与露地条件有较大区别,病害发生也有新的特点,葡萄黑痘病、葡萄白腐病、霜霉病等较露地有所减轻,但葡萄灰霉病、穗轴褐枯病发病加重;对此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