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王兆慧  常燕  徐磊  叶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327-17332
[目的]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絮凝活性较高的菌株,进行初步鉴定,研究其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基组成和絮凝条件。[方法]采用常规菌种分离纯化方法获得目的菌株,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其培养条件、絮凝条件和絮凝活性。[结果]分离到的菌株B2经初步鉴定为黄杆菌属。其产絮凝刺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蔗糖20g/L,(NH4)2SO4 1.2g/L,KH2PO4 4.0g/L。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8.0,装液量为100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为2m1。适宜的培养条件:温度为35℃,摇床转速为120r/min,培养时间为48h。用高岭土悬浊液对其絮凝条件进行研究,确定培养液最佳絮凝pH值为7.0,发酵液投加量为2ml,添加Ca^2+、Zn^2+能显著提高其絮凝活性。B2菌株在上述最佳条件下的发酵液对0.4%的高岭土悬浊液和生活污水的絮凝率均在85%以上。[结论]菌株B2絮凝活性较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岭土悬浊液法从土壤和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高絮凝活性的菌株,通过测定其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该菌为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研究发现,该菌不仅能分泌具有絮凝活性的代谢产物,而且菌体自身具有一定的絮凝能力;在培养48 h能达到最大絮凝活性为79.16%,最大絮凝活性可持续到发酵后96 h。Ca2+是该菌最好的助凝剂,终浓度为300 mg/L时,絮凝效果最好。在pH为8时,该菌絮凝率高达89.80%,并在pH 5~10时能保持较高絮凝率。  相似文献   

3.
江慧华  马森  方继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8990-8993
[目的]筛选出具有高絮凝活性的微生物产生菌,并观察研究微生物产生菌的外观形貌,并确定微生物产生菌的最佳培养条件。[方法]分别从土壤、活性污泥、食品厂污水和垃圾渗滤液中筛选出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若干,然后在不同的培养基条件下通过富集培养、平板分离、纯化培养和复筛,筛选出具有高絮凝活性的菌种。在显微镜下观察菌种的形貌。最后考察了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摇床转速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对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从土壤、活性污泥、食品厂污水和垃圾渗滤液中筛选出具有絮凝活性的菌种8株,然后在不同的培养基条件下通过富集培养、平板分离、纯化培养和复筛等,筛选出絮凝活性超过90%菌种2株,在显微镜下初步鉴定为杆菌。以絮凝活性最高的F-4为例,该菌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时间56 h、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50 r/min。[结论]在该条件下,F-4菌株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达到93.1%。  相似文献   

4.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6株产絮凝剂的菌株,经复筛,有3株絮凝活性保持在80%以上。研究了其中一株生长能力强、絮凝活性高的M08菌株的絮凝特性,该菌种产絮凝剂的最佳条件为碳源为甘油、氮源为酵母膏、磷酸盐为K2HPO4·3H2O(5g/L)、C/N比为15、起始pH值为6、接种量为3%(v/v)、发酵温度为30℃。在此条件下以120r/min摇床培养72h,其发酵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高于90%。活性分布表明,该菌的絮凝有效成分主要为分泌到胞外的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5.
从浓缩污泥中筛选到1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初步探讨了培养基不同碳源和氮源、不同接种量、培养时间对絮凝活性的影响,并对该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絮凝活性分布、替代培养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在最佳培养条件下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为87.14%;革兰氏阳性杆状细菌,属于固氮菌;微生物絮凝剂主要分布在发酵液离心后的上清液中,且絮凝效果优于0.1%聚丙烯酰胺;该菌能在沼液中生长,且发酵液絮凝率为76.82%。  相似文献   

6.
高效固氮芽孢杆菌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筛选高效固氮芽孢杆菌,研究固氮微生物固氮酶活性、竞争适应能力与接种固氮效能的关系,探讨接种固氮芽孢杆菌对根际细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无氮培养基富集、加热筛选固氮芽孢杆菌。乙炔还原法测定固氮酶活性,采用盆栽小白菜选育高效固氮芽孢杆菌、研究菌种竞争适应能力与接种固氮效能。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种。【结果】筛选到了3株固氮酶活性相对较高、固氮能力较强的菌株GD062、GD082和GD282,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p.和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菌株GD082竞争适应能力较强,在盆栽试验自然土壤条件下接种固氮效能与施用化肥试验处理效果相当,可望进一步研发用于生产固氮微生物肥料。试验结果同时显示,供试菌株的固氮酶活性与其接种固氮效能并不直接相关,菌株的竞争适应能力对接种固氮效能影响很大,接种固氮芽孢杆菌使小白菜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显著增加。【结论】接种固氮微生物为农作物提供氮素养分具有生产实践意义。高效固氮菌种的筛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菌株的固氮酶活性与其接种固氮效能并不直接相关,竞争适应能力对接种固氮效能影响很大。筛选到的芽孢杆菌GD082固氮酶活性较高、固氮能力较强、竞争适应能力很强,可望进一步研发成为优良的固氮微生物肥料生产用菌种。  相似文献   

7.
固氮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氮培养基富集、加热筛选固氮芽孢杆菌。筛选到了2株固氮芽孢杆菌,编号为JZ4和JZ5。采用固氮芽孢杆菌对唯一碳源、唯一氮源的利用和其对抗生素抗性的测定分析,探讨JZ4和JZ5对逆境的适应能力。试验结果显示:固氮芽孢杆菌JZ4、JZ5的竞争适应能力较强,而JZ5的竞争能力较JZ4强,可望进一步研发成为优良的固氮微生物肥料生产用菌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一株高絮凝活性菌株并探究其絮凝特性。[方法]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絮凝剂产生菌,并进行鉴定。对该菌株所产絮凝剂进行提取纯化,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和絮凝特性。[结果]该菌株被鉴定为沙雷氏菌属(Serratiaplumuthica)。该菌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达到最高絮凝活性仅需10h,这有可能大大降低其生产成本。红外分析结果,该菌所产絮凝剂是一种酸性多糖。当微生物絮凝剂用量为0.7mg/L,pH为2-7,温度30-80℃时,均具有很高的絮凝活性。[结论]该菌株所产絮凝剂和其他研究的菌株相比,具有用量少和比较宽泛的pH、温度使用范围的特点。该菌株所产絮凝剂能大大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能力。  相似文献   

9.
江胜滔  曹晓敏  卢龙娣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711-16714
[目的]筛选具有益生作用潜力的芽孢杆菌。[方法]经高温处理从鸡肠道分离芽孢杆菌,通过抗逆性、抗菌活性等性能检测筛选菌株,通过生理生化分析鉴定菌种。[结果]筛选到2株具有益生作用潜力的芽孢杆菌LBS53和LBS8;经过生理生化试验,鉴定LBS53为枯草芽孢杆菌,LBS8为蜡样芽孢杆菌。[结论]筛选到的2株菌基本具备作为饲用芽孢杆菌制剂菌株的条件。尤其LBS53的优良生物学特性使其在饲料工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市场上常见的4种用于制作纳豆食品的菌粉(菌液)为出发菌,采用2种不同诱变剂(紫外线和亚硝基胍)在不同剂量下复合诱变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原始菌株在紫外线照射时间为80 s、NTG剂量为0.4 mg/m L时,致死率分别为83%和87%。以此诱变条件对纳豆芽孢杆菌进行紫外线、NTG复合诱变,通过与指示菌共同涂布培养,以菌体的生长情况、菌落直径的大小以及抑菌圈直径为初筛标准,初筛出了60株抑菌效果较好的菌株。进一步通过管碟法复筛,得到1株具有较高抗菌活性的突变株L-23,抑菌圈直径可达27 mm,传代培养10次后抑菌圈直径无显著变化,其抑菌活性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从人的头发样品中筛选出1株产黑色素芽孢杆菌ZH168.对该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基因序列及全细胞蛋白电泳研究结果表明,ZH168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产生的胞外黑色素在可见-紫外光区均有吸收,紫外区光吸收强,随着波长的减小,吸收增强,在210 nm左右有1个吸收高峰;红外光谱与合成的多巴黑色素很相近,具有黑色素吲哚结构的吸收峰.电子自旋共振谱是轻微不对称的典型单线一次微商波谱.综合以上结果确定该菌所产生的色素为黑色素.  相似文献   

12.
根据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水解酪蛋白和羧甲基纤维素的生物学特性,以菌株NB-1和NR-l为出发菌株,采用稀释涂平板法获得10株初筛纳豆芽孢杆菌,通过测定初筛菌株48 h发酵液中蛋白酶活性和纤维素酶活性,确定NY-3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均相对较高.同时对该菌株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XNJ1的筛选与絮凝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江苏苏州某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初筛分离出21株产絮凝剂的微生物菌株,复筛得到1株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絮凝剂产生菌,将其命名为XNJ1。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并结合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将菌株XNJ1鉴定为居幼虫普罗威登斯菌属(Providencia sp.)。试验结果表明,菌株XNJ1对高岭土悬浮液的最佳絮凝生长条件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尿素,pH值7.0~8.0,温度30℃左右,培养时间48 h。在最佳絮凝条件下,2%絮凝剂投加量对4%的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达到82.4%。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菌株XNJ1具有较好的生物絮凝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1986年从乌海市土壤中分离到1株细菌,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效果。经鉴定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室内接种试验表明,对芝麻叶枯病(Alternaria sesami)和黄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ium f. sp. cucumerinum)均有很好的抗侵染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株芽孢杆菌的鉴定和紫外线诱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实验测定芽孢杆茵10-3最适生长温度为30℃.通过对其进行紫外诱变获得一个突变株,最适培养温度为26~C,较初始菌株下降了4℃.在26℃,250r/min的培养条件下,该菌株诱变前后生长速度差异较大,诱变后的菌株OD600nm比诱变前增大了约5%.经鉴定该茵为枯草芽孢杆菌[1].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菠菜上筛选内生细菌,防治菠菜主要病害。[方法]用稀释分离法从菠菜植株内分离内生细菌,培养基平板对峙法测定内生细菌的拮抗作用,并依据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使用B iolog细菌鉴定系统鉴定。[结果]从菠菜植株根分离到具有生防活性的细菌SEB,对菠菜枯萎病菌等5种病原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鉴定为芽孢杆菌属。[结论]SEB菌株对多种病原真菌有拮抗作用,对菠菜枯萎病菌抑制率最高,具有开发成微生物制剂,防治园艺作物和农作物病害枯萎病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生细菌Bacillussp.对菠菜枯萎病的防病作用。[方法]就内生菌Bacillussp.对菠菜枯萎病菌平板抑制作用、不同浓度内生菌对菠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内生菌在菠菜根部的定殖位点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浓度为1×107cfu/ml时,Bacillus sp.对菠菜枯萎病防治效果最好,且内生菌定殖在菠菜根部木质部导管中。[结论]从菠菜根部筛选出的内生细菌Bacillussp.对菠菜枯萎病有的较好防治效果,可以利用此开发具有潜在生防价值的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18.
从活性污泥中经过初筛复筛得到了一株絮凝率为94.3%的絮凝剂产生菌。对该菌株所产的生物絮凝剂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絮凝条件为:静置时间为3~5 min,生物絮凝剂投加量为2 mL,温度为20℃,pH为7~8、CaCl_2加入量为0.5 mL。对该菌株所产生物絮凝剂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絮凝条件为:发酵液投入量为3 m L、CaCl_2投加量为1 mL,pH为7。同时该絮凝菌在对污水的实际处理中有较好的效果,对COD及NH_3-N去除率分别达到62.35%和61.67%,并且可提高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及脱水率,脱水率可达42%。  相似文献   

19.
纳豆芽孢杆菌益生菌株B2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纳豆芽孢杆菌水解淀粉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从中国传统食品豆豉中筛选出2株纳豆芽孢杆菌优势益生菌株。通过比较这2个分离菌株与实验室保存的纳豆芽孢杆菌菌株的耐受性和抑菌能力,从中选出1株最优菌株B2。  相似文献   

20.
Antibiotics residues have been accumulating in the environment day by day due to overuse of antibiotics. Recalcitrant antibiotic residues, such as tylosin(TYL), can cause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hich makes it important to eliminate TYL from the environment. It is important to eliminate TYL from the environment. In this study, a strain was isolated and purified from fermentation by-product that came from a TYL production factory. The TYL degrading strain was identified by its morphology,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reactions and sequencing the PCR-amplified fragments of its 16 S r DNAcoding genes. The temperature, shaking speed, initial TYL concentration, p H and inoculum sizes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simulated conditions by using single factor tes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YL2, a high efficient strain was isolated and was identified as Brevibacillus borstelensis.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TYL by this strain could reach to 75% with an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25 mg L~(–1) within 7 days under conditions of 7% B. borstelensis(v/v, 2×108 CFU m L~(–1)) at p H 7.0 and at 35°C. It is interesting that this strain has a very strong ability to degrade the TYL in natural sewage with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65% within 7 days. This result could be helpful for the degradation of TYL and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degradation of other antibio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