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几种常用植物病原细菌分子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病原细菌(phytobacteria)是植物上一类重要的病原菌,这些细菌能引起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花卉、树木及牧草上的病害。它的快速检测是病害防治、预测预报及植物检疫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其中,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检测技术的进步使植物病原细菌的检测更快速、灵敏和可靠。本文对近年来植物病原细菌分子检测技术进行介绍,尤其是应用广泛的ITS-PCR(intergenictranscribedspace-PCR)、ARDRA(amplifiedribosomalDNArestric-tionanalysis-PCR)、rep-PCR(repetitiveDNA-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quantitativePCR)技术,旨在促进我国植物病原细菌研究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分子遗传学是七十年代才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然而它的发展速度却是突飞猛进的.由于这门学科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的遗传机理,解释了许多经典遗传学所不能解决的复杂的生物现象,因此,分于遗传学实验技术目前已被运用到各个与生物科学有关的学科研究中,如医学、畜牧兽医学、植物学、植物病理学等. 相似文献
4.
寄主离体叶片和子叶用于检测棉花角斑病和大豆疫病,灵敏度分别达6×10~2cfu/ml和2.12×10~1cfu/ml;用于种子直接检测,三天内可得到结果。较之传统的分离方法优势显著,且方法简便适用。 相似文献
5.
植物病原真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传统的植物病害诊断方法往往根据病组织的症状、病原菌的特征以及研究人员的经验进行。但某些病原引起的症状相似,例如胡萝卜的细菌枯萎病与交链孢黑斑病、病毒与难养菌、不同病原物复合侵染造成的症状。有些病原菌不能进行纯培养,因而,单靠传统的分离培养、生物学测定等?.. 相似文献
6.
抑制植物病原细菌的植物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细菌—辣椒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citri)和大白菜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pv.carotovora)为供试菌,对43种植物甲醇提取物进行离体抑菌活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漆树对辣椒青枯病菌抑菌活性最强,其次是金秀清明茶;抑制柑橘溃疡病菌活性最高的植物有漆树和十大功劳;对大白菜软腐病菌没有筛选到抑菌活性较好的植物;垫状卷柏、七叶一枝花、少花龙葵、水半夏和豆瓣菜粗提物对3种植物病原细菌均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8.
植物病原细菌素的研究进展帅正彬(四川省成都市第一农业科学研究所610072)1细菌素的研究概况细菌素的研究开始于医学领域,70年代由于应用产生细菌素的放射土壤杆菌AgrobacteriaradiobacterK84菌株防治桃树等细菌性冠瘿病(Agro... 相似文献
9.
植物病原细菌致病性决定因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数为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分布在Erwinia、Pseudomonas、Xanthomonas和Ralstonia 4个属中,引起许多栽培植物产生不同的病害.这些植物病原细菌定殖于植物细胞间,其病程(pathogenesis)涉及病原细菌的繁殖、组织间扩展和最终产生典型病害症状。尽管植物病原细菌在细菌学和病理学上表现多样性,但它们都拥有hrp基因。 相似文献
10.
基于PCR技术的植物病原真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病原真菌是可以在植物上引起病害的一类重要病原物,对该类病原的快速检测是对其进行植物检疫、监测预报及病害防治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近年来,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检测技术的日益发展使得植物病原真菌的检测更加快速、灵敏和可靠.本文对近年来基于PCR技术的植物病原真菌检测方法进行了介绍与评述,这些方法包括ITS-PCR、巢式PCR、多重PCR、PCR 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相似文献
11.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检疫性有害生物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检疫检验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高新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横向的相关领域如入类医学诊断、动物医学诊断等相比,在总体水平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诊断技术上提高检测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缩短检验时间、简化检测程序是植物检疫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分子生物学技术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为有害生物的诊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香石竹环斑病毒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具体研究了两类不同性质的cDNA探针对香石竹环斑病毒的检测效果。毒源由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毒室提供,繁殖于苋色藜Chenopodiumamaranticolor上,提纯该病毒,然后抽提其核酸RNA,将RNA多聚腺苷化后,以Oligo(dT)为引物,反转录合成cDNA,补平后与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获得阳性克隆,用32P和光敏生物素分别标记cDNA制作探针,与CRSV及其RNA进行点杂交,结果表明,两类不同性质的探针在检测RNA水平上具有相同的灵敏度,其检测极限均达到1ng/ml,并对二类探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豆进口量的日益增加,大豆携带病毒传入我国的风险在不断增大,高效、快速地进行植物病毒检测,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是目前各口岸植物检疫工作的重点。本文介绍了一种植物病毒检测的新方法—纳米上转换荧光技术。该技术是一种利用磁性纳米颗粒(magnetic nanoparticles, MNP)进行病毒分离、富集和定位;同时引入上转换荧光(up converting phosphor, UCP)材料作为标记物的免疫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抗干扰性、多元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植物病毒分子检测方法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病毒粒体主要由核酸和蛋白外壳构成,蛋白外壳由许多外壳蛋白(CP)组成. CP和核酸因病毒的不同而异,是检测、鉴定植物病毒的主要依据.广义的植物病毒分子检测方法包括蛋白质检测(或血清学试验)和核酸检测方法,本文分别介绍. 相似文献
15.
E. J. COTHER 《Plant pathology》1987,36(3):374-376
Merckoquant nitrate test strips gave reactions identical to standard sulphanilamide N-I-naphthylethyl-enediamine reagents for determining nitrate reduction in several bacterial genera. The strips obviate the need for fresh reagents and are useful as an off-the-shelf test. 相似文献
16.
病毒侵染后植物叶绿体光合作用变化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植物遭受病毒侵染后通常会引起植物重要生理功能的改变,包括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变化、核酸与蛋白质的变化、酚类代谢的变化、水分生理的变化以及体内激素的紊乱和寄主膜结构的破坏等,其中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最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Exploring the phytoplasmas,plant pathogenic bacteri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hytoplasmas are plant pathogenic bacteria associated with devastating damage to over 700 plant species worldwide. It is agriculturally important to identify factors involved in their pathogenicity and to discover effective measures to control phytoplasma diseases. Despite their economic importance, phytoplasmas remain the most poorly characterized plant pathogens, primarily because efforts at in vitro culture, gene delivery, and mutagenesis have been unsuccessful. However, recent molecular studies have revealed unique biological features of phytoplasma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history and recent progress in phytoplasma research, focusing on (1) the discovery of phytoplasmas, (2) molecular classification of phytoplasmas, (3) diagnosis of phytoplasma diseases, (4) reductive evolution of the genomes, (5)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the plasmids, (6)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insect transmissibility, and (7) virulence factors involved in their unique symptom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