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莲花山保护区林下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秀丽 《甘肃林业科技》2013,38(2):38-39,54
通过对莲花山保护区林下资源种类、利用价值、发展现状、当地群众收入状况、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研究,对保护区今后可持续利用林下资源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气候条件,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使之成为鸟类的重要栖息地。鸟类是野生动物中最具代表性的类群,是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敏和深刻地反映了森林及湿地环境的变迁。结合2006~2012年参与的该区鸟类资源调查与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希望能为莲花山白盆珠保护区鸟类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实际,在2007年社区调查的基础上,2013年用PRA调查方法进行了调查,在实地调查和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初步摸清了保护区社区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广东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资源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对广东省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进行了科学考察,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保护区内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优势及特点,并对资源的保护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莲花山白盆珠保护区资源丰富,区系典型,具陆地和湿地生态系统相结合的优势和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及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莲花山保护区地理概况,分析了狍的形态特征、栖息环境、生活习性等,并结合莲花山保护区狍的基本活动规律数据,提出了几点保护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珍稀鸟类及其栖息地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珍稀鸟类及其栖息地进行了调查,并利用卫星影像资料分析了鸟类栖息地现状,表明该地区鸟类栖息地严重破碎化,严重威胁着保护区内珍稀鸟类的生存,提出了封山育林扩大保护区面积等加强珍稀鸟类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甘肃林业》2012,(6):47-48
森林火灾是世界性的林业重要灾害之一,随着我国林业事业的不断发展,无线视频监控森林火灾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为提高莲花山保护区森林火灾的预警处置能力和森林资源管护工作水平,莲花山保护区多方申请和筹集资金,2012年3月19日通过公开招投标,经过工程人员的不辞辛劳,该工程于7月20日全面竣工,经过近两个多月的调试运行,于10月16日顺利地通过了工程检查验收,现已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8.
《甘肃林业》2006,(4):5-7
2006年6月1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加强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的建设管理,保护自然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保护区实际,制定  相似文献   

9.
以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主要介绍了保护区基本概况以及林下资源的情况,阐述了现阶段林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林下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自然保护区建设离不开社区群众的支持和社区经济的发展。在总结分析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多年来社区共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科技推广、扶贫济困、促进产业发展等社区共建途径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莲花山自然保护区林地保护现状、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实行分级管理、加强森林保护、实施森林质量工程、坚持科技兴林、强化林地保护管理队伍建设等林地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白水江保护区大熊猫的调查情况、栖息地构成、伴生动物影响、历年来大熊猫数量变化的原因分析以及目前的保护研究手段等七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与论证,旨在找到影响白水江保护区大熊猫保护的核心问题,通过科学的措施与手段,保障白水江保护区大熊猫的正常繁衍生息。  相似文献   

13.
根据河南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保护管理、科研监测和宣教支撑、基础设施的现状,对保护区结构、布局和保护管理能力进行分析,采用空缺分析方法,确定了全省国家级保护区系统的物种保护空缺,最后提出了生态系统保护体系、重点物种保护体系、空缺物种保护体系和保护区能力建设等保护区体系的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14.
不合理规划是我国目前自然保护区面临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网络内适宜栖息地的评估,发现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网络没有基于适宜栖息地的生物边界进行科学规划,导致各保护区内大熊猫的生存环境质量差异巨大,造成目前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网络功能不均衡,影响其效率和保护成效。适宜栖息地是保护区境内具有保护贡献的土地,是体现保护区功能的区域,是保护区及网络规划的核心。基于适宜栖息地的保护区网络规划和优化能提高我国保护区及网络的功能和效率,减少保护的土地成本,能有效缓解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据调查,甘肃莲花山自然保护区有鸟类133种,隶属于14目、33科、89属,含国家Ⅰ级保护鸟类5种,Ⅱ级保护鸟类19种。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了解三亚青梅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动物资源状况。2009年2月对青梅红树林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调查,从保护区鸟类的种群数、分布状况、分布密度,区系组成、生态分布及保护或受关注物种等统计分析,揭示保护区的鸟类组成结构,为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央政府、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所在的当地政府及保护区管理部门3个不同层面,探析了为促使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目标得以实现,保护管理工作首先应得到国家法律法规给予的支持,其次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基本一致,再次保护区管理部门应力所能及的推动"保护与发展"和谐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塞罕坝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对区内森林结构组成的数据调查、统计、分析,以及保护区建设与发展、资源保护、管理等情况的研究与总结,系统阐述了河北省森林型保护区的保护、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现有保护区法律法规在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述,并提出了保护区现行法律法规修改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保护珍贵物资源,对黑龙江省的植物保护区进行了规划,主要划分成小兴安岭北坡珍贵植物就地保护区,小兴安岭南坡植物资源基因迁地保护区,张广才岭硬阔树种保护区和老爷岭珍贵树种保护区,避免了珍贵植物资源的大量消失。  相似文献   

20.
常宏达  董军 《绿色科技》2019,(2):143-144,151
指出了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房屋建筑陈旧、人居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分析了保护区内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建筑修缮保护与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等问题的方法。目标力争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体系,为建筑状况和人居环境的改善等方面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