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桉树青枯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青枯病在国内外均有发生,其病原菌为茄拉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Smith) Yabuuchi et a1.,属生理小种1号;其生物型有2种类型,在巴西为生物型Ⅰ,在中国、澳大利亚、南非和刚果为生物型Ⅲ。该文对桉树青枯病的流行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提出了持续控制桉树青枯病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西宁地区柳树细菌性枯萎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西宁市行道树柳树出现大量死亡 ,均由柳欧文氏杆菌 Erwinia salicia危害所致。该病在西宁市 4~ 10月持续发病 ,不断引起树木死亡。在防治方法上 ,应加强养护管理 ,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 ,及时清理病枝、病株 ,以控制病害蔓延  相似文献   

3.
红壤侵蚀区桉树经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适合在红壤侵蚀区应用和推广的桉树经营模式,对红壤侵蚀区的多种桉树营林措施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炼山有利于桉树初期的生长,但2年后,采取不炼山处理的桉树林地,桉树胸径和树高生长速度开始超过炼山处理的桉树林地,而采取全面清除植被处理的桉树林地,桉树胸径和树高的生长速度始终最慢;采取前埂后竹节沟的水保措施较不采取水保措施更有利于桉树的生长;夏季劈草对桉树生长最为有利,秋季次之,春季再次之,然后是冬季劈草和不劈草处理,且春季和秋季劈草效果差距不大,冬季劈草和不劈草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Bacterial wilt caused by 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is a very serious disease of Eucalyptus in southern China, mainly in Guangdong, Hainan and Guangxi provinces. It causes the death of seedlings and young trees and the mortality may exceed 90 percent in some sites. Susceptible species include E. grandis, E. urophylla, hybrids between the two and E. citriodora. In nursery and field trials with E. urophylla and field trial with E. grandis x E. urophylla inoculation of ectomycorrhizal fungi was found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 Some fungal isolates were more effective than others.  相似文献   

5.
桉树林下植被他感作用与植物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桉树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商品用材树种,桉树林的生态性一直备受争议。文章用扩大圆样地法,研究了桉树林下的他感作用和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桉树林下的他感作用明显,作用范围为0~15D,其中他感作用最强区域为5~10D范围。在研究区内,对含羞草、山芝麻和桃金娘的他感作用较为敏感。桉树林下的植物多样性较丰富,有15种植物之多。  相似文献   

6.
施肥对桉树幼林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探索施用不同种类肥料、不同施肥方法对不同家系桉树幼林生长量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在福建省闽南海拔700 m以下丘陵山地以尾细桉M1(A3)+0.3 kg.株-1(分2次施)磷酸二铵(B1)+开放射沟施的方法(C3)最好,1 a高生长量达7.3 m、胸径达4.2 cm。  相似文献   

7.
桉树袋蛾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桉树袋蛾的主要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并阐述了防治措施,以期为桉树袋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元谋干热河谷相思树种和桉树类抗旱能力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元谋干热河谷引种的8种外来树种进行了抗旱性分析,发现水分利用效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窿缘桉、赤桉、柠檬桉、绢毛相思、肯氏相思、厚荚相思、大叶相思、马占相思。水分利用效率越高,对干热环境的适应性越强。8种外来树种适应干热河谷生境的旱性结构的特点是主根深、侧根多、栅栏组织和贮水组织发达、构成等面叶或近等面叶。桉树类树种的蒸腾速率较高,但能生存的主要机理根系分布深,主动供水能力强,补充了地上部分的水分消耗;而相思类则以发达的根系和较高的叶片保水能力来适应干热环境。  相似文献   

9.
桉树红叶枯梢病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施肥种类、施肥数量、施肥方法对桉树红叶枯梢病防治效果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数量硼及不同施肥方法对桉树红叶枯梢病防治效果的影响差异显著;以150g磷酸二铵+硼15g(A3)+放射沟施(B3)组合最好,平均红叶转绿率达98.2%,平均抽高达到103.4cm。  相似文献   

10.
桉树人工林“滞长症”植原体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以来,在广东、广西地区出现了大面积桉树商品人工林无性系生长停滞的现象,为了确定该病症是否由植原体侵染引起,用直接PCR和巢式PCR扩增植原体16SrDNA的方法对具有典型症状的样品进行了植原体检测,结果并没有检测到植原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不同桉木化学机械法制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尾巨桉、巨尾桉、尾叶桉、蓝桉及小叶桉这5种桉木的材性特征及其预处理-碱性过氧化氢化学机械浆(P-RC APMP)制浆性能。结果表明:5种桉木的综纤维素质量分数在77.96%~81.36%之间,小叶桉最高,巨尾桉最低;木质素质量分数在23.18%~26.62%之间,尾叶桉的最高,巨尾桉最低;纤维平均长度在755~785μm之间,差异较小。采用P-RC APMP制浆方法,在H2O2用量5%,Na OH用量4.5%浸渍条件下,小叶桉的制浆得率最高,达86.7%,巨尾桉最低,仅为84.2%;在相同加拿大游离度(300 m L CSF)下,蓝桉浆的强度性能和光学性能最优,纸浆的抗张强度和白度分别达30.13(N·m)/g和82.5%(ISO),且所需磨浆电耗最低,仅1 188 k Wh/t,巨尾桉浆的强度性能和光学性能最差,纸浆的抗张强度和白度分别为16.9(N·m)/g和73.8%(ISO),且所需磨浆电耗最高,约为1 370 k Wh/t。  相似文献   

12.
根据桉树枯病发生及流行规律的定点观测资料,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方法,建立了广东吴川林场和斗门县林业局试验林桉树青枯病预测模型;依发病率与相应的旬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应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桉树青枯病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经检验和进行实际验证,证明上述模型均有较高的可信度.并表现为灰色系统模型的精度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3.
桉树害虫油桐尺蛾林间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桉树害虫油桐尺蛾幼虫进行林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单剂生物药剂0.6%阿维菌素水剂4 000倍液、16 000 IU.mg-1苏云金杆菌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幼虫,10 d后的防治效果达89%~97%;使用混合化学药剂A3B3C3、A2B2C3和A1B3C3这3种组合喷雾防治油桐尺蛾幼虫,7 d后的防治效果达84%以上;使用混合生物药剂a1b1c2、a1b3c3和a1b1c1这3种组合喷雾防治油桐尺蛾幼虫,10 d后的防治效果达80%~96%;使用烟雾剂柴油5 kg+20%氰戊菊酯乳油0.375 kg、柴油5 kg+20%氰戊菊酯乳油0.25 kg、柴油5 kg+20%氰戊菊酯乳油0.125 kg喷雾防治幼虫,7 d后的防治效果达89%以上。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叶碟法测定黛袋蛾对3种不同桉树的取食嗜好,并通过单头饲养试验,测定黛袋蛾4龄幼虫对3种不同桉树的转化率和利用率.结果表明:黛袋蛾幼虫喜食尾叶桉叶片,其取食量大小顺序为尾叶桉>大叶桉>窿缘桉.黛袋蛾幼虫对桉树叶龄也具有选择性,对尾叶桉成熟叶的取食量是嫩叶的2倍多.试验结果还表明:黛袋蛾4龄幼虫对尾叶桉的利用率和转化率较高,而对大叶桉和窿缘桉的利用率和转化率相对较低.黛袋蛾对不同桉树的嗜食差异,是桉树人工林营造中合理选择树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松毛虫与松林、天敌、森林植物群落的相互关系,如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松树的补偿和超补偿能力、天敌自然控制作用、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用,以及生物技术的应用,讨论了松毛虫种群生态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千岛无核柿的病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千岛湖地区无核柿的病害种类,并对主要病害-炭疽病的病原生物学和发病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害的发生与柿树的树龄,嫩梢抽梢速度,气温,湿度,降雨量和雨日等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扩散型指数Iδ、聚集度指标I和CA、平均拥挤度与平均密度的比值(X*/)、Taylor的b指数、Iwao的X*—回归检验和聚集均数λ检验,探讨了兴安落叶松鞘蛾幼虫在落叶松纯林中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鞘蛾幼虫在林间树冠不同方位都呈聚集分布。造成聚集分布的原因是该虫本身的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18.
对广东湛江桉树开发中心、吴川县、斗门县、高要县、鹤山县等地桉树青枯病的发病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病株残体及土壤中可存活3年以上,并保持致病力.垃圾肥不仅含有该菌,而且有利于该菌的繁殖.该病始发期为5月下旬至6月初,7月至9月底为发病高峰期,停止期一般在11月中、下旬.林地径流是病菌短距离传播媒介.桉树根部是该病菌主要侵入途径,其次是根颈部.然后蔓延至枝干部分.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桉树人工林发展态势与持续经营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福建省桉树发展态势,针对桉树速丰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林地合理规划、立地与树种或品种相匹配、控制林分的遗传成分、强化桉树速生林科学经营技术等维护地力、改善生态环境,以利于持续经营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仁寿兴林抑螺示范区抑螺植物益母草的生长与结实特性。益母草存在基部优先与顶部优先两种构型,前者适应于肥沃生境,而后者适宜贫瘠生境。埂边生境高度较大(1.6 vs 0.95),分支数量较大(一级枝8.5vs 6.6;二级枝32.6 vs 9.7;三级枝:0.7 vs 0),分支率较高(4.7 vs 2.3),瘠薄的间作生境明显较低。两种生境中,个体高度与一级枝无关,而与二级枝数量呈现明显抛物线曲线关系。不同位置或节点枝径、间距长度、结实数量都呈现直线或曲线关系,表明位置效应明显,益母草呈现向基性发育模式。深入分析发现,益母草生殖枝结构性参数,如枝径、节间长度都与结实数量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暗示这种位置效应实质上是结构大小引起的,归为结构限制。随着个体生长,益母草枝干、根系、花果、叶片生物量增长速度依次降低,暗示培育目标实现可能需要优化构型特征。总体分析,益母草通过构型优化(如分支率)来适应异质性生境,而构件生殖存在结构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