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封闭疗法治疗奶牛放线菌病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线菌病又称大颌病,是牛、马、猪和人的一种多发性的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以牛最为常见。此病特点为头、颈、颌下和舌体的放线菌肿。牛放线菌是牛的骨骼的放线菌病的主要病原菌,是一种不运动,不形成芽胞的杆菌,有长成菌丝的倾向。本病主要侵害牛科动物,以2-5岁最为易感。受感染的牛只常见下颌骨肿大,界限不明显。肿胀部病初疼痛,晚期无痛觉。病牛呼吸、吞咽和咀嚼均感困难,泌乳奶牛产奶量下降,消瘦甚快。  相似文献   

2.
<正>放线菌病是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引起的亚急性、慢性、非接触性传染病。牛放线菌多为牛放线菌引起。其特征在颌骨形成菌肿,肿大界限明显,肿胀发展缓慢。围场县奶牛小区2010~2011年先后有5头黑白花奶牛发病。其中下颌骨菌肿4例,上颌骨菌肿1例。  相似文献   

3.
牛放线菌病又称大颌病或木舌病,是牛最常见的一种细菌性的非接触性传染病,病的特征为头、颈、颌下和舌肿胀。症状牛患侧上、下颌骨肿大,其中上颌骨肿大明显,上、下颌骨界限清晰,肿胀进展缓慢,经20个月上颌骨出现大而坚实的骨质硬块,下颌骨颌下出现轻微肿胀,触诊舌根部肿胀、舌的灵活性下降。肿部初期触诊有疼痛感,后期则无痛觉。病牛吞咽初期影响轻微,随着病程延长影响下降,到出现流涎时吞咽困难。呼吸在初期无明显影响,到20个月后影响明显。由于咀嚼缓慢,食欲欠佳,渐行性消瘦。12个月后上颌骨皮肤化脓破溃,有少量脓汁流出,在破溃口周围形成…  相似文献   

4.
耕牛放线菌病引起的下颌骨肿大、变形,使下颌骨形成瘘管化脓,舌肿大,采食困难,逐渐消瘦失去耕作能力。临床上对该病治疗难以使肿胀完全消退,瘘管愈合。笔者采用中西结合疗法先后治疗数例,都获痊愈。现介绍两例,供参考。 病例一 来部村7组一耕牛,食欲减退,日渐消瘦,饲养员针刺通关穴以增加食欲,当手伸入口腔,发现舌肿大,变硬不灵活,下颌骨肿大。检查见:患牛消瘦,腹细肷吊,肋骨外露,根根可数,下颌骨肿大明显,触之坚硬,无热稍有痛感,左侧下颌骨第四臼齿下有一结痂的伤口,剥掉脓痂,见患部有硫黄样小颗粒状  相似文献   

5.
放线菌病是由牛放线菌或林氏放线杆菌引起的动物和人的一种慢性、化脓性肉芽肿传染病。本病的特征是患畜头颈、颌下和舌部出现放线菌肿 ,动物中的牛最为常见 ,其次是猪 ,人也可感染。在正常情况下 ,本病不能由病畜直接传染给健康牲畜 ,当寄生处的粘膜和皮肤出现损伤 ,给病原菌形成侵入门户时才可感染发病。母猪乳房放线菌病是由于仔猪在吃乳时咬破乳头而感染发病的。1 宰前鉴定由于受病原菌侵害的部位不同 ,临床症状也不一样。1 1 牛常见的是颌骨明显肿大变形 ,向外鼓起 ,触压坚硬如石 ,无热痛。病牛呼吸、吞咽和咀嚼均显困难 ,有的肿大…  相似文献   

6.
放线菌病是多发性、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人畜共患)。牛放线菌病是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引起的牛的一种慢性或亚急性疾病,以出现组织增生,形成肿瘤(放线菌肿)和慢性化脓病变为特征。以2~5岁牛最为易感,病变常见于骨组织尤其是下颌骨中。其肿瘤常形成瘘管,向外排脓。脓汁中有直径为3~4mm的奶酪样颗粒(俗称硫磺颗粒),即放线菌菌簇,见之即可作出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7.
牛放线菌病又称大颌病,是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引起的牛的一种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传染病。典型症状病牛在上、下颌骨部出现界限明显,不能活动的硬肿。病牛的呼吸、吞咽及咀嚼均感困难,消瘦甚快。肿胀部皮肤化脓破溃后,流出脓液,形成瘘管,经久不愈。舌和咽喉被侵害时,组织变硬,舌活动困难,称“木舌症”,此病症状典型,容易诊断。防治应避免在低湿地区放牧,舍饲牛最好在饲喂前将谷糠、干草等浸软,避免刺伤牛口腔黏膜。皮肤黏膜有损伤时,应及时处理。①治疗硬结时可用外科手术切除,若有瘘管形成,要连同瘘管一同切除。创腔用碘…  相似文献   

8.
<正> 放线菌病是人畜共患的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以牛最为常见。牛放线菌病的病原体是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以2~5岁幼龄牛最为易感。在自然环境下,牛在换牙和采食时,经口腔进入坚硬带刺的饲草刺伤口腔黏膜或头部皮肤而感染。主要以下颌骨出现坚实的硬肿块和头、颈、额间软组织局部肿胀为特征,牛放线菌病程特别长,从出现菌块开始,可延长几个月或一年之久,林氏放线菌次之。因此对养牛业影响很大。本人从多年治疗实践中得出治疗本病的可靠方法,简述如下:早期治疗本病病原体侵入初期时,局部无肿块,病牛没有明显的病变状态,当局部出现肿块时,可及时诊断  相似文献   

9.
猪放线菌病     
种猪场较老的母猪中,有时可发现乳头基部有不疼痛的结节状肿胀和变硬,可蔓延到邻近的乳头和乳腺组织,使乳房肿大变形。有的猪可在扁桃体和颚骨引起肿胀。笔者曾见过病猪的一个耳朵肿大,重达15千克。这种慢性疾病,其病原是牛放线菌及林氏放线菌。这种放线菌存在于污染的土壤、饲料和饮水中,也寄生于猪的口腔和上呼吸道及皮肤表面,当局部发生损伤时病菌侵入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10.
<正>牛放线菌在兽医临床上少见,笔者在临床上偶遇一例,经手术治疗痊愈,现介绍如下:1症状患牛体质消瘦,下颌部肿大,患部皮肤溃烂,内有数根瘘管流出带有硫黄样粘稠脓汁,气味恶臭。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为牛放线菌病。2治疗将牛横卧保定,术部向上,先将术部清洗消毒,然后用手术刀将已溃烂皮肤及瘘管迅速切除干净,随即用烧红的烙铁将术部烧烙止血,  相似文献   

11.
放线菌病是人畜共患的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以牛最为常见。中放线菌病的病原体是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以2-5岁幼龄牛最为易感。 在自然环境下,牛在换牙和采食时,经口腔进入坚硬带刺的饲草刺伤口腔粘膜或头部皮肤刺伤而感染,主要以下颌骨出现坚硬的硬肿块和头、颈、额间软组织局部肿胀为特征。牛放线菌病程特别长,从出现肿块开始,可延长几个月或一年之久,林氏放线菌次之。因此对养牛业影响很大,笔者从多年治疗实践中得出可靠的治疗方法,简述如下:1 早期治疗 本病病原体侵入初期时,局部无肿胀块,病牛没有明显的病变状态,当局部出现肿胀块时,可及时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2.
放线菌是牛羊猪及人的一种传染病,骆驼也有散发。1症状病驼多在左侧颌骨下有一硬肿隆起,界限明显,不可移动。肿胀部初期触诊疼痛,后期坚硬无痛。有一侧在下颌骨外侧肿大,蔓延到整个颊部,骨体增大,显著变形。有的侵害下颌骨内侧,周围组织肿胀,蔓延至下颌骨之间的...  相似文献   

13.
放线菌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民间俗称“老鼠疮”,病原为牛放线菌 (G )和林氏放线菌(G-) ,前者侵害骨组织 ,后者常侵害软组织 ,其传染途径通常是通过消化道和皮肤、粘膜创口进入体内。我县各农区由于长期饲喂大量含有芒刺的青稞秸秆 ,每年因口腔和齿龈粘膜被刺破而感染者颇为多见。笔者从 1986年以来 ,采取中西药结合疗法 ,治疗该病患牛 6 8例 ,其中黄牛 4 2例 ,牦牛 2 6例 ,治愈 6 3例 ,有效 5例 ,治愈率 92 .7%。1 症状上、下颌骨出现界限明显、不能活动的赘生物——放线菌肿 ,多发生于左侧 ,初期触压有疼痛反应 ,后期则痛觉…  相似文献   

14.
牛放线菌肿是由牛放线菌引起的一种非接触性传染病,病程较长,往往生长在颌下,治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在近年来门诊工作中施行过18例牛放线菌肿的治疗手术,根治16例,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该病在2~5岁牛换牙时感染率提高,特别是在夏天大量饲喂麦糠等干硬饲料,导致麦芒刺伤口腔黏膜则更易被感染。另外,因牛流行热、腮腺炎等全身性疾病易继发放线菌肿。2临床症状放线菌肿一般都生长在下颌骨的侧面或下部。其病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初期约有6~10个月,此时肿块比较坚硬,紧紧贴在骨头上,触之痛感明显;中期约有1~3个月,此时肿块逐渐变…  相似文献   

15.
放线菌病是放线菌(Actinomyces)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文献报道多种动物可以自然感染。家畜中常见有牛的下颌骨和猪的乳腺放线菌肿,狗多侵害软组织并常常全身化,也见于野生反刍兽,如麋鹿。现报道一例黑金猫肺放线菌病引起脓毒败血症的病例。成年雄性黑金猫,临床表现食欲不良,消瘦,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口粘膜苍白色,两颊和舌粘膜散在紫红斑,体温40.5℃,听  相似文献   

16.
放线菌病为牛、猪和马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牛最为常见。本病主要病原为牛放线菌(Actinomyces bovis)和林氏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Lignieresi),葡萄球菌有时参与致病。牛放线菌主要侵害硬组织,为革兰氏阳性菌,菌块较大,菌线末端膨大,呈放射状排列;林氏放线杆菌主要侵害软组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菌块很小,放射状排列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牛放线菌症是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牛放线菌主要侵害骨骼,林氏放线菌主要侵害皮肤和软组织器官。1牛放线菌病本病以头颈、颌下和舌出现放线菌肿为特征。病主要害2~5岁牛,通过损伤的皮肤和粘膜感染。牛放线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以孢子及菌丝状存在于土壤、空气和水中。在嗜水性或微碱性土壤中极易存活。  相似文献   

18.
<正>牛放线菌病是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以头、颈、颌下和舌出现放线菌肿为特征。本病主要侵害牛,2岁~5岁的牛易感,呈散发性发生。牛放线菌主要侵害骨骼,是一种不运动、不形成芽孢的杆菌。在牛的组织中外观似硫磺  相似文献   

19.
<正>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吉兰泰苏木扎汉布鲁格嘎查李某饲养驴40头。饲养方式是舍饲放牧相结合。饲料为当地产的玉米桔杆、玉米、青苜蓿。近期发现1头驴患病,下颌骨肿大、化脓、发炎,影响其正常采食。经临床检查确诊是放线菌病。采用相关药物治疗控制了病情的发展,病驴得到治愈。1 临床症状患病驴是1头黑色的当地驴与山东驴的混血种、雌性、年龄2岁多;膘情中等。体温39.6 ℃,呼吸、脉搏均无异常。右侧下颌骨肿大、触摸坚硬、肿大的下颌骨内侧有发炎灶,流出  相似文献   

20.
牛放线菌病是由几种放线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亚急性慢性增生性传染病,以牛的颌骨为侵害对象,俗称大颌病。其特征为牛的头、颈颌下和舌部发现有放线菌种。尤以2-5岁牛常见。1病因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粗糙的饲草料常刺破口腔黏膜诱发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