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玉米具有广泛的用途,玉米不仅可以作为食品,同时也是重要的加工原料。淀粉、蛋白质、脂肪是玉米子粒中最主要的3种营养物质。三者之间在含量及机构上相互影响,不仅影响玉米子粒产量,同时影响玉米的营养品质。因此,深入了解玉米子粒不同的化学成分含量及其相互关系,可以为玉米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系统阐述玉米子粒中淀粉、蛋白质、脂肪的结构组成和合成途径以及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为玉米子粒品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玉米粒部性状对子粒脱水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8个自交系配制的56个玉米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对子粒脱水速率、子粒果皮厚度及子粒大小性状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子粒果皮厚度和子粒大小对子粒水分有一定影响,果皮厚度与子粒脱水速率呈负相关,与子粒含水量呈正相关;子粒的长、宽、厚均与子粒脱水速率呈正相关,且子粒长与子粒脱水速率的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3.
不同生育期高温对玉米子粒品质及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玉米杂交种隆平206与秦龙14为试材,分别在开花期和子粒灌浆期进行高温处理,研究不同生育期高温对玉米穗部性状、子粒品质与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期与子粒灌浆期高温处理均显著降低秦龙14的子粒行数、行粒数,其中,开花期秦龙14高温处理败育;对隆平206无显著影响,说明隆平206子粒形成过程中耐高温较强。与对照相比,高温显著增加两个品种玉米子粒蛋白质含量,降低子粒脂肪与淀粉含量;品种间比较,高温对秦龙14品质的影响较隆平206大。隆平206不同生育期高温处理比较,灌浆期高温对子粒脂肪含量影响较大,蛋白质含量次之,淀粉含量相对较小,两个高温处理子粒淀粉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与糊化温度显著高于对照;灌浆期高温处理糊化参数的升幅较开花期高温处理大。玉米生育后期高温对玉米子粒品质及糊化特性有显著影响,灌浆期高温较开花期高温对玉米子粒品质的影响较大。开花期高温对玉米子粒育性影响较大,灌浆期高温主要影响玉米子粒品质。  相似文献   

4.
不同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青贮玉米不同密度下的子粒产量和品质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直接影响子粒的产量与品质,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玉米子粒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在不同成熟阶段随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玉米子粒中蛋白质、脂肪的低含量与最高产量相对应,但玉米子粒中蛋白质、脂肪的高含量却不与较低产量相对应。  相似文献   

5.
玉米营养品质的遗传研究与育种进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概述了我国玉米子粒营养品质的现状,对主要营养品质性状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含量及组成的遗传及其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分子标记与基因定位以及营养品质育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国内玉米营养品质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玉米子粒油分含量的遗传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子粒油分含量直接影响着深加工品质,研究子粒油分含量的遗传模型,可以为遗传育种中进一步提高玉米油分含量提供参考。以3个玉米组合济533/PH6WC、济533/H5818和2394/PH4CV的亲本构建各自的六世代群体(P1、P2、F_1、B1、B2、F_2),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玉米子粒油分含量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3个组合油分含量均符合D-2模型(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率均以F_2代较高,表明玉米子粒油分特性在F_2世代选择时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玉米子粒的果皮是全部继承母本遗传信息的F1代组织[1].将玉米F1代种子的果皮分离并从中提取DNA,以160对SSR引物为基础对本单位自育和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5个玉米单交种及双亲进行特异引物的筛选.特异引物的标准是能同时区分双亲及杂交种.用这些特异引物对杂交种、亲本和从杂交种上分离的果皮DNA进行PCR扩增.实验表明,果皮中的DNA利用SSR分析,具有与杂交种母本完全相同的DNA指纹.可通过杂交种种子获得其母本的全套DNA及其DNA指纹图谱.在亲子鉴定、自交系DNA指纹库建立及品种权保护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不同玉米品种的品质、产量差异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建奇 《玉米科学》2007,15(4):013-017
研究了不同品种对玉米子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是品种遗传特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子粒品质之间的差异更多的表现为品种的遗传特性。根系分布影响品种间土壤水分、养分的吸收和地上部生物量的增长,直接影响光合产物的积累;植株将吸收、贮存的N、P在灌浆期输送到子粒的比例品种间存在差异,是子粒蛋白含量产生差异的生理基础;品种的灌浆特性影响玉米子粒及其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玉米果皮保护籽粒发育和灌浆期间种子免受病原菌的危害。果皮也影响水分向种子內外的移动。虽然水能在果皮內自由流动,但基本不是通过它的外表皮吸收水分。果皮的厚度和透性是决定玉米籽粒干燥速率的重要因素。薄果皮品种的干燥比厚果皮品种的快。较厚的果皮也可以较好地抗御籽粒发育期间内部的压力,并防止种子炸裂不使其暴露于病原菌之中。果皮的厚度不大受环境的影响。破碎的果皮与减少发芽、出苗和幼苗活力有关。果皮的柔软性在加工的甜玉米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品质因素。柔软性,即果皮对受咀嚼而  相似文献   

10.
玉米opaque2(o2)是胚乳发育的核心调控基因,对子粒发育至关重要。基于9组糯玉米o2近等基因系(o2-NILs)及对应轮回亲本,对鲜食期和成熟期子粒的种皮厚度、总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糯2/o2o2和中63-2/o2o2鲜食期子粒的食味品质性状均有提高,其他o2-NILs子粒品质变化不一。鲜食期o2突变对种皮厚度影响较大,但与成熟期无直接相关性。o2突变使玉米子粒赖氨酸含量增加,营养价值提高,但多数近等基因系成熟期淀粉含量和百粒重降低,仅糯2/o2o2、淀粉含量和百粒重均不受影响。糯2/o2o2、SY1-2/o2o2、赵OP-6/o2o2中27 KD γ-zein表达量显著增加、子粒饱满度与轮回亲本相近,但均表现为粉质胚乳,因此认为,优质蛋白糯玉米硬质胚乳的恢复需多个o2胚乳修饰基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玉米抗蚜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蚜虫是危害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国危害玉米的蚜虫主要是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近年来在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夏播玉米区玉米蚜虫的危害呈上升趋势。玉米抗玉米蚜种质资源不丰富,迄今未发现对玉米蚜完全免疫的玉米材料。玉米对玉米蚜虫的抗性遗传机制比较复杂,多表现为隐性遗传,由1对基因、两对基因、两对互补基因和多基因控制。目前仅定位了少数抗蚜性位点,对玉米抗蚜性产生的生理生化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甜玉米的生育特点及实践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玉米为玉米种中的一个亚种(Zea mays saccharata),是隐性基因(su1或sh2)控制的,乳熟期籽粒中的蛋白质、赖氨酸、色氨酸、矿物质及脂肪等含量均高于普通玉米。甜玉米用途广泛,经济效益很高。  相似文献   

13.
简要说明甜玉米突变基因由来以及研究近况.甜玉米在碳水化合物中形成的隐性突变基因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种源丰富,已育成多个品种.在育种技术方面,着重介绍新方法--转座子育种技术。  相似文献   

14.
糯玉米对烟嘧磺隆除草剂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甜、糯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的杂交种对烟嘧磺隆抗性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糯玉米种质中存在抗除草剂基因型,利用抗性材料进行杂交组合的组配可提高杂交种对除草剂的抗性,且糯玉米敏感基因型的药害反应与甜玉米不同,糯玉米中可能存在不同的抗性基因。研究明确糯玉米进行抗烟嘧磺隆种质筛选的药剂浓度与建议浓度一致,对杂交种抗除草剂鉴定采用1.5倍建议浓度,调查除草剂药害的最适时间在药剂处理后10~15 d。  相似文献   

15.
各种虫害是造成玉米产量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利用种质资源中的抗虫性进行抗虫育种是解决该问题最有效的途径。近年来,通过应用分子标记技术(特别是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技术)对几种主要害虫(包括欧洲玉米螟、西南玉米螟、甘蔗螟和穗蠕虫等)的抗性进行了基因作图和标记,结合候选基因途径对抗虫性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该领域目前的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6.
Bt基因抗虫玉米是目前商品化进程最快的转基因作物之一,并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其抗虫性和经济效益已得到普遍肯定,但外源基因的导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玉米自身的基因序列,因此转Bt基因抗虫玉米对生态安全的影响也备受关注。本文从转Bt基因抗虫玉米发展现状及对非靶标昆虫影响的角度对转Bt基因玉米的安全性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玉米南方锈病在我国玉米生产上的危害日益加剧,培育抗病玉米品种是控制该病害的有效途径,培育抗病品种关键在于多生态区抗源种质的筛选、育种亲本抗病性快速改良纯化及鉴定。本文分析玉米南方锈病在国内外的发生与危害、侵染源及传播特性、病菌侵染玉米后的病症特点,阐述玉米抗南方锈病种质资源的挖掘与筛选,探讨玉米抗南方锈病基因研究,提出抗病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8.
美国转基因玉米的生产概况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化榜 《玉米科学》2008,16(3):001-003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 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均居世界首位。转基因玉米自1996年引入生产以来,使玉米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当前推广利用的转基因玉米品种基本上是抗虫和抗除草剂两种类型。抗虫是由在玉米体内表达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毒素结晶蛋白(cry蛋白)基因所致,除草剂的抗性(Herbicide tolerance, HT)是由外源的或改良的EPSPS基因在玉米体内表达来实现。转基因玉米的种植面积每年都稳步上升,转基因玉米的也由单一的Bt或HT转变为多基因多性状的叠加,将抗玉米螟和抗Rootworm结合,使玉米的地上部和地下部都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再加之抗除草剂基因的叠加,使得转基因品种在生产上更具竞争力。转基因玉米的抗虫和抗除草剂等优良性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并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所接受。转基因玉米在短短10年间的应用和发展,还不能回答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和环境的长期影响等问题。因此,对转基因作物的管理和利用仍不能掉以轻心,不能因对生物技术的热情而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无意的不可挽回的破坏。  相似文献   

19.
异隐纯合体杂交法与甜糯玉米育种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子恺 《玉米科学》2003,11(3):013-017
简述了目前我国甜糯玉米育种现状,提出了利用不同隐性纯合体彼此间杂交培育甜糯玉米的新方法,称之为异隐纯合体杂交法,它是利用遗传学原理使各种不同基因型的甜糯玉米子粒能在同一果穗上得以同时表达,因而实现了培育既甜又糯玉米的育种目标.报道了利用异隐纯合体杂交法培育甜糯玉米的初步进展,并讨论了今后培育甜糯玉米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玉米骨干亲本黄早四抗病基因遗传传递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玉米抗病基因SSR标记的分析表明,在黄早四、4个黄早四衍生系和衍生系配制的4个杂交种中都存在矮花叶病抗性基因mdml(t)与玉米茎腐病抗性基因Rfg1,但不具有茎腐病抗性基因Rpi1。鲁单981具有南方锈病抗性基因RppQ,其余8个材料都不含该基因。对小斑病抗性基因STS标记的扩增结果显示9,个材料具有大小相同的带型,序列分析显示黄早四具有抗性基因rhm。SSR标记和STS标记分析结果同田间抗性相符合,两种分子标记可有效地用于玉米抗性基因的遗传传递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