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建立一套客观、适用、可操作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按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从区域资源系统、环境系统、经济系统、人口系统和社会系统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进行确定,应用灰色系统评价方法对区域环境质量进行评价,通过具体实例证实模型是科学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2.
吉林西部环境质量空间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建立吉林省西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空间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研究区环境质量空间总体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深入研究和实践了区域环境质量评价中遇到的隶属度的空间化、权向量的确定等具体问题.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环境质量总体处在中、差等级水平,空间上呈东西分布,环境恶化趋势从西南部逐渐向北部和东部蔓延.  相似文献   

3.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艾比湖流域是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生态退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流域的开发和气候变迁,湖泊水域面积剧减,湖周平原区呈现了沙漠化扩展、次生盐渍化严重和自然植被大量衰败等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分析认为,形成这些问题的根源(驱动力)是:1)持续的干旱和大风等气候特征控制了生态环境的总体面貌;2)地质地貌控制了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3)水文状态特别是地下水控制了生态环境系统的演化方向和生态结构与功能,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和大气降水均以各自的方式影响着流域的植被和生态;4)人类水资源利用和土地开发影响了生态环境的规模和稳定性。以此为基础,用各自的表征指标构成基于驱动力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Matlab中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定量评价了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结果表明流域生态环境从山地向平原到湖泊逐渐变差,最差的地段是艾比湖湖滨的盐土平原、沼泽湿地,这说明保护艾比湖是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核心问题,要实现流域协调发展必须保证足够的入湖水量。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AHP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建立了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该指标体系中的各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确定了各生态因子的具体权重,得出了各影响因子的重要性排序。根据排序结果,对甘肃省的生态环境作了综合全面的评价,并提出了主要生态问题的防治措施,提出了相应对策,以确保甘肃省生态环境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银川平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整体上对银川平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银川平原生态环境建设提供评判依据,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采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选定25个参评因子,利用指数法、差异驱动法和线性加权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的确定,最终得出银川平原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结果表...  相似文献   

6.
于田绿洲脆弱生态环境成因及生态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田绿洲是我国典型的绿洲生态脆弱带地区、生态环境极为恶劣。于田绿恶劣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和人类过度垦殖、放牧、樵采和采药,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等活动是该地区脆弱生态环境形成的主要原因。选取了反映该地区生态脆弱性的代表性指标、根据南疆地区和全国的对比结果拟定了相应的分级和评价标准、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生态脆弱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于田绿洲的生态环境处于极为脆弱状态,应大力加强于田绿洲生态脆弱区的整治。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但西部地区也是中国自然生态的极端脆弱区,人地关系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破坏及退化问题。本文在充分理解生态环境承载系统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态环境承载系统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西部地区12个省区的生态环境承载系统进行了评价分析,其意义在于对生态环境承载系统不同层面的分析,揭露出我国西部不同地区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差异性以及不同地区可能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薄弱面。从而为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支撑,以保证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反映农田混凝土渠道衬砌工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主、客观评价信息,引入基于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融合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农田混凝土衬砌渠道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工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工程项目质量良好、合格和不合格的隶属度分别为39.9%、60.1%、0%;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最终评价为83.48,评定该项目的质量等级为合格。结合工程项目后期运行状况,并与传统评价结果对比,证明农田混凝土衬砌渠道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9.
根据河北省生态环境区域特点,构建生态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生态环境安全要素评价基础上进行不同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安全评价,进而对河北省生态环境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95~2008年,河北省生态环境安全指数变化于4.19~3.42之间,表现出逐年下降趋势;平均值为3.95,对应于生态环境安全等级的Ⅳ级;河北省生态环境基本处于较安全状态,但存在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民勤绿洲生态环境脆弱性模糊物元分析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民勤绿洲水资源、环境和土地利用现状,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民勤绿洲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总体评价.在分析影响民勤绿洲生态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将模糊理论、层次分析法和物元可拓集合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民勤绿洲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模糊物元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水资源、环境、土地资源和人工干预等指标.计算结果表明:民勤绿洲生态环境脆弱性状况总体评价为Ⅲ级,即非常脆弱.该方法简捷、易于计算编程,为西北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GIS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空间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来解决模糊数学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所遇到的空间表达问题,并以吉林省西部为例,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遇到的隶属度的空间化、权向量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基于景观结构的吉林西部生态安全动态分析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景观结构的调整和重建是构建安全的区域生态格局的关键途径。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在景观干扰度和脆弱度指标构建的基础上,引入生态安全指数,并利用区变量理论对吉林西部1980-2000年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时空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景观结构变化导致的生态安全指数时空变异显著。全区生态安全程度整体有所下降,且安全程度较高的地区降低的幅度更大。生态安全指数的空间分布符合球状模型,250km以内表现为显著的各向同性,自相关范围都在500km以上,小尺度不存在结构性因素的影响。9个市县中,生态安全指数最高的是前郭,最低的是通榆,环境恶化程度最大的是大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生态风险评估已被人们所重视,但到目前为止,生态风险评估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以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下游为研究区,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与模糊数学方法相结合,根据ERA框架和层次分析思想建立塔里木河下游植被的生态风险评估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进行塔里木河下游植被生态风险的遥感定量评估,并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在流域生态风险评估缺乏有效的定量评估方法的情况下,Fuzzy集合论与AHP方法结合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可行的,具有较高的科学性;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实现了评估结果的定性、定量和可视化。  相似文献   

14.
西安地区水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定量分析评价西安地区水环境质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立了评价西安市地表水的5个评价指标,通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西安市地表水质量进行了等级分类,结果显示西安市的水资源存在着严重的污染,并对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用于水环境质量的评价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15.
乌鲁木齐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模糊集理论中的贴近度和权距离概念建立了一种改进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乌鲁木齐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论与事实相符合。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西部生态安全研究初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GIS手段对吉林省西部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土地荒漠化进行敏感性研究,分析西部生态安全现状,认为吉林省西部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风险性极高,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讨论吉林西部生态安全研究的基本内容,建立了西部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框架。为区域生态恢复、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疆博斯腾湖湿地生态质量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定量评价湿地的生态质量,对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环境保护功能、湿地资源评价为综合评价层,以12个生态评价因子为指标层,构建博斯腾湖湿地生态质量定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以及专家评议的方法,计算出各生态评价因子的权重,使用问卷调查法得出各因子的得分,最终通过综合评价指数(CEI)来表达湿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分析结果表明:博斯腾湖湿地当前生态质量级别为一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湿地退化的原因,提出了维持湿地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措施。通过博斯腾湖湿地生态质量的定量评价,对掌握现阶段博斯腾湖的生态环境状况,维持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吉林西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湿地生态安全响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ARCGIS数据集成分析平台,利用吉林西部1930-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研究了该区景观组分变化、景观结构变化、景观组分转移过程及湿地生态安全响应.结果表明:草地、湿地、林地、水域等景观组分的面积比重呈递减趋势,湿地几乎在每个阶段都是净损失,除了被大量开垦为耕地外,湿地还大量转化为草地.LUCC的湿地生态安全响应主要表现为湿地大面积丧失、湿地植被变化、湿地需水量不足、湿地景观异质性变化和湿地景观的破碎化等,这为理解LUCC与湿地生态安全响应机制和区域生态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生态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赵雪雁 《干旱区研究》2006,23(3):506-512
甘肃省生态类型复杂多样,亟需从更宏观的系统层面上确定区域生态承载力的大小,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生态阈值.在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指导下,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内涵,从生态弹性度、资源环境承载指数、资源环境压力指数等方面,建立了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模型.评价结果较为准确地反映了甘肃省生态承载力的大小:(1)生态弹性度很稳定的市(州)仅占14.3%;(2)水土资源处于低、弱承载状态的市(州)占35.7%;(3)水土资源处于强压状态的市(州)占21.5%;(4)地处青藏高原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承载力最大,处于较稳定较高载弱压状态,而地处河西走廊的嘉峪关生态承载力最小,处于弱稳定低载强压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