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稻三系优质不育系的选育及其配组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林市农科所利用系统选育技术,经过十年的时间,选育出两个早籼优质不育系玉A和良A,并与优质恢复系配组,选育出玉优266等优质、高产、多抗的杂交水稻新组合,为解决早稻杂交水稻米质较差的问题,以及为水稻品种的优化和增效提供良种支持。  相似文献   

2.
以8个玉米(Zea mays L.)新品种(系)为试验材料,以会单4号为对照,在12个不同地点连续两年进行试验,以确定各个品种(系)的适宜栽培区域,为云南省玉米品种选择提供依据.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收获后对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海拔高低等环境因素在适宜种植区内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不明显;8个品种(系)中,JF08-2、楚07-1两个品种(系)可在云南省大部分玉米产区推广应用,A07-56、德玉14号、红2005-13三个品种(系)可在云南省部分玉米产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
通过零磁模拟空间诱变处理水稻干种子后,选育出的不育系与经辐射处理选育出的恢复系组配育成的杂交水稻新品种玉优1号,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结果表明:该品种不同地区均表现稳产、高产且品质优,2007~2008年玉优1号累计在陕西省、福建省等地推广种植3 000 hm2,稻谷收购价比其他杂交稻谷贵0.2元/kg,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品种的育成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对于提高杂交水稻稻米品质、增加农民收益和降低种植杂交水稻成本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郑利剑 《福建农业》2006,(12):9-9,15
两优多系一号是福建旺穗种业有限公司与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共同用优质两系不育系SE21s与四川省内江市农科所的多系号为父本组配的米质优良的杂交稻新组合。2004-2005年参加福建省晚稻新品种(组合)区试,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屏南县2005年引进试验10亩,2006年示范种植500亩。总结两年来两优多系一号在我县生态条件下的试验示范结果,为今后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D优6号系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和福建省种子总站及福建东方种业有限公司合作,在承担省科技项目“优质稻与特种用稻的选育引进及应用研究”中,用D62A与菲恢6号配组育成的中籼中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2005006。1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Ⅱ优航2号作早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Ⅱ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Ⅱ-32A与强恢复系航2号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分别于2006年、2007年通过福建省、安徽省及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并被农业部列为2007年全国12个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7.
高产、抗病、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1273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用Ⅱ-32A与明恢1273配组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明恢1273来源于多系1号/明恢86的后代,经过多代抗稻瘟病鉴定筛选育成。于2004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广西崇左市引进甘蔗新品种(系)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抗逆性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优良品种(系),以期优化崇左蔗区甘蔗品种结构,为崇左蔗区甘蔗新品种示范推广及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广西崇左市引进的10个甘蔗新品种(系)进行一年新植两年宿根品种比较试验,调查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抗病虫害性状等12个指标,对各性状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并利用DTOPSIS法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筛选出适合崇左蔗区推广种植的优良新品种(系)。【结果】10个参试品种(系)中,桂糖08-1375和桂糖08-259的黑穗病率分别达13.65%和9.21%,显著高于新台糖22号(对照品种)(P< 0.05,下同),其他品种(系)黑穗病率均低于新台糖22号,其中桂糖08-591黑穗病率为0。蔗茎产量最低的是桂糖09-2005,仅为71323.11 kg/ha,其他品种(系)蔗茎产量均高于新台糖22号;蔗糖分最低的是桂糖08-1375,仅为13.36%,其他品种(系)蔗糖分均比新台糖22号高;产糖量最低的是桂糖09-2005,仅为10565.49 kg/ha,其他品种(系)产糖量均比新台糖22号高。8个参与DTOPSIS法综合评价的品种(系)Ci从大到小排序为:桂糖09-563> 桂糖08-591> SP80-3280> 桂糖09-3990> 桂糖08-1045> 桂糖09-2005> 桂南亚08-212> 新台糖22号。【结论】桂糖08-1375和桂糖08-259不适合在崇左蔗区推广种植;桂糖09-2005和桂南亚08-212需继续跟踪调查;桂糖09-563、桂糖08-591、SP80-3280、桂糖09-3990和桂糖08-1045等5个品种(系)适合在崇左蔗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Ⅱ优航1号系福建省农科院采用航天育种技术手段,筛选出强势恢复系航1号与Ⅱ-32A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适应性广、分蘖能力强、抗倒等优点,被农业部列为国家重点推广的超级稻品种之一.2004年引进我区试种,通过两年的试验示范,我们初步掌握了Ⅱ优航1号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宜优99”系四川省眉山市裕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育种研究院用不育系“宜香1A”与恢复系“R99-E37”配组育成的三系优质杂交稻新组合。我站于2004年引进作晚稻种植,并参加省晚稻优质A组区试,2005年续试,表现突出。2006年参加全省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被列为福建省农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531”工程主推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1.
Ⅱ优131系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Ⅱ-32A×泉恢131组配的杂交水稻三系籼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县2004年开始引进试种,表现突出,高产稳产。2005年继续引进我乡上春、古春、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泉引1号系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用7914-33×59-5-86杂交培育,泉州市农科所引进筛选的加工型新品种,2005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2005年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Ⅱ优航1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Ⅱ优航1号是用强恢复系"航1号"与三系不育系Ⅱ-32A配组育成的中籼型三系杂交稻组合.该组合具有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茎秆粗壮、根系发达、群体形态结构整齐、熟期转色好、穗大粒多等特点.2004~2005年先后通过了福建省和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超级稻D优527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高配合力的优质不育系D62A与自育的强优恢复系蜀恢527配组选育而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0年和2001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组区试,2002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被农业部评为超级杂交稻,列入全国重点推广新品种,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于2001年引进试种,2002~2004年推广示范种植面积达80 hm2以上,2005~2006年种植推广面积继续扩大,表现出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逆性强、米质优等特点,适合福建省三明市作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5.
宜香673系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优质不育系宜香A与自育强恢复系福恢673配组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年参加福建省晚稻新品种筛选试验.因该组合2004年区试增产显著,2005年破格进入福建省生产试验,顺昌县于2004年引进试种,经两年的多点试验、示范、该组合表现产量高、米质优,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水稻品种(系)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抗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自然感虫条件下,对10个水稻品种及16个新品系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抗性进行了比较,筛选出对二化螟具有较强抗性的品系4个:华2048A/08HNZ001、华1971A/08HNZ001、华1517A/08HNZ001、华2048A/08HNZ004;对二化螟具有一定抗性的品种5个:株两优211、粳籼89、玉香油占、中组14、99优644。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高抗性的品系5个:华2048A/08HNZ004、华1971A/08HNZ001、华2048A/08HNZ001、华1517A/08HNZ001、华1971A/08HNZ003;对稻纵卷叶螟具有一定抗性的品种1个:玉香油占。  相似文献   

17.
Ⅱ优936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Ⅱ—32A与福恢936配制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至2004年参加福建省杂交中稻组区试,2004年参加福建省生产试验,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一、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组区试,平均亩产618.38公斤,比对照组合汕优63增产10.4  相似文献   

18.
常优3号(原名常优00-8)是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粳新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05036),亲本之一武运粳7号A于200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2005年获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品种权号为CNA20010203.6。一、特征特性(1)品质优。国家品种试验2002-2003年资料:糙米  相似文献   

19.
Ⅱ优131系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用Ⅱ-32A与泉恢131配组选育的晚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属基本营养型,具有高产稳产、米质较优、适应性广、再生力强等特点.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福建、广西、广东南部地区作早稻种植,汕优63种植区作中稻及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20.
常优3号(又名常优00-8)系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36)。该品种的不育系—武运粳7号A于2005年9月获得国家品种权证书(证书号:CNA20010203.6)。常优3号宜在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湖北稻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