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伏牛山地区植被群落特征和不同植被带土壤养分分异规律。[方法]采用群落生态学的调查方法,分析了伏牛山南北两坡植物种类分布特征、植物种的地理分布特征以及海拔梯度上的植被垂直带谱。采用常规养分分析法,测定了不同植被带的土壤养分含量。[结果]伏牛山现有微管植物175科、892属、2 879种,其中,中国特有种1 400种、热带分布种388种、温带分布种601种;由于伏牛山南北两坡植被分布的不同,导致相应植被带的土壤养分存在明显分异。[结论]该研究对了解伏牛山地区植被与土壤的生态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测定元阳梯田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特征。【方法】在元阳梯 田核心区域选取 6 种植被类型(鼠麹草、撑绿竹、野牡丹、杉木、旱冬瓜和樟木),按 0~20 cm 和 20~40 cm 土 层进行取样,测定各土层土壤的理化性质(pH、有机碳、总氮、碱解氮、总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和土 壤酶活性(蔗糖酶、脲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分析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植 被类型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土壤养分表聚现象明显;土壤酶活性间 呈现出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养分间呈现出显著相关和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碱解氮与蛋白酶、过氧化氢酶和 蔗糖酶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与脲酶呈显著相关关系;在各植被类型 0~40 cm 土壤中,土壤蔗糖酶和脲酶均在 杉木土壤中最高,分别为 58.42、58.21 mg/g·24h,蛋白酶在旱冬瓜土壤中最高,为 247.79 mg/g·h,过氧化氢 酶在撑绿竹土壤中最高,为 3.76 mg/g·24h。土壤有机碳含量在野牡丹土壤中最高,为 24.35 g/kg,总氮和碱解 氮在杉木和旱冬瓜土壤中最高,分别为 2.24 g/kg 和 112.46 mg/kg,总磷和有效磷在旱冬瓜和鼠麹草土壤中最高, 分别为 0.82 g/kg 和 75.10 mg/kg。【结论】不同植被类型影响着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且土壤养分含量和 土壤酶活性呈现垂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城市土壤的肥力质量,服务于城市土壤健康管理。以京北城区环线公路绿化带附近的土壤为对象,研究了表层0~10 cm土壤的颗粒组成和养分指标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颗粒组成以砂粒为主,其含量高达71.74%,黏粒含量仅为4.04%,土壤质地主要为砂土及壤质砂土、砂质壤土。土壤pH值在8.01~8.97范围内,属微碱性到强碱性土壤;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9.81 g.kg-1,全N平均含量为0.81 g.kg-1,有效P平均含量为29.16 mg.kg-1,速效K平均含量高达252.22 mg.kg-1;土壤养分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程度不同,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为有效P>速效K>NH4+>NO3->全N>全P>全K;不同环路区域的土壤养分水平有明显差异,其中北二环路区域除全K和速效K外,其他养分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土壤养分总体表现为由市中心向外辐射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草地土壤中的全N、有效P及全K含量显著高于空地土壤。  相似文献   

4.
采用等值线制图软件和传统统计学方法,对辽北稻田耕层土壤养分进行了变异特征及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地块上的土壤由于取样位点的变化,土壤养分亦随之变异,其变异系数的变化趋势为:速效磷〉有效锌〉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硼〉速效钾〉pH;从空间分布上看,本试验区稻田土壤养分均呈斑块状分布,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土壤普遍缺钾;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与有机质、土壤机械组成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土壤碱解氮与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速效钾与有效锌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以鄢陵县花卉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对表层(0~10 cm)土壤养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鄢陵县花卉土壤速效氮含量为4.33~25.77 mg/kg,均值(13.57±6.70)mg/kg,属于土壤养分分级的第6级水平;速效磷含量为50.37~147.3 mg/kg,均值(94.09±24.17)mg/kg,属于第1级水平;速效钾含量为22.35~192.8 mg/kg,均值(96.32±43.67)mg/kg,整体上属于第4级水平;有机质含量为20.98~74.43 g/kg,均值(50.69±13.82)g/kg,属于第1级水平。花卉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为(1.79±0.12),属于三等土壤,肥力水平一般。因而建议:施用有机肥中和土壤碱性;增施氮肥,合理补充钾肥,协调土壤中氮、磷、钾的比例,提高花卉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6.
长武塬边坡不同植被下土壤团聚体及入渗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土塬塬坡的水土流失一直是一个重要热点问题而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长武塬边坡的刺槐、侧柏和草地3种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5月测定了3类样地0~30 cm土壤的水稳性团聚体组成、有机碳含量(SOC)及土壤稳定入渗率(SIR)等土壤物理性质,探讨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团聚体和入渗特征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刺槐林地表层0~30 c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质量直径(MWD)、分形维数(D)、SOC及SIR的测定结果为:2.63 mm、2.60、5.62 g/kg和10.40 mm/min;侧柏林地分别为3.67 mm、2.60、4.87 g/kg和5.41 mm/min;草地分别为2.44 mm、2.58、6.07 g/kg和12.45 mm/min。结果表明:草地和刺槐林地的土壤结构性状相对优良,SOC高且入渗能力强,有利于长武塬边坡地区的水土保持,侧柏林地虽具有一定的大团聚体塑造能力,但其土壤SOC和入渗能力相对较低,不利于降水的就地入渗。因此,建议适度种植常绿性(侧柏)树种,合理配置该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土壤养分的变异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辽宁省不同地区与土地利用方式下土样100个,进行土壤养分变异特征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属中等水平,全氮属中等稍丰富水平,全磷总体水平稍丰富,全钾属中等稍高水平,碱解氮属稍缺水平,速效磷和速效钾达丰富水平,土壤总体呈中性。全磷、速效磷、速效钾有较大变异性,CV在80.04%~99.92%,碱解氮、全氮、有机质、全钾有中等变异性,CV在28.21%~36.85%,pH值有弱变异性,CV为5.60%。碱解氮和有机质、碱解氮和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全氮和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煤矿废弃地在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的pH值、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等特征,设置6种不同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以附近荒草裸地为对照,于2005年6月采集土壤剖面0~20和20~40cm样品,测定土壤pH,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等。结果表明,供试的6种植被恢复模式土壤pH为6.16~7.58,均小于荒草裸地。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均随深度增加而递减,且相对于荒草裸地含量明显提高,沙棘+紫穗槐混交林模式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与其他模式差异显著(P0.05),土壤速效氮含量较高,但土壤速效钾含量最低。白榆+紫穗槐混交林模式土壤速效磷含量最高,上下层分别为3.72和3.08mg/kg。菊芋林模式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最低,但其速效钾含量较高。几种植被恢复模式均能有效改善土壤养分特征,其中沙棘+紫穗槐混交林恢复模式效果最为明显。该矿区植被恢复建议采用沙棘+紫穗槐+刺槐+菊芋混交林模式。  相似文献   

9.
黄河三角洲湿地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养分含量特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黄河三角洲潮上带湿地为对象,通过采样、分析,研究了4种典型的植被群落下水盐梯度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沿植物群落演替方向,土壤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土壤盐分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群落的不同演替阶段.在这种水盐梯度下,植被群落的变化能够影响土壤养分含量,沿着植被演替方向,全碳与有机质含量随着演替方向呈先逐渐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土壤碳氮比((C/N)在植被演替中期相对较高;全氮含量沿着演替方向呈现增加趋势,硝态氮与铵态氮先增加后降低;全磷与有效磷随演替变化系数较小,演替中期各理化性质变异系数相对较大.各群落土壤C/N值均小于25.相关分析表明,全氮、有机质与有效磷两两显著相关(p<0.01),有效磷还与含水率显著相关(p<0.05),硝态氮、钱态氮和全磷未显示出与其他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含水率与pH值显著相关(p<0.05),且二者均与土壤盐分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阐明热带农田土壤养分含量规律,为热区耕地管理和平衡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为研究区,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阐明区内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分析其养分分布特征.[结果]白沙县土壤总体呈酸性,其pH均值为5.0,土壤有机质含量为中等水平,其含量均值为19.3 g/kg;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为缺乏,土壤碱解氮含量丰富,且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空间分布不均.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主要与区内的成土母质、土壤pH分布有关.[结论]据土壤养分含量特征,今后应增强用地养地意识,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优化施肥结构.  相似文献   

11.
温室栽培系统的养分平衡及土壤养分变化特征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目的】弄清中国典型地区温室栽培系统的养分收支状况及其对土壤养分累积变化的影响,为节肥增效,实现温室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中国典型温室栽培地区山东寿光具有代表性的18个温室大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温室肥料投入、作物种类及产量等情况的详细调查及土壤分析,研究温室系统养分的收支平衡及土壤养分变化特征。【结果】(1)在中国典型温室栽培生产基地,每年氮、磷、钾养分的平均投入量为4088、3656和3438kg.hm-2,其中随化肥投入的氮、磷、钾养分分别占到各养分总量的63%、61%和66%,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2)温室栽培条件下,氮、磷、钾养分的利用率分别仅为24%、8%、46%,且施用比例(1﹕0.9﹕0.8)与作物的需求比例(1﹕0.3﹕1.4)严重失衡。温室土壤有机质相对缺乏,而氮、磷、钾则大量累积,其理论盈余量分别为3214、3401和2322kg.hm-2。(3)温室土壤有机质、全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露地土壤,且耕层(0—20cm)的累积量最高,其平均含量分别为露地土壤的1.4倍、1.9倍、21.2倍、5.4倍和3.7倍。各养分在土壤剖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向下迁移现象,其中NO3-的大量累积和向下迁移是造成当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关键因子。【结论】温室栽培系统中,盲目过量的施肥,不仅造成肥料资源的浪费,破坏土壤-植物的养分供需平衡,影响蔬菜品质,同时氮、磷的随水淋失也会带来巨大的环境风险。温室生产中不仅应重视高质量有机肥的投入,还应根据作物的需肥特性及土壤供肥能力进行计量施肥,以实现温室生产高效、优质、环境友好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利川市梨园养分投入和土壤养分状况,对利川市梨主产区18个代表性梨园的肥料投入和土壤养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梨园N、P2O5、K2O总投入量平均分别为724.35、349.80、382.95 kg/hm2,N∶P2O5∶K2O养分投入比例为1.00∶0.48∶0.53,化肥氮磷钾平均投入量占总养分投入量的88.40%、89.54%、88.44%。梨园土壤pH平均为5.12,均为酸性土壤;梨园表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有效磷含量整体在中等以上水平,碱解氮含量呈现两极分化,速效钾含量整体处于中等以下水平;随土层加深,土壤养分降低,底土层土壤养分含量整体偏低。以利川市梨园平均产量45 000 kg/hm2为目标,推荐施肥量N、P2O5、K2O分别为450、225、450 kg/hm2,有机养分占总养分的30%~50%;根据梨...  相似文献   

13.
贵遵高等级公路边坡生境调查及植被演替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贵遵高等级公路边坡生态工程调查和案例分析,发现大多处于明显逆向演替。本文在统计分析植物群落组成及数量的基础之上,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退化原因,阐述了高等级公路边坡生态工程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和一般施工手段。  相似文献   

14.
陕西日光温室养分平衡及土壤养分累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陕西不同地区日光温室系统养分平衡及土壤养分累积状况,为当地日光温室土壤养分管理提供技术指导。【方法】2013年7月和2014年7月连续2年分别在陕西杨凌(土娄土)、安塞(黄绵土)和靖边(风沙土)3个区县调查了193个日光温室的施肥状况,分析日光温室的养分总投入量、养分携出量及表观养分盈余量变化;并采集日光温室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及基本理化指标。【结果】(1)研究区域日光温室养分总投入量因地区而异,年均氮(N)、磷(P_2O_5)、钾(K_2O)养分总投入量分别为1 933.3,1 587.2和1 799.2kg/hm~2,而养分携出量仅占氮、磷、钾养分总投入量的22%,7%和36%;年均氮、磷、钾的表观盈余量分别高达1 503.2,1 473.1和1 155.2kg/hm~2。(2)研究区域日光温室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处于中、低水平,这与研究地区土壤基础肥力低有关;杨凌、安塞和靖边地区温室土壤0~200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分别达到1 451.5,1 647.2和498.5kg/hm~2,0~60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分别仅占0~200cm硝态氮累积量的37.8%,36.9%和37.9%,其中0~2m土层土壤剖面累积的硝态氮有60%以上分布在60~200cm土层,难以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研究区土壤速效磷、钾多处在高及较高水平,其中土壤速效磷含量处于中、高水平(≥50 mg/kg)的样本所占比例达77%~91%,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中、高水平(≥150mg/kg)的样本数所占比例为35%~91%。(3)温室土壤pH整体偏碱性,这与土壤发育于黄土母质及碳酸盐含量高有关;不同土层相比,表层土壤pH明显小于下层土壤;土壤电导率整体低于蔬菜生长临界值600μS/cm,不同土层相比,表层土壤电导率显著高于下层土壤。(4)与杨凌土娄土及安塞黄绵土相比,靖边风沙土养分含量相对较低,故日光温室生产中应注意有机肥及化肥的有效施用。【结论】陕西不同地区日光温室系统普遍存在过量施肥问题,导致土壤中氮、磷、钾养分过量累积,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值得关注,同时适当控制日光温室养分投入应是陕西不同地区日光温室养分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保护地蔬菜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日光温室菜地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的垂直分布特征,并对耕层0~25cm的相关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及中量元素硫、硅,微量元素铜、铁、锰、锌、硼养分含量呈现较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总的趋势是上部土层高于下部土层;交换性钙与之相反;交换性镁含量在各土层差异不大;有效钼在50~100cm土层含量最高,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分布趋势;0~25cm土层磷含量数倍高于下部土层,显示磷肥应尽可能深施,以提高下部土层磷素肥力,而50~100cm、100~150cm土层养分含量差异不大。不同施肥措施对上部土层(0~25cm)磷、钾等养分含量有较明显的影响,而对下部土层(50~100cm和100~150cm)磷、钾等养分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温室土壤在高温、高湿、有机肥与化肥投入加大、低淋溶等因素的影响下,其化学性质发生持续性的改变。在对沈阳市于洪区20072#的温室土壤与1995年的调查对比中可以看出,有机质和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持续累积,升高明显,分别达到37.3mg/kg、2.58g/kg、261.5mg/kg、257.7mg/kg.405.9mg/kg,比1995年分别升高21.9%、68.6%、109.2%、123.5%、88.9%,有效养分的升高速度高于有机物质的累积。有效磷持续快速提升可能引起缺锌、缺铁等缺素症的发生,应引起重视。温室土壤硝态氮升高明显,平均值为87.0mg/kg,比露地蔬菜土壤高200%.温室土壤pH值总体变化不大,为pH值6,2,但是低于pH值曩5的酸性土壤的数量比1995年时多了3.2个百分点,土壤酸化呈发展的趋势。温室土壤可溶性盐分为0.242mS/cm,尚在合理的范围内,次生盐渍化的倾向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吉林农业科学》2016,(1):54-58
从长春市4个保护地蔬菜重点产地采集具有代表性蔬菜地的土壤样品,对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的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春蔬菜保护地土壤的养分含量均高于露天蔬菜地,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长春市蔬菜保护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1.58~27.35 g·kg-1,含量指标在低、中范围;全氮含量在1.63~3.44 g·kg-1之间,含量指标在高、极高范围,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碱解氮增长幅度较高;速效磷含量在49.38~250 mg·kg-1之间,处于极高范围;速效钾含量在108.8~292.3 mg·kg-1之间,处于中量范围。表明长春市蔬菜保护地土壤氮素、磷素过剩,并产生逐年积累现象。各区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各异,应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肥力调控。  相似文献   

18.
19.
于洪区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受农作物的生产量、施肥(投入)、耕种、自然条件的影响,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本文通过对于洪区土壤养分状况的分析,来探索土壤养分与施肥的关系。于洪区土壤养分状况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有机质处于中等水平,碱解氮丰富水平,有效磷处于丰富水平,速效钾中等。土壤总体中性偏酸,玉米、蔬菜土壤有酸化趋势,特别是蔬菜土壤酸化明显。蔬菜土壤养分状况明显优于水稻争玉米土壤。水稻土壤的有机质争碱解氮水平优于玉米土壤。土壤的有效磷和速效钾水平与施肥水平成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横头山干线公路的建设对沿线土壤养分和植被的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哈尔滨-阿城快速路横头山干线公路沿线作为研究区,分析公路建设对公路沿线两侧距公路不同距离土壤养分和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和影响。利用相关性分析,分析土壤养分与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公路建设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下坡大于上坡,影响范围在200 m范围内;对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的影响范围在100 m内,0~50 m内影响较为强烈;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中的有机质(OM)、pH、速效钾(AK)、速效磷(AP)与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显著,说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pH值及有效形态的P、K是本研究区中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