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刊讯】《中国种业》《植物遗传资源学报》两个编辑部一行4人,由两刊常务副主编刘根泉编审带队,应邀前往河北农业大学交流座谈,随行人员有两刊编辑部主任陈丽娟副编审《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姜淑荣副研究员、《中国种业》编辑部副主任刘继华副编审,河北农大副校长马峙英教授、农学院院长陈景堂教授等多名师生参加了座谈。在座谈会上,马校长首先对编辑部对河北农大师生的厚爱表示感谢,说,15年来见证了《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的成长,该刊创刊始学校就将其列为一级刊物,在该校师生的成果申报、职称评定和论文答辩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陈  相似文献   

2.
《华北农学报》2016,(5):77-77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又被《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2015年本刊影响力大幅提升,在农艺学类期刊排名中均提前。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统计:《植物遗传资源学报》影响因子为1.149,比2014年提高了近10%,在农艺学类期刊中排名第3。据 CNKI《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植物遗传资源学报》复合影响因子为1.695,在48种农艺学类期刊排名第4,期刊综合影响因子1.146。  相似文献   

3.
<正>《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又被《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据2013年发布《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统计《植物遗传资源学报》影响因子为1.146;另据2013年CNKI  相似文献   

4.
<正>《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又被《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据中信所2014年期刊学术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植物遗传资源学报》影响因子为1.146(综合影响因  相似文献   

5.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双月刊,定价20元,全年120元。各地邮局发行,邮发代号:82-643。国内刊号CN11-4996/S,国际统一刊号ISSN1672-1810。地址:(100081)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编辑部。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编辑出版的《植物遗传资源科学》即将于2000年创刊。该杂志为学术类刊物。季刊。16开本,64页。内部资料,自办发行。每期收工本邮寄费5元,全年20元。农业部批准文号为农办新[1999]59号,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京内资准字99L0722。《植物遗传资源科学》主要报道:植物遗传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引种科学研究进展及研究方法等;介绍我国丰富多彩的作物品种资源,可供作物遗传育种以及农业生产利用的优异种质;国外有关研究信息等。阅读对象为从…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种业》、《植物遗传资源学报》一行7人和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主办的《中国棉花》、《棉花学报》一行6人在参加了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中国种子协会举办  相似文献   

8.
《种子科技》2016,(4):57
<正>主办单位: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协办单位: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山西省名优土特新产品协会、华大基因研究院、基因有限公司媒体支持:《中国种业》《分子植物育种》《植物遗传资源学报》《农业生物技术学报》《种子科技》组织单位:北京金玖盛国际会展有限公司一、会议内容(一)产业发展与新技术:国内外生物育种技术研发现状与发展趋势;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规与技术标准;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等。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种业》、《植物遗传资源学报》一行7人和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主办的《中国棉花》、《棉花学报》一行6人在参加了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中国种子协会举办的“第六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后.10月28日做客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与《中国瓜菜》、《果树学报》、  相似文献   

10.
《作物学报》2005,31(9):i0001-i0001
《作物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作物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有关作物科学方面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她的前身可追溯到195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前身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创办的《农业学报》,1952年更名为《中国农业研究》,1962年改名为《作物学报》。主要刊载农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生理、生化、生态、种质资源、谷物化学、贮藏加工、农业气象以及与作物生产有关的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又被《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据中国科学技术文献评价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图书馆研制的2014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植物遗  相似文献   

12.
<正>《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该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13.
《分子植物育种》2006,4(6):790-790
《作物科学》(Crop Science)是双月刊,1997年创刊,2004年影响因子为0.958,由美国作物学会(Crop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CSSA)出版。该刊主要刊登作物的遗传与育种;作物生理学和新陈代谢;作物生态学、作物生产和管理;种子生理学、种子生产和技术;草坪学;基因组学、分子遗传学和生物技术;植物遗传学资源以及虫害防治等方面具有独创性的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4.
在参加种子"双交会"后,《中国种业》和《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编辑部一行6人由刘根泉主任率领到河南省农科院拜访了《种业导刊》编辑部。《种业导刊》虽改刊不久,但是在其强有力的年轻领导班子带领下,编辑人员人人努力,很快就在种业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办刊水平和期刊编辑质量,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推动期刊发展,并在新形势下交流学习兄弟期刊的经验和思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期刊编辑室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期刊社在各自所领导的支持下,于3月13-17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了期刊编辑学术交流会。编辑部主任刘根泉率《中国种业》(月刊)和《植物遗传资源学报》(双月刊)的8名编辑参加了交流会。参会的还有我所的《作物学报》和《作物杂志》的编辑人员以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热带作物学报》、《热带农业科学》、《世界热带农业信息》和《热带农业工程》的编辑人员共30人。  相似文献   

16.
世界植物遗传资源概况娄希祉①刘学明②王述民①遵照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第26届会议的决定,粮食和农业遗传资源委员会汇总了151个国家提交的国家报告,编写出《世界植物遗传资源状况报告》。重点介绍了全球范围的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的现状,以及保护、研究...  相似文献   

17.
《作物学报》2012,(3):572+380
《作物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作物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有关作物科学的学术期刊。前身可追溯到1919年1月中华农学会创办的《中华农学会丛刊》,后相继改名为《中华农林会报》、《中华农学会报》、《中国农业研究》和《农业学报》,1962年改为现名《作物学报》。主要刊登农作物遗传育种、耕作栽培、生理生化、生态、种质资源、谷物化学、  相似文献   

18.
《作物学报》2011,(10):1918
《作物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作物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有关作物科学的学术期刊。前身可追溯到1919年1月中华农学会创办的《中华农学会丛刊》,后相继改名为《中华农林会报》、《中华农学会报》、《中国农业研究》和《农业学报》,1962年改为现名《作物学报》。主要刊登农作物遗传育种、耕作栽培、生理生化、生态、种质资源、谷物化学、贮  相似文献   

19.
《作物学报》2012,(12):2346
《作物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作物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有关作物科学的学术期刊。前身可追溯到1919年1月中华农学会创办的《中华农学会丛刊》,后相继改名为《中华农林会报》、《中华农学会报》、《中国农业研究》和《农业学报》,1962年改为现名《作物学报》。主要刊登农作物遗传育种、耕作栽培、生理生化、生态、种质资源、谷物化学、贮  相似文献   

20.
农民土地上的植物遗传资源所有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护中国农民利益分享的权利,并为加入《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做好法律上的准备,文章分析了遗传资源的国家主权与产权、自然资源与农民土地上的植物遗传资源的不同,并研究了美国、欧盟和印度关于农民土地上的植物遗传资源所有权的规定,指出对植物遗传资源的主权不能替代植物遗传资源的所有权制度安排,农民(社区)土地上的植物遗传资源应归农民或社区所有,农民、社区对其土地上的植物遗传资源权利应该得到国家的承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