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稻田不同轮作方式对培肥地力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不同轮作方式的长期试验,研究土壤有机质,结合态腐殖质、养分变化和水稻产量影响,阐明油菜、一年生黑麦草、小麦秸秆翻压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试验表明,3种作物连作5年土壤有机质积累增加,其中油-稻增加最多达0.15%,平均每年增加0.03%;0.25-0.55mm微团聚体数量增加量最多。土壤全氮量以饲-稻处理增加多达0.04%;土壤有机磷和速效磷含量以饲-稻增加较多,有机磷提高11.6mg/kg。水稻产量以饲-稻最高。从而为农牧结合和用养结合增加农民收入找到了一条最佳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
氮肥施用对水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迟熟中粳广陵香粳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氯量对水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k-15%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0740kg/hm^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生育期的茎蘖数、高峰苗、成穗数、干物质积累均随之增加,成熟期、抽穗期-成熟期的干物质以ck-15%处理最大,但成穗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滴灌年限对棉花生长的影响,对滴灌1年、4年及8年的棉田棉花出苗率、株高、干物质及产量等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棉花出苗率随滴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棉花产量以滴灌4年地块最高,滴灌4年以内随滴灌年限增加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4.
通过密肥因子对浙红832的皮、骨和全杆产量以及经济性状,皮、骨、髓比例,木质纤维形态等影响的研究,初步明确了红麻的总收获产量以常规施肥增加钾用量,配以每亩定苗密度1.3万株的处理为最高,定苗密度增加,单株韧皮纤维含量比例有所增加,麻杆含量相应减少,施有机肥料可以增加皮骨比值,减少髓部含量,对红麻全杆造纸是有益的,定苗密度减少,麻杆芯的木质纤维长度略有增加,其杆芯的造纸性能也可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芦笋抗旱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乙二醇(PEG-6000)胁迫芦笋幼苗,检测幼苗的渗透调解物质含量、生物膜透性、抗氧化特性,结果表明: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且以20%的PEG浓度处理增加最明显;SOD、POD、CAT活性在PEG处理后也明显增强,但不同浓度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相对电导率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大;MDA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加,且以10%和20%浓度处理增加显著。由此说明,芦笋在干旱胁迫下通过增加渗透调解物质含量,降低水势,提高保水力来提高其抗旱能力;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抗氧化能力,是减轻干旱胁迫伤害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施磷量与磷肥基追比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扬麦15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磷量和磷肥基追比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施磷量0~108kg/hm2范围内,随着施磷量的增加,两种磷肥基追比处理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都相应增加,继续增加施磷量,各项指标有所下降;磷肥基追比以基肥:拔节肥=0.5:0.5处理各项指标都高于基肥:拔节肥=1;0处理。在适宜的施磷量范围内,随着施磷量的增加,籽粒的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湿面筋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继续增加施磷量,又有所回升,籽粒中的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脱毒甘薯Ⅰ号最佳钾肥施用量,通过固定氮、磷肥用量,以钾肥为变量,进行了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随钾肥施用量增加,延长了块根生长期、延长了薯块迅速膨大期天数,增加了光舍产物积累,提高了产量,以施K2O16kg/667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以蚕豆根尖为试验材料,以蒸馏水为阴性试验对照组,以100mg/L环磷酰胺为阳性试验对照组,分别测定了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脱氢醋酸钠遗传毒性的大小。结果表明,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类和脱氢醋酸钠的浓度与微核率之间呈剂量一效应关系,随着浓度的增加,微核率也在增加,但在2000mg/L时仍达不到阳性对照组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与害虫的生长繁殖,越冬和迁飞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淑华 《华北农学报》1994,9(2):110-114
以粘虫、稻飞虱为例,分析了气候变暖对害虫生长、繁殖代数、越冬界限、迁飞等生态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暖,积温增加将会使粘虫、稻飞虱的繁殖代数增加,越冬界限北移,迁飞范围扩大,从而使害虫的发生时间延长,危害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土壤质量和萝卜的品质,筛选出合适的土壤调理剂和用量,以不添加调理剂为对照,研究嘉博文土壤调理剂对萝卜产量品质、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嘉博文调理剂能够促进萝卜产量、单根重和优果率的增加,能有效减少萝卜线虫发病率,提高了萝卜果肉的糖度、碱性、色泽,增加了土壤有机质、pH、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增加了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菌落数量,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形成。因此,增施嘉博文土壤调理剂增加了萝卜产量,改善了萝卜品质和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肥力和微生物多样性,并以4800 kg/hm2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1.
徐宗俦  张家洪 《种子》1998,(3):53-54
1996~1997年两年连续试验表明,植物营养剂中浸种剂对水稻种发芽率的提高、秧苗素质增强、产量增加有促进作用。以150浸种刑浓度混税加抽穗前用1100保花壮果剂作叶面喷施,可增加每亩有效稳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从而达到一定增加效果,可生水稻生产中广泛应用,费省效宏。  相似文献   

12.
稻谷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是世界上的主要产稻国,稻谷年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在国家储备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稻谷产量不断增加,稻谷的储藏任务更为繁重、艰巨。稻谷的储藏以早稻为主,然而以普通早籼稻加工的大米,口感较差,这也给储备粮的轮出增加了困难,也使以普通早籼稻为主的储备粮对应的市场较为单一,  相似文献   

13.
亚硫酸氢钠在葡萄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不同浓度的NaHSO3在葡萄上的应用研究表明,以100ppm效果最佳。于浆果膨大期处理3次,能获得增产、优质和早熟的效果,这与NaHSO3能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效率和增加果穗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2016—2017年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不覆膜(CK)、普通聚乙烯地膜(PM)覆盖、生物降解膜(AM、BM)覆盖4种不同方式,进行随机区组试验,2016年研究降解膜应用对麦后直播棉生物量累积及产量的影响,2017年研究其对土壤理化特性与棉花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地膜覆盖处理均显著提高0~20 cm土壤平均含水量和温度,苗期和蕾期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加,且苗期以PM处理较高而蕾期以BM处理较高;BM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而PM与AM处理降低。与CK相比,地膜覆盖处理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苗期降低而蕾期增加,地膜覆盖处理间,苗期以PM处理较高,蕾期以BM和PM处理较高。地膜覆盖处理棉花生物量快速累积起始期和结束期提前、最大生物量及快速累积速率增加且以BM累积特征值较优化。地膜覆盖显著提高了麦(油)后直播棉的子棉产量与霜前花率,且以BM处理较高。综上,生物降解膜覆盖改善土壤理化特性,促进麦(油)后直播棉的快速生长,从而提高产量和霜前花率。  相似文献   

15.
底肥配比方式对豫麦47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豫麦47号与底肥N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N、P配比方式对产量构成因素也有显著影响。试验结果指出,高N处理和产量三因素比较协调,N越高,要求P也高,在低、中N水平时,P量不能少于N量;在高N水平下,N/P比值也要高于0.7,才能获得最高产量。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在增加底氮情况下,拔节期追肥量也应该增加,才能保证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在低、中N情况下,面团形成时间随P量增加而增加,而稳定时间则随P量增加而减少,幅度为2-3Min。在高N情况下,形成时间则随P量增加减少,稳定时间以N:P为15:10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优质烤烟产区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正交设计^[1]研究不同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等栽培技术时烤烟叶面积、烟碱、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上、中部叶叶面积显著增大,烟碱含量极显著增加,产量亦显著增加;随种植密度增加,上、中部叶叶面积显著减小,上部叶烟碱含量显著降低,产值量显著提高;随留叶数增加,上部叶叶面积极显著减小,烟碱含量极显著降低。通过统计分析可知,在本试验范围内,以处理5(D2N2T3)和处理7(D3N1T3)效果较好,各部位烟叶的烟碱含量适宜,并能明显获得较高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石河子市气象站1960-201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石河子垦区≥0℃积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1年来,石河子市年平均气温以0.42℃/10 a增温率呈增加趋势,1988年后气温显著增加。≥0℃积温及其持续天数分别以130.0℃/10 a和2.3 d/10 a的速率增加。≥0℃积温持续天数的增加主要由终止日期的延迟所致,初始日期提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黑龙江农垦总局坚持改革促开放,开放促发展,以战略性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增加职工收入为根本目的,举全局之力,全力构造大豆、水稻、鲜奶、小麦、大麦、良种、肉类、北药加等产业化龙头企业。一批规模较大、有竞争能力、国际国内具有影响力、决定垦区前途、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小球藻作为生物肥料的潜能,以盆栽小麦为实验材料,探究施用不同浓度的小球藻对小麦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根部冲施小球藻能提高小麦生长指标,其中株高增加4.01%~11.99%,地上部鲜重增加16.01%~29.42%,叶绿素a增加4.90%~80.72%,叶绿素b增加9.38%,总叶绿素增加11.99%~48.56%。同时,小球藻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其中有机质增加5.26%~6.93%,碱解氮增加2.89%~10.14%,有效磷增加3.79%~13.11%,速效钾增加6.63%~13.08%,土壤pH也提升0.46%~1.62%。综上所述,施用小球藻不仅可以促进小麦的生长,增加小麦的生物量,还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以黑龙江省1981—2000年审定并在生产上有代表性的35个中熟大豆品种为研究材料,对其主要性状的遗传改进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有效节数增多,分枝数先增后减。底荚高度略有增加;产量在前10年增加明显。后10年增加的幅度逐渐变小:一二粒荚数、三四粒荚数和单株荚数增多。每荚粒数提高,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增加,百粒重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