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兴宁县2年生火炬松幼林作了施肥试验,并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当年,P处理对地径和树高生长均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B处理对树高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N、K和Mo处理间的差异不明显,N与P、B与K及Mo与P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试验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苏南丘陵火炬松幼林生物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火炬松(Pinus taeda L.)原产美国东南部,分布范围广,多用途,是用材和纸浆的主要原料。它具有生长快,成材早,干形通直,出材率高,含脂量多等特点,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燥瘠薄,喜酸性和微酸性土壤,但怕水湿,不耐盐碱。 火炬林原产地年降雨量1000mm以上,年平均温度11~12℃,绝  相似文献   

3.
4.
以茅草为主的人工火炬松幼林地用草甘膦、草甘膦加二甲四氯进行化学除草,不但除草效果好(除草率可达87.3%—99.4%),而且除草成本低(约占人工除草费用的33.8—66.1%)。  相似文献   

5.
湿地松、火炬松原产美国东南部,均属高大乔木,以生长快、材质好和富含油脂著称。本世纪三十年代即开始在我国引种。我省73年引进湿地松,74年引进火炬松,以后75、79和80年相继从加拿大、美国引种这两种树种。经历年育苗造林试验,普遍反映生长良好。湿地松在美国主要分布于南卡罗来纳州、佛罗里达州、乔治亚州、阿拉巴马州、密西西  相似文献   

6.
湿地松、火炬松幼林丛枝病的研究(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松在我省已引种栽培40余年。实践表明,国外松是适合我省发展的优良树种。但近年来,我省有些地方国外松发生顶死丛枝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外松发生丛枝病?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防治?看法不一。现将(本文与国外松“多头”现象的调查报告)一并发表,希望我省科技工作者,根据党的“双百”方针,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活跃林业界学术空气,并尽快解决国外松丛枝病(或“多头”)问题。  相似文献   

7.
微红梢斑螟危害对火炬松幼林高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微红梢斑螟危害对火炬松幼林高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浙江省,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幼虫钻蛀火炬松Pinus taedaL幼树嫩梢,一年中达8个月。该虫以第2、3代混合幼虫蛀梢率最高,平均达8.14梢/头,幼虫种群数量比率占全年的58.5%。火炬松主梢缓β饰担福福ァ5蹦瓯缓χ魃业母呱け冉】抵魃业母呱さ停埃玻罚恚呱ち康乃鹗蚀铮玻担埃ァ?  相似文献   

9.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火炬松、桐棉松和马尾松的幼林生长状况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经营条件下,火炬松、桐棉松和马尾松幼林的树高及材积生长没有显著的差异,但胸径生长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从生长过程来看,3种松树高生长量在幼龄期无明显的差异;而胸径和材积的生长却有一定的规律,表现为火炬松和桐棉松的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在前5 a均大于马尾松,而在前3 a,火炬松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大于桐棉松,3 a后桐棉松胸径和材积生长量超过了火炬松.  相似文献   

10.
在浙江省,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rubellaHampson幼虫钻蛀火炬松PinustaedaL幼树嫩梢,一年中达8个月。该虫以第2、3代混合幼虫蛀梢率最高,平均达8.14梢/头,幼虫种群数量比率占全年的58.5%。火炬松主梢被害率为58.8%。当年被害主梢的高生长比健康主梢的高生长低0.27m,高生长量的损失率达25.0%。  相似文献   

11.
在四川省大气污染地区的隆昌县境内,1990~1992年进行了火炬松人工幼林7种(含对照)处理的施肥试验,试验林分6hm2,观测区1.8hm2。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在树高、胸径、地径的生长量差异都极显著(α=0.01),6种施肥处理中,含P、Ca、N元素的肥料配方效果最好,在施肥后的3a中,最佳处理比对照树高相对生长量增加80%~166%。施肥处理减缓了火炬松幼林污染危害症状。施肥第二年5月,叶黄化率比对照减轻13%~60%,落叶量减少25%~77%。  相似文献   

12.
火炬松和湿地松幼林施肥对土壤性质和叶片养分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1995年期间,在江西景德镇市低丘千枚岩和第4纪红土红壤上,研究了火炬松、湿地松幼林施肥(P和PK)对土壤性质和叶片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2个施肥处理使火炬松和湿地松林土壤速效P含量提高,有机质等其它土壤肥力指标下降。施P肥加速了有机质矿化和林木对N的吸收;(2)2个施肥处理能提高湿地松林土壤细菌、真菌和纤维分解菌的数量,减少放线菌的数目,而施肥前期对好气固N菌、P细菌有促进作用,后期对其有抑制作用;(3)2个施肥处理能明显提高湿地松林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施肥前期磷酸酶活性受到抑制,施肥后期磷酸酶活性不再受抑,酶活性大大提高。P肥能提高蔗糖酶活性,而PK肥对蔗糖酶活性有抑制作用;(4)湿地松林施肥2年后,叶片养分有明显变化,P和PK处理提高了叶片Ca、Mg的含量,降低了N水平,而对P和K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9年生火炬松(Pinustaeda)不同造林密度对比试验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间树高生长无显著差异但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和公顷蓄积均有显著差异。其中公顷蓄积随密度加大而增加,胸径、单株材积和冠幅则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从林分结构来看,以密度为1666株/hm2较为合理,平均胸径为115cm,≥10cm的林木株数占总株数的90%,而密度为4444株/hm2的平均胸径仅为8.8cm,≥10cm的林木仅占38.9%。  相似文献   

14.
火炬松经多年的引种栽培,显示出:生长快、成材速、干形通直和抗性较强的优越性。但由于种源稀少,因此,研究火炬松开花结实的规律问题,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早结实,多结实,提高种子品质,提供较多较好的种子,实是当务之急。一、火炬松开花结实的性状火炬松为雌雄同株异花,一般要在10年后进入开花结实阶段。但经营管理好,水肥条件跟得上,于栽培后第四年左右,就有少量单株  相似文献   

15.
酸雨地区火炬松幼林施肥对土壤和针叶养分含量的影响*孙翠玲郭玉文宋菲唐国银彭久联刘祖芬关键词火炬松、酸雨、施肥目前我国林木施肥以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杨树(Populusspp.)等树种较多[1]...  相似文献   

16.
火炬松     
常绿乔木,通常高达27—34米,胸径1—1.5米,树皮红棕色,沟裂。嫩枝不具茸毛,仓白色,后变为黄棕色具深陷的条纹。冬芽圆锥状,长0.6—1.3厘米,具浅棕色流苏状无树脂的芽鳞,芽鳞先端多少有反曲,通常宿存于小枝的基部。针叶三针一束,留于树上三、四年,刚硬,略有扭曲,长15—23厘米,粗0.16厘米,边缘具微细锯齿,先端锐  相似文献   

17.
火炬松     
火炬松(Pinus taeda L.)原产美国,在原产地被称为 loblolly 松,loblolly 意为烂泥坑,因该树常生于烂泥洼地而得名。我国据学名译为“太德松”或“台大松”。与本种同时引进我国的还有另一形态习性极相近似的湿地松(Pelliottii Engel.),经已故郑万钧教授研究认为两种的区别如下表所示。安徽省林科所与安徽省马鞍山市林场观察研究,以树冠形状与分枝特性为依据,将火炬松初步划为三个类型:1.窄冠密枝型,树冠成尖塔型,分枝细密均匀,分枝角度一般小于60°,主干通直,尖削度小,树度浅薄光滑,鳞状裂纹小而浅,长势旺盛,针叶细软,结实迟,有少量  相似文献   

18.
火炬松(PinustaedaL.)主根明显且具有深根性。通过截根后,一方面可促使苗木多生侧根,扩大根系吸收面积,提高苗木质量,另一方面,造林时能防止窝根、坐根,提高造林成活率,既能方便操作提高工效,又不增加整地深度。截顶后尚可防止苗期枯梢病流脂等现象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四川省火炬松、湿地松幼林普遍出现针叶枯死、脱落现象。1982—1983年研究发现其病因是受炭疽病危害,现将该病症状和病原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杉木幼林黄化,主要表现在枝叶变黄,生长衰弱,林相呈黄至红褐色。枯黄的程度随地形地势而异,无明显发病中心。枝叶上亦无病斑痕迹,经显微镜检查和组织分离均未发现病菌。几年后渐变为不生不死的“小老头”。鉴于杉木幼林黄化发生普遍,并严重地影响成林成材,为林业生产中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1974年至1975年初,我们在广东省番禺县、东莞县和广州地区,作了初步观察,并结合开门办学,进行了一些分析和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