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轮状病毒(Rotavirus,RV)属呼肠孤病毒科的成员,是引起婴幼儿和多种幼龄动物急性腹泻的非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目前关于轮状病毒的研究国内外都有大量报道。1973年BISHOP等在澳大利亚从腹泻患儿十二指肠黏膜及粪便中发现的一种新的病毒粒子——轮状病毒。WOODE等在1974年首次从猪分离出轮状病毒。1977年美国学者BERGELAND首先在幼火鸡的水样粪便和肠道内容物中发现了轮状病毒,此后英国、日本、意大利、比利时等国相继发表了有关轮状病毒感染家禽或其它鸟类的报告。我国阙玲玲1982年首先在台湾发现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RV),以后江苏、山东等地也相继有报道。  相似文献   

2.
正轮状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可引起子猪急性胃肠炎,特征为急性腹泻。10~60日龄子猪较易发病,发病率为80%,死亡率为20%。(一)流行特点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成年隐性带毒猪和病猪,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呈地方性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多发。应激因素,  相似文献   

3.
方群 《当代养猪》2004,(1):46-46
猪轮状病毒病(PorcineRotavirUs dis-eaise)是由轮状病毒(RV)引起的仔猪急性胃肠道传染病。临诊上以腹泻为特征。成年猪一般呈隐性感染。轮状病毒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除感染猪外,还可感染人及牛、羊等动物。本病最早(1943)在患腹泻的儿童中发现,Woode和Bridge1975年首次从猪中分离  相似文献   

4.
猪轮状病毒病是由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轮状病毒属的猪轮状病毒感染猪所引起的消化道机能紊乱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是一种在多种动物之间流行的共患病.临床上以厌食、呕吐、腹泻(下痢)、机体脱水和酸碱度紊乱等一系列症候群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猪轮状病毒病是由猪轮状病毒导致的一种重要的猪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在我国各地区均有流行,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养猪产业的发展,给养猪产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为了使临床一线的养殖人员和兽医更好的对猪轮状病毒病进行诊断,本文从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三个方面综述了猪轮状病毒的检测技术,期望为猪轮状病毒病的诊断提供理论参考,进而保证养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1 轮状病毒的病原特性 轮状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成熟完整的轮状病毒粒子略呈球形,直径为65~75纳米,呈二十面体对称,具有双层衣壳,无囊膜;中央为一个致密的六角形核心即芯髓,其直径为37~40纳米,由VP1、VP2、VP3和11段dsRNA片段组成,周围绕有1个电子透明层.  相似文献   

7.
猪轮状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成员,是引起幼龄仔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轮状病毒引起的猪腹泻多发于寒冷的晚秋、冬季和早春季节,少数地区季节性不明显而呈终年流行,传染方式多为暴发式或散发式。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  相似文献   

8.
猪轮状病毒病是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引起仔猪腹泻、呕吐和脱水,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从该病的病原、诊断、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科学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猪轮状病毒病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猪轮状病毒病是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引起仔猪腹泻、呕吐和脱水,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从该病的病原、诊断、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科学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猪呼肠孤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已报道的猪呼肠孤病毒共3个血清型。该病毒所致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都不具有特征性,因此,该病的诊断有赖于病原或抗体的检测。对猪呼肠孤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技术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轮状病毒感染主要是多种幼龄动物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腹泻和脱水为特征。成年动物多呈隐性经过。1病原轮状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轮状病毒在犊牛和猪的某些毒株能在某些细胞株中繁殖生长。  相似文献   

12.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简称附红体病)是多种动物和人共患的一种传染病,有人称之为"黄疸性贫血"、"类边虫病"、"红皮病"等,其临床特征是发热、贫血、黄疸,严重时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3.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猪等多种动物的红细胞表面或血浆内的人畜共患病。又称之为黄疸性贫血、类边虫病、红皮病等。主要表现为黄疸性贫血、发热、呼吸困难、虚弱、流产、腹泻等症状。本病病原体是猪附红细胞体,属于立克次体目,寄生于红细胞表面,也可游离在血浆中,其增殖过程是在红细胞内行二分裂萌芽法。附红细胞体对干燥和化学药剂抵抗力弱,但对低温的抵抗力强,一般常用消毒药均能杀死病原,如在0.5%石炭酸中37℃,3个小时就可以杀死病原,但在5℃时可保存15天。该病主要发生于温暖季节,夏秋季发病较多,尤其是多雨之后最易发…  相似文献   

14.
猪轮状病毒感染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状病毒是幼儿和多种新生动物重要的肠道病毒 ,为人兽共患病。我国猪轮状病毒感染极为普遍 ,几乎所有猪场的母猪血清中都可以查到猪轮状病毒抗体的存在。近年以来 ,由于蓝耳病等破坏免疫系统疾病的广为流行 ,使本来在猪病中不突出的疾病严重了起来 ,猪轮状病毒感染导致仔猪的死亡越来越多 ,就是突出的表现之一。1 病原在电镜下观察猪轮状病毒 ,病毒粒子没有被膜 ,呈清晰的车轮状 ,大小为 75nm左右。病毒对温度、pH和一般消毒药有抵抗力。在粪便中的病毒在常温下可保持 7~ 9个月 ,在清空的猪厩内也可存活 3个月。2 流行病学和临床症…  相似文献   

15.
1轮状病毒的病原特性轮状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病毒粒子呈圆形,由形似车轮而得名,为无囊膜病毒,具有11个片断的双股RNA基因组,编码6个结构蛋白(VP1 ̄4,V P6 ̄7)和五个非结构蛋白(NSP1 ̄5),包裹在三层蛋白衣壳内;外层由两个蛋白组成,VP4和VP7,V P4(相对分子质量为88000)蛋白,呈穗状刺突突出于病毒粒子的表面,它与病毒的多种功能有关,其中主要的功能是接触细胞膜,并且穿透进入细胞,在穿透宿主细胞中,它决定着宿主细胞的趋向性和运载蛋白酶敏感的血清特异型;V P在促细胞裂解酶的作用下,裂解为增强病毒感染性和快速内化形成V…  相似文献   

16.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 9月 10日~ 2 0日南京军区某部队副食品基地种猪场数百头猪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经专家会诊、及时诊断、积极治疗 ,5d内病情得到控制 ,10d内治愈 ,死亡率控制在2 %以下。现报道如下。1 流行情况2 0 0 2年 9月饲养人员发现 45 0头断奶仔猪有 2 70头绝食发热 ,发病率为 60 % ;育肥猪 3 2 0头有 2 10头发病 ,占 66% ;怀孕母猪 2 5 0头有 80头不食 ,发热 ,猪场总发病率为 5 4%。发病时气温 17~ 2 5℃ ,阴雨潮湿 ,气压较低。2 临床表现发病猪精神萎靡 ,呼吸困难 ,卧地不起 ,食欲饮水减少 ,绝大部分完全废绝 ,体温升高 ,大便干硬。部…  相似文献   

17.
轮状病毒(Rotavirus,R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其是引起多种幼龄动物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 1947年有学者第1次以病理学及流行病学描述了轮状病毒在幼鼠中引起的流行性腹泻,1963年第1次通过电镜观察到引起鼠流行性腹泻的病毒。  相似文献   

18.
对猪轮状病毒病的流行特点、病原学特点及免疫特性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猪疫病出现的概率随着猪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逐渐提升,猪轮状病毒病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会造成猪的消化道机能的紊乱,引发急性肠道疾病,,对仔猪危害比较大,影响养殖效益.为此,养殖户必须高度重视该病,明确发病的原因和特点,科学的诊断,为该病防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副猪嗜血杆菌病(以下简称HPS)又称“革拉瑟氏病”(Glassers disease),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以下简称HP)引起的一种以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为特征的接触性传染病.近来,笔者发现本地养猪场发生较多类似疾病,据初步调查,去年,我市因病死亡的猪只,有18%~25%是由HPS引起的(原发或继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