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初步探讨了乙酰丙酸在高温条件下的降解情况,并分别以木糖渣及玉米秸秆为原料,比较了2种原料分别用硫酸及ZSM-5型分子筛作催化剂时的纤维素转化乙酰丙酸的产率。以木糖渣为原料,硫酸催化的最高纤维素转化率为35.97%,ZSM-5型分子筛催化的最高纤维素转化率为27.61%,而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的纤维素最高转化率分别为30.50%、21.13%。  相似文献   

2.
[目的]降低混合型造纸法再造烟叶中TSNAs的释放量。[方法]研究分析不同吸附材料对烟草萃取液及再造烟叶卷烟烟气中TSNAs的吸附效果。[结果]在烟草萃取液中,活性炭对TSNAs的吸附作用优于分子筛,活性炭S35对TSNAs的去除率为84.84%,MCM-41对TSNAs的去除率为48.92%,ZSM-5对TNSAs的去除率最差,仅为6.67%,但其对TSNAs中的NNK具有选择性吸附作用,去除率高达91.60%。通过进一步对再造烟叶卷烟烟气进行试验验证上述结果,活性炭S35对卷烟烟气中TSNAs的去除率为70.20%,MCM-41对TSNAs的去除率为46.74%,ZSM-5对TSNAs的去除率仅为5.57%,ZSM-5对烟气TSNAs中的NNK没有明显的选择吸附作用,去除率为15.64%。[结论]在烟草萃取液中添加吸附材料的方式来降低混合型再造烟叶中TSNAs含量,是一种简易、高效的去除卷烟中TSNAs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色谱分离技术及碳平衡原理构建了准确可靠的乙醇脱水制乙烯的分析方法,并对H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乙醇质量浓度为50%,质量空速为2.0/h,温度为280℃的反应条件下,催化剂的活性比较理想,乙醇的转化率和乙烯的选择性分别达到99.60%和98.10%。进一步升高反应温度,乙烯的选择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引起Cu-MgO催化剂失活的微观因素。[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MgO催化剂,并采用XRD、BET、NH3-TPD、CO2-TPD、H2-TPD、失重等手段对失活前后的Cu-MgO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Cu-MgO催化剂对环己烯基环己酮脱氢制备邻苯基苯酚(OPP)有较高的活性,双聚的初始转化率达到99%以上,OPP的选择性达到95%以上,但其催化性能随运转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表征结果显示,在反应条件下催化剂上Cu原子和MgO随运转时间的延长明显聚集长大,导致Cu与MgO之间作用力减弱,氢吸附能力和碱量降低;催化剂表面积炭,改变了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结构,从而使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下降。[结论]为抑制催化剂失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生物甘油制备农药中间体丙烯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考察生物甘油制备农药中间体丙烯醛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具有Keggin结构的杂多酸H3PW12O40/A12O3催化剂,并用IR、XRD、BET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同时利用常压连续流动的固定床反应器考察该催化剂对甘油制备丙烯醛的工艺条件,研究了催化剂的种类、杂多酸的负载量、反应温度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利用具有Keggin结构的H3PW12O40/A12O3做催化剂,在连续流动的固定床反应装置中,得到甘油制备丙烯醛的较佳奈件是:当反应温度为330℃,H3PW12O40的负载量为4JD%时,甘油的转化率为100%,丙烯醛的摩尔选择性达到83.7%。[结论]采用A12O3负载的磷钨杂多酸作为催化剂制备丙烯醛可避免对设备的腐蚀.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大大提高甘油的转化率和丙烯醛的摩尔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开发一种绿色合成邻藜芦醛(oV)的工艺。[方法]采用碳酸二甲酯(DMC)作为甲基化试剂,以邻位香兰素为原料,无水碳酸钾为催化剂,合成邻藜芦醛,研究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催化剂量对反应的影响。[结果]K2C03作为催化剂时,oV的选择性和产率最高,分别为78.1%和58.4%。当邻位香兰素和DMC的摩尔比在1.0:1.3时,邻位香兰素的转化率最大。反应11h时,oV产率和选择性达到78%和95%。oV的产率和DMC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150℃时,分别为83%和100%。催化剂最佳用量是K2CO3/邻位香兰素的摩尔比为0.02。[结论]制备0V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邻位香兰素和DMC的摩尔比为1.0:1.3,反应时间11h,反应温度为150℃,K2CO3用量与邻位香兰素摩尔比值为0.02。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降低生产成本,寻找新的生物柴油生产工艺。[方法]以废大豆油为原料,先用脂肪酶水解大豆油,使其酸值达到(160±5)mgKOH/g油;然后以大豆油脂肪酸为原料,硫酸为催化剂,采用两步酯化法制备生物柴油。研究两步酯化法过程中浓硫酸用量、甲醇用量及流速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试验得出,第1步酯化甲醇的质量分数为80%,浓硫酸的质量百分数为0.7%,反应温度为(338±2)K;第2步循环酯化通入甲醇的流速为1.1 ml/min,反应温度为(375±5)K,大豆油脂肪酸甲酯化的转化率达到最高,为99.52%。[结论]研究可为制备生物柴油使用新的原料和途径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木薯酒精产业的废弃物杂醇油(异戊醇)和CO2为起始原料合成异戊酸异戊酯,探索异戊酸异戊酯的合成条件。[方法]初步探讨了异戊酸异戊酯的合成机理,通过对反应条件的考察得到最佳合成工艺条件。[结果]反应温度、反应压力、CO2与异戊醇体积比及异戊醇进料速率的增加均会使异戊醇的转化率、异戊酸异戊酯的选择性和收率先升高后降低。[结论]异戊酸异戊酯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50~400℃,反应压力为0.6 MPa,二氧化碳与异戊醇进料体积比为150∶1,异戊醇进料速度为0.6 ml/min。在此制备条件下,异戊醇的转化率为47.00%,异戊酸异戊酯的产率为20.00%,异戊酸异戊酯的选择性为40.00%。  相似文献   

9.
来水利  杨宁  李刚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476-20478,20680
[目的]合成水溶性壳聚糖接枝共聚物并研究其性能。[方法]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接枝改性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改性壳聚糖接枝共聚物,并考察了各因素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选用脱乙酰度为86%的壳聚糖为原料,采用先投加AM后加DMC的加料顺序,在聚合温度为50℃、引发剂过硫酸铵质量百分浓度为0.08%、反应时间为3.5 h的条件下,接枝共聚反应的单体转化率、接枝率和阳离子度较高。采用FT-IR和XRD对接枝共聚物壳聚糖-AM-DMC进行了表征。当共聚物投加量为0.3 mg/L时,对造纸废水的絮凝效果明显,可使废水的透光率达到99%,CODCr达到9 mg/L。[结论]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壳聚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六氟丙酮水合物加氢制备六氟异丙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涛  周克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4859-4860
[目的]研究六氟异丙醇(HFIP)的最佳制备条件。[方法]采用液相催化剂加氢法还原六氟丙酮(HFA),制备六氟异丙醇。[结果]在1.0%催化剂用量,反应体系pH值5.0,反应温度110℃,反应压力2.5 MPa的条件下,反应时间提高为5 h,HFA转化率提高为97%以上,选择性提高为98%以上。[结论]通过试验,找到了适合六氟异丙醇制备的一种钯碳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
尚会建  杨立彦  王亮  允川  蒋梁鹤  郑学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790-3792,3853
[目的]研究丁基多苷合成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合成动力学。[方法]在转糖苷化法合成烷基多苷的过程中,以对甲苯磺酸和硬脂酸为复合催化剂,采用反应与精馏耦合的工艺,制备中间产物丁基多苷。[结果]合成丁基多苷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1.2 g(对甲基苯磺酸和硬脂酸的复配比为6∶1)、反应温度为110℃、醇糖比为8∶1。结果表明,醇糖摩尔比越大,丁基单苷含量越多,丁基糖苷的聚合度越小,而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丁基多苷的组成影响不大,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或反应温度的提高,反应时间明显缩短;得出合成丁基糖苷合成的动力学方程:-dCA/dt=0.163 7exp(-1.968×103/RT)CA-0.003 49exp(-2.727×103/RT)CE。[结论]该研究得出的丁基多苷制备的适宜条件及其合成动力学方程可为长链烷基多苷的合成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制备乳酸乙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毅  李媚  刘小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469-15470,15474
[目的]研究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催化制备乳酸乙酯。[方法]以乙醇、乳酸为原料,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间歇催化合成乳酸乙酯;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对合成乳酸乙酯的影响;并通过重复试验考察了该催化剂的活性。[结果]在不分离产物情况下,制备乳酸乙酯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为85℃,酸醇摩尔比为0.5∶1,催化剂用量(以乳酸加入质量计)为5%,反应时间为1h,乳酸的转化率达42.48%。[结论]该研究为乳酸乙酯的生产工艺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夏凤丽  孙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825-5826
[目的]研究钐掺杂TiO2负载型催化剂降解甲基橙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Sm^3+掺杂TiO2负载在ZSM-5上的催化剂,在紫外灯下降解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试验,考察了催化剂投加量、甲基橙溶液初始浓度、初始pH值等因素对甲基橙降解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Sm3+掺杂光催化反应机理。[结果]Sm^3+掺杂能提高TiO2-ZSM-5光催化活性;在一定范围内,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加,甲基橙溶液初始浓度的减小,溶液初始pH值的降低,光照时间的延长均能提高甲基橙的降解率。[结论]该研究为TiO2的实际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非均相Fenton试剂降解苯酚废水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非均相Fenton试剂降解苯酚废水的最优条件。[方法]以活性炭作为载体,制备非均相的Fenton试剂(载铁活性炭与H2O2构成),通过催化剂投加量、pH、反应时间、H2O2∶Fe3+4个因素在5个水平下的正交试验,探讨了降解模拟苯酚废水的最优条件。[结果]催化剂投加量为25 mg/L、pH为4、反应时间为80 min、H2O2∶Fe3+为11.1∶5时,模拟废水中苯酚的去除率较高,达到97.7%。[结论]该研究为实际的苯酚废水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伍丹  施永聪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689-5690
[目的]对油脂与甲醇经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方法]以氧化钙熟化后重新煅烧制得催化活性强的氧化钙,应用于菜籽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中。对催化剂用量、催化剂的活化温度等条件进行探讨。[结果]在反应时间为2.5 h,温度为65℃,醇油比为6∶1,催化剂投放量为5%,活化温度为850℃时,生物柴油转化率达到98%,产品的黏度符合国际标准。[结论]氧化钙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固体催化剂符合我国西南地区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菜籽油作为原料,在常压下水解制备脂肪酸。[方法]研究在常压下温度(95±5)℃水解菜籽油制备脂肪酸,讨论油水比、催化剂(浓硫酸)、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用量和时间对菜籽油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乳化剂用量4%(W/W),催化剂量15%(W/W),油水比1:2,水解时间17h。在该条件下,水解产物的酸值达180.3mg/g。[结论]利用菜籽油在常压下进行水解反应,能制备出工业上常用的脂肪酸,而且转化率可达93.8%。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独一味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保护并合理利用独一味资源.[方法]选取独一味无菌苗的子叶、嫩芽和幼根为外植体,采用不同类型的培养基和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独一味幼叶、嫩芽和幼根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其中幼根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93.5%,出愈时间为7d,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 +1.0mg/L2,4-D+ 0.5 mg/L 6-BA+ 0.5 mg/L NAA;丛生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 1.0 mg/L 6-BA+ 0.5 mg/L NAA,诱导率达88.8%;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 MS+ 0.5 mg/L NAA,诱导率高达97.9%.[结论]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能够实现独一味的快速繁殖,为独一味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揣玉多  马志刚  王德培 《安徽农业科学》2014,(11):3191-3192,3204
[目的]研究碳源对固定化费氏丙酸菌生产丙酸的影响.[方法]采用吸附-包埋结合法制备固定化费氏丙酸菌细胞,用于生产丙酸,研究了碳源(葡萄糖、乳酸钠和蔗糖)及其浓度对固定化细胞生产丙酸的影响.[结果]最适宜的碳源为乳酸钠,最适浓度为40g/L,丙酸产量13.03 g/L.[结论]试验考察了碳源对固定化费氏丙酸菌生产丙酸的影响,为费氏丙酸菌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杨艳红  鲁秀敏  余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4509-4510,4681
[目的]筛选出一种大孔树脂,并研究其对皱皮木瓜鞣质的吸附和解吸附性能,从而确定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皱皮木瓜鞣质的最优工艺条件。[方法]通过静态吸附试验从5种大孔树脂中筛选最佳树脂,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该树脂在静态和动态试验中对皱皮木瓜鞣质的最优吸附和解吸附条件。[结果]HPD-100树脂对木瓜鞣质的吸附量最大,其吸附最佳条件为:洗脱液pH值5.0,静态吸附4 h;动态吸附流速为2.0 BV/h,吸附体积达到6.0 BV时为吸附终点,最优条件下的吸附率为87.90%。静态解吸附最佳条件:洗脱液pH值为6.0,洗脱时间为6 h,洗脱乙醇浓度为75%;动态解吸附流速为1.0 BV/h,解吸附体积达到1.6 BV时为解吸附终点,最佳条件下的解吸附率为62.40%。[结论]HPD-100大孔吸附树脂对木瓜鞣质具有良好的富集作用,适于皱皮木瓜鞣质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20.
利用葡萄糖合成烷基糖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海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066+4077-4066,4077
[目的]以葡萄糖和十二醇为原料,在酸性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的作用下合成十二烷基糖苷。[方法]逐一考察了各个工艺因素对葡萄糖转化率的影响。[结果]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剂糖比为0.010∶1,醇糖比为6∶1,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3 h。在该条件下,葡萄糖的转化率达到72.5%。[结论]该法具有工艺简单、快速、高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