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更好地了解浙江海岛外来入侵植物的特征和习性,通过对嵊泗县花鸟岛外来入侵植物的实地调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对其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危害现状、原产地、生活型和入侵途径等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表明:花鸟岛现有外来入侵植物19种,其中菊科植物种类最多,有4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21.1%;其次是旋花科植物,有3种,占入侵植物总数15.8%;就危害程度而言,已造成严重危害的种类有5种,中等危害的有8种,轻度危害的有种6种。这些外来入侵植物中,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草本植物种类最为丰富(16种,占总数的84.2%);原产地以美洲为主(16种,占总数的84.2%);引入途径以人为有意或无意引入为主。嵊泗县花鸟岛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及分布特征与浙江省外来入侵植物有相似关联之处,也有其适应海岛环境的特殊性,对其防控应采取相应不同的方法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广西林业外来入侵植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根据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整理,研究广西林业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分布情况、生境类型、原产地和危害程度。结果表明:广西目前有林业外来入侵植物75种,隶属于24科56属。其中,菊科(Compositae)的种数最多(25种),远大于其他科;来源于美洲的种类最多(62种),占总种数82.7%。林缘和林区道路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最多,所受危害程度最大;人工林中外来入侵植物的种数和危害都大于天然林。对本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入侵植物有14种,危害程度中等的有21种,较轻的有40种。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林业入侵植物提供了基础,也可为广西林业入侵植物的管理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路线调查法对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植物资源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植物 资源较为丰富,共记录维管植物625 种,隶属130 科434 属。其中被子植物113 科414 属596 种,裸子 植物6 科9 属10 种,蕨类植物11 科11 属19 种。根据生境类型,可划分为湿地生境、园地生境和果园 生境,分别记录植物有107 种、362 种、156 种,占植物总种数的17.12%、57.92% 和24.96%。海珠湿地 乡土植物共记录268 种,占植物种数的42.88%,外来入侵植物37 种,占总植物种数的5.92%。该湿地公 园濒危保护植物共计8 种,占植物种数的1.28%。根据以上调查结果, 提出了需要对果林进行适度的人为 干预,提高物种多样性;控制外来湿地植物,充分利用乡土水生植物资源; 加强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治, 增 加乡土植物的培植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野外调查,对北部湾海岸带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原产地、生活型、危害现状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部湾海岸带现有外来入侵植物36种,隶属于14科31属,其中菊科植物13种,禾本科5种,含羞草科和旋花科各3种,分别占总种数的36.1%、13.9%和8.3%。就危害程度而言,已造成严重危害的种数达9种,中等危害和轻度危害分别16种和11种。从原产地分析来看,源自美洲的入侵植物多(33种),占总种数的91.7%,其次为源自亚洲(印度)、地中海和欧洲的植物(各1种)。这些外来入侵植物中,草本植物种类最为丰富(27种,占种总数的75%),其次为灌木(5种,占种总数的13.9%)和藤本(3种,占种总数的8.3%),乔木最少(1种,占种总数的2.8%)。并提出了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调查广西南(宁)-友(谊关)高速公路绿化植物现状的基础上,对路域范围内现分布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初步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南友高速公路路域现有外来入侵植物46种,隶属18科36属,分别占广西、中国外来人侵植物种数的40.4%和12.1%;入侵植物以菊科的种类最多,有10种;入侵植物以原产于热带美洲的种类最多,达23种;入侵植物檀株性状以草本最多,有30种;入侵植物危害“很严重”的有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1种,危害“严重”的有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白花鬼针草(Bidens pilosavo.r.radiata)、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等6种;通过“自然传人”途径入侵的外来植物29种,危害严重的植物主要通过此途径入侵,但“有意栽培”的南美蟛蜞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也已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6.
辽宁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组成与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辽宁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报道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并对外来入侵植物的原产地、分布特点、引入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目前有51种外来入侵植物:①隶属于17科35属。其中菊科为优势科,所含种数为11种,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21.8%;②来自美洲的植物29种,占总种数的56.9%;来自于欧洲的外来入侵植物有10种,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19.6%;③在辽宁的分布特点是大连地区分布种数最多为43种,其次是沈阳地区为40种;④有30种是人为有意引进,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58.8%。15种是属于无意引进造成的,占总种数的29.4%。  相似文献   

7.
开展南宁市城区园林绿地系统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估,为建立外来植物入侵预警机制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调查南宁市城区园林绿地系统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及入侵状况,并通过多指标综合评判,构建城区园林绿地系统外来入侵植物风险评价体系。结果显示,外来入侵植物有116种,隶属32科88属;以菊科最多(24属31种),其它种类较多的依次为豆科8属12种、禾本科8属9种、大戟科4属8种、苋科4属6种和茄科3属6种。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高危害风险外来入侵植物有22种,占18.96%;中等危害风险有67种,占57.76%;低危害风险有27种,占23.28%。南宁市城区园林绿地系统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繁多,危害风险大,建议相关部门重视外来入侵植物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广西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万大山属北热带山地,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目前已遭到外来种植物入侵。通过实地调查和查证文献资料,初步确定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内外来入侵植物有23种,隶属于12科21属,其中菊科种类最多,6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26.1%;其次为苋科,3种,占入侵植物的13.0%。从来源看,23种入侵植物中,有21种来自热带美洲,占入侵植物种的91.3%。23种入侵植物均为r-选择对策种,其中有草本20种,占入侵植物种类总数的87.0%。23种入侵植物几乎全部是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引入。最后对保护区内入侵植物的危害性及防治措施也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野外考察及相关文献查阅,调查分析了乐昌市现有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生长型、分布生境、入侵范围及危害程度.结果表明:乐昌市2013-2015年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04种,隶属于36科,81属.其中菊科(23种)、豆科(14种)、禾本科(8种)和苋科(8种)植物占乐昌市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50.96%.另外根据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自然地理分布、入侵范围及其所产生的危害,将乐昌市外来入侵种划分为5级:即恶性入侵类(1级,14种)、严重入侵类(2级,13种)、局部入侵类(3级,38种)、一般入侵类(4级,18种)和有待观察类(5级,21种).与周边其他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相比发现,乐昌市与香港地区共有种数最多,为72种;广州市与乐昌市共有种数百分比最大,为69.86%.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云南湿地外来入侵植物的实地调查,确定云南湿地外来入侵植物共有70种,隶属于24科54属;来源于5大洲,其中来源于美洲的植物种类最多,共47种,占67.1%;入侵途径以人为传入为主,占95.7%。按水分生态类型分,以中生植物为主;按生活型分,以草本为主;按繁殖方式分,以种子繁殖为主,但以无性繁殖为主的入侵物种扩散速度快,危害性大。外来入侵植物在云南省16个地州(市)129个县(区)的湿地均有分布,其中全省范围分布的有43种,占61.5%。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野外调查与查阅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巧家马树省级重要湿地维管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重要湿地共有湿地维管植物56科120属162种,以莎草科、禾本科 、菊科、蓼科种数最多,含珍稀濒危植物4种、中国特有种14种、外来入侵植物7种;生活型划分为3类,以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生态型划分为5类,以湿生植物居多;从属的区系成分来看,以温带性质为主,热带性质是其重要组成;从资源多样性来看,可划分为观赏植物、药用植物、食用植物等6类,资源类型较丰富。提出建立云南马树省级湿地自然公园,加强对外来物种的管控等湿地植物资源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2.
梧州市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查询相结合的方法,确认分析梧州市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性状、起源地、传入途径和危害程度,结果表明:梧州市目前共有入侵植物27种,隶属于14科25属,其中以菊科植物种类最多,占总种数29.63%;草本植物20种占绝对优势,占总种数74.07%;24种起源地为美洲,占总种数88.89%;有意引种数量比例超过总种数一半;危害程度达到严重和较严重比例不高,少于总种数的1/4。目前梧州市入侵植物尚未引发严重的生态系统破坏问题,但存在较多潜在的生态安全隐患。最后对梧州市外来入侵植物的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郑勇奇  张川红 《林业科学》2006,42(11):114-122
外来树种如果形成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会产生多方面影响,其中最严重的是对入侵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生物入侵造成的危害具有爆发性和长期性,且不可逆转.与其他种类的生物相比,外来树种的入侵具有很长的时滞,预测比较困难.我国引种的外来树种数量多,过去对外来树种的生物入侵研究很少,开展外来树种入侵性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估,制定统一的技术规程和标准,确定各种外来树种的入侵性等级,对我国林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我国在外来树种生物入侵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建立外来树种信息系统,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制定外来树种入侵评价标准与风险评估体系,研究建立外来树种监测及生物入侵早期预警系统是未来的研究重点.正确处理林木引种与生物入侵的相互关系,对外来树种进行生物入侵风险评估,制定生物入侵防范战略,可以有效地防止生物入侵的发生.同时也要针对树木的生命周期长、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特点,避免夸大外来树种的生物入侵风险,更好地促进外来树种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华南地区外来入侵植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野外调查和相关资料整理,探讨华南地区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来源、生长型,比较不同地区间种类组成的相似性,预测部分危险性较大的入侵种的扩散趋势。研究表明:华南三省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48种,属于41科105属,其中广东、广西、海南分别为132、129、100种,以菊科(Asteraceae)、禾本科(Gramineae)和苋科(Amaranthaceae)的种类最多。美洲起源的入侵种最多,共有108种,占总种数73.0%。草本型入侵植物种类最多,共有114种,占总物种数77.0%。广东和广西两省入侵植物组成的相似性最大,广西和海南的相似性最低。  相似文献   

15.
黄山市外来入侵植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黄山市外来植物的调查和整理分析,报道了81种外来植物,并且从入侵植物本身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外来植物预警系统的建设和对黄山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来源地评价:来自热带美洲的外来植物容易成为入侵种类并造成较大危害;(2)分类学评价:有菊科、苋科、蝶形花科具有较强的入侵能力和扩散能力,在引种这些植物种类时尤其要注意;(3)生长型评价:草本具有较强的入侵能力,藤本植物、灌木入侵能力小,造成的危害程度也较小;(4)入侵植物本身特性如繁殖能力、繁殖方式、传播特性和生存能力等决定其入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