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下乡时经常发现许多农户在对番茄进行化控时使用助壮素、矮丰王等激素。根据经验及部分农户反映的情况,助壮素使用不当,常造成番茄果小、裂果、青顶等现象,因此建议农户在栽培过程中对番茄进行化控时应以营养调控为主,严格助壮素、矮丰王等激素的使用量和使用浓度。助壮素等使用不当,可导致以下症状:  相似文献   

2.
正基于对江苏省连云港市农户的问卷调查,对番茄新品种、新技术的采纳意愿、行为以及推广扩散措施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农户对高品质番茄品种的品质、抗病虫害性能较为认可,但选择番茄品种的影响因素和高品质番茄品种的匹配度尚需进一步提升;轻简化栽培技术、安全生产技术等绿色生产技术在节约成本、提高产品品质等方面的优势已经逐渐被农户认知,且推广程度较高;番茄种植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现代农业经营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从事蔬菜规模化生产的农户、家庭农场和现代农业园区越来越多。番茄作为一个高产高效蔬菜受到很多经营者青睐。其规模化生产中的技术管理、成本控制对经营效益的高低有很大的影响。笔者多年来指导陕西省洛南县东河蔬菜合作社农户进行番茄规模化生产经营,现总结出如下经验。1研判市场与天气科学安排生产1.1番茄市场价格波动规律笔者通过多年对番茄价格走势的分析发现,因受制于气象因  相似文献   

4.
秋延迟番茄育苗时间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正处于高温多雨、病虫害频发季节。传统营养土块育苗易造成幼苗徒长、病虫害严重、供应不及时等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试验,总结出一套苗期管理以控温、控湿、防病、防虫、防徒长为主的“二控三防”番茄夏季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能培育优质壮苗。  相似文献   

5.
余国新  张建红 《北方园艺》2011,(14):179-182
对新疆番茄产业的发展历程、自然优势及番茄制品生产和出口概况等进行了阐述,剖析了新疆番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对182户番茄种植农户的问卷调查,深入分析了新疆地区农户种植番茄的特点及选择方式,以期为新疆番茄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周传建  赵峰 《蔬菜》2011,(9):20-20
越夏番茄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是夏季蔬菜首选种植品种之一,深受农户欢迎。但此茬番茄的栽培正值高温季节,温度高,湿度也大,番茄不易坐果,且病害发生较重,农户种植风险大,易出现霉病、疫病、不坐果等情况,对果实产量、品质和农户种植收益的影响较大,因此必须掌握越夏番茄栽培的关键技术,才能取得可观效益。  相似文献   

7.
陈随菊 《蔬菜》2011,(8):29-29
2011年5月27日,笔者在邢台县羊范镇祁村一农户的番茄温室内,发现有大量的坏果、青果或红果,均从脐部开始向上产生2cm左右的水浸状暗绿色或白灰色坏死斑。经笔者诊断为脐腐病,该病对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下面将番茄脐腐病的症状、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方便农民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防治番茄晚疫病、灰霉病等的绿色控病技术,采用大棚滴灌控病、大棚膜下滴灌控病、大棚膜下滴灌配套uvc(杀菌消毒灯)控病进行试验,结果3种技术都能减轻番茄晚疫病和灰霉病的发生,但以大棚膜下滴灌配套uvc技术对番茄2种主要病害的控病效果最好,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大棚番茄栽培上摸索出一套“新法整枝,分层促控”的高产栽培法。1992年5亩大棚番茄平均亩产达到15602kg,1993年平均亩产16017kg,产值达13023元,创造了大棚番茄高产新水平。其栽培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10.
番茄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采用大棚进行早春栽培,上市早,价格高,但容易发生青枯病、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等细菌性病害,且一旦发生,往往造成毁灭性损失,所以,许多种植过番茄的菜农有一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畏惧感。笔者根据益阳市几个种植大棚番茄较为成功的农户多年的种植经验,整理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大棚早春番茄定植及田间管理技术要点,供类似地区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1.
鄂西北山区许多番茄育苗户都存在育苗上赚钱、春季生产赔钱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育苗户只有等幼苗出圃后才能进行春季大棚生产,无法提早,上市期番茄价格不高。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只要根据“不早不赶早,变短为长”巧种番茄,就能变劣势为优势,育苗大棚春季也赚钱。因为在鄂西北山区番茄的产销有一定的盛衰规律,即春番茄一般均在7月上旬罢园,此期高温干旱或阴雨连绵,容易引发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沤根以及日灼病、烂果等,使番茄植株提前枯死,此后是番茄供应的淡季。育苗户采取大棚番茄定植露地化、露地管理大棚化等措施,使番茄…  相似文献   

12.
番茄疫霉根腐病的识别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区番茄生产迅速发展,在番茄生产的主产区,绝大部分农户种植番茄嫁接苗,对青枯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已经能最大限度地抑制。但是随着规模化、集中连片种植,复种指数不断提高,长期  相似文献   

13.
黄瓜保护地栽培中存在营养生长过旺、落花和化瓜等问题。比如栽植过密或氮肥施用过多,会造成疯长而不结瓜;在低温、干旱等不利条件下,易发生“花打顶”现象;另外,大肚子瓜、尖嘴瓜或钩钩瓜等畸形瓜也经常发生,这种现象单靠调整温、光、水、肥等环境条件有时收效其微,实践证明,采用化控技术处理,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1调节生长,培育壮苗保护地黄瓜苗期的徒长问题,可喷1~2次100~200mg/L生殖促进剂液(或助壮素)或5~10mg/L多效唑液一次,可使茎粗、矮化,根系发达,叶片色深、厚实,花芽分化好,提高抗…  相似文献   

14.
番茄是人们生活中主要蔬菜,有喜温、喜光的特点,但不耐强光和高温,在夏季高温、强光、潮湿的条件下,露地栽培的番茄产量低、品质差、病害重,尤其是病毒病、青枯病极易大面积发生,很难管理。夏季和秋延晚成了番茄生产的淡季。多年来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沈阳地区的农户利用冬暖式大棚的闲置季节,采取遮阴避雨等保护措施,创造有利于番茄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从而提高了番茄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15.
1试验目的近年来,吐鲁番地区鄯善县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全县番茄种植主要集中在火焰山以北的辟展乡、火焰山以南的吐峪沟和达浪坎等乡镇。为探索番茄高产栽培技术,在借鉴南北疆棉花密植经验的基础上,笔者在鄯善县山南鲁克沁镇开展了温室秋延晚番茄矮密早栽培品种对比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当地的秋延晚种植的番茄品种。2试验材料及方法2.1供试品种4个供试品种为:红冠A、东圣808、申粉998、金鹏新冠,其中红冠A、申粉998、金鹏新冠由吐鲁番地区育苗中心提供种苗,东圣808为农户自育番茄种苗,对照(CK)品种为金鹏新冠。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防控番茄潜叶蛾,经过近年来开展的监测预警技术明确了其在宁夏的生物学习性、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和分布范围,通过清洁育苗、清洁田园、轮作倒茬等农业防治措施,色板诱杀、性信息素诱杀、迷向诱杀、灯光诱杀等理化诱控技术,以及生物农药、化学农药防治等一系列试验示范,明确了各项技术应用的要点,集成了“监测预警+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安全用药防治”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通过集成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建立“示范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种植基地+普通农户”的推广模式并进行大面积应用,指导种植户进行适期防治,有效控制了番茄潜叶蛾的危害,将损失率从30%降低至10%以下,目前在宁夏乃至周边累计示范推广应用0.75万hm2,667 m2新增产值945元,经济效益显著;减少使用农药3次,保障了番茄品质,实现了绿色生产。  相似文献   

17.
番茄是人们生活中主要蔬菜,有喜温、喜光的特点,但不耐强光和高温,在夏季高温、强光、潮湿的条件下,露地栽培的番茄产量低、品质差、病害重,尤其是病毒病、青枯病极易大面积发生,很难管理.夏季和秋延晚成了番茄生产的淡季.多年来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沈阳地区的农户利用冬暖式大棚的闲置季节,采取遮阴避雨等保护措施,创造有利于番茄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从而提高了番茄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18.
针对北方地区日光温室夏季穴盘育苗易出现的秧苗徒长、病虫害多发等问题,示范推广“一控(控徒长)、三防(防日灼、病害、虫害)”技术,可有效提高夏季番茄穴盘育苗质量,保障秋延后及长季节番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9.
正番茄有喜温、喜光的特点,但不耐强光和高温,在夏季高温、强光、潮湿的条件下,露地栽培的番茄产量低、品质差、病害重,尤其是病毒病、青枯病极易大面积发生,很难管理。夏季和秋延晚成了番茄生产的淡季。多年来在农业技术人员指导當地农户利用冬暖式大棚的闲置季节,采取遮阴避雨等保护措施,从而提高了番茄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1品种选择秋延晚栽培的番茄,应选用抗病毒、高产、果皮较厚、耐运输的中熟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瓜菜》2016,(5):53-54
随着国内外市场番茄需求量的增加,广东地区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种植番茄来增收创富,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番茄苗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本文根据广东地区气候环境特点,就番茄穴盘育苗过程中的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播种育苗、苗期管理等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