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甘肃省粮食丰收经过"几级跳",到2013年,甘肃粮食产量达到1138.9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十连丰",农民人均纯收入5093元,较上年增长13%,再破历史记录,实现"十连增"。回眸过去的这十多年,甘肃省农业增效大、农民增收多、农村面貌变化大,功臣当属旱作农业。  相似文献   

2.
潘新 《甘肃农业》2012,(3):27-30
甘肃省是典型的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省份,自然条件严酷,农业基础薄弱,发展现代农业相对困难。通过深入思考,结合工作实际,在总结"十一五"甘肃农业取得辉煌发展的基础上,对甘肃"十二五"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进行浅述。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各个地区的区域气候、自然条件的不同,不同地区推行的农业发展项目各不相同。考虑到甘肃省的气候、环境条件,在甘肃地区主要是以旱作农业为主。基于此,通过分析甘肃省旱作农业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甘肃省旱作农业的推广技术。  相似文献   

4.
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甘肃省是地膜消费大省,废旧地膜造成的环境“视觉污染”也曾一度困扰甘肃。文章基于实践探索,通过制定地膜生产地方标准率先解决地膜源头防控“最先一公里”、构建废旧地膜回收加工网络体系着力贯通地膜回收利用“最后一公里”,创新推进了该省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工作,切实有效改善和保护了农村农业生态环境,有力保障了以地膜覆盖技术为核心的农业永续发展,并为西北旱作农业区乃至全国重点用膜地区都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推进甘肃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加大对马铃薯产业技术支持力度,做强做大马铃薯产业,由甘肃国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定西市旱作农业科技推广中心,联合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肃省农业大学,青海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建设"甘肃省马铃薯工  相似文献   

6.
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甘肃省是地膜消费大省,废旧地膜造成的环境"视觉污染"也曾一度困扰甘肃。文章基于实践探索,通过制定地膜生产地方标准率先解决地膜源头防控"最先一公里"、构建废旧地膜回收加工网络体系着力贯通地膜回收利用"最后一公里",创新推进了该省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工作,切实有效改善和保护了农村农业生态环境,有力保障了以地膜覆盖技术为核心的农业永续发展,并为西北旱作农业区乃至全国重点用膜地区都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数字新闻     
《中国农资》2012,(41):3
<正>5000万近日,中央财政新增江西第三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000万元,江西省全年中央财政购机补贴资金达7.3亿元,较上年6.1亿元增长20%。同时,该省财政也安排购机补贴资金3000万元,江西省今年购机补贴资金达7.6亿元。1500万亩2013年,甘肃将在1000万亩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全部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在此基础上,甘肃省将继续筹措专项资金,建设500万亩省级旱作农业示范区。此项目完成后,甘肃粮食将每年增产15亿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资》2012,(7):3
<正>本报讯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将成为甘肃农业推广的重点。从今年起,甘肃将用3年时间推广膜下滴灌等高效农田节水技术1000万亩。甘肃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从今年开始,甘肃省将在灌溉农业区大面积推广节水技术,用3年时间将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实施区域由目前河西及沿黄主要灌区的20个县和省农垦集团公司农场,扩大到河西、沿(引)黄及东部3个区域的43个县区、兰州5区、省农垦集团公司农场。甘肃省目前确定了大面积推广的三项节水技术,即应用膜下滴灌技术,井灌区平均亩节水200立方米以上;应用垄膜沟灌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通讯员姚继东)会宁县是甘肃省旱作农业大县。近年来,会宁县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和设施农业技术,覆膜面积达126万亩,地膜使用总量在5600吨以上。长期以来,该县把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作为保护环境、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助农增收的一件大事常抓不懈。同时,作为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新模式,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0.
<正>由甘肃省人大农业委员会牵头,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站参与起草的《甘肃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已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标志着甘肃省治理农田"白色污染"、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将迈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新出台的《条例》共二十二条,对农膜的生产、销售、使用及废旧农膜的回收、加工、利用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从法制手段上明确了农  相似文献   

11.
随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引进,在现代旱作农业技术突飞猛进推广、农业经济扩量提制质发展的同时,由于地膜的大量使用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日趋严重。2009年以来,地域性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综合治理"白色污染"工作进入了"快车道",通过确立新思路,形成新共识,建立新机制,完善新体系,加强新措施,取得了适宜于在我国北方六个旱作农业省推广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正>甘肃省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自然条件严酷,农业基础薄弱,抗灾能力低,生态环境脆弱。是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省份,旱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中东部黄土高原区,全省现有耕地5200多万亩,其中旱地面积约360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0%,涉及10个市(州)69个县(区),人口17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0%。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旱作农业发展,十年来始终把旱作农业放在全省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3.
关于甘肃发展旱作草畜牧业生产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在甘肃中东部旱作农业区大力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全膜马铃薯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的背景下,依据甘肃中东部旱作农业区草畜产业发展趋势和相关资料,探索提出把利用旱作农业方法种植生产大量饲草的技术体系纳入现行作物-家畜产业体系之中;利用城镇化发展形成农村人口减少的机遇,试验推广依托峁、墚、沟等天然地势地形围栏建成人工草地进行放牧;充分提升现有的旱作农业、草畜产业及依此形成的循环农业优势,在该农业区构建新型的旱作作物-旱作饲草-家畜生产体系,提升综合生产效益,促使旱作农业的“甘肃模式”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是典型的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省份,自然条件严酷,农业基础薄弱,发展现代农业相对困难。通过深入思考,结合工作实际,在总结"十一五"甘肃农业取得辉煌发展的基础上,对甘肃"十二五"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进行浅述。  相似文献   

15.
由甘肃省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独创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国内率先闯出一条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变传统技术为现代技术的旱作农业新路子。2009年8月份,农业部在甘肃召开北方旱作农业现场会,相关专家认为,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在北方旱区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长期以来,在我国西部地区,对养殖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污染以及伴随农膜大面积推广产生的"白色污染"的防治,一直是各地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重中之重"。日前,作为甘肃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甘肃华瑞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瑞农业),正联合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共同探索一种牛粪资源化循环再利用与解决农膜"白色污染"问题相结合的生态农业发展新路径。"公司的养殖场里饲养着5000头奶牛,每天都要产生大量的牛粪,如何在对这些牛粪进行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甘肃省在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推广地膜覆盖技术的同时,注重废旧地膜残留污染防控,到去年,全省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达到78.6%,有力地推动了全省重点用膜地区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步伐,甘肃省积极推动农膜回收利用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出台,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体系,为全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甘肃省再次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列入省委1号文件和省政府重点工作,明确要求全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提高到78%以上。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着力强化全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3月20日,全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武威市民勤县泉山镇小西村举行。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办公室副主任汪振江、省农牧厅副厅长杨祁峰出席活动并作了重要讲话。活动启动仪式由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站唐继荣站主持。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抗旱注水补灌技术应用效果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全省旱地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70%。旱作农业区长期以来面临着严重干旱的威胁,特别是夏伏旱造成玉米、马铃薯等作物生长中后期严重受旱或出现"卡脖子"旱,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如何采取抗旱措施进行减灾是甘肃省旱作农业面临的重要问题。甘肃三力现代农业责任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多年来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实践分析,认为在甘肃省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模式。根据省情和区情的特殊性,今后甘肃省的节水农业发展仍然需要坚持以旱作节水农业为主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