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8 毫秒
1.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是促进"三农"根本变化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此,在论述了金华市1996-2006年间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与农业机械净值之间的定量分析模型,分析了金华市实现2020年农业机械化水平为65%的政府财政投入需求,从而为金华市政府进行农业机械化的合理投入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国外农业机械化法规及支持政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综述了国外农业机械化法规及支持政策概况,指出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时期是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的重点阶段.不同阶段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财政投入及优惠政策有所不同。我国正处于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加快工业化发展时期,国家应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力度,提出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支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内     
农业部提出2020年粮食生产实现机械化农业部4月14日提出未来10年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5%,粮食作物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在全国农业机械化生产暨跨区作业工作会上,农业部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说,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发展变化具有增长性和波动性,对预测的方法要求较高。鉴于单一预测模型的局限性,在确定我国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各单一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并对我国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进行预测。误差分析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预测精度,用该模型对我国2012-2020年农业机械化耕、播、收作业水平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在未来几年我国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到2020年机耕、机播和机收作业水平分别为91.37%、66.77%和71.93%。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全省在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启东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提前四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农机人付出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今年安徽省委1号文件从3个方面重点阐述了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提高农业装备水平的要求并提出了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到2015年,农机装备总量达到6400万千瓦,水稻机械化栽插水平达到40%,玉米油菜机收水平达到50%,到2020年基本实现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7.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围绕实现中国2020年国民经济发展目标。从总体目标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等方面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环境与需求,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面对建设现代农业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农业机械化发展应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农业机械化道路.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城镇化进程相结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选择采取技术进步与劳动资源优势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加大国家财政扶持力度,创新农业机械化运行机制,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4):I0003-I0004
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5%,粮食作物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棉、油、糖等作物田间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养殖业、林果业、渔业、设施农业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协调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广泛开展,对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9.
基于灰色GM(1,1)的农业机械化水平预测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1986~2005年我国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统计数据,并对由于我国耕地面积统计滞后使得在机耕水平计算中存在误差进行了合理分析和修正,结合数据平滑处理,建立了基于灰色GM(1,1)的我国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预测模型.通过残差检验和后验差检验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模型拟合精度较好.采用模型对2006年我国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值进行预测,结果表现出较高的预测精度,进一步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行性.运用该模型对我国2007~2020年间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到2020年我国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68%左右.通过定性分析及与其他预测结果比较,模型表现出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86~2005年我国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统计数据,并对由于我国耕地面积统计滞后使得在机耕水平计算中存在误差进行了合理分析和修正,结合数据平滑处理,建立了基于灰色GM(1,1)的我国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预测模型。通过残差检验和后验差检验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模型拟合精度较好。采用模型对2006年我国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值进行预测,结果表现出较高的预测精度,进一步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行性。运用该模型对我国2007~2020年间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到2020年我国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到68%左右。通过定性分析及与其他预测结果比较,模型表现出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政府的大量投入和引导,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得以迅猛发展,但是,水稻喷雾杀虫作业仍然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这与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很不相称。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用于水稻杀虫作业主要机型的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重庆农机技术推广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机技术推广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为此,借助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分别从农机技术推广的生产要素、需求状况、影响因素、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面临的机遇和政府政策等6个方面对重庆农机技术推广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由此提出了增加财政投入、加强人才体系建设、完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及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主要受到3次产业的就业结构转换和政府支持的双重影响,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的持续下降和财政支援共同推动了农业机械化.同时,农业机械化进程的推进提高了单个农业劳动力所能负担的播种面积,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作用.为此,对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旨在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坚定不移地促进农村过剩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同时要继续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4.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将影响农机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归纳为农民人均纯收入、政府对农机事业的支持程度、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农民人均耕地及农机总动力等5个方面。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这5个因素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影响的相对强弱程度。结果表明,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影响强弱的次序为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农民人均耕地、农机总动力、农民人均纯收入及政府对农机事业的支持程度。对上述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特别指出的是在发展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应该重视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的农机化专门知识,通过政策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最主要制约因素就是不利的地形地貌条件。然而同样是丘陵山区为主要地貌的韩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却在90年代末就已经基本农业机械化,其重要的经验就是长达数十年的农田宜机化改造。通过对韩国“新村运动”初期农田改造的政策背景、韩国耕地整理的技术标准体系实施内容、农田改造的资金投入力度以及农田改造和农业机械化取得成效进行梳理与总结,得出健全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是我国丘陵山区进行宜机化改造的重要先决条件、宜机化改造离不开完备的技术标准体系和农户的高度参与、政府财政的持续投入和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是我国丘陵山区改造的重要保障等重要结论与有益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重庆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指出了农业机械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着重分析了重庆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指出了目前重庆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两大问题,即农业机械化发展基础薄弱以及重庆地形地貌局限了农业机械化所发挥的作用.同时,提出了提高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机械服务产业化、抓好农机科技创新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陈丽妮 《农业工程》2015,5(1):99-102
近年来,浙江省农机化资金投入主体向多元化结构转变,已逐步演变成为农民、中央和地方三元主体结构。农机多元化的主要途径和措施包括均衡农机化三元投入结构、扩大农机化其他投入比例和加大农机化信贷资金投入力度等。提出了在保证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民个人投入三元结构均衡发展的基础上,还应增加农机信贷金融比例,吸引工商资本的支持,鼓励农机企业和科研院所等社会组织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和共同建设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机示范区建设,最终形成“稳步进入三元主体结构,并逐步向四元结构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杨娟  于朝  李伟娟 《农业工程》2020,10(2):13-16
强化农业机械化发展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营市虽然是工业强市,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整个山东省处于落后状态。为更好地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倡导,该文结合东营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农机装备结构、资金投入、教育培训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和政府政策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推进东营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是现代化的先行因素,发展农业机械化迫切需要加大投入,分析了当前农业机械化投入机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投入机制、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